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后识古的又一力作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印行的《文字小讲》一书业已上市热售,该书是由中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许进雄教授撰写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能有这样一本专门介绍文字学的通俗读物在出版界出版,可谓独树一帜,诚然十分难得。笔者阅读此书,大有琳琅满目、如入宝山之感。好书自应与人分享,因此不揣固陋,在此做一推介。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有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按道理说,读书人做学问应当从最基本的认字开始着手,这里所说的认字,并不是认会单个汉字,而是指把单个汉字的内涵外延、形成过程都有所掌握,如此才算是熟于文字。在古人看来,识字之道,不过是明通训诂的基本要求,属于小学范畴,唐代韩文公也说过“读书略识字”,提倡读书还是应当以识字为第一步。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人弘扬经艺、大谈王政者实繁有徒,而精于小学者却为数甚少,古人若是见了当下的局面,或许也和我辈一样叹惜这门领域的寂寞冷清。这实际上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实事求是地说,传统文化的流失比起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更为可怕,这也是学术界不容忽视的一大危机。而中华民族创造的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绵延不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字的传承一直没有断裂。话说这片黄土地养育着56个民族,而每个地域的方言都有各自的鲜明特色,直接对话交谈则困难重重。那么,是什么促使各民族扫除障碍地进行交流?毋庸置疑,当然是各地通用的汉字,由此可见汉字在民族融合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笔者日常工作虽非专门研究古文字,但作为研究传统文化的人,也深感对汉字重加认识的必要,读到该书,也算以实际行动“亡羊补牢”了。身为一名普通读者,翻阅时对该书充满了兴趣,原因是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古典文化的常识,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学的。记得当年上中学时,语文老师会给大家讲一些古代流传的文字趣闻。比如,老师曾说“矮”和“射”两个字就在历史上有过争议。理由是身高才一寸自然为短小,所以“射”字当是矮;而在古汉语意境里,矢就是箭,委就是推,把箭推出去自然是射击的状态,所以“矮”字当是“射”。类似的小故事还有不少,只是彼时限于文化基础,只能是在心里埋下爱好文字学的种子,还不可能掌握更多的训诂学知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读到不少历代笔记小说,其中涉及文字学的逸事比比皆是。比如有一则就记载道:王荆公编完《字说》,被人质疑“坡”字为何是土之皮,而“滑”字为何是水之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今看到这本引人入胜的书,则又仿佛回到了做学生的时代,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
  说到该书引人入胜,窃以为每一位有机会读到该书的朋友都会有此同感。作者许进雄先生著述等身,唯独这本书尤其显得平易近人,可讀可玩。书中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故作高深的语调,只是把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130多个汉字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分析介绍,不仅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评得鞭辟入里。该书取名为“小讲”,实际上是作者一种谦虚的态度,仔细看过该书的人就知道,对于这130多个汉字,每个字都没有少讲,而是大书特书,只是讲的方式方法故意“显小”,为的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读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130多个汉字的来龙去脉的介绍,虽不是文字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是读者通过掌握如许单个汉字的渊源,足以掌握考证方法,为探究其他汉字的来历做下很好的铺垫和准备。笔者深信,凡人有了丰厚的小学积淀,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上,今后再去钻研高深的文史知识,也会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沉着。这或许是该书最大的实用价值之所在。
  作者在其自序中,叙述了曾经做过的一场带有学术色彩的梦,自称正是那一场梦的出现,才有后来这本书的问世。这件小事固不足道,但在笔者看来,却是一个具有艺术思维的文人才具有的浪漫情怀。试想,如果不是这样一位骨子里渗透着文艺细胞的学者,又怎会把这种枯燥无味的“字典式”工具书写得那么生动有趣呢?换句话说,真要是古汉语字典摆在读者面前,恐怕也很难有人一一读到最后。在这方面来说,该书确实兼顾了精英学术与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书中内容,当初以零散的随笔形式发表于网络,如今裒辑成集,嘉惠后学,善莫大焉。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授权天津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可喜可贺,这也正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本书作为新生事物,未必尽善尽美,但允称尽心尽力,算得上是中国好书,因此笔者不嫌辞费,愿意将其推荐给广大读者,希望大家读过之后,能比笔者收获更多。
其他文献
对于我来说,阅读这部小说的体验,并不愉快:身为女性,我震惊于故事里真实存在的人和事以及他们针对女性的冷酷恶意,身为教师,我震惊于国文老师李国华以及他的同事们普遍地猎取享用女学生并以此自得的事实,身为文学从业者,我震惊于李国华竟然以“思无邪”的诗教做他卑劣犯罪的遮羞布这一更为卑劣的行径。震惊让我一时间说不出话,但最强烈的直觉是:我有一种原罪感,性别的原罪———小说里被性侵的女孩子们,有可能是我,或我
期刊
长篇小说《吉祥时光》以散文笔法营造小说意境,作者用凝练精粹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大变动时代的中国少年和中国故事。  慢时光中的中国伦理与日常生存的历史性  小说以主人公少年吉祥的视角叙述了一个天翻地覆时代的慢时光。对一个孩子来说,大变动时代是悠长的景深,这种景深赋予儿童看世界独特的时空感,这种时空节点的深刻印象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定格在少年的记忆中。  在儿童的眼光中,时光是慢的,慢到可以觉得一只蜗
期刊
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作为一个术语,正式出现在美国学者舒斯特曼发表于1999年的一篇论文中,这位学者又在2008年出版了专著《身体意识———凝视的哲学与身体美学》。我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突出了副标题中的“身体美学”而将之译为《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身体美学由此引起了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但综观国际学术界,真正以“身体美学”作为标题的专著并不多见,王晓华的新
期刊
《一个甲子的畅想: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出版了。翻读片刻,就会感到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畅想未来的趣味之书,一部数据汇聚、名词叠锦之书,一部专家学者的沉思之作,一部大中小学生的梦想之书,一部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慧的好书。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有趣就在于在书中可以看到脑洞大开的畅想思维,充满了天马行空、丰富风趣的奇思妙想。它放飞思想,横跨广阔的空间预见未来,数、理、化、天、地、生,天高云淡;信息、生
期刊
《绿头发先生行医记》是一部构思颖异、想象奇谲的幽默童话。它的故事启幕于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就医场景:诊所里,医生和护士忙个不停;病人们在靠墙的座位上等候就诊,多少流露出些不耐烦的情绪;救护车呜呜响起,医生匆忙出医……如此常规的忙碌情形,使得童话开头仿佛不经意间提到的绿头发先生“留着一头绿油油的长发”的奇异特征,几乎完全淹没在了这寻常生活的语态中。直到看见这位医生的身影分明一次次奔出诊所去处理急务,
期刊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媒介的演化紧紧依赖于技术的更新,从纸张到广播、电影,再到互联网,媒介演进对技术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媒介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日益明显。在享受媒介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作为媒介技术“新宠”的仿真技术也为人类带来了恐惧,以仿真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生成物,在人类世界中形塑了一种新的事实,仿真体通过作用于以视觉信息摄入为主要途径的人类感知系统,增加了人们判断客体真实性的难度,
期刊
学科传统的致意与对话  钱谷融(1919—2017)、唐沅(1934—2017)与王富仁(1941—2017)三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不幸离世,使“告别”一再成为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主题词。而他们的远去,以及与林庚、王瑶及刘柏青三位推进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前辈学人有关的著作在同年的相继问世,仿佛意在提醒当下学界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渊源有自。  无论陈平原编的《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
期刊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术语华丽地回归了理论的前台。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魔幻现实主义”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甚至新晋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被冠以这一标签。粗略看来,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似乎都可以进入这一术语的视野,真假莫辨,众语喧哗。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热”中,中国作家就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激发影响,自此形成了对其长盛不
期刊
马金莲的字里行间有风吹过后的干净、清爽、舒缓。小时候我总是追着风跑,希望看到风的尽头,看到自然的秘密。风住了,一切仿佛恢复了原样,一切又仿佛不同了。下一场风来了,还是同一阵风吗?这样的想法叫人惆怅。阅读马金莲,她所写下的一场又一场的风,又勾起了我久远的困惑和怅惘。时代的风,自然的风,人心中的风,有些风是寒凉的,有些风是凄厉的,而有些风是和缓的,有些风是温暖的……她笔下的风总让我想起萧红来。  马金
期刊
与其他几类图书不同,人文社科类图书素以学术性见长。过去这些书大抵是学者写给学者看的,生产于象牙之塔,束之高阁于学术殿堂。如今,人文社会科学开始走向为大众阅读,而且颇受欢迎,这些入选图书究竟有什么特点?  首先,著名专家把高深的知识浅显化,语言平实通俗,甚至生动有趣,很容易通读全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是“大家小书”丛书的一种。丛书开宗明义地解释何谓“大家小书”:第一,书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