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在课堂,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 的关键环节。尤其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主要表现在招生数量和 质量逐渐走低,中职学校同样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生源的质量也是大幅度下降,再加上 教学模式一直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评价落后,课堂上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只好睡觉、逃课、上网、最终流失,这给学 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困难。面对现状,如何发展学校,如何使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 ,能够在社会立得住、站得稳,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那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大胆 实施教学改革,并为此做了不懈的探索、尝试,使之不断加以完善,确保教学改革的全面推 进。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面对生源素质下降给提高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困难,我院开展“假如我是学生、我是学生家 长”的换位思考大讨论,进行“面对低分学生,如何实现‘低进高出’”专题研讨,学习兄 弟学校成功的改革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全校教职工在认识上基本达成一致。
1.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能够认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因材施教”、“尊 重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等,教师从理论层面、思想层面有了较清醒的 认识,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但由观念引起的行为变化却迟迟开展不了,认识与实践不能同步 实施。有些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抹杀学生的素质差异和个性特长,把 课堂变成“一言堂”。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仍是当前重要任务。
2.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改革,但这种尝试是散乱的 、势单力薄的,难以形成规模、形成合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这 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3.面对大量低分学生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和抱怨思想,造 成教改积极性不高。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要迎难而上,谋求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扭转职业 教育现状。实践表明,实施教学改革是关键,是学校发展要研究的永恒课题。
二、加大投入,充实内涵,为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1.以“双师型”教师为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是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我们根据自身定位,确定出专业课 教师、与文化课教师比例,鼓励“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要求教师一专多能,从而调整 师资队伍的结构。
(2)是创设环境,搭建平台,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宽松环境,多给青年教师展示价 值的机会,鼓励教师与众不同,出类拔萃。通过让教师承担教研课题、公开课、研讨课等形 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是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承担学生实习指导任务的同时也承担培养本校专业教师 的任务,保证了学校教学改革更加贴近企业的需要,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差距。同时 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确定目标,激励教师练好内功,造就名师。
2.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开发校本教材
(1)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 不适用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
(2)对教材进行整合,针对有些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 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
(3)对教材进行拓展补充,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教育性。
(4)将教师以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书写的教案,分门别类的进行组合,就形 成了特色校本教材。
3.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全力提高学生技能
力争使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得到落实,各种实训设备按时到位,并 提前筹措资金,使急用的实训设备提前购置,确保了学生获得足够的时间,能进行高质量的 “真刀实枪”的实际技能训练,使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出率达到了100%。经过不断的投资充实 ,各实习实训场所的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全面推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实践、提炼、争取早出成果
1.改革课程设置,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针对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的课程,逐一进行优化,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 密结合起来。选用课程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突出骨干课程,增加新内容、新工艺 ,并根据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删掉一些理论性与专业基础课程联系不多的内容, 增加实习教学课时。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授内容的顺序,对学生按“双证”资格标 准的要求内容进行教学。我们将所有各类课分为成三大模块:即通用模块、专用模块、选用 模块,其中通用模块包括文化课类、工具课类、综合类、专用基础类。专用模块即各专业依 据大纲和学生实际所必须开设的课程,选用模块是指学生个人根据就业需求选修的课程。在 这三大模块中的课程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目的是 为了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必修课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 选修课是指学生根据自己要求、兴趣、条件,在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中自由选择进修的课程 。
2.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起到咨询、指导 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 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 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了解 和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内趋力。当学 生完成一项工作之后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成功后的心理体验将激励他们自觉地 探究下一项工作,当这种成功的体验逐渐积蓄起来便成为继续学习的强大内趋力,这正是我 们的学生所缺乏的。
3.改革考试方法,实行教考分离
采用以鉴定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按计划对学生进行鉴定。鉴定以国 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部分优秀学生可提前申请鉴定,达中级工水平后可选学其他模 块,也可提前就业。同时,学生鉴定的合格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其它课 程,可采用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给 学生以发挥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改革过去谁教谁出题、谁评价的考核方式,成立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小组,实行 教考分离。
4.推行学分制,使教育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
改革以学科为单位的学分计算法,将教育教学目标分解细化,要学生在某一小目标中达到要 求,即能取得学分,使学生取得学分的目标更具体、更直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分设置分课程学分、生产实习学分、思想品德学分、替代学分。课程学分又分过程学分( 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学分)和终结学分(通过考试所取得的学分),替代学分就是学生在 数学、英语等弱项学科中的学分,可以用特长所得的学分替代,只要总学分达到了规定的要 求,就可以毕业并推荐就业。
我们的上述做法只是课堂教学改 革的起步阶段、还只是尝试过程中,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更加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 性和自身办学特点,不能照搬其他教育类型或其它学校的改革模式,否则教学改革就难以取 得成功,学生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都能有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将难以实现。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面对生源素质下降给提高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困难,我院开展“假如我是学生、我是学生家 长”的换位思考大讨论,进行“面对低分学生,如何实现‘低进高出’”专题研讨,学习兄 弟学校成功的改革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全校教职工在认识上基本达成一致。
1.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能够认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因材施教”、“尊 重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等,教师从理论层面、思想层面有了较清醒的 认识,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但由观念引起的行为变化却迟迟开展不了,认识与实践不能同步 实施。有些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抹杀学生的素质差异和个性特长,把 课堂变成“一言堂”。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仍是当前重要任务。
2.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改革,但这种尝试是散乱的 、势单力薄的,难以形成规模、形成合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这 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3.面对大量低分学生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和抱怨思想,造 成教改积极性不高。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要迎难而上,谋求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扭转职业 教育现状。实践表明,实施教学改革是关键,是学校发展要研究的永恒课题。
二、加大投入,充实内涵,为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1.以“双师型”教师为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是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我们根据自身定位,确定出专业课 教师、与文化课教师比例,鼓励“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要求教师一专多能,从而调整 师资队伍的结构。
(2)是创设环境,搭建平台,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宽松环境,多给青年教师展示价 值的机会,鼓励教师与众不同,出类拔萃。通过让教师承担教研课题、公开课、研讨课等形 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是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承担学生实习指导任务的同时也承担培养本校专业教师 的任务,保证了学校教学改革更加贴近企业的需要,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差距。同时 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确定目标,激励教师练好内功,造就名师。
2.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开发校本教材
(1)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 不适用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
(2)对教材进行整合,针对有些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 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
(3)对教材进行拓展补充,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教育性。
(4)将教师以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书写的教案,分门别类的进行组合,就形 成了特色校本教材。
3.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全力提高学生技能
力争使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得到落实,各种实训设备按时到位,并 提前筹措资金,使急用的实训设备提前购置,确保了学生获得足够的时间,能进行高质量的 “真刀实枪”的实际技能训练,使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出率达到了100%。经过不断的投资充实 ,各实习实训场所的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全面推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实践、提炼、争取早出成果
1.改革课程设置,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针对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的课程,逐一进行优化,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 密结合起来。选用课程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突出骨干课程,增加新内容、新工艺 ,并根据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删掉一些理论性与专业基础课程联系不多的内容, 增加实习教学课时。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授内容的顺序,对学生按“双证”资格标 准的要求内容进行教学。我们将所有各类课分为成三大模块:即通用模块、专用模块、选用 模块,其中通用模块包括文化课类、工具课类、综合类、专用基础类。专用模块即各专业依 据大纲和学生实际所必须开设的课程,选用模块是指学生个人根据就业需求选修的课程。在 这三大模块中的课程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目的是 为了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必修课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 选修课是指学生根据自己要求、兴趣、条件,在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中自由选择进修的课程 。
2.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起到咨询、指导 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 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 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了解 和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内趋力。当学 生完成一项工作之后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成功后的心理体验将激励他们自觉地 探究下一项工作,当这种成功的体验逐渐积蓄起来便成为继续学习的强大内趋力,这正是我 们的学生所缺乏的。
3.改革考试方法,实行教考分离
采用以鉴定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按计划对学生进行鉴定。鉴定以国 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部分优秀学生可提前申请鉴定,达中级工水平后可选学其他模 块,也可提前就业。同时,学生鉴定的合格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其它课 程,可采用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给 学生以发挥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改革过去谁教谁出题、谁评价的考核方式,成立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小组,实行 教考分离。
4.推行学分制,使教育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
改革以学科为单位的学分计算法,将教育教学目标分解细化,要学生在某一小目标中达到要 求,即能取得学分,使学生取得学分的目标更具体、更直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分设置分课程学分、生产实习学分、思想品德学分、替代学分。课程学分又分过程学分( 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学分)和终结学分(通过考试所取得的学分),替代学分就是学生在 数学、英语等弱项学科中的学分,可以用特长所得的学分替代,只要总学分达到了规定的要 求,就可以毕业并推荐就业。
我们的上述做法只是课堂教学改 革的起步阶段、还只是尝试过程中,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更加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 性和自身办学特点,不能照搬其他教育类型或其它学校的改革模式,否则教学改革就难以取 得成功,学生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都能有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将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