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14-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无疑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每个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加深认识,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
  一、对“动”的理解
  课堂上的“动”与课堂的常规教学目的是互相统一的。课堂常规教学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先要对学生“动”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动”并不是指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极高的兴趣投入,能专注倾听、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勤于动手的表现。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师生亲密无间,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乱、乐而不散。因此,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于学习活动之中,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形成“活而不乱,动而不乱,乐而不散”的学习氛围。
  二、有效而巧妙的引导
  (一)精心谋划,把握时机,耐心辅导,让学生适时而“动”
  1.“动”在兴趣之时。兴趣是学生“动”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质疑等方法口玉林市博白县菱角镇石柳村小学王运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学生一旦对疑问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会主动、积极地去解开疑问。笔者经常在讲新课时,让学生通过对课题提问题,再通过讨论引导设疑,激发学生“动”起来,自己去寻求答案。有时讲故事只讲到即将解开谜底,留下悬念,使学生担心人物的命运,急于要了解故事的结局,这样就能驱使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就讲到小女孩擦了三次火柴,每次都幻想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都和她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呢?然后就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去寻找他们想知道的答案。
  (2)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在教学中,可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提出疑问。例如在教学《琥珀》时,先问学生:“什么是‘琥珀’?‘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的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再请学生自己对课文提出问题,学生有的提:“为什么通过化石可知道这里的地壳发生的变化?”有的问:“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面对这些,笔者首先肯定了他们认真钻研的精神,紧接着要求学生自己看书,然后分成几个“地质专家考察组”展开讨论,并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学生对自己“地质专家”的身份非常感兴趣,更为琥珀上的蜘蛛和苍蝇着迷,于是通过读书、看插图、找依据、联系已有的见闻,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煞有介事地介绍起琥珀的形成,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动”在疑难之处。如在教学《黄河象》时,“假想黄河象成为化石的过程”一段内容是理解的重点。教学时,笔者就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答案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让学生在疑难中全方位参与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动”在注意力分散之时。小学生天真好动,随意性强,且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差。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在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分散时开展活动。例如在学习《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武松打虎》等课文时,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较熟,所以在初步读懂课文后就进行分角色表演。看完后,还可大家一起评议:“同学演得好不好?”“如果你来演,你准备如何改进?”这样以演戏、表演的形式,学生既理解和运用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又达到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的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更新观念,大胆实践,为学生创造“动”的机会
  让学生切实“动”起来是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转变的关键。以往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和教师一味强调师道尊严而压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有直接关系。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打破以往课堂上“一言堂”的局面,想方设法通过教改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动”的机会。与此相配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格”言行和举动,教师要表现出“大度”,要做到三多,即多肯定、多鼓励、多引。导,要允许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为“混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目标的浓厚兴趣。
  例如,笔者在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学生们对妈妈的“精彩极了”和爸爸的“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的认识产生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巴迪还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多鼓励,鼓励往往比批评更能促进人的进步”,有的学生则认为“如果一个人总是听到鼓励与喝彩,他就有可能迷失方向,进而认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时就需要有人能及时地提醒,所以爸爸的批评指正没错”。这时笔者因势利导,主持了一场辩论,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以利于学生对课文进一步理解,培养发散创新思维。学生在“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认识的言语交锋中,不断碰撞、不断分析、不断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激发了表现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开发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成功体验,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个体定不同的要求,而不是“齐步走”。要树立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信念,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信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其他层次的学生也参照此法。上课时,教师要坚持把微笑、把掌声带进课堂,把激励带给学生,多夸几句“你能行!”把谦逊带给学生,多问几句“再读给老师听听,好吗?”把好学带给学生,多问几声“还有不懂的吗?”把成功带给学生,多赞几句“你真棒!”
  另外,对于学困生笔者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只要努力,其他问题你同样会回答得好的!”“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语文老师。
  “你的课堂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一半时间是老师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你是以老师活动为主,学生少量活动为辅,那你是个不及格的老师;如果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老师的讲解等活动只占三分之一,那你是个好老师。”语文教学一定要由“死”变“活”,由封闭走向开放。但教师要防止由于热闹繁华再蹈“费时多而收效微”的覆辙,要多给学生“动”的机会。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才能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 开放启智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67-02  “直观——开放启智”教学法就是利用生成资源,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在学生操作活动中,留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思考的空间,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直观诱导下,自主获取数学知识,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走向清晰的解题
期刊
【关键词】历史题材 品德教学 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59-02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相当多的历史内容,它们以“散点”的形式,力求使历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从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了解社会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历史的踪迹,引发与之“交往”“对话”的愿望,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 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80-01  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的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最优的过程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目标上获得发展。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研究,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期刊
【关键词】多边形的面积 由简到繁  转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73-01  在五年级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简单的图形,掌握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周长、边长、高度、角度等。有的学生还学习了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等。但是,由于照顾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教材在安排这些基本知识学习和基
期刊
【关键词】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渗透转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86-01  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思维能力。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笔者试以小学数学中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在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中接触转化的数学思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
期刊
【关键词】《面积的初步认识》 磨课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63-02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直以来,对于名师课堂,我推崇备至,因为名师的课都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典范。名师们已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了,我该怎么办?我信奉模仿,试图上出名师课堂的“味”,这一度成为我锤炼课堂教学的法宝。今年四月,青年教师严老师要参
期刊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51-02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对现代企业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的关键和抓手。锻造一支具备精细执行力的教师队伍,是保障学校管理到位、提升办学内涵的重要举措。如何培养教师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精细执行力,增强管理效能,是学校管理者要努力去破
期刊
【关键词】语文课堂拓展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18-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16-02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强调:“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积累与运用。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具体来说要从诵读、品悟、运用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讲评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60-01  小学数学每一节新课,练习与讲评都是一个必须的重要环节。要使每一节课之后让学生及时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老师必须注重练习与讲评这一环节。做到精心设计、安排合理,使我们的课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预习练习。合理进行讲评。让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