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意识到学生自主实践的重要价值,将情境创设与趣味教学相结合,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在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时,课堂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非常关键,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动手,进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知行合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2020)-24-091
一、创设教学情境
与体育、音乐、美术课程相比,数学较为枯燥,理论知识占比较大。为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老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融入生活和元素,让其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情境中实现自主探究。小学教师需要注重数学细节要素的分析,挖掘优质教学资源,明确教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实践。
比如:在讲述人教版中的《圆的周长》时,老师可以问学生:教师家距学校有25千米,大家知道教师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很多学生会说汽车上有里程表?教师可以再追问学生,大家知道汽车上的里程表是怎么计算的吗?很多学生回答不上来。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很多学生能立刻想起生活中有相似的经历,因此学习积极性较足,能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进而主动思考教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环节并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现代多媒体工具的应用,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工具的操作技巧,适当融入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
二、联系生活实际
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彰显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价值,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应用,明确这一教学目的,抓住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为了避免教材的局限,教师需要将教学实践回归于质朴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比如:在讲述《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通过绕线法和滚动法求出圆的周长,然后在课堂中将绳子和小球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转动和计算,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因为道具的周长较小,学生可以直接动手操作并得出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展示摩天轮的PPT图片,问学生,大家能够通过绕线法求出摩天轮的周长吗?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
教师就可以引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让学生意识到圆的周长的计算本质,进而实现举一反三和灵活应用。这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策略符合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要求,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意义重大。在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动较大,为了避免客观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体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全过程,在反复尝试和动手中实现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活跃个人的思维。
三、提升学生体验
学生自主体验是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中的重要板块,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教师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而提高学习水平。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的简单讲解为主,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不足,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较浅薄,难以在自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收获和领悟。只有真正实现知行合一,鼓励学生自主体验,才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动手能力。“知行合一”的践行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数学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定理和计算口诀,还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产生源源不断的求知欲,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灵感。老师应该以学生自主实践为重点,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时获得更多的成功喜悦。
在教授《圆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提供给学生圆形的硬纸板、剪刀、直尺,让学生自己计算。学生在动手测量和分析时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在多次测量之后会得出“圆的直径大约是圆的1/3”的结论。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价值,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时获得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以以知行合一理念为指导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意义重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产生更多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在一个充实、生动、民主、活泼的学习情境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提升个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继贤. “知行合一”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以“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为例[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7(003):154-158.
[2]肖军莲. 应用智能移动终端实践小学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研究——以《圆的周长》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6(12):14-17.
关键词:“知行合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2020)-24-091
一、创设教学情境
与体育、音乐、美术课程相比,数学较为枯燥,理论知识占比较大。为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老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融入生活和元素,让其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情境中实现自主探究。小学教师需要注重数学细节要素的分析,挖掘优质教学资源,明确教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实践。
比如:在讲述人教版中的《圆的周长》时,老师可以问学生:教师家距学校有25千米,大家知道教师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很多学生会说汽车上有里程表?教师可以再追问学生,大家知道汽车上的里程表是怎么计算的吗?很多学生回答不上来。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很多学生能立刻想起生活中有相似的经历,因此学习积极性较足,能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进而主动思考教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环节并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现代多媒体工具的应用,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工具的操作技巧,适当融入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
二、联系生活实际
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彰显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价值,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应用,明确这一教学目的,抓住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为了避免教材的局限,教师需要将教学实践回归于质朴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比如:在讲述《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通过绕线法和滚动法求出圆的周长,然后在课堂中将绳子和小球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转动和计算,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因为道具的周长较小,学生可以直接动手操作并得出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展示摩天轮的PPT图片,问学生,大家能够通过绕线法求出摩天轮的周长吗?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
教师就可以引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让学生意识到圆的周长的计算本质,进而实现举一反三和灵活应用。这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策略符合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要求,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意义重大。在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动较大,为了避免客观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体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全过程,在反复尝试和动手中实现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活跃个人的思维。
三、提升学生体验
学生自主体验是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中的重要板块,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教师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而提高学习水平。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的简单讲解为主,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不足,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较浅薄,难以在自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收获和领悟。只有真正实现知行合一,鼓励学生自主体验,才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动手能力。“知行合一”的践行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数学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定理和计算口诀,还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产生源源不断的求知欲,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灵感。老师应该以学生自主实践为重点,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时获得更多的成功喜悦。
在教授《圆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提供给学生圆形的硬纸板、剪刀、直尺,让学生自己计算。学生在动手测量和分析时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在多次测量之后会得出“圆的直径大约是圆的1/3”的结论。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价值,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时获得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以以知行合一理念为指导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意义重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产生更多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在一个充实、生动、民主、活泼的学习情境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提升个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继贤. “知行合一”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以“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为例[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7(003):154-158.
[2]肖军莲. 应用智能移动终端实践小学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研究——以《圆的周长》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6(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