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艺术让数学课堂有趣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后面中学及大学的课程。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关键词:设疑;数学教学;思维活动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激發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迅速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注意,启发学习思维。课堂提问又称“设疑”,在当今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中,“设疑”法的应用都受到了教学者的重视。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问问题”,也就是“生疑”,进而“质疑”,达到“导思”的目的。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反复、步步推进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思维活动,获得能力。”因此,设疑法也是教学者体现自身教学艺术能力水平的一把标尺。下面就结合一些教学实际案例对数学课堂设疑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 悬念设疑法
  悬念,本指心中有想法,记在心中放不下。在教学中,则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关切和期待,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教学一个数乘以11的速算时,先出示234×11,提出问题“谁能够不通过笔算,用看的就能算出乘积?”学生跃跃欲试,大多数学生在心里进行计算,教师则在一旁开始计时,当第一个学生能够答出正确得数时,教师同时公布计算时间。接着请学生出题,当教师能够又快又准的答出一个又一个得数时,学生会十分好奇:“老师是怎么计算的呢?”
  二、 故事设疑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设疑,达到自然过渡的目的。例如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首先教师给学生讲《猪八戒分桃子》的故事。在讲故事时要求学生不能说,只能用拍手来表示分得的数量。“有一天,唐僧派猪八戒去找吃的,八戒找到了10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二声掌声回答。“还剩几个桃子?”“啪啪”两声。“还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人,那么师徒每人分得几个呢?”这时,同学们左右为难,欲言又止,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矛盾状态了。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半个桃子时,内心产生了急切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十分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 致谬设疑法
  所谓“致谬”,就是先把一些学生容易搞错的问题,以错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准备两组(每组3根)小棒,一组为:7cm、2cm、10cm。一组为7cm、6cm、8cm。“同学们能用这两组小棒头接头尾连尾,分别摆出两个三角形吗?”学生积极动手。其中一组小棒(7cm、6cm、8cm)很快就摆好了。但是另一组(7cm、2cm、10cm)却连连败北。学生们经历失败后,纷纷抱怨这一组有两根小棒太短了,摆不出来。这时教师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好,学生印象深刻。
  四、 递进设疑法
  课堂提问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递进设疑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达到思维活动的提升。所以,递进设疑是很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递进设疑法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比如:问题层次不清,不能很好地围绕学习的目标和要点;设置的问题太杂,太大或是太空;“满堂问”现象;又或是提出的问题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等等。因此,教师在采用递进设疑法时应该根据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五、 猜想设疑法
  数学猜想实际就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还认为,在有些情况下猜想比教更为重要。学生在猜和想的过程中,旧知和新学相互碰撞,思维会有很强的跳跃性,促进旧知识沉淀的同时,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
  例如,教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草坪示意图问:“哪个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教师引导用画格子、数格子的方法(1格1平方米)后,得到一组数据:长方形长6米、宽4米、面积24平方米,平行四边形底6米、高4米、面积24平方米。
  再问:根据这组数字你们能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师问:有什么方法证明这个猜想出来的结论呢?于是学生开始画图,画格子,甚至有的拿起剪刀拼拼剪剪。几轮下来,终于成功验证这个计算公式。而后教学的三角形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又开始新一轮的猜想和验证。在这种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发散到形成条理,正因为经历了曲折,所以最终得到的结论才最珍贵。
  数学是问题垒成的思维之山,在数学中问题无处不在,疑问无处不在,因此,教者应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启学生的智力,也能展示教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的激趣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作者简介:黄连凤,福建省龙海市,榜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师专有别于本科师范类高校。师专学报应定位于反映本地、本校的教学科研实践。谈论师专学报论文的质量高低也应有别于本科学报的标准 Teachers are different from undergra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为数学教学构建了一个无限广阔、信息丰富、交互灵活的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课堂如何使用才能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只有利用好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在进一步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精练习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 创设情境,规范引导
摘要:学困生是指在知识、品质、智力等方面与寻常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偏离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具体可表现为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或是自律能力较差等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失足,甚至成为了这门学科的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它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一个绝对概念。也就是说学困生的存在与其所在班级的整体情况、
摘要: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分析学生错题中的规律,通过总结差错,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和教育,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辨明正误,提升数学成绩,养成发散性思维模式。本文主要研究高中数学教学采取化错为利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化错为利  前言: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
摘要: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调动学生上课注意力是保障课堂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师课堂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积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无意注意;注意规律;小学数学教学  俄國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  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学生成绩的优劣和智力的
公司办公室≈动物园石雅惠各种种动物习性不同,要和谐相处甚是不易;办公室内形形色色的人,也有相同的道理。管理者如何依各人性格的差异来领导,需要更多一点的灵感及智慧。工作场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单招生的专业特征及新课标理念,在单招数学教学中创设认知情境教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认知情境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的认识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好的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实现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单招数学;教学;创设;情感情境  由于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要获取的知识间
目的:  研究锌离子对比卡鲁胺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试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μM比卡鲁胺组、 200μM锌离子组,2
实验一 高浓度氧诱导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高浓度氧诱导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大鼠模型,为今后研究RoP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提供稳定的实验基础。 方
摘要:导数是积分学的基础,积分学是导数的延伸,积分知识的学习是高等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介绍了求积分的几种常用方法。首先介绍了积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积分的基本思想和积分的本质。然后介绍了直接积分法,介绍了直接积分法的定义和解题方法,并进行举例说明。接下来又介绍换元积分法,其中换元积分法又分为第一换元积分法也即凑微分法和第二换元积分法即去根号法,去根号法又分为根式代换和三角代换。每一种换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