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个学期来,无论是县内县外,听得最多的就是“高效课堂”、“动感教学”、“快乐课堂”,模式流程应然而生,我们的教学又掀起了改革的热潮。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关注了我们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强化了“兵教兵”的做法,学生代替了老师主讲的地位。确实有所成效,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了,展示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样的舞台更适合优秀生的发展,他们永远是活跃分子,无论是什么课,总有说不完的想法。而潜能生 “沉默是金”,他们常常是忠实的听众,想尽办法忙着去记录别人的答案,而不曾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多源于我们老师和同伴没有耐心去等待他思考,打断他们“蠢蠢欲动”的思路,而让他们错失了表达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如果能更多地关注潜能生,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那就活而扎实了。那如何让潜能生也能积极参与我们的数学课堂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说说自己一些简单粗糙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1.对潜能生采取一系列优先和鼓励措施
这是老话题了,我们常常发现,当潜能生独立写练习时,目光总喜欢围着老师转。如果老师在经过他身旁时能对他的答案给予肯定,他会很积极地往下做。可见他们不是没有想法,而是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潜能生采取一系列“优先”措施,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答疑……胡言乱语也好,对与错也好,只要他开口说话,声音响亮,哪怕只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性语言。如“你说得真大声”、“你的板书很整齐”、“你的想法很好,老师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同学们再说一说”……并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如五(1)班王振乾同学,平时提问站起来只见嘴巴动,听不见声音。其他同学都急于要帮他补充,被我制止了。当着全班鼓励他:“你的想法肯定跟别人不一样,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其他同学默许了我的话,他定了定神,鼓起勇气大声地复述了一遍。如此一次一次,他都有了不同的进步。虽然学习起来还是那么吃力,但他每次都很认真地在学,课堂上已不再惧怕回答问题,甚至主动回答的次数也增多。
2.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潜能生创设能充分展示获得成功的机会。
①让他们当当主持人的“瘾”。 我们现在的数学课都有课前3分钟口算,我经常按照学校下发的口令,让潜能生上台组织。第一次时他们面对下面的同学,显得很紧张,读错数字,同学们大笑,但我都幽默带过“你看看,原来是考考下面同学的听力!”。
②课前演练,让他们也有精彩展示的机会。
通常在上课前,我先让潜能生把自己订正过的练习板到展板,一步一步引导他讲解思路。上课时就利用3分钟的时间让他在班上展示一遍。经过多次历练,他会说得一次比一次清晰,并且形成自己的思路。较简单的课前不用教,课中他也讲得出来了。比如五年级数学下册潜能生掌握得最好的知识点,而又能讲解方法的可能就是“分数的加减法”了。在每节课前,我都会让潜能生先计算此类一道题,再跟老师说说怎么算,给予一些质疑,然后课中让他当着全班说一遍。如此几个星期,班里的几个“闷葫芦”终于开口说话了,特别是王振乾和易高强,信心大增,每次代表本组展示都讲得很有条理。
3.课堂上鼓励潜能生大胆提问
学困生虽然知识缺失多,存在的问题多,他们“帐多不愁”最不喜欢提问,或许不敢提问或不会提问。教学中,我提倡不懂就问,问者最光荣。不管问题有多么简单,只要自己不懂就可问,没人有资格嘲笑,谁嘲笑谁就要帮助他。这样的做法“杀”去了优秀生的骄气,也消除了潜能生的胆怯心理,为他们提问扫清了路障。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班里覃燕娇同学,考试经常不及格,平时不爱说话,更不愿与小组交流。开始时,课堂上我就经常向她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渐渐,又让她提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她不懂就问,终于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奇迹,成绩上了八十多分。从这位学生身上,我更加坚定地使用“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的教学策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在全班掀起“问潮”。
4.用对子捆绑式评价关注潜能生
老师过多地关注潜能生,又给尖子生造成厌烦心理。刚开始我没注意这一点,课堂上潜能生能活起来了,而尖子生又“沉”下去了,气氛很别扭。把潜能生硬塞给尖子生,尖子生也不太情愿。怎么办呢?连哄带骗,行得两个星期又不了了之。主要是尖子生心理障碍,怕受托累,认为自己一个讲,挺得过潜能生吐两个字的来得精彩。由此潜能生也不敢向自己的对手靠拢。我想还是听听学生的意愿吧!他们都说抽签决定自己的命运。我先声明我可以遵从他们的做法,但一旦抽到谁就要全程负责。包括平时的展示,如果你发言的,你对子也要跟着一起,哪怕他只负责读题也行。如果在小组展示时,七、八号组员能够参与讲解的加两分,如果讲的思路清晰的,再多加两分。有些组尝到甜头,各小组有了竞争,为了提高本组的分值,上课前或小组共学时,会特别教七、八号组员反复练,展示时带给大家很多惊喜。课变得充实、扎实起来。
5.为潜能生设计简单易懂的导学题
去蒙山学习听得最多的是“以导学案为抓手”让学生学会自学、对学、群学,以前我很不赞成,认为这固定了所有学生的思维,千篇一律。经过一学期的不断摸索,我发现导学题的设计对于潜能生来说,指明了学习的目标,对新课的探索尤为重要。课本中的例题,对于优秀生来说一看就懂,可对于潜能生来说,可能也会懂得结果,但大多不理解为什么。因此,我们如果把例题简单地设计成他们思考的过程,再加上小组的互学和共学,那不就完全理解了吗?
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潜能生的学习乐园,一直是困绕大多数学教师的难题。如何让潜能生在数学课堂中畅所欲言、精彩展示更是我们新课改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智慧,积极改善教学行为,利用特殊的方法、技巧融入教学过程中。
1.对潜能生采取一系列优先和鼓励措施
这是老话题了,我们常常发现,当潜能生独立写练习时,目光总喜欢围着老师转。如果老师在经过他身旁时能对他的答案给予肯定,他会很积极地往下做。可见他们不是没有想法,而是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潜能生采取一系列“优先”措施,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答疑……胡言乱语也好,对与错也好,只要他开口说话,声音响亮,哪怕只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性语言。如“你说得真大声”、“你的板书很整齐”、“你的想法很好,老师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同学们再说一说”……并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如五(1)班王振乾同学,平时提问站起来只见嘴巴动,听不见声音。其他同学都急于要帮他补充,被我制止了。当着全班鼓励他:“你的想法肯定跟别人不一样,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其他同学默许了我的话,他定了定神,鼓起勇气大声地复述了一遍。如此一次一次,他都有了不同的进步。虽然学习起来还是那么吃力,但他每次都很认真地在学,课堂上已不再惧怕回答问题,甚至主动回答的次数也增多。
2.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潜能生创设能充分展示获得成功的机会。
①让他们当当主持人的“瘾”。 我们现在的数学课都有课前3分钟口算,我经常按照学校下发的口令,让潜能生上台组织。第一次时他们面对下面的同学,显得很紧张,读错数字,同学们大笑,但我都幽默带过“你看看,原来是考考下面同学的听力!”。
②课前演练,让他们也有精彩展示的机会。
通常在上课前,我先让潜能生把自己订正过的练习板到展板,一步一步引导他讲解思路。上课时就利用3分钟的时间让他在班上展示一遍。经过多次历练,他会说得一次比一次清晰,并且形成自己的思路。较简单的课前不用教,课中他也讲得出来了。比如五年级数学下册潜能生掌握得最好的知识点,而又能讲解方法的可能就是“分数的加减法”了。在每节课前,我都会让潜能生先计算此类一道题,再跟老师说说怎么算,给予一些质疑,然后课中让他当着全班说一遍。如此几个星期,班里的几个“闷葫芦”终于开口说话了,特别是王振乾和易高强,信心大增,每次代表本组展示都讲得很有条理。
3.课堂上鼓励潜能生大胆提问
学困生虽然知识缺失多,存在的问题多,他们“帐多不愁”最不喜欢提问,或许不敢提问或不会提问。教学中,我提倡不懂就问,问者最光荣。不管问题有多么简单,只要自己不懂就可问,没人有资格嘲笑,谁嘲笑谁就要帮助他。这样的做法“杀”去了优秀生的骄气,也消除了潜能生的胆怯心理,为他们提问扫清了路障。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班里覃燕娇同学,考试经常不及格,平时不爱说话,更不愿与小组交流。开始时,课堂上我就经常向她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渐渐,又让她提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她不懂就问,终于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奇迹,成绩上了八十多分。从这位学生身上,我更加坚定地使用“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的教学策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在全班掀起“问潮”。
4.用对子捆绑式评价关注潜能生
老师过多地关注潜能生,又给尖子生造成厌烦心理。刚开始我没注意这一点,课堂上潜能生能活起来了,而尖子生又“沉”下去了,气氛很别扭。把潜能生硬塞给尖子生,尖子生也不太情愿。怎么办呢?连哄带骗,行得两个星期又不了了之。主要是尖子生心理障碍,怕受托累,认为自己一个讲,挺得过潜能生吐两个字的来得精彩。由此潜能生也不敢向自己的对手靠拢。我想还是听听学生的意愿吧!他们都说抽签决定自己的命运。我先声明我可以遵从他们的做法,但一旦抽到谁就要全程负责。包括平时的展示,如果你发言的,你对子也要跟着一起,哪怕他只负责读题也行。如果在小组展示时,七、八号组员能够参与讲解的加两分,如果讲的思路清晰的,再多加两分。有些组尝到甜头,各小组有了竞争,为了提高本组的分值,上课前或小组共学时,会特别教七、八号组员反复练,展示时带给大家很多惊喜。课变得充实、扎实起来。
5.为潜能生设计简单易懂的导学题
去蒙山学习听得最多的是“以导学案为抓手”让学生学会自学、对学、群学,以前我很不赞成,认为这固定了所有学生的思维,千篇一律。经过一学期的不断摸索,我发现导学题的设计对于潜能生来说,指明了学习的目标,对新课的探索尤为重要。课本中的例题,对于优秀生来说一看就懂,可对于潜能生来说,可能也会懂得结果,但大多不理解为什么。因此,我们如果把例题简单地设计成他们思考的过程,再加上小组的互学和共学,那不就完全理解了吗?
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潜能生的学习乐园,一直是困绕大多数学教师的难题。如何让潜能生在数学课堂中畅所欲言、精彩展示更是我们新课改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智慧,积极改善教学行为,利用特殊的方法、技巧融入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