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义上讲,活动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包括阅读、思考、实践、交流等,这些活动承载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活动教学中,学生可以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活动教学推动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建构体系,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深度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累积了学习经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学习的效果来看,丰富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的数学理解更自然、视角更多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好以下几种课堂活动。
一、着力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阅读不仅是文科教学的重点,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至关重要。聚焦一些学生的典型错误可以发现,对题目的偏解甚至是错误解读占据相当的比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样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活动,要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加强数学阅读,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阅读时的要点,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数学理解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效率。
数学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同样重要。在阅读课内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去理解,比如一些定义的关键点,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体会其内涵。在阅读“你知道吗”和“动手做”等材料时,要培养学生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推荐一些适宜学生阅读的材料,指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代入思考,让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相伴,推进他们的数学理解力。在指导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数独”“九连环”等。在学生阅读时我会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如“九连环”的材料,我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课外读本,或者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将这些素材摘录下来,或者上传到学习群中供大家一起学习,这就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了解了“九连环”之后,我鼓励学生自学解“九连环”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尝试这个游戏,并记录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在学生有一定经历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和经验等写成数学日记,向学校网站、公众号投稿,向一些面向学生的刊物投稿。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九连环”这个游戏,而且累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思考。这样,不但推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阅读与理解是分不开的。想要构建问题模型,从根本上理解数学规律,学生首先要读懂文本。在经历了足够的数学阅读之后,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会不断提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推动学生的数学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阅读。
二、借力探究活动,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探究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中较常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关注点不仅包括探究的问题和结果,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和感受等,这些都是他们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如果学生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必然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钉子板上的三角形。在出示了所有的格点之后,学生发现三角形被分成了9份,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发现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等的。随后,我引导学生去关注三角形边上和内部的钉子数。学生在数一数后发现,这些钉子数也是相等的。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与这些钉子数有关系吗?如果有,是与图形边上的钉子数相关还是与图形内部的钉子数相关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先进行猜测,再在不同猜测的基础上交流探索这个规律的方案。我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小组内达成共识,并巡视他们的探索活动。在探索中发现一些小组的方案比较复杂,他们分工画出不同的图形,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再记录图形边上和内部的钉子数。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一时半会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也有小组制订的方案简单,他们发现如果用相同的图形来研究,可以固定其中一种钉子数不变。比如,利用长方形来研究,可以让图形内部的钉子数为0,这样不断变换图形边长的钉子数,就可以研究钉子数与图形面积的关系。或者利用三角形来研究,可以让三角形边上的钉子数保持为3,改变三角形形状之后可以变化其内部的钉子数,这样就方便探索三角形面積与图形内部钉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参与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我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得到的启发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全班交流的时候,我还引导了不同小组的展示,让他们将遇到的问题、想到的解决方案,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都说出来。这样,学生在之后的交流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初步形成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探索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探索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要想办法解决;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时候,学生要追根溯源,反思出现差错的原因。这些过程无疑会推动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依托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的数学应用
对于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发达的小学生而言,必要的操作和体验、实践和应用等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可以推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数学知识,去触碰和感知数学规律,从而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操作、应用等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累积经验、加强感知,促进数学认识。
例如,在《认识克》的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告知学生“克”是一种用来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较小的重量单位的话,学生的学习就过于单一,他们对于“克”的认识也是浅层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实践活动来推进学生的认识,比如,让学生先去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重量,看看这些物体的重量是大于1克还是小于1克,然后具体称量验证。这样就带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经验,让学生先确定“克”大概范围。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沿着两个维度来提升学生的认识。一是丰富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估一估、掂一掂、比一比,从不同的角度来强化概念;二是增加学习层次,除了1克之外,教师可以以10克、100克、1000克为单位,提供多个量级,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引领学生的实践感知,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数学概念,并认识到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这样的操作活动之后,学生对于克的认识就不会仅仅停留在“1克很轻”之上,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可以调用不同的经验来应对问题。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案例可见,实践应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推动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
总之,活动化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协同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准确、多元的视角,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还能累积相关的经验。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多多经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层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着力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阅读不仅是文科教学的重点,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至关重要。聚焦一些学生的典型错误可以发现,对题目的偏解甚至是错误解读占据相当的比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样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活动,要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加强数学阅读,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阅读时的要点,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数学理解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效率。
数学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同样重要。在阅读课内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去理解,比如一些定义的关键点,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体会其内涵。在阅读“你知道吗”和“动手做”等材料时,要培养学生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推荐一些适宜学生阅读的材料,指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代入思考,让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相伴,推进他们的数学理解力。在指导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数独”“九连环”等。在学生阅读时我会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如“九连环”的材料,我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课外读本,或者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将这些素材摘录下来,或者上传到学习群中供大家一起学习,这就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了解了“九连环”之后,我鼓励学生自学解“九连环”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尝试这个游戏,并记录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在学生有一定经历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和经验等写成数学日记,向学校网站、公众号投稿,向一些面向学生的刊物投稿。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九连环”这个游戏,而且累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思考。这样,不但推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阅读与理解是分不开的。想要构建问题模型,从根本上理解数学规律,学生首先要读懂文本。在经历了足够的数学阅读之后,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会不断提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推动学生的数学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阅读。
二、借力探究活动,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探究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中较常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关注点不仅包括探究的问题和结果,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和感受等,这些都是他们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如果学生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必然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钉子板上的三角形。在出示了所有的格点之后,学生发现三角形被分成了9份,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发现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等的。随后,我引导学生去关注三角形边上和内部的钉子数。学生在数一数后发现,这些钉子数也是相等的。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与这些钉子数有关系吗?如果有,是与图形边上的钉子数相关还是与图形内部的钉子数相关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先进行猜测,再在不同猜测的基础上交流探索这个规律的方案。我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小组内达成共识,并巡视他们的探索活动。在探索中发现一些小组的方案比较复杂,他们分工画出不同的图形,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再记录图形边上和内部的钉子数。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一时半会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也有小组制订的方案简单,他们发现如果用相同的图形来研究,可以固定其中一种钉子数不变。比如,利用长方形来研究,可以让图形内部的钉子数为0,这样不断变换图形边长的钉子数,就可以研究钉子数与图形面积的关系。或者利用三角形来研究,可以让三角形边上的钉子数保持为3,改变三角形形状之后可以变化其内部的钉子数,这样就方便探索三角形面積与图形内部钉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参与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我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得到的启发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全班交流的时候,我还引导了不同小组的展示,让他们将遇到的问题、想到的解决方案,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都说出来。这样,学生在之后的交流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初步形成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探索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探索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要想办法解决;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时候,学生要追根溯源,反思出现差错的原因。这些过程无疑会推动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依托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的数学应用
对于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发达的小学生而言,必要的操作和体验、实践和应用等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可以推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数学知识,去触碰和感知数学规律,从而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操作、应用等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累积经验、加强感知,促进数学认识。
例如,在《认识克》的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告知学生“克”是一种用来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较小的重量单位的话,学生的学习就过于单一,他们对于“克”的认识也是浅层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实践活动来推进学生的认识,比如,让学生先去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重量,看看这些物体的重量是大于1克还是小于1克,然后具体称量验证。这样就带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经验,让学生先确定“克”大概范围。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沿着两个维度来提升学生的认识。一是丰富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估一估、掂一掂、比一比,从不同的角度来强化概念;二是增加学习层次,除了1克之外,教师可以以10克、100克、1000克为单位,提供多个量级,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引领学生的实践感知,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数学概念,并认识到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这样的操作活动之后,学生对于克的认识就不会仅仅停留在“1克很轻”之上,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可以调用不同的经验来应对问题。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案例可见,实践应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推动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
总之,活动化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协同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准确、多元的视角,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还能累积相关的经验。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多多经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层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