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哲学与文艺生成理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诸子哲学时代,古始之道被概括为世界本原的“道”范畴加以统摄,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本体的宇宙本原哲学。在宇宙生成本原哲学观影响之下,“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本原哲学观得以形成。对艺术(文学)本原的追问,能够窥探到宇宙本原哲学和生命本原哲学对艺术(文学)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文艺生成理论“宇宙原理——文学整体”的范式。
  【关键词】 本原哲学;生命本原;本体之“道”;《原道》;文艺生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40-02
  现代理性科技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但科学的片面性和一元化使得人的澄明本质被遮蔽。在现代文明中失落的存在者本质该从何处去寻?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之中,唯有回到宇宙原初之处去追寻中华大地的本原哲学,这一本原哲学观念世世代代扎根于中华文化之中。由此而衍生的文艺理论也是按照宇宙本原生成的方式而形成。
  一、本原与先秦哲学的文化源头
  本原即源头,原初。宇宙的生成成为本原探索不可避免的追问。对宇宙生成的形而上思考在老子的道论那里得到理性的概括。老子认为“道”乃是化生万物的原初起源,恍惚不可见的“道”,于混沌之中生成宇宙,衍生万物,而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道”,老子曰为不可言、不可見、不可摸,恍兮惚兮如混沌。本原的追问最终归于不可言说。老子之“道”的观念从何而来?《老子》十四章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意欲把握远古之道,意味着在老子之前,其实已经存在着原始之“道”,而“道”在老子之前虽被经验到却没有被命名或者无法为之命名。老子既然要言说宇宙生成的原初,就必须要言说,而言说意味着命名,老子因此字之曰“道”。老子以一种理性的话语来阐释世界本原源于什么?涂宗流认为老子的道源于古始神话本原,是对中国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中说“天地混沌如鸡子”,涂宗流对此解释为,“老子……对古始神话本原中的‘混沌’进行哲学概括,‘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理性的‘道’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1]老子对形而上宇宙生成的理性概括不仅仅是终结了古始神话本原,而且“道”的观念就此统摄了中华民族的宇宙生成观,成了最具根本统摄性的范畴,是对中国哲学形而上观念和各种实体学说的总述。在此意义上,“道”已不限于某一学派的学说,而具有了更为原始的文化意义。
  道家哲学中以“道”为根本范畴无须质疑。在最富实践性的儒家学说中,“道”的地位又如何?事实上,“儒家是把道看成更重要、更值得追究的东西。”[2]78《论语》中提到有“天下之道”“邦之道”“先王之道”“古之道”“君子之道”“文武之道”等等,儒家看重道,甚于物质利益,甚至不惜以身殉道,即“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便在儒家哲学确立的是具有人格意义的天道,但对于古始之道的追求也不低于道家。俞宣孟认为,围绕道的问题的论述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形态。对此,金岳霖《论道》说道:“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3]16
  在诸子哲学理性高涨的时代之前,已经存在中华民族的本原哲学,即有共同的文化观念或思维方式,带有全社会的共通意识。它的精神还未达到理性哲学的阶段,呈现为原始混沌的状态,是先秦诸子哲学的文化来源。到诸子哲学时代,则以“道”等范畴作为世界本原范畴加以统摄。
  二、本原哲学下的生命本原哲学
  本原哲学经过诸子哲学的理性概括以及后来的发展,形成了“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本原哲学宇宙观。在本原哲学影响之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本原文化。在以道为本体的黄老道家的经典文本中,可以窥探到高度抽象的形而上哲学概括是如何逐渐下落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本原哲学。
  白延辉认为:黄老道家以道为本体是其学派归属的依据,同时把生命之“道”与“气”联系起来,用气解释生命的起源和归宿。作者认为,从《皇帝四经》开始,黄老道家把万物的产生、生命的发源归结于道,把道描述为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道初步具有了“气”的品格特征,道与气开始初步结合并共同作为生命本原出现。《管子》四篇以道为万物的终极本原,第一次提出“精气”的概念,赋予精气以哲学本原意义,并且以精气释道,充分肯定了人类生命源于精气。《吕氏春秋》以“太一”“阴阳”“精气”诠释道,提出“与元同气”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尽管殊类异形却具有统一的本质,这个统一的本质及感应的基础就是“精气”,生命由精气构成,人体是“精气之集”的产物。道的层次逐渐下落。《淮南子》对于生命本原之道进行气化的解析,提出气生宇宙、气生万物、精气为人。[4]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宇宙本体论和生命本原论便成为本原文化的核心概念。统摄其中的是“气”。“气”具有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它在艺术创作中传达出一种深邃博大的生命意味。
  由此,生命的生成便与宇宙的生成图式取得联系,这取决于中国哲学体认宇宙的方式。中国哲学并不把世界描述为分离的两个,哲学的精神——道也不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道不离器”“理在气中”。道的不可捉摸性以及混沌状态决定了其生成宇宙的方式只能是“化”而非分离成一个个的实体,如此,转化而来的宇宙世界万物仍旧充盈着“道”的本体意义。古人虽然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但是他们肯定道的存在,认为道是可以被人直接体察到的。其依据就是,中国哲学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生成性。道遍及万物,无所不在。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在形而下的“器”中体悟道的奥妙,在“神与物游”的驰骋中本质直观“道”,从而达于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本原哲学下的文艺生成理论
  本原哲学探讨宇宙万物起源。受本原哲学影响,根植于中华民族大地上的文化形态渗透着本原哲学的阴阳观和生生观,而这种本原文化观念体现在文艺理论上,通过“道”,本原哲学与文艺理论之间便取得了紧密联系。
  《原道》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5]9-10当星辰日月和山川大地的上下位置确定了之后,天地便产生了;与此同时,星辰日月和山川大地自然形成了所谓“文”,而这一“文”乃是“道”之文。天地产生和文之形成的根本原初动力可以归结为“道”,可以看到这一产生与本原哲学的宇宙生成的相同图式。《原道》篇阐明了道作为原初动力生成宇宙,并非意欲进行抽象的形而上哲学思考,而是为了人之“文”提供本原哲学基础。“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5]10惟待人产生之后与天地相配为“三才”,宇宙才根本上彰显其万物皆有灵性的本质,人作为存在者乃是天地之心,心灵面对不可说的宇宙之道又必然要言说,于是人凭借语言成其本质。当语言确立了人的本质之后,人通过语言言说那不可言说之道,使道得以被体认,道的奥妙也被经验到。人似乎已经转变成宇宙生成之前道的角色,通过语言生成万物。通过这一转化,已经可以在本原哲学中窥探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在“宇宙原理——文学整体”的参照范式中来考察文学的生成。如果说以上范式的转化还不甚明确的话,刘勰在下文便直接将文学的生成归结于天地未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人文之元,肇自太极”“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5]11天地形成之前便已存在着人文的开端,到了后来,圣贤才通过语言文字将其中的神理揭示出来。只有在语言的言说之中,人文才得以形成。语言所能达到的边界正是宇宙天地万物的边界,而人居于其中成为最根本的动力,作为存在者的人,已然成为道本體。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常在“宇宙原理——文学整体”的参照范式中考察文学,认为文学是宇宙原理的显现的话,那么,文学写作从一开始,便掌控着时空的生成,主宰万物的存在。作家提笔,便生成了时间、空间以及审美意象世界。作家此刻便像本体之道一样,生成宇宙,化生万物,宇宙万物皆从作家笔下而来。“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单纯思考文与天地并生的关联,文得以与天地并生,可以认为文学凭借语言的命名特性给万物命名,从而在文学书写当中即刻生出天地,并且与之并存。文学写作所到之处,天地也必然沿着文学写作的痕迹而来。
  “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6]58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似乎愈来愈感到自身与世界的格格不入,从而产生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中国古人早已为后世彰显了重返精神家园的途径,那便是借艺术重新思考原初古始的本原之道,在“宇宙原理——文学整体”的范式中穷本溯源,重新回到存在者的纯然本真状态。
  参考文献:
  [1]涂宗流.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评郭店楚简中老子的”道”[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2001(10).
  [2]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白延辉.黄老道家生命哲学的道(气)本原论——以<皇帝四经>等四种文本为依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甘秋莉,女,壮族,广西来宾市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艺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 了解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美国移民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更好解读国际关系,处理双边多边关系。第三代非裔作家奇玛曼达·阿迪契的作品《美国佬》从文学角度深刻解读当今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社会种族和移民问题。小说通过文化融合冲突与最终回归的主题,暗含后种族时代语境下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是移居美国的非洲黑人的一条出路,由此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反思21世纪美国种族问题和目前美国移民政策走向。  【关键词】 《美
期刊
【摘要】 《岳阳楼记》是北宋时期范仲淹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无论是立意还是语言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都能够让人产生美感。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基于高中生视角,探讨《岳阳楼记》的语言美感,形成作为高中生的思想体会。  【关键词】 岳阳楼记;高中生;修辞;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
期刊
【摘要】 “道”是老子哲学中最根本的概念,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性的论题。历来学者对其的解读可谓是见仁见智,其研究的角度、立场的差异造成了迥异的解读方式与解读结果。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在何以平治天下、安顿社会、成就自我上终至于殊途同归。故老子“道”观念在各个维度展现出互动性和共通性,各层次间凸显出逻辑的关联性和通贯性。老子哲学体系的发展与嬗演可以说是由宇宙论延展到人性论,再由人性论辐射到政治论,呈现出上
期刊
【摘要】 垮掉的一代是出现在二战之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但是这一流派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被主流文学所认可,且此流派作品中主人公的各种不羁的行为更是为人诟病。本文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入手,试图找寻“垮掉派”的悲剧作品中的积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垮掉的一代;悲剧美学;杰克·凯鲁亚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
期刊
【摘要】 作为后“9·11”时代不可被忽视的文学作品,约翰·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以少年艾哈迈德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展现了被边缘化的宗教力量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看似包容的文化中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恐怖分子》中所折射出来的文明冲突已有一定的研究,不仅探究不同信仰文化间的对立,更是重审美国文化对于其他文化造成的冲击,本文从成长背景宗教信仰以及人性觉醒三个方面分析艾哈迈德演变
期刊
【摘要】 中元节不是纳西族的原生民族节。目前学界对纳西族中元节习俗的研究较少,一是大部分学者对纳西族节日研究都基于民族原始的东巴文化方面,从中原地区传入的节日文化研究反而做得不多或不细;二是很多人认为中元节的固有特点在写作时较难回避“封建迷信”内容,因此干脆绕开不谈。实际上,岁时节日是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纳西族的中元节习俗可以为研究民族接触史、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提供有效材料。  【关
期刊
【摘要】 西汉中期的盐铁会议,是在武帝到霍光这一延续性政治体制引起严峻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的背景下召开的。盐铁会议的主要参与对象为贤良文学,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丞相、御史大夫的从属僚属丞相使、御史。会议分两个阶段召开,而经济上的兴利政策、匈奴用兵问题及刑法问题则为会议主要讨论内容。  【关键词】 盐铁会议;《盐铁论》;汉武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 魏爱莲(Ellen Widmer, 1939—)是现当代研究中国文学的少数汉学家之一,现任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特别是晚清时期妇女文学研究。1985年以后,魏爱莲教授的研究方向从整体的明清文学转向了具体的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体裁。她认为与男性文学不同的是女性文学的萌芽和发展都异常艰辛,而且除了围绕明清文学整体趋势的各种因素及变化外,妇女文学更具有特殊性
期刊
【摘要】 1926年,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问世。该小说充分展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精神,深刻地反映了美国战后一代年轻人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改变,因而又被称为“迷惘一代”的宣言书。本文揭示了《太阳照常升起》所具有的紧扣时代脉搏,真实记录特定时代人们行动与思想的时代特性,从小说中人物对消费,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观转变入手,展現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迷茫一代”的职业道德等对西奥多
期刊
【摘要】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是象征型文学的杰出代表作。绚丽多彩的象征性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海明威把复杂的抽象思维凝聚在丰富的象征意象之中。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音乐意象和主导意象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人生哲理。  【关键词】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主导意象;音乐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