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些年教育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课程教育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均在不断的改变。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形成与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有着广泛的渗透与推广,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课程教学发展需求都突出展现了探究性学习的作用与价值。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培养重点在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价值,本文简要分析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培养策略
引言:自从教育部门下发相应教育要求文件之后,就明确规定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需要构建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能力、社会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培养。目前来看,问题意识属于能力、品质的一种结合,在学生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并成熟。高中物理教学本身具备枯燥乏味的特征,在课程教学中难度相对较高,这也是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相对较差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展现探究性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准确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知识应用等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与成长提供支持。对此,探讨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高中物理课例具备显著实践性教育价值。
1.问题意识的相关理念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重点在于基于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对于教育领域来看,其重点在于通过问题作为导向卡站教学,基于问题开展教学,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理念以及技术措施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完善。
基于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其有着相对丰富且成熟的教育理念,一套完善的操作程序与评价体系,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定义在于教学模式,而这一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设置真实的课程问题情境,并通过相应的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在教师引导之下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并让学生掌握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目前来看,基于问题意识的课程教育特征主要在于:1.真实性。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问题情境,这一些情境基本上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这一些问题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重视与注意,此时在教师将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时,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达到积极学习的状态;2.层次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当保持阶梯型原则,以满足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要求,需要将相对复杂以及高难度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小问题,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成长与发展,满足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规律需求;3.相关性。相关性主要是指设计的相关问题需要与社会生产、学习保持密切关联,在学生面对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问题时,可以快速基于自身经验进行反馈,從而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基于相关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内容进行关联,还可以促使学生将生活经验应用到问题解决过程中。
2.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流程
在教学理论知识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知识特征角度来看,可以初步拟写关于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汇总的流程,并将不同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活动以具体化方式展现。
2.1前期准备
教师需要做好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分析,明确课程教育标准与要求,并将所学内容在章节中的物理学科知识形成基本掌握,并融入新旧知识的关联,在获得新知识时实现对旧知识的复习,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形成衔接[3]。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与知识掌握情况,充分掌握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突出出来,并构思在教学期间的重点突出。明确问题之后教师提前发布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可以提前去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甚至开展探究实验,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刻掌握。
“问题意识”教学期间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开展教学,保障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促使所有成员都可以有效分工并各司其职,实现对学生组织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并保持独立思考,形成对问题的准确理解构建完善的知识脉络,针对所学的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多角度方式探究,充分掌握相关的观点与问题,以便于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
2.2教学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海报以及视频等多种途径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将问题呈现给学生,之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引导性的意见,促使学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来回巡视并监督,以同伴身份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在学生讨论内容出现偏差时及时提供引导,并要求所有小组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准确掌握教学时间,在巡视期间监督进度相对缓慢的小组,并提示其应该怎么做。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基于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教师可以提前将问题发布给学生,促使学生可以预习。借助资料查阅的方式实现对问题的见解理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派出代表在班组内展现成果并进行讨论。在每一个小组展示成果时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方式辅助教学,例如白板与海报,在小组代表发言完成之后其他小组可以基于小组观点进行补充并提出质疑,发言小组需要对所有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并针对有异议时应当及时反驳。
3.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实例
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许多教师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重视度比较低,往往会以讲实验的方式替代做实验,导致实验课程教学效率遭受显著影响,同时还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探究性的实验,学生可能会认为已经成熟的定律再进行实验属于多此一举。对此,在教学中需要突出展现以“问题意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下面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作为案例探究实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路。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教材的分析,学生该阶段已经掌握了功、动能以及势能等方面的内容,并为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实现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属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实验,但是学生平常需要基于课程与教师的指示去操作,在遇到问题时教师更加倾向于直接高职学生操作问题在哪里,而不是去引导学生直接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存在不透彻掌握的现象,更不会举一反三。在课程教学之前,学生基本上可以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此时会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所以整个实验操作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困难,并且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知识,在关系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也可以很轻松的展购物实验原理。
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主要在于:1.理念。学生可以从能量角度上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深入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灵活应用公式完成计算任务并验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科学思维。促使学生可以明确掌握动能与势能在运动期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应用转化的思维方式,将整体化思维方式作为依据明确物体在运动与结束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表现;3.科学探究。借助实验探究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采集能力,基于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能力为基础,感受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以及结论获得等实验过程;4.态度与意识。学生在实验数据与误差分析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借助实验及成果感受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并形成探究意识的培养。针对不同小组可以保持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与精神,促使学生形成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做趣味小实验,如悬挂一个小球并拉到鼻尖,并从静止状态下进行释放,此时小球会来回的摆动,学生都害怕碰到鼻子,但是小球并不会碰到鼻子。可以通过相应的小实验促使学生体验并观察,从而掌握游戏趣味过程中的科学理念。在后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以及分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问题引导之下可以讨论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提出实验目的问题时,学生会回答通过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时让学生借助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能守恒定律的原理为主,让学生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探究机械能守恒表现。在实验步骤方面主要为安装与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方式与注意事项,释放纸张时的注意事项,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式。基于教材中的内容,安装带点计时器,并在打点计时器安装方面保持竖直安装,促使两限位孔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尽可能减少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將1m的纸带应用小钳子固定在重物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应用重物静止在接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促使重物可以自由落体,并促使打点计时器可以在纸带上打下系列点。之后应用公式实现对瞬时速度的计算,从而验证实验结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度,借助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基于教学主动性、积极性等需求,强化高中物理综合教育水平。另外,教师还需要不断的调整课程教学方案,基于问题意识、教育发展和学生能力等为基础,做好课堂教学的调整与优化,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意识得到激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强化高中教育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黎明.唤醒冬眠的问题意识提升探究性核心素养——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0(005):193-193.
[2]陶力.探究"层进式问题串"教学模式,演绎高中物理活力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21(4):244-245.
[3]刘丽敏.高中物理教师问题意识及欠缺归因的调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00(001):62-62.
[4]冯伟利.浅谈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提高物理学习兴趣[J].卷宗,2019,000(029):226-226.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第四中学,四川 成都 610000)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培养策略
引言:自从教育部门下发相应教育要求文件之后,就明确规定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需要构建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能力、社会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培养。目前来看,问题意识属于能力、品质的一种结合,在学生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并成熟。高中物理教学本身具备枯燥乏味的特征,在课程教学中难度相对较高,这也是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相对较差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展现探究性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准确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知识应用等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与成长提供支持。对此,探讨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高中物理课例具备显著实践性教育价值。
1.问题意识的相关理念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重点在于基于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对于教育领域来看,其重点在于通过问题作为导向卡站教学,基于问题开展教学,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理念以及技术措施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完善。
基于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其有着相对丰富且成熟的教育理念,一套完善的操作程序与评价体系,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定义在于教学模式,而这一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设置真实的课程问题情境,并通过相应的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在教师引导之下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并让学生掌握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目前来看,基于问题意识的课程教育特征主要在于:1.真实性。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问题情境,这一些情境基本上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这一些问题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重视与注意,此时在教师将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时,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达到积极学习的状态;2.层次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当保持阶梯型原则,以满足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要求,需要将相对复杂以及高难度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小问题,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成长与发展,满足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规律需求;3.相关性。相关性主要是指设计的相关问题需要与社会生产、学习保持密切关联,在学生面对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问题时,可以快速基于自身经验进行反馈,從而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基于相关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内容进行关联,还可以促使学生将生活经验应用到问题解决过程中。
2.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流程
在教学理论知识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知识特征角度来看,可以初步拟写关于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汇总的流程,并将不同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活动以具体化方式展现。
2.1前期准备
教师需要做好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分析,明确课程教育标准与要求,并将所学内容在章节中的物理学科知识形成基本掌握,并融入新旧知识的关联,在获得新知识时实现对旧知识的复习,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形成衔接[3]。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与知识掌握情况,充分掌握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突出出来,并构思在教学期间的重点突出。明确问题之后教师提前发布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可以提前去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甚至开展探究实验,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刻掌握。
“问题意识”教学期间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开展教学,保障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促使所有成员都可以有效分工并各司其职,实现对学生组织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并保持独立思考,形成对问题的准确理解构建完善的知识脉络,针对所学的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多角度方式探究,充分掌握相关的观点与问题,以便于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
2.2教学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海报以及视频等多种途径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将问题呈现给学生,之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引导性的意见,促使学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来回巡视并监督,以同伴身份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在学生讨论内容出现偏差时及时提供引导,并要求所有小组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准确掌握教学时间,在巡视期间监督进度相对缓慢的小组,并提示其应该怎么做。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基于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教师可以提前将问题发布给学生,促使学生可以预习。借助资料查阅的方式实现对问题的见解理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派出代表在班组内展现成果并进行讨论。在每一个小组展示成果时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方式辅助教学,例如白板与海报,在小组代表发言完成之后其他小组可以基于小组观点进行补充并提出质疑,发言小组需要对所有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并针对有异议时应当及时反驳。
3.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实例
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许多教师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重视度比较低,往往会以讲实验的方式替代做实验,导致实验课程教学效率遭受显著影响,同时还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探究性的实验,学生可能会认为已经成熟的定律再进行实验属于多此一举。对此,在教学中需要突出展现以“问题意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下面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作为案例探究实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路。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教材的分析,学生该阶段已经掌握了功、动能以及势能等方面的内容,并为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实现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属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实验,但是学生平常需要基于课程与教师的指示去操作,在遇到问题时教师更加倾向于直接高职学生操作问题在哪里,而不是去引导学生直接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存在不透彻掌握的现象,更不会举一反三。在课程教学之前,学生基本上可以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此时会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所以整个实验操作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困难,并且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知识,在关系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也可以很轻松的展购物实验原理。
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主要在于:1.理念。学生可以从能量角度上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深入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灵活应用公式完成计算任务并验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科学思维。促使学生可以明确掌握动能与势能在运动期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应用转化的思维方式,将整体化思维方式作为依据明确物体在运动与结束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表现;3.科学探究。借助实验探究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采集能力,基于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能力为基础,感受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以及结论获得等实验过程;4.态度与意识。学生在实验数据与误差分析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借助实验及成果感受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并形成探究意识的培养。针对不同小组可以保持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与精神,促使学生形成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做趣味小实验,如悬挂一个小球并拉到鼻尖,并从静止状态下进行释放,此时小球会来回的摆动,学生都害怕碰到鼻子,但是小球并不会碰到鼻子。可以通过相应的小实验促使学生体验并观察,从而掌握游戏趣味过程中的科学理念。在后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以及分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问题引导之下可以讨论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提出实验目的问题时,学生会回答通过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时让学生借助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能守恒定律的原理为主,让学生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探究机械能守恒表现。在实验步骤方面主要为安装与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方式与注意事项,释放纸张时的注意事项,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式。基于教材中的内容,安装带点计时器,并在打点计时器安装方面保持竖直安装,促使两限位孔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尽可能减少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將1m的纸带应用小钳子固定在重物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应用重物静止在接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促使重物可以自由落体,并促使打点计时器可以在纸带上打下系列点。之后应用公式实现对瞬时速度的计算,从而验证实验结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度,借助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基于教学主动性、积极性等需求,强化高中物理综合教育水平。另外,教师还需要不断的调整课程教学方案,基于问题意识、教育发展和学生能力等为基础,做好课堂教学的调整与优化,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意识得到激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强化高中教育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黎明.唤醒冬眠的问题意识提升探究性核心素养——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0(005):193-193.
[2]陶力.探究"层进式问题串"教学模式,演绎高中物理活力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21(4):244-245.
[3]刘丽敏.高中物理教师问题意识及欠缺归因的调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00(001):62-62.
[4]冯伟利.浅谈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提高物理学习兴趣[J].卷宗,2019,000(029):226-226.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第四中学,四川 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