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芭蕾和现代舞之间总有些千丝万缕、牵扯不断的“麻烦”事儿,彼此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舞的肇始开始一直保持着这种既玄妙又暖昧的关系。现代舞之母邓肯第一次勇敢地打出了“芭蕾一点也不美”的口号,毅然决然的脱掉了紧身装和足尖鞋,穿上了宽松舒适的“图尼克”衣裙赤脚踩在大地上,这就好像是一道曙光,为美国舞坛开拓了一条新思路,也成为早期现代舞者们的精神向往和艺术追求。有意思的是,这位有着“美国现代舞之母”之称谓的西方现代舞先驱邓肯女士其实接受过非常严格的芭蕾舞训练,但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她与古典芭蕾的邂逅以失败告终,这也就促使了她开始思索:有没有一种新的舞蹈审美是有别于芭蕾的,甚至是完全与芭蕾背道而驰的?这一新的思路无疑为“以芭蕾为天下”的西方舞坛开始带来了全新的、足以震憾的心灵的新的呐喊。
一、发展中的对立与融合
从现代舞的发展背景来看,它与芭蕾舞的关系是微妙的。首先,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代舞是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新兴的一种舞蹈派系,它的审美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背离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因此,现代舞的开创理念与艺术目标则是为了摆脱古典芭蕾舞僵化的动作和编舞程序化的束缚。早期现代舞的身体动态和舞姿更多是以追求自然与多变为主,舞蹈的自然流畅,精神与身体的合二为一、浑然天成让墨守成规的古典芭蕾望尘奠及。
芭蕾舞与现代舞之间的摩擦从现代舞出现以后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微妙的让人难以琢磨,可以说现代舞从一出现就选择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一个拥有强悍对手的人,促使他自己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美国现代舞奠基者之一玛莎?格兰姆(Martha Graham)便是以鄙视芭蕾舞的浮饰和虚伪著称,更禁止她的学生和舞蹈演员跟芭蕾舞有任何接触。然而,即使是这样,依然不能切断芭蕾与现代舞这两者之间若有似无的联系,事物的发展似乎自然有它不可逆转的规律,这是人为的力量无法阻止和割裂的。到了大约六十年代,前苏联芭蕾舞明星鲁道夫?纽瑞耶夫(RudolfNureyev)离开祖国,投奔西方,他将各式各样的古典芭蕾舞演绎得炉火纯青,征服了所有西方喜爱芭蕾舞的观众,成为舞蹈界的一颗最眩目的芭蕾之星。有一天,他跑到格兰姆跟前,表达他希望能够有机会尝试跳格兰姆的现代舞,那一刻,格兰姆对外宣布:现代舞和芭蕾舞之间的战争正式结束。可是现代舞和芭蕾舞之间对艺术审美观念上的分歧,当然不可能就此戛然而止。七十年代以来,许多生活在美国和欧洲的现代舞者纷纷标示出如:后现代舞、生活舞蹈、概念舞蹈、非舞蹈、动作艺术、发生艺术、行为艺术、舞蹈剧场、身体剧场、形体剧场,舞蹈电影等等舞蹈形式,作为跟古典芭蕾抗衡,并和传统艺术划清界限的实践先锋。
历史的洪流、事物的发展带来了各门艺术之间的大融合,舞蹈艺术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在八十年代慢慢变成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尤其是当越来越多著名的顶尖芭蕾舞者都愿意放下身段,投身于自由而不拘一格的现代舞创作和演出时,现代舞的创作也相对地受这些芭蕾舞蹈家带来的,审美观念方面的影响。九十年代之后,就算是最固执、最坚持的先锋舞蹈家们,也不会抗拒在他们的前卫舞蹈中,加入一些芭蕾或民族传统舞蹈的影子了。
二、训练中的融会贯通
然而,虽然在早期现代舞形成的历史中,芭蕾舞与现代舞看似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但随着现代舞的发展,特别是其独特的训练体系已经逐渐成为芭蕾之外又一系统、科学、丰富的技术训练体系之后,现代舞在自身的发展和丰富中自觉地将古典芭蕾的精华融会贯通,因此两者间微妙的关系不仅在于它们的对立性,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现代舞现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式,但其根本的训练方法和基本的舞蹈技巧则一直沿用芭蕾舞的技法。从这一点来看,现代舞更具有兼容性与开拓性,它会吸取来自于不同舞种的精华与优点而后在结合它的根本理念去开创一种新的形式。现代舞着重于表达一种情感该舞种的作品特别追求突破古典芭蕾艺术的固定模式,允许舞蹈家以个性化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做抽象的自由表现。
两者在训练方式和目的上有非常好的互补作用。传统的芭蕾训练都会因为重下肢能力而忽略了身体及躯干的情感表达,相对单纯的呼吸与身体的配合方式对于更加多元化的舞蹈形式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现代舞作为身体训练的另外一种可以依赖和开拓的方式,在以上这两点局限性上都能够很好的弥补。现代舞的呼吸性训练、躯干部分的训练,身体各部位与地面接触等训练,成为教学当中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的有益补充。我自己在课堂上也有有意识的加入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结合和贯穿。例如,在现代舞训练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如大跳、旋转等机能性训练,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肌肉能力、技术能力、协调能力的最佳身体状态。同时也会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加入一定的放松性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由肢体和肌肉的运动状态和呼吸方式,教学的效果很好的证明了现代舞与古典芭蕾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及其具有积极的教学实践性意义,我也会进一步在教学和实践中探索这两者更多可能性的结合方式。
三、反思
其实,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舞,他们都属于西方文化的一种载体,两种舞蹈审美和身体当中蕴含的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文化的积淀是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它是所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不一样的民族体现着不一样的文化,在其体现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舞蹈的风格上也当然是不同的。古典芭蕾和现代舞都是在西方社会这种共同的文化土壤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之下形成的两种身体语言文化。当然这些文化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在不停运动和变化着的,舞蹈的艺术风格、审美角度也同样是如此。我们更应该以运动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现代舞大约是八十年代左右,最早进入人们视线的就是玛莎?格雷姆体系,于是,很多人以偏概全,简单的认为一说到现代舞就是“收缩一放松”、“倒地一爬起”,好像只有这样的动态和肢体才能够被称为是现代舞,而且芭蕾与现代舞完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互不往来的。随后,当西方现代舞舞蹈家们堂而皇之地将芭蕾与现代舞结合起来,变成了现代芭蕾、当代芭蕾、摇滚芭蕾,而这些舞蹈作品既有芭蕾的影子、又有现代舞气质和精神,甚至更多还带有舞蹈家个人的风格和喜好。这让更多的人完全不明白这种舞蹈是什么?芭蕾吗?还是现代舞?观众们越发觉得现代舞模棱两可、暖昧不明、模糊不清、无法名状。其实我们何必要去深究舞蹈作品究竟属于哪一个舞蹈种类?又为什么要去强求只能有唯一的舞蹈语汇或者审美体现在舞蹈作品中呢?现代舞本身就是提倡自由的舞蹈,以自由的舞蹈理念、动作,自由的思想来表达自由的、贴近现实、沟通肉体与精神的舞蹈,它原本就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身体语言表达或者审美,甚至,还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古典芭蕾循规蹈矩的量变积攒了古典芭蕾的质变,从而应运而生的出现了西方现代舞。所以说古典芭蕾与西方现代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决不是简单的对立或者融合就能够阐明的。
如果仅仅从形式的角度来评定一门舞蹈艺术的好坏是不客观也不中肯的。芭蕾舞与现代舞相比,前者像是一件年代悠久的古董家具,华丽而不失稳重,收藏者欣赏的不是它的外观而是藏匿在它背后的故事,只有了解它熟知它才能体验其独到的美。现代舞更像一件时尚服饰,它会唤起很多人的共鸣,而它的美侧在于它的普遍性和融合性,更简单,更直观的表现,不设立一个欣赏人群的局限。这样的比喻可能会引起一些迷惑,简单的说,芭蕾舞与现代舞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所以表达的意境与美侧不同,以至于被欣赏的人群与程度才不同。总之,古典芭蕾与现代舞之间的那点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与思考中进一步探寻真理与个中奥秘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参考于《西方现代舞史纲》刘青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一、发展中的对立与融合
从现代舞的发展背景来看,它与芭蕾舞的关系是微妙的。首先,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代舞是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新兴的一种舞蹈派系,它的审美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背离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因此,现代舞的开创理念与艺术目标则是为了摆脱古典芭蕾舞僵化的动作和编舞程序化的束缚。早期现代舞的身体动态和舞姿更多是以追求自然与多变为主,舞蹈的自然流畅,精神与身体的合二为一、浑然天成让墨守成规的古典芭蕾望尘奠及。
芭蕾舞与现代舞之间的摩擦从现代舞出现以后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微妙的让人难以琢磨,可以说现代舞从一出现就选择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一个拥有强悍对手的人,促使他自己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美国现代舞奠基者之一玛莎?格兰姆(Martha Graham)便是以鄙视芭蕾舞的浮饰和虚伪著称,更禁止她的学生和舞蹈演员跟芭蕾舞有任何接触。然而,即使是这样,依然不能切断芭蕾与现代舞这两者之间若有似无的联系,事物的发展似乎自然有它不可逆转的规律,这是人为的力量无法阻止和割裂的。到了大约六十年代,前苏联芭蕾舞明星鲁道夫?纽瑞耶夫(RudolfNureyev)离开祖国,投奔西方,他将各式各样的古典芭蕾舞演绎得炉火纯青,征服了所有西方喜爱芭蕾舞的观众,成为舞蹈界的一颗最眩目的芭蕾之星。有一天,他跑到格兰姆跟前,表达他希望能够有机会尝试跳格兰姆的现代舞,那一刻,格兰姆对外宣布:现代舞和芭蕾舞之间的战争正式结束。可是现代舞和芭蕾舞之间对艺术审美观念上的分歧,当然不可能就此戛然而止。七十年代以来,许多生活在美国和欧洲的现代舞者纷纷标示出如:后现代舞、生活舞蹈、概念舞蹈、非舞蹈、动作艺术、发生艺术、行为艺术、舞蹈剧场、身体剧场、形体剧场,舞蹈电影等等舞蹈形式,作为跟古典芭蕾抗衡,并和传统艺术划清界限的实践先锋。
历史的洪流、事物的发展带来了各门艺术之间的大融合,舞蹈艺术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在八十年代慢慢变成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尤其是当越来越多著名的顶尖芭蕾舞者都愿意放下身段,投身于自由而不拘一格的现代舞创作和演出时,现代舞的创作也相对地受这些芭蕾舞蹈家带来的,审美观念方面的影响。九十年代之后,就算是最固执、最坚持的先锋舞蹈家们,也不会抗拒在他们的前卫舞蹈中,加入一些芭蕾或民族传统舞蹈的影子了。
二、训练中的融会贯通
然而,虽然在早期现代舞形成的历史中,芭蕾舞与现代舞看似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但随着现代舞的发展,特别是其独特的训练体系已经逐渐成为芭蕾之外又一系统、科学、丰富的技术训练体系之后,现代舞在自身的发展和丰富中自觉地将古典芭蕾的精华融会贯通,因此两者间微妙的关系不仅在于它们的对立性,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现代舞现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式,但其根本的训练方法和基本的舞蹈技巧则一直沿用芭蕾舞的技法。从这一点来看,现代舞更具有兼容性与开拓性,它会吸取来自于不同舞种的精华与优点而后在结合它的根本理念去开创一种新的形式。现代舞着重于表达一种情感该舞种的作品特别追求突破古典芭蕾艺术的固定模式,允许舞蹈家以个性化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做抽象的自由表现。
两者在训练方式和目的上有非常好的互补作用。传统的芭蕾训练都会因为重下肢能力而忽略了身体及躯干的情感表达,相对单纯的呼吸与身体的配合方式对于更加多元化的舞蹈形式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现代舞作为身体训练的另外一种可以依赖和开拓的方式,在以上这两点局限性上都能够很好的弥补。现代舞的呼吸性训练、躯干部分的训练,身体各部位与地面接触等训练,成为教学当中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的有益补充。我自己在课堂上也有有意识的加入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结合和贯穿。例如,在现代舞训练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如大跳、旋转等机能性训练,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肌肉能力、技术能力、协调能力的最佳身体状态。同时也会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加入一定的放松性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由肢体和肌肉的运动状态和呼吸方式,教学的效果很好的证明了现代舞与古典芭蕾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及其具有积极的教学实践性意义,我也会进一步在教学和实践中探索这两者更多可能性的结合方式。
三、反思
其实,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舞,他们都属于西方文化的一种载体,两种舞蹈审美和身体当中蕴含的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文化的积淀是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它是所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不一样的民族体现着不一样的文化,在其体现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舞蹈的风格上也当然是不同的。古典芭蕾和现代舞都是在西方社会这种共同的文化土壤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之下形成的两种身体语言文化。当然这些文化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在不停运动和变化着的,舞蹈的艺术风格、审美角度也同样是如此。我们更应该以运动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现代舞大约是八十年代左右,最早进入人们视线的就是玛莎?格雷姆体系,于是,很多人以偏概全,简单的认为一说到现代舞就是“收缩一放松”、“倒地一爬起”,好像只有这样的动态和肢体才能够被称为是现代舞,而且芭蕾与现代舞完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互不往来的。随后,当西方现代舞舞蹈家们堂而皇之地将芭蕾与现代舞结合起来,变成了现代芭蕾、当代芭蕾、摇滚芭蕾,而这些舞蹈作品既有芭蕾的影子、又有现代舞气质和精神,甚至更多还带有舞蹈家个人的风格和喜好。这让更多的人完全不明白这种舞蹈是什么?芭蕾吗?还是现代舞?观众们越发觉得现代舞模棱两可、暖昧不明、模糊不清、无法名状。其实我们何必要去深究舞蹈作品究竟属于哪一个舞蹈种类?又为什么要去强求只能有唯一的舞蹈语汇或者审美体现在舞蹈作品中呢?现代舞本身就是提倡自由的舞蹈,以自由的舞蹈理念、动作,自由的思想来表达自由的、贴近现实、沟通肉体与精神的舞蹈,它原本就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身体语言表达或者审美,甚至,还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古典芭蕾循规蹈矩的量变积攒了古典芭蕾的质变,从而应运而生的出现了西方现代舞。所以说古典芭蕾与西方现代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决不是简单的对立或者融合就能够阐明的。
如果仅仅从形式的角度来评定一门舞蹈艺术的好坏是不客观也不中肯的。芭蕾舞与现代舞相比,前者像是一件年代悠久的古董家具,华丽而不失稳重,收藏者欣赏的不是它的外观而是藏匿在它背后的故事,只有了解它熟知它才能体验其独到的美。现代舞更像一件时尚服饰,它会唤起很多人的共鸣,而它的美侧在于它的普遍性和融合性,更简单,更直观的表现,不设立一个欣赏人群的局限。这样的比喻可能会引起一些迷惑,简单的说,芭蕾舞与现代舞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所以表达的意境与美侧不同,以至于被欣赏的人群与程度才不同。总之,古典芭蕾与现代舞之间的那点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与思考中进一步探寻真理与个中奥秘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参考于《西方现代舞史纲》刘青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