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教学的几点尝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要通过意象去挖掘理解作者的志与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让学生诵读背诵,然后讲讲大意主旨即可。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诗歌教学就成了背诵课。而我每回教诗歌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情态、理解与满足的笑脸,我就感到很欣慰。在此,想谈几点诗歌教学的尝试。
  1.尝试通过捕捉意象来理解诗歌主旨
  理解诗歌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不用教学参考书也能猜出八九成来。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其中“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有的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成一幅图画,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幅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也一样,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其中“骑”“ 啊,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
  2.尝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的意象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也就是让学生去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李贺的《南园》诗中的意象作出如下推测:吴钩——武器,关山五十州——国土,凌烟阁——建功立业,万户侯——国家栋梁之才;作者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做国家栋梁之才。这个主旨就显而易见了。学生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图作如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悠闲,飞鸟图——自由。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是什么就易如反掌。
  3.尝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总之,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东西,去挖掘理性的(本质的、一般的、抽象的)东西,并且要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去酒店吃饭,经常见到服务生给客人斟酒,尤其是在倒啤酒的时候,有时看上去倒了满满一杯,结果只有半杯甚至小半杯,上面浮着的一层全是气泡,而有的服务生倒一杯酒却是货真价实的一杯啤酒,乃至滴酒不漏。服务生同样是在做倒酒这件事,但却做得有好有坏,有满有浅,客人们在品尝美酒佳肴的同时,不免会对服务员的倒酒技术啧啧称赞!  由酒店服务员“倒酒”这一现象,由此联想到我们老师的教学,又何尝不类同于“倒酒”呢?都说老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往往苦于没有材料,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甚至胡编乱造,这样,当然写不出好的作文。那么,从哪里去寻找作文材料呢?对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是一种奢望。其实,作文素材除了从生活中积累和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我们的课本, 课本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宝库。熟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某些内容信手拈来有机地运用到作文当中,这不失
期刊
比较作为一种手段,古来有之,以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比较或以一事件同另一事件的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可见,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也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引入“比较法”  首先,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
期刊
张志公先生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也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是去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重视课堂阅读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利用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少不了作文训练,作文训练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它是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中心环节。因此,做好作文训练指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一环。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中学生的作文训练指导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明确问题的所在,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本人所发现的几个问题。
期刊
目前心理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瓶颈。  我是我校市级在研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寄宿制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也是该课题下子课题心理咨询室的负责人,结合在研究的“心理咨询与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科研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加上本人承担班主任工作十六年的教育经验,于是产生了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入班级管理的实验想法。通过两年的努力,已从我校的心理咨
期刊
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三毛走了,她像一纸剪影一样,影影绰绰地闪现在灯火辉煌的建筑中,但她的精神像雕刻艺术一样越来越重越来越鲜明。  三毛的作品与众不同,三毛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二者不曾有分别。在三毛的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是三毛用真实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去渲染和描绘,而且很多人物不是虚构出来的,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三毛以散文化的笔法写小说,那些文字就像云一般随心所欲,没有情节和技巧,没有结构和风格
期刊
学习语文,就是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要少讲。教师在课堂所讲内容就是重中之重,学生成绩能否出类拔萃往往取决于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一、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
期刊
一、化腐朽为神奇   首先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找到作文创作与现实的关系。要理解好课文就要要把学生置于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当时的社会现实,体验作者的情感,进而形成一种创作的冲动,再带着这种冲动去读课文,学生就会得到一种情感释放的满足,得到一种理解的快感,明白了作者创作与当时现实的关系。在理解了课文之后再引导学生借鉴作者观察事物的眼光,洞察事物的睿智,释放情感的方法,构思文章的技巧,结合
期刊
一、言之有“旨”   言之有旨,也即在做诗歌鉴赏题时一定要学会联系诗歌主旨来作答。   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全国二卷)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