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活动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实施活动化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源于儿童社会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儿童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下面就如何优化小学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1.课程内容中优化
品德课系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在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式使课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先播放家乡课件,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画面,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然后演一演、猜一猜。让学生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同学听,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最后,画一画,评一评。在学生充分谈论家乡,对家乡的生活再次回味、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把记忆中的家乡画下来。通过看、说、演、猜、评、画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2.实践体验中优化
学生只有成为品德知识的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教师的灌输并不能达到有效传递道德知识的效果。要让我们的德育课堂动态生成,唤醒学生情感认知。 如教学《我为家人添快乐》这一课时,我创设仿真性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动作,如:“爷爷,我给你捶捶背。”“奶奶,这个菜怎么择?”“爸爸太累了,咱们去那边玩吧,别吵他。”让学生亲身体验,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儿童去体验、去感受,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实现自我德育。
3.习惯养成中优化
习惯是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如果形成了习惯,就能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教师需要就相关行为规范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形成习惯。如在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知道整理很重要;有了整理东西的愿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整理书包,通过实践知道整理书包的方法很多,同时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感受整理带来的乐趣和好处,懂得这也是减轻长辈负担,关爱长辈的一种方式。之后以“我们给书包减减肥”的活动让学生对照课程表整理书包,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掌握自己整理的方法,养成自己整理的好习惯。最后给学生一个小小的任务:不定期地进行整理书包的检查、竞赛。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受到了习惯养成的教育,达到教育无痕,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4.生活能力中优化
课堂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使良好的品德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在《家人的爱》课堂学习中,我让学生课前观察、记录家人一天中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和同学交流,让大家一起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为了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从中体会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通过让学生用心去经历、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5.社会活动中优化
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社会中进行体验,理论联系实际,让小课堂与家庭社会大课堂结合,在生活的真实环境中不断巩固深化,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如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其中设计的一个活动是:大地妈妈哭了。大地妈妈为什么哭了?让学生去调查周围的河流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倒在河边,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等,河水散发着臭味……看看人类是怎样伤害大地妈妈的及给自己造成的危害,唤醒了每个孩子珍爱大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寻找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反思他们的生活,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品德课程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只有让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品德课真正“活”起来,才能达到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石陂中心小学)
1.课程内容中优化
品德课系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在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式使课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先播放家乡课件,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画面,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然后演一演、猜一猜。让学生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同学听,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最后,画一画,评一评。在学生充分谈论家乡,对家乡的生活再次回味、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把记忆中的家乡画下来。通过看、说、演、猜、评、画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2.实践体验中优化
学生只有成为品德知识的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教师的灌输并不能达到有效传递道德知识的效果。要让我们的德育课堂动态生成,唤醒学生情感认知。 如教学《我为家人添快乐》这一课时,我创设仿真性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动作,如:“爷爷,我给你捶捶背。”“奶奶,这个菜怎么择?”“爸爸太累了,咱们去那边玩吧,别吵他。”让学生亲身体验,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儿童去体验、去感受,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实现自我德育。
3.习惯养成中优化
习惯是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如果形成了习惯,就能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教师需要就相关行为规范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形成习惯。如在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知道整理很重要;有了整理东西的愿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整理书包,通过实践知道整理书包的方法很多,同时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感受整理带来的乐趣和好处,懂得这也是减轻长辈负担,关爱长辈的一种方式。之后以“我们给书包减减肥”的活动让学生对照课程表整理书包,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掌握自己整理的方法,养成自己整理的好习惯。最后给学生一个小小的任务:不定期地进行整理书包的检查、竞赛。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受到了习惯养成的教育,达到教育无痕,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4.生活能力中优化
课堂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使良好的品德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在《家人的爱》课堂学习中,我让学生课前观察、记录家人一天中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和同学交流,让大家一起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为了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从中体会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通过让学生用心去经历、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5.社会活动中优化
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社会中进行体验,理论联系实际,让小课堂与家庭社会大课堂结合,在生活的真实环境中不断巩固深化,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如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其中设计的一个活动是:大地妈妈哭了。大地妈妈为什么哭了?让学生去调查周围的河流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倒在河边,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等,河水散发着臭味……看看人类是怎样伤害大地妈妈的及给自己造成的危害,唤醒了每个孩子珍爱大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寻找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反思他们的生活,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品德课程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只有让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品德课真正“活”起来,才能达到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石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