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动脑”,更要“动手”“动口”“动眼”,在互动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一、合作出彩,在协同交流中提高参与意识
我们常说,学生才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想法,还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知不觉地对数学产生兴趣。
比如,在《圆》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小组或者让学生自由结组,并为学生提供纸、笔、钉子、绳子、尺子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画圆。课中,学生在交流中操作工具、记录数据、总结规律,自然而然地会发现“固定一个圆心使用一个半径,只能画出一个圆”“改变圆心的位置,圆的位置也会改变”等有趣的数学规律。最后,在学生互动交流得到初步认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测量之前已经画成的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引导学生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助力其在摸索中得出结论,从而提升后续讲解的针对性和课堂效率,升华课堂的理论高度。
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整堂课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魅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在差异教学中提高参与意识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对于同一难度的知识,有的学生早早就能够接受,而有的学生并不能充分消化。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必须学会因材施教。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梯度,而不要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吃不了”。
比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负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没有涉及过的新鲜领域,所以在初步认识过程中很难一下全部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引入时首先提出有层次感的三个问题:“什么是负数?负数是怎么来的?负数有什么作用?”如此一来,可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想、有问可思,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因材施教不仅在课堂上,在课下,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跟上大队伍的步伐,通过布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促使学生课下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因材施教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既尊重了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又关注了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速度,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温故知新,在建立自信中提高参与意识
数学本身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前后的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大部分学习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学生固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利用已有的认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比如,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相关内容,搭建有效的知识衔接桥梁,既可以降低难度,又可以分散难点,可谓一举两得。课前,教师可以在回顾中逐步引入加法与减法的知识,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课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回忆知识,使其意识到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是加法与减法的扩充。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通分、约分与加法和除法联系起来,通过真分数、假分数互化来联系除法和减法的思路。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知识成为体系,相互贯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学习新知识时,先导入以往学过的旧知识作为台阶,可以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抵触感和陌生感,有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新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时,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相关知识,建立学习信心。
四、善于动手,在高效课堂中提高参与意识
数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动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动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趣味性,自主发现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提高参与意识。
比如,在《球的反弹高度》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受球的“下落高度”与“反弹高度”之间的关系,让小球从标记高度上落下,再记录反弹高度,让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得出规律。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于小球反弹的高度要及时捕捉,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指导动手实验。然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动手”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球数据的记录与总结,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动手”并不等于玩闹,教师要运用智慧组织起一堂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将注意力回归到“球的反弹高度”规律本身。最后,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让学生有充分认识“反弹高度”的机会,体验和享受“球的反弹高度”实验学习的快乐。
以上案例看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数学并不是只停留在笔尖上的学问,更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
五、设置问题,在逐步深入中提高参与意识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设计逐步递进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接近課堂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要一下将重点和难点交给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上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思考中提高自身参与意识。
比如,针对《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一课的教学,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引入问题的思路,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度。课上,教师可以从一根绳子和两个钉子所形成的一条线开始引入,之后引入三个钉子和三条线形成三角形,进而逐步扩展到多边形。然后,让学生对此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其在思维上有个接受的过程,了解从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明白问题探索的原理,激发其参与意识。最后,教师可以设置练习问题,在逐步深入过程中,学生会内化知识,遇到相关难题可以回想课堂上相关的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
提问是有策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向过程,在课堂中,教师不断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不断接受知识,但并非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跟上教师教学的思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链条,从而彰显教学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合作出彩,在协同交流中提高参与意识
我们常说,学生才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想法,还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知不觉地对数学产生兴趣。
比如,在《圆》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小组或者让学生自由结组,并为学生提供纸、笔、钉子、绳子、尺子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画圆。课中,学生在交流中操作工具、记录数据、总结规律,自然而然地会发现“固定一个圆心使用一个半径,只能画出一个圆”“改变圆心的位置,圆的位置也会改变”等有趣的数学规律。最后,在学生互动交流得到初步认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测量之前已经画成的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引导学生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助力其在摸索中得出结论,从而提升后续讲解的针对性和课堂效率,升华课堂的理论高度。
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整堂课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魅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在差异教学中提高参与意识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对于同一难度的知识,有的学生早早就能够接受,而有的学生并不能充分消化。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必须学会因材施教。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梯度,而不要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吃不了”。
比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负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没有涉及过的新鲜领域,所以在初步认识过程中很难一下全部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引入时首先提出有层次感的三个问题:“什么是负数?负数是怎么来的?负数有什么作用?”如此一来,可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想、有问可思,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因材施教不仅在课堂上,在课下,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跟上大队伍的步伐,通过布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促使学生课下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因材施教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既尊重了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又关注了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速度,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温故知新,在建立自信中提高参与意识
数学本身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前后的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大部分学习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学生固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利用已有的认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比如,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相关内容,搭建有效的知识衔接桥梁,既可以降低难度,又可以分散难点,可谓一举两得。课前,教师可以在回顾中逐步引入加法与减法的知识,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课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回忆知识,使其意识到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是加法与减法的扩充。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通分、约分与加法和除法联系起来,通过真分数、假分数互化来联系除法和减法的思路。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知识成为体系,相互贯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学习新知识时,先导入以往学过的旧知识作为台阶,可以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抵触感和陌生感,有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新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时,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相关知识,建立学习信心。
四、善于动手,在高效课堂中提高参与意识
数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动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动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趣味性,自主发现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提高参与意识。
比如,在《球的反弹高度》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受球的“下落高度”与“反弹高度”之间的关系,让小球从标记高度上落下,再记录反弹高度,让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得出规律。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于小球反弹的高度要及时捕捉,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指导动手实验。然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动手”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球数据的记录与总结,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动手”并不等于玩闹,教师要运用智慧组织起一堂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将注意力回归到“球的反弹高度”规律本身。最后,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让学生有充分认识“反弹高度”的机会,体验和享受“球的反弹高度”实验学习的快乐。
以上案例看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数学并不是只停留在笔尖上的学问,更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
五、设置问题,在逐步深入中提高参与意识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设计逐步递进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接近課堂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要一下将重点和难点交给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上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思考中提高自身参与意识。
比如,针对《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一课的教学,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引入问题的思路,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度。课上,教师可以从一根绳子和两个钉子所形成的一条线开始引入,之后引入三个钉子和三条线形成三角形,进而逐步扩展到多边形。然后,让学生对此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其在思维上有个接受的过程,了解从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明白问题探索的原理,激发其参与意识。最后,教师可以设置练习问题,在逐步深入过程中,学生会内化知识,遇到相关难题可以回想课堂上相关的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
提问是有策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向过程,在课堂中,教师不断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不断接受知识,但并非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跟上教师教学的思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链条,从而彰显教学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