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每日四问”思想及其思政教育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提出的“每日四问”,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它自觉站在人学立场上,指出了生命成长发展的辩证过程和终极目标,要求“现实中的个人”通过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实践性活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当下高校进一步加强关照生命的思政教育具有现实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每日四问;人学;生命;思政教育
  一、 引言
  1942年7月20日,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陶行知先生曾向全体师生员工提出“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以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来关照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可以警醒我们在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始终如一地贯彻德育的生命性,激发学生对自我生命的发问和完善,推进学生不断获得身心、学业、人格等诸方面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 “每日四问”的人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本质、价值及其全面自由发展等问题作了唯物辩证的思索,把研究的问题聚焦于集物质与意识矛盾于一身的“现实的人”。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依次所提的身体、学问、工作、道德的进步与否四者是相互关联的,在朴素直白的语言中深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目标直指“现实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一)“每日四问”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起点
  马克思在《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就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强调人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由此考察人的实践活动和价值实现。
  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恰恰从关注身体的进步——关乎生命的自然存在开始,倡导健身就是为了造就健全的公民和健康的民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中这个自然前提被明确,“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对身体健康存在的关注使学问的增长、工作的推进、道德的完善及至对生命价值的完整追求有了更可靠的立足,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正是沿着对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追求的依次发问,使教育关注的目光真正停留在了“现实的人”身上,看到了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而且是在此基础上能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活动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
  (二) “每日四问”的人学实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实践人学。马克思指出,“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实践是人生存的本质,人的生命正是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其本质规定并实践其价值追求的。
  “每日四问”追问的是人的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发展,这个现实的、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发展过程是“能动的生活过程”。实践人学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历史诸要素的相互关联性。陶行知在“每日四问”的进一步阐释中就指出,在建立健康堡垒的前提下,确保学问作为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而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得以展开的工作的好坏对人的生活学习影响都很大,不过最终要保证做人的德性根本,建立“人格防”,这样健康的体魄所拥有的学问和本领才有价值的体现。“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绝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所以,包括道德追求在内的现实活动无一不是在马克思人学视野内的实践性活动。人必然要在这样的相互关联的实践性活动中去改变自己以及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 “每日四問”的人学理论归宿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学理论的最终归宿。它从现实中人的实践性存在出发,看到了人不断扬弃自身局限进而自觉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存发展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人的能力、需要、活动、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在这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
  陶行知的“每日四问”看似仅仅关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在他对“四问”的相互关联的进一步解释中,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对人的个性能力充分发展的急迫追求,以及其内在蕴含的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对社会意义的认识。在这里,陶行知认为没有道德的“人格防”,再大的学问和本领于集体于个人都是无用的,甚至更有害。应该看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指出的:“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因而,在不断追问中推动人寻求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成为现实,最终在人的生命中实现人的身与心、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 以“每日四问”激发高校生命德育的实践
  陶行知提出的“每日四问”自觉地站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上,要求“现实中的个人”通过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实践性活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丰富和启发当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 真正认同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存在,把学生完整地纳入思政教育的视野
  陶行知的“每日四问” 把人看作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提出这个“统一体”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进步。认同学生生命是从身体、学业到人格的完整发展,完整地理解学生生命的生成过程,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思政教育的基本起点。
  学校思政教育要正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把教育的根基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需要的基础上。每个个体的从肉体组织到精神状态的完整积极发展必将在整体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并且,人的生成和发展是指向未来的、未尽的、动态的过程,这是我们在当下价值多元、信仰缺失的环境中开展有生命思政工作的基本信心支持。由此,我们的思政教育必须看到每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可贵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正视学生这一特定的实践主体在特定环境中呈现的思想问题,给予个体必要的尊重和引导,使教育真正走向全面教育。   (二) 准确理解学生作为实践性主体的存在,在整体的实践活动中推进思政工作
  “每日四问”是旨在谋求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的协同进步的反思,体现为相互关联的实践活动。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是一如既往地强调要使生命个体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达到生命的完善发展。
  在全球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现实发展中,在线上世界和线下社会的交织中,学生的迷茫无措,信仰和理想的湮灭,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缺失,无不显示学生置身于生存发展危机中。我们的教育如若继续无视这一客观事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高谈道德,一味执迷于培养“工具人”、“职能人”,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是极不道德的,对社会和国家是极其危险的。我们要实施使学生回归主体地位的思政教育,回应“每日四问”,把现实的生活作为教育活动现场。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共情的聆听和平等的对话等,激发学生对自我的身心、学业、人格等全面自由发展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和人生价值的渐次实现。
  (三) 始终坚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終极目标,成就学生为最好的自己
  陶行知提出“每日四问”的终极目的正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体现。
  在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时刻关注身体、学问、工作、道德的发展现状,不断寻求包括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劳动能力的提升,并且借助这种能力在社会关系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追求协调的全方位的发展,实现自我生命的独立自主性和独特的价值。思政教育就是要遵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在尊重生命个体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的价值体系、独立的思维判断,从而使学生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根据自己的生命需要去自由地谋划、实现美好的人生。
  四、 结语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每日四问”基于对“现实的人”的现实关照,从肉体存在到精神释放、从个体发展到生命升华中,呼吁正视和促进人的生命的完整发展。需要谨记的是,他是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面向全体师生工友提出这四个问题的。这就提示我们,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当对“每日四问”进行深刻反省,鞭策自己在学校工作中不断提升生命的开拓创新能力,给予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影响。这也是当前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原则体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4.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8]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9] 万光侠.现实的个人与马克思人学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9,(6):28-32.
  [10] 魏传光.马克思人学的现代意蕴[J].北方论丛,2010,(5):109-112.
  [11] 赵茵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中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思想[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2转14.
  [12] 苏瑞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思维范式[J].黑河学刊,2012,(1):6-8.
  [13] 李曦.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命教育思想简析[J].教育探索,2013,(2):6-8.
  [1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OL].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OL].
  作者简介:
  毛高仙,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公式变化少、题目类型少等原因很容易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局限化环境下的产物,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思维定势往往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定势;小学数学;教学技巧  在利用思维定势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两点,首先就是正确引导,确保思维的正确性,也就是说要保证思维定势运用的合理性,不能盲目的依靠思维定势。其次就
摘要:小学时期是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数学课程是这一时期中的一个关键课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尝试着在教学活动当中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展开了几点方法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
摘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画图、动手操作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预测习题的结果,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活动中的推理过程。  关键词:策略;直观;画图;操作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质疑就是解决问题。在问题和情境之间,问题是核心是本质,情境只是辅助,是形式。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使原本看似枯燥无味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问题情境;真实性;完整性;实践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逼真的、富有挑战性
摘要: 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在高年级能够学好数学的前提,而乡村小学数学更是数学教育的困难点,而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资源难以获取。乡村社会经济不够发达,通常情况下,地理位置偏僻,数学教育较为困难。本文基于这样的情况下,结合互联网与乡村小学数学教育,分别阐述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作用,必要性以及实际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互联网;乡村;措施  一、 引言  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一直是教育的难点,乡村和城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学向初中顺利过渡,处理好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从了解教材体系,处理内容交接、抓住学生心理思维特点提高学生兴趣和正确处理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处理;英语教学;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
摘要:新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不仅要教授學生深广的知识,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用赏识的眼光唤醒学生学习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海中。赏识教育可大幅拉近师生双边距离,构建英语和谐课堂,增强学习者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赏识教育  一、 赏识教育  (一) 赏识: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的赞赏。《后汉书·许劭传》中提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互联网、PC终端、手机终端构成的“教育+互联网”浪潮逐渐兴起,为我国教育的革新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