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岁者65例,为老年组,<65岁者35例,为中青年组,均行MVD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年,老年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4%、12.3%,与中青年组的97.1%、1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明确,并发症少,且基本不受患者年龄局限。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on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 (HF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FS admitted in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mong which there were 65 patients more than 65 years old as the elderly group while 35 cases less than 65 years old as the young group. Both of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MVD surgery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a year of follow-up, 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 of the elderly group were 95.4%, 12.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11.4% and 97.1% of the young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of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n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 was obvious, with less complications and not limited by age.
  Keywords: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hemifacial spasm; curative effect
  面肌痉挛(HFS)典型症状为单侧面部肌肉痉挛或抽搐,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且增加患者心理痛苦[1]。目前临床治疗HFS以微血管减压术(MVD)为主,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特点[2],但关于该术是否适用于老年患者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分析MVD术在HFS中的治疗优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HFS患者共100例,其中≥65岁者65例,为老年组,男20例,女45例,年龄平均(70.0±2.4)岁,病程4~38年,平均(15.4±2.5)年;左侧38例,右侧27例。<65岁者35例,为中青年组,男10例,女25例,年龄平均(45.5±3.4)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4.6±2.0)年;左侧21例,右侧14例。对比两组性别及病变部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组患者术前给予对症处理,将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手术操作:全麻,取健侧卧位,适当屈曲头部(约15°)且向前旋转10°,调整后保持患者患侧乳突基本平行手术台面、显微镜光轴和入路一致。从耳后发际内行切口,大小5cm且平行于发际,然后横窦下1cm处钻孔开骨窗,大小2.5cm×2.5cm,向上、向前分别至横窦下缘、乙状窦后缘。显微镜下牵开小脑外上方,慢慢引流脑脊液,同时将舌咽、迷走神经暴露、神经根部蛛网膜剪开,且适当调整显微镜光轴以充分暴露面神经,观察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组织情况后辨别责任血管,随后Teflon棉垫隔离分离后的责任血管与神经根。完成后检查面神经根区域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确定无误后将生理盐水置入小脑延髓池,规范缝合硬脑膜。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年,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1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显效:术后1年内患者面部肌肉痉挛消失,且未复发;好转:术后1年内患者面部肌肉痉挛明显减轻,但尚未完成停止;无效:术后1年内患者面部肌肉痉挛程度不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录入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术后随访1年,老年组总有效率95.4%,较中青年组的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年疗效比较
  2.2 并发症比较
  术后随访1年,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12.3%,较中青年组的1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面肌痉挛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其中继发性HFS主要由颅底肿瘤、颅骨畸形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3]。而原发性HFS大部分学者认为与颅内血管压迫、兴奋面神经有关,若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可能引发视觉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4]。
  目前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有药物服用、放疗、手术等多种方法,其中药物多为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多,疗效不是很理想;而放疗、射频温控热凝疗法等虽能有效改善面肌痉挛症状,但可能破坏面神经,易发生面瘫等并发症。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病因治疗的一种安全方案,主要是通过从面神经受压处分离出责任血管,而对面神经没有影响[5],手术创伤少,且术后面瘫等并发症少。沈寻[6]等人研究发现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即刻、3个月消除率分别为78.0%、95.5%,提示MVD治疗HFS疗效明确,但可能遗留永久性听力障碍并发症(与医用耳脑胶有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0例HFS患者MVD手术后1年总有效率均在95%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在13%以下,表明MVD手术治疗HFS安全有效。近年来临床关于MVD手术对老年HFS患者疗效研究较多,一方面与老年HFS患者发病率好、上升有关,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且其主要器官功能有所衰退(大脑萎缩),同时老年患者麻醉药物耐药性相对差,增加手术风险[7]。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组与中青年组1年总有效率(95.4% VS 97.1%)及并发症发生率(12.3% VS 11.4%)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HFS疗效也良好,与王凯[8]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术前准备工作做到位、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手术适应证范围扩大等有关。另外,为了提高MVD手术成功率,术中需准确辨别责任血管,且充分将其从面神经压迫处分离出,为此需不断提高医师手术操作水平。
  综上所述,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增良,于海明,王军,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24):6970-6971.
  [2]陈喆,林庭凯,郑建群,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7):728-730.
  [3]及时雨,齐平建.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44-1146.
  [4]吴月奎,王尚武,张永强,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后延迟治愈现象及意义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2):1274-1277.
  [5]庞明志,鲁晓杰,王鹏,等.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4例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2):185-187.
  [6]沈寻,靳文毅,秦怀海,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36):85-86.
  [7]聂柳,于洪泉,崔勇,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394-3396.
  [8]王凯,张继志,邓东风,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1):1166-116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06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的26.42%,具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行小切口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与空心螺纹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60例内踝骨折患者,30例使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30例使用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后使用石膏固定4-6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螺钉治疗内踝骨折都能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三维制霉素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制霉素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分别为98.3%,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和C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加入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检测三组患者血磷水平,统计透析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氧合指数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预后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两组患者患者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40例,存活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d0、d1、d3的氧合指数(PaO2/FiO2),对不同时间点氧合指数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APACHEII评分、SOFA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复杂肾结石治疗中应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单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对照组79.41%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不等边距缝合闭合性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张力性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9月间我院采用不等边距缝合39例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张力性切口。骨折肢体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等,受伤至手术时间4-9天,平均6天,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39例患者中,36例术后切口(92.3%)Ⅰ期愈合;3例(7.7%)Ⅱ期愈合,切口皮缘坏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使用酸枣仁膏进行治疗,剂量为20g/次,2次/日,治疗组使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一个月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上情况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种模式联合镇痛对早期术后功能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多种模式联合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CIA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静息痛的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72h内各时间段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