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土史料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有益补充,对其设计和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呼伦贝尔为例,从客观性、地方性、多样性、正面性几个方面探讨谈合理选用乡土史料的原则,为高中历史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乡土史料 高中 历史教学 选用原则 呼伦贝尔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01-01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模式和学生素养缺失等因素的限制,青少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陌生和对历史传统的不屑一顾。这种状态,毫无疑问不符合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更难以达到培养新时代爱国人才的标准。正是出于这样的忧虑,笔者认为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全新的知识元素,引发他们对枯燥历史的认同和共鸣,达到愿意学并能学好历史。乡土史料,作为和学校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紧密联系的资源,是学生身边常见和熟悉的历史,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有益补充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依据。因此,在中学历史中引入乡土史料,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把学习历史和热爱家乡、热爱国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但是,乡土史料数量众多,又基本未经过整理,内容也有真伪难辨之处,所以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将以呼伦贝尔为例,具体分析和探讨谈合理选用乡土史料的原则,以就教于同仁。
一、客观性原则
历史教师在进行乡土历史资源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要以真实确切的史料、文物和图片等,来传达乡土历史信息,而不能无限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臆造历史。如果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教师要仔细地进行资料的查阅和对比工作,得出相对客观和真实的结论。如讲授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时,呼伦贝尔地区的喇嘛教(藏传佛教)可以成为佐证性史料,清代的呼伦贝尔在鼎盛时期曾经散布着几十所藏传寺庙,至今仍保留东部内蒙古最大的寺庙——甘珠尔庙。喇嘛教的哲学、天文、地理知识和藏医、藏药等技术,对包括呼伦贝尔在内的蒙古区域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清廷扶持喇嘛教的目的,在于麻醉和削弱蒙古民众。在喇嘛教影响下,大批青少年和壮年出家为僧,使得蒙古人口萎缩;民众对佛教的供奉,导致蒙古地区普遍的贫穷。《清朝理藩院档》就认为:“蒙古之弱,纪纲不立,惟佛教是崇”。所以,只有全面客观地引入乡土史料,才能培养学生客观的历史思维。
二、地方性的原则
乡土史料日趋受到重视,是因为这些史料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区域,引用和介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所以在授课中选取乡土史料时,就必须注重史料采择的地方性原则。首先所选史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附近,学生大多能够做到耳熟能详。其次,选用乡土史料要具有典型性,即最能展现地区的地方特色并契合教材内容的乡土资源。比如,在讲到古代商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介绍旅蒙商在呼伦贝尔的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解说《清代旅蒙商述略》的精彩内容,使学生对本地商业的发展及商业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有更全面的认识。再如讲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时,可以对比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唐胥铁路”和呼伦贝尔修建的中东铁路,让学生参与到铁路建造中的政治博弈、经济竞争和观念的演变等,则会使学生对晚清及近代历史体会更深。
三、多样性的原则
乡土历史资源的多样性,是指乡土史料种类和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从种类上说,传统的时代,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教师所能够利用的乡土资料主要是文本资源和实物资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速发展,获取电子资源的方式已经更加便捷和有效。例如,原本的呼伦贝尔本地历史资料,需要教师到图书馆和史志局去查找和摘录,很不方便,而且往往会出现找不到书的情况。但纸质书籍数据化以后,掌握基本技术的研究者只需链接国内外图书馆和研究所的电子数据库,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乡土资料。同样,利用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PPT设计展示、学生自主采访调查、课堂对比分析等。如高一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部分,呼伦贝尔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学生不易或没时间收集,教师可以搜集后根据反映到PPT中;课堂上根据时间列举八十年代前后两种体制在呼伦贝尔的演变和表现;课下可以让学生去询问祖辈或寻找老照片。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全面地获取材料,历史思维也会逐渐形成。
四、正面性的原则
历史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贯彻这一原则,就需要在选用乡土史料时,做到“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更多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史料,放弃有趣、典型但内容不健康的史料。比如在讲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抗日战争”部分时,可以引入1932年日军进入呼伦贝尔地区以后的历史。着重展示有关日军在呼伦贝尔地区进行残暴殖民统治的图片资料,以及现存的断桥、烈士陵园、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群等能够反映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实物资料,而不能大肆宣揚日军军事基地的牢固程度、某些老人对日本行为习惯的认可等。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到民族精神,从内心深处培养起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乡土史料对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有重大意义,确立乡土史料的利用原则,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和研究乡土史料的过程中,更真实地感受到故乡的延绵演变的历史,同时也可以感悟到民族的优秀价值观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进而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衍化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曾祥忠.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的开发和运用——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0):125-127.
[2]万海泉.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料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5(33):71.
[3]郑晓云.历史教学中乡土史料的选用原则[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2):11.
[4]李海燕.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5]刘印妹.历史教学中乡土史料选用的“五性”[J].山东教育,2016(18):38-39.
作者简介:
闫春秀(1980~),女,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史。
【关键词】乡土史料 高中 历史教学 选用原则 呼伦贝尔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01-01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模式和学生素养缺失等因素的限制,青少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陌生和对历史传统的不屑一顾。这种状态,毫无疑问不符合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更难以达到培养新时代爱国人才的标准。正是出于这样的忧虑,笔者认为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全新的知识元素,引发他们对枯燥历史的认同和共鸣,达到愿意学并能学好历史。乡土史料,作为和学校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紧密联系的资源,是学生身边常见和熟悉的历史,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有益补充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依据。因此,在中学历史中引入乡土史料,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把学习历史和热爱家乡、热爱国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但是,乡土史料数量众多,又基本未经过整理,内容也有真伪难辨之处,所以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将以呼伦贝尔为例,具体分析和探讨谈合理选用乡土史料的原则,以就教于同仁。
一、客观性原则
历史教师在进行乡土历史资源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要以真实确切的史料、文物和图片等,来传达乡土历史信息,而不能无限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臆造历史。如果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教师要仔细地进行资料的查阅和对比工作,得出相对客观和真实的结论。如讲授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时,呼伦贝尔地区的喇嘛教(藏传佛教)可以成为佐证性史料,清代的呼伦贝尔在鼎盛时期曾经散布着几十所藏传寺庙,至今仍保留东部内蒙古最大的寺庙——甘珠尔庙。喇嘛教的哲学、天文、地理知识和藏医、藏药等技术,对包括呼伦贝尔在内的蒙古区域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清廷扶持喇嘛教的目的,在于麻醉和削弱蒙古民众。在喇嘛教影响下,大批青少年和壮年出家为僧,使得蒙古人口萎缩;民众对佛教的供奉,导致蒙古地区普遍的贫穷。《清朝理藩院档》就认为:“蒙古之弱,纪纲不立,惟佛教是崇”。所以,只有全面客观地引入乡土史料,才能培养学生客观的历史思维。
二、地方性的原则
乡土史料日趋受到重视,是因为这些史料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区域,引用和介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所以在授课中选取乡土史料时,就必须注重史料采择的地方性原则。首先所选史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附近,学生大多能够做到耳熟能详。其次,选用乡土史料要具有典型性,即最能展现地区的地方特色并契合教材内容的乡土资源。比如,在讲到古代商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介绍旅蒙商在呼伦贝尔的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解说《清代旅蒙商述略》的精彩内容,使学生对本地商业的发展及商业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有更全面的认识。再如讲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时,可以对比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唐胥铁路”和呼伦贝尔修建的中东铁路,让学生参与到铁路建造中的政治博弈、经济竞争和观念的演变等,则会使学生对晚清及近代历史体会更深。
三、多样性的原则
乡土历史资源的多样性,是指乡土史料种类和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从种类上说,传统的时代,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教师所能够利用的乡土资料主要是文本资源和实物资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速发展,获取电子资源的方式已经更加便捷和有效。例如,原本的呼伦贝尔本地历史资料,需要教师到图书馆和史志局去查找和摘录,很不方便,而且往往会出现找不到书的情况。但纸质书籍数据化以后,掌握基本技术的研究者只需链接国内外图书馆和研究所的电子数据库,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乡土资料。同样,利用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PPT设计展示、学生自主采访调查、课堂对比分析等。如高一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部分,呼伦贝尔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学生不易或没时间收集,教师可以搜集后根据反映到PPT中;课堂上根据时间列举八十年代前后两种体制在呼伦贝尔的演变和表现;课下可以让学生去询问祖辈或寻找老照片。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全面地获取材料,历史思维也会逐渐形成。
四、正面性的原则
历史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贯彻这一原则,就需要在选用乡土史料时,做到“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更多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史料,放弃有趣、典型但内容不健康的史料。比如在讲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抗日战争”部分时,可以引入1932年日军进入呼伦贝尔地区以后的历史。着重展示有关日军在呼伦贝尔地区进行残暴殖民统治的图片资料,以及现存的断桥、烈士陵园、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群等能够反映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实物资料,而不能大肆宣揚日军军事基地的牢固程度、某些老人对日本行为习惯的认可等。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到民族精神,从内心深处培养起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乡土史料对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有重大意义,确立乡土史料的利用原则,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和研究乡土史料的过程中,更真实地感受到故乡的延绵演变的历史,同时也可以感悟到民族的优秀价值观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进而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衍化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曾祥忠.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的开发和运用——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0):125-127.
[2]万海泉.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料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5(33):71.
[3]郑晓云.历史教学中乡土史料的选用原则[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2):11.
[4]李海燕.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5]刘印妹.历史教学中乡土史料选用的“五性”[J].山东教育,2016(18):38-39.
作者简介:
闫春秀(1980~),女,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