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主体地位褯长期忽视,甚至把他们看成知识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育策略,主要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内驱力和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机会。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实践这一理念,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长期以来,虽然我们都意识到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活跃、活动起来的场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总摆脱不了参考书上课文重点、难点等套子的束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来学,为什么一定要把教师的“欣赏成果”强加给学生呢?为什么用我们设计好的问题去“请君入瓮”呢?因此,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这样去设计课堂教学。改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改变过去老师指定欣赏重点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任一点、任一方面进行欣赏。改变过去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和教师综合评的新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写欣赏性文章:搜集、整理学生设计的问题及学生写的欣赏文章,把有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如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注重情感渗透:教师指导学生仔细体会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通过这种课堂模式的探索,学生既培养了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具备了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进行评价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方法,是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文的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高,不仅能博采众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陈出新,时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还要善于点拨,善于提问,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很快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有时,我也会巧妙地设置悬念,提问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如果把课真正教活了,何愁学生没兴趣呢?
三、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1、应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法
具体原则是把自己定位于探索者的地位,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实践发现知识的过程,用来替代消极地向头脑灌输知识结论的做法。发现法能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它借助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采用发现法进行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抓住知识发展的过程,不停地磨练学生的创新锋芒,不断地升华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自学学习法
新世纪对学习者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且终身学习。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和强调自学环节,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培养自学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主动接受和积累知识,通过自读、自思、自练、自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迁移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善于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和学生一起读文章,二者的读书感受常常很接近。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来教授学生,他们听课会乏味的很,因为你讲授的东西是大家咀嚼过且大体明白的问题,没有认识的新奇感和思维的挑战性;如果再浅尝辄止硬套教参,效果只能是乏味且僵化,结果语言后面的多层面的思维性没有了,语言体会的个别差异性没有了,语言内涵的丰富延展性没有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也要终止了。教师要超越与学生共有的思维层面,必须深入研读大家没有注意的地方,在看似无疑处质疑,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方能打破平庸,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语文教师还需要能够准确 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燕.语文教学通讯.
[2] 吴稷曾.语文教学专刊(娄底师专学报).
[3] 司恬.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4] 曹春齐.语文建设.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实践这一理念,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长期以来,虽然我们都意识到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活跃、活动起来的场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总摆脱不了参考书上课文重点、难点等套子的束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来学,为什么一定要把教师的“欣赏成果”强加给学生呢?为什么用我们设计好的问题去“请君入瓮”呢?因此,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这样去设计课堂教学。改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改变过去老师指定欣赏重点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任一点、任一方面进行欣赏。改变过去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和教师综合评的新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写欣赏性文章:搜集、整理学生设计的问题及学生写的欣赏文章,把有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如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注重情感渗透:教师指导学生仔细体会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通过这种课堂模式的探索,学生既培养了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具备了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进行评价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方法,是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文的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高,不仅能博采众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陈出新,时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还要善于点拨,善于提问,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很快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有时,我也会巧妙地设置悬念,提问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如果把课真正教活了,何愁学生没兴趣呢?
三、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1、应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法
具体原则是把自己定位于探索者的地位,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实践发现知识的过程,用来替代消极地向头脑灌输知识结论的做法。发现法能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它借助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采用发现法进行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抓住知识发展的过程,不停地磨练学生的创新锋芒,不断地升华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自学学习法
新世纪对学习者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且终身学习。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和强调自学环节,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培养自学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主动接受和积累知识,通过自读、自思、自练、自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迁移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善于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和学生一起读文章,二者的读书感受常常很接近。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来教授学生,他们听课会乏味的很,因为你讲授的东西是大家咀嚼过且大体明白的问题,没有认识的新奇感和思维的挑战性;如果再浅尝辄止硬套教参,效果只能是乏味且僵化,结果语言后面的多层面的思维性没有了,语言体会的个别差异性没有了,语言内涵的丰富延展性没有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也要终止了。教师要超越与学生共有的思维层面,必须深入研读大家没有注意的地方,在看似无疑处质疑,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方能打破平庸,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语文教师还需要能够准确 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燕.语文教学通讯.
[2] 吴稷曾.语文教学专刊(娄底师专学报).
[3] 司恬.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4] 曹春齐.语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