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与扭曲的灵魂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红字》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作品中主人公不同性格的分析, 揭露在资本主义发展时代下人性的压抑与扭曲以及社会典法的残酷和道德的虚伪。
  关键词:主人公;性格分析;压抑与扭曲;红字
  1.简介
  1.1霍桑作品的特点
  霍桑认为:与文明而古老的欧洲相比,美国“没有阴影,没有古风,没有秘传,没有绚丽而又昏默的冤孽,只有光天之下的枯燥乏味的繁荣”(曹其军,1999:8)。因此,霍桑把注意力转向过去,力图借助想象去挖掘历史上对创作有益的素材。但是出于清教徒的审慎,霍桑采取了浪漫主义小说的创作形式。他认为只有这样,作者才能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构思和创作,而又不必拘泥于细节的真实。
  霍桑是心理小说的开创者,擅长剖析人的“内心”。他着重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从而得到拯救。霍桑的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除了进行心理分析与描写外,还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加深了寓意。
  1.2 《红字》简介
  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和道德的虚伪。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利坚合众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赞同
  2.《红字》小说的人物分析
  2.1海丝特:善良&勇敢&个性解放
  经历了爱人的背叛,丈夫的复仇,宗教和社会的压制,直到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虽然她被裁定有罪,但她是无辜的,纯洁的,她最终成为一个美丽的化身
  海丝特能做一手好活计,她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胸前佩戴的A形标记就可以看出。除了维持生计,海丝特把余出的钱施舍给比她幸运的穷苦百姓,尽管这些受恩惠的人时常羞辱她。久而久之,海丝特表现出的温暖和宝贵的天性逐渐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好感,而在她胸前所佩戴的红色字母“A”在众人的心中也有了另外一番含义:红字成了她事业的象征。最后,许多人都说那字的意思是‘能干’(Able),视为她积德行善的象征。
  海丝特,一个没有什么宗教头衔,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受压迫的弱女子,她的一生正如她的墓碑铭文所写的那样:“一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红的A字”。
  2.2丁梅斯代尔:高尚&脆弱&充满矛盾
  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清教徒牧师,丁梅斯代尔一方面希望自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能够渴望真爱,另一方面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这种双重身份使他不敢大胆的去爱,不敢承担因爱犯错而应承担的责任。他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大错,也因此一直受到内心深处的煎熬,责怪自己违背了道德和良知的意愿。他的痛苦不亚于海丝特的痛苦,海丝特把红字A戴在胸前,只能体现她的外表并不触及她的心灵;但丁梅斯代尔的内心深处却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巨大的A字,这个字让他的内心不能平静。同时在丁梅斯代尔的身上也体现了人性的脆弱,突出表现为虚伪,不能承担他的责任,不能勇于面对失去金钱和权利的后果以及做事犹豫不果断的行为。
  丁梅斯代尔是无形的红字。事实上,丁梅斯代尔一直挣扎于内心的真实与现实的伪善之中。他身上同时闪耀着人性和神性的光辉,并且因为他的藏罪更好地完成了一个天使的职责,最终这个堕落的天使公开忏悔并回到了他天上的家园(涂晓群,2006:3)。
  2.3齐灵沃斯:复仇&放纵&人格扭曲
  齐灵沃斯原本是一个情感坚贞、博学多识的学者,他渴望得到海丝特的爱,渴望“从僻静的书房里走出来,在炉火的火光中和婚后她的微笑中坐下来享受家庭之乐。需要用这种微笑来温暖自己,以便驱除他那学者心中长时间独自钻研书本的凉意”。自从希望破灭,爱变成了恨,“一种本能的满足可以代替另一种本能的满足”,复仇的欲望已经控制了他的灵魂。他成了红字的制造者(刘浩宇&史小平,2011:1)。他那丑陋的外貌和畸形的躯体,正是他丑陋和畸形的灵魂的写照。他和海丝特的结合虽然出于他追求家庭温暖和个人幸福,无可厚非;但当这种爱转变成恨,把复仇作为生活目标,不惜抛弃“博爱”的基督精神,以啮噬他人的灵魂为乐之后,反倒由被害者堕落成“最坏的罪人”,不但在失去复仇这一生活目标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死后也不会得到新生。
  3.结 论
  这是一部关于灵魂的小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但有的人维护着灵魂,有的人损害着灵魂,有的人丢失了灵魂,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千姿百态的人生和人的故事。在这里作家和传统道德做着挑战,他把世俗道德拿出来进行了解剖,让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道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其中最见不得人的阴暗面。霍桑用他精湛的艺术手法剖析着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着人内在世界的秘密,这正是小说永恒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曹其军.霍桑及其《红字》之一:批评史略[J].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8月
  [2] 涂晓群.压抑与扭曲的灵魂[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三期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分析整理英语笔记习惯的重要性,然后从内容,性质和时间上指导学生如何整理英语笔记,从而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整理英语笔记良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习惯 ;整理笔记;内容,性质和时间;课堂上,做过的题目中,课外资料中,有效地;良好的  在汪中求先生所著《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造就未来”这一心得。著名的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期刊
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目的。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关键词: 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才
期刊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的本质和意义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然而在我们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习英语死记硬背,依赖性强,自信心差,而且缺乏兴趣,没有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好习惯。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智慧不能言传,要发展学生的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教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多学。要改变现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
期刊
摘要:数字“七”在东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英汉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七”的感知取向不同,英汉语言中“七”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涵义。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文化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七”包含的内涵意义,来探讨英汉数字“七”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数字“七”;翻译;文化差异  “七”是英汉数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数字,许多人体及自然现象都与“七”有关。太阳的光线有七色
期刊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得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创新能力,是英语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我认为,必须从变革旧得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诱发学生好奇心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
期刊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政论文体,其词汇使用丰富多样。本文以《2012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范本,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分析、探讨其词汇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2012政府工作报告;功能对等理论;词汇英译策略  一、引言  由于政府工作报告与国家政策、纲领路线和政治策略密切相关,其翻译有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性、现实性和指导性,用词准确规范严谨、讲究分寸。《报告》中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多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函电作为国际商务往来常使用的联系方式,是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业务和有关商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国际贸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了此类信函之中,而且时常会引起误解。本文从选词方面来谈谈如何做到“礼貌”。  关键词:外贸函电; 国际贸易;文化差异 ;礼貌原则  在书写外贸函电时,我们强调7C原则。即Clarity, Concisen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合作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作者认为合作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可以从抽象应用和具体应用两个角度来分析。抽象应用主要体现在译者的翻译过程中,确切地说是体现在译者解读源语文本、译者输出目的语文本的两次合作中。具体应用则要通过将目的语文本和源语文本进行对比来衡量,确切地说是从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四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文学翻
期刊
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多使用一些趣味十足,符合学生口味的“雕虫小技”,课堂教学艺术其实很简单的。  一、以听,说为主方向,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真正感受到英语  在小学阶段,特别
期刊
摘要: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成为引导美国黑人文学的新潮流。她的代表作《紫色》是一部以刻画黑人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由麻木顺从到寻求自我的转变,变现了作者对于对于反种族主义斗争与反性别主义斗争的呼吁。本文主要从两性关系、种族矛盾、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来深刻剖析《紫色》的主题内涵。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 ; 《紫色》 ;妇女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