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趣”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依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同时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游戏、猜谜、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小猫吃鱼”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我把“小猫吃鱼”改为学生熟悉的“小猫过生日”。利用熟悉动听的“生日快乐”乐曲、诱人可爱的生日蛋糕和摇曳闪烁的生日蜡烛创设热烈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猫吃鱼的场景,让学生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鱼,剩下几条鱼,想一想剩下的鱼小猫会怎么处理。学生经历猜、想、说,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数学真有趣,这样,使学生在乐中学数学,从而掌握了一位数减法。
二、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把“学”还给学生
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把过去“一言堂”“注入式”的教学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探索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10以内的数”时,过去的普遍做法是:教师把1~10这几个数字进行板书,然后教学生认、读、写。这样的学习,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现在,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先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认识的数字告诉你的同桌,再全班汇报交流。这样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同学之间的相互补充说明,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接着又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自由摆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个数,如:我有3枝铅笔,家里有4口人……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使学生认识到数是在生活中产生的。这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感知数的意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把“学”还给了学生。
三、引导学生去探索。把“思”还给学生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只要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以生活中事件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
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幼儿园阿姨拿来一些一样大的饼,她把一块饼的3/4分给了第一个小朋友,又把另一块饼的9/12分给了第二个小朋友。这时,第一个小朋友有意见了,为什么第二个小朋友可以分9/12那么多,而他只有3/4块?阿姨这样分饼是否公平?请各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从幼儿园事件中得到启发,发现他们所分的饼是同样多的,再结合实物操作,得出:3/4=9/12。接着,我又提出:如果第一个小朋友分得这块饼的1/2,第二个小朋友分得2/4,第三个小朋友分得4/8,你们想想,他们分得的饼是否又一样多呢?这时,学生一致认为同样多,得出:1/2=2/4=4/8。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等式的左往右看,又从右往左看,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形成共识,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四、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把“创造”还给学生
过去,教师为了学生能学到知识,采用注入式或死记硬背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戴上了无形的“紧箍咒”,使学生想象的空间多了一道看不见的圈。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如在教学“8+9”时,教师未作任何提示,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一般的学生按照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行思考,把9分成2和7,8加2得10,10再加7得17。而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比9小,分8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分成1和7,9加1得10,10再加7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在教师创设探究的环境中,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抓住时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一千米有多长”时,学习长度单位后,为了让学生对“一千米有多长”有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讨论的情况如下:
生1:老师,我想用卷尺可以量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1的方法如何?
生2:老师,我觉得他的方法不好,根本没有几百米长的卷尺,如果要量也太麻烦了。
生3:老师,我想用时间计算。先测量我一分钟走多远,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走15分钟,就可以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生4:生3的方法有问题。如果他在路上玩的话,15分钟就不准确了。
生,(反驳):我每天上学都没有在路上玩。
生5:生3走路有时快,有时慢如何计算呢?
生3:我走路时速度一直都是差不多的。
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到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探究,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按生3的做法,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测量结果准确呢?
生6:他走路的速度和测量时的速度必须一致,并且不在路上玩,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通过学生的讨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考问题还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现实问题,可见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趣”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依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同时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游戏、猜谜、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小猫吃鱼”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我把“小猫吃鱼”改为学生熟悉的“小猫过生日”。利用熟悉动听的“生日快乐”乐曲、诱人可爱的生日蛋糕和摇曳闪烁的生日蜡烛创设热烈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猫吃鱼的场景,让学生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鱼,剩下几条鱼,想一想剩下的鱼小猫会怎么处理。学生经历猜、想、说,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数学真有趣,这样,使学生在乐中学数学,从而掌握了一位数减法。
二、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把“学”还给学生
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把过去“一言堂”“注入式”的教学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探索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10以内的数”时,过去的普遍做法是:教师把1~10这几个数字进行板书,然后教学生认、读、写。这样的学习,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现在,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先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认识的数字告诉你的同桌,再全班汇报交流。这样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同学之间的相互补充说明,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接着又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自由摆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个数,如:我有3枝铅笔,家里有4口人……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使学生认识到数是在生活中产生的。这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感知数的意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把“学”还给了学生。
三、引导学生去探索。把“思”还给学生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只要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以生活中事件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
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幼儿园阿姨拿来一些一样大的饼,她把一块饼的3/4分给了第一个小朋友,又把另一块饼的9/12分给了第二个小朋友。这时,第一个小朋友有意见了,为什么第二个小朋友可以分9/12那么多,而他只有3/4块?阿姨这样分饼是否公平?请各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从幼儿园事件中得到启发,发现他们所分的饼是同样多的,再结合实物操作,得出:3/4=9/12。接着,我又提出:如果第一个小朋友分得这块饼的1/2,第二个小朋友分得2/4,第三个小朋友分得4/8,你们想想,他们分得的饼是否又一样多呢?这时,学生一致认为同样多,得出:1/2=2/4=4/8。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等式的左往右看,又从右往左看,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形成共识,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四、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把“创造”还给学生
过去,教师为了学生能学到知识,采用注入式或死记硬背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戴上了无形的“紧箍咒”,使学生想象的空间多了一道看不见的圈。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如在教学“8+9”时,教师未作任何提示,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一般的学生按照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行思考,把9分成2和7,8加2得10,10再加7得17。而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比9小,分8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分成1和7,9加1得10,10再加7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在教师创设探究的环境中,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抓住时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一千米有多长”时,学习长度单位后,为了让学生对“一千米有多长”有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讨论的情况如下:
生1:老师,我想用卷尺可以量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1的方法如何?
生2:老师,我觉得他的方法不好,根本没有几百米长的卷尺,如果要量也太麻烦了。
生3:老师,我想用时间计算。先测量我一分钟走多远,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走15分钟,就可以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生4:生3的方法有问题。如果他在路上玩的话,15分钟就不准确了。
生,(反驳):我每天上学都没有在路上玩。
生5:生3走路有时快,有时慢如何计算呢?
生3:我走路时速度一直都是差不多的。
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到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探究,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按生3的做法,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测量结果准确呢?
生6:他走路的速度和测量时的速度必须一致,并且不在路上玩,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通过学生的讨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考问题还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现实问题,可见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