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数学中考从2013年开始至今,连续7年中考命题的第24题都是圆的综合知识的考查。在圆的综合知识考查中,切线的证明是高频考点,也是重点考点。因此,笔者对有关切线的证明方法进行了归纳,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圆;切线;证明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教材给出了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1.定义法: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数量法:到圆心的距离d等于半径r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即d=r。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在上面判定切线的三种方法中,常用的是后面两种,而判定定理更是重中之重。分析判定定理,不难发现定理包含两个条件:①经过半径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因此,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笔者将切线的证明分为两种情况:(1)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简单说成“直线与圆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当已知条件不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时,常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简单说成“不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作垂直,证半径”。
一、直线与圆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
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需“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证垂直”时,常用的方法有:①利用圆中角的关系,借助角度转换证垂直;②根据已有的垂直关系, 利用平行证垂直;③根据已知数据,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垂直;④借助已有的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垂直等。
(一)利用圆中角的关系,借助角度转換证垂直
1.例题分析
例1、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上的一点,过点D作CD⊥OA交弦AB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求证:BC是☉O的切线。
分析:已知直线BC经过⊙O上的点B,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B,证明OB⊥BC即可。
证明:连接OB
∵OB=OA,CE=CB
∴∠A=∠OBA,∠CEB=∠ABC
又∵CD⊥OA
∴∠A ∠AED=90°
∴∠A ∠CEB=90°
∴∠OBA ∠ABC=90°
∴OB⊥BC
又∵OB为⊙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2.往届中考试题解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C是直径,过点O作OD⊥AB于点D,延长DO交⊙O于点P,过点P作PE⊥AC于点E,作射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PF。
(1)若∠POC=60°,AC=12,求劣弧PC的长;(结果保留π)
(2)求证:OD=OE;
(3)求证:PF是⊙O的切线。
分析:(1)根据弧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证明△POE≌
△ADO可得DO=OE;(3)已知点P为⊙O的点,半径OP已有,因此,只需证明OP⊥PF即可,本题可以利用角的关系,借助角度转换证垂直。
【解答】(1)解:∵AC=12
∴CO=6
∴=2π
答:劣弧PC的长为2π。
(2)证明:∵PE⊥AC,OD⊥AB,
∠PEA=90°,∠ADO=90°
在△ADO和△PEO中
∴△POE≌△AOD(AAS)
∴OD=EO
(3)证明:如图,连接AP,PC
∵OA=OP
∴∠OAP=∠OPA
由(2)得OD=EO
∴∠ODE=∠OED
又∵∠AOP=∠EOD
∴∠OPA=∠ODE
∴AP∥DF
∵AC是直径
∴∠APC=90°
∴∠PQE=90°
∴PC⊥EF
又∵DP∥BF
∴∠ODE=∠EFC
∵∠OED=∠CEF
∴∠CEF=∠EFC
∴CE=CF
∴PC为EF的中垂线
∴∠EPQ=∠QPF
∵△CEP∽△CAP
∴∠EPQ=∠EAP
∴∠QPF=∠EAP
∴∠QPF=∠OPA
∵∠OPA ∠OPC=90°
∴∠QPF ∠OPC=90°
∴OP⊥PF
又∵OP为半径
∴PF是⊙O的切线
(二)利用平行证垂直
1.例题分析
例2、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边BC,AC分别交于D、E两点,过点D作DF⊥AC,垂足为F,求证:DF是☉O的切线。
分析:已知☉O与边BC交于D,可知点D在圆上,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D,证明OD⊥DF即可,又因为DF⊥AC,所以可以利用OD//AC来证明OD⊥DF。
证明:连接OD
∵OB=OD
∴∠ODB=∠B
又∵AB=AC
∴∠C=∠B
∴∠ODB=∠C
∴OD∥AC
∵DF⊥AC
∴∠DFC=90°
∴∠ODF=∠DFC=90°
∴OD⊥DF
又∵OD为⊙O的半径 ∴DF是⊙O的切线
2.往届中考试题解析
(1)(2013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如图,⊙O是Rt△ABC的外接圆,∠ABC=90o,弦BD=BA,AB=12,BC=5,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
①求证:∠BCA=∠BAD;
②求DE的长;
③求证:BE是⊙O的切线。
分析:①通过角度等量代换,易证∠BCA=∠BAD;②证明△BED∽△CBA,可求DE的长;③因为⊙O是Rt△ABC的外接圆,所以可以明确直线BE与圆交于点B,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B,证明EB⊥BO即可。考虑到已有BE⊥DC,因此,可以利用平行证明垂直。
【解答】①证明:∵BD=BA
∴∠BDA=∠BAD
∵∠BCA=∠BDA
∴∠BCA=∠BAD
②解:∵∠BDE=∠CAB且∠BED=
∠CBA=90°
∴△BED∽△CBA
∴
解得:DE=
③证明:连结OB,OD,
在△ABO和△DBO中,
∴△ABO≌△DBO(SSS)
∴∠DBO=∠ABO
∵∠ABO=∠OAB=∠BDC
∴∠DBO=∠BDC
∴OB∥ED
∵BE⊥ED
∴EB⊥BO
又∵OB为半径
∴BE是⊙O的切线
(2)(2019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节选)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过点C作∠BCD=∠ACB交☉O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E,延长DC致点F,使CF=AC,连接AF。
①求证:ED=EC;
②求证:AF是☉O的切线。
分析:①要证明ED=EC,只要证明∠D=∠BCD即可;②因为☉O是△ABC的外接圆,因此,可以明确直线AF与圆交于点A,故要证明AF是☉O的切线,只需连接半径OA,证明OA⊥AF即可。由AB=AC,OB=OC,可得A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可以根据已证的垂直,利用平行来证明垂直。
【解答】(1)证明:∵弧AC
∴∠D=∠B
又∵AB=AC
∴∠ACB=∠B
∴∠D=∠ACB
又∵∠BCD=∠ACB
∴∠D=∠BCD
∴ED=EC
(2)证明:连接OA,OB,OC
∵AB=AC,OB=OC
∴A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AO⊥BC
又∵CA=CF
∴∠CAF=∠F
∴∠ACD=∠CAF ∠F=2∠CAF
又∵∠BCD=∠ACB
∴∠ACD=2∠ACB
∴∠ACB=∠CAF
∴AF//BC
又∵AO⊥BC
∴AO⊥AF
又∵OA是半径
∴AF是☉O的切线
(三)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
1.例题分析
例3、如图,C是☉O上一点,点P在直径AB的延长线上,☉O的半径为3,PB=2,PC=4,求证:PC是☉O的切线。
分析:已知C是☉O上一点,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C,证明OC⊥PC即可,观察题中给出的已知数据,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OC⊥PC。
证明:连接OC
∵⊙O的半径为3
∴OC=OB=3
又∵BP=2,∴OP=5
在△OCP中,OC2 PC2=32 42=52=OP2
∴△OCP为直角三角形,∠OCP=90°
∴OC⊥PC
∵C是⊙O上一点,∴PC为⊙O的切线
2.往届中考试题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D,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C,连接AC、OD交于点E。
(1)证明:OD∥BC;
(2)若tan∠ABC=2,证明:DA与⊙O相切;
(3)在(2)条件下,连接BD交⊙O于点F,连接EF,若BC=1,求EF的长。
分析:(1)连接OC,可证△OAD≌
△OCD,得∠ADO=∠CDO,由AD=CD可得DE⊥AC,再由AB为⊙O的直径知BC⊥AC,从而OD∥BC;(2)因为AB为直径,所点AD与圆有交点,因此,要證明DA与⊙O相切,主要是证垂直。根据tan∠ABC=2,可设BC=a,则AC=2a,AD=AB=,证OE为中位线知OE=a,AE=CE=AC=a,进一步求得DE==2a,再在△AOD中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OAD=90°即可。(3)可先证△AFD∽△BAD得DF·BD=AD2①,再证△AED∽△OAD得OD·DE=AD2②,由①②得DF·BD=OD·DE,结合∠EDF=∠BDO,可得△EDF∽△BDO,结合(2)可得相关线段的长,代入计算可得结果。
【解答】(1)连接OC,
在△OAD和△OCD中,
∵
∴△OAD≌△OCD(SSS)
∴∠ADO=∠CDO
又AD=CD
∴DE⊥AC
∵AB为⊙O的直径
∴∠ACB=90°
∴∠ACB=90°,即BC⊥AC ∴OD∥BC
(2)∵tan∠ABC==2
∴设BC=a,则AC=2a
∴AD=AB=
∵OE∥BC,且AO=BO
∴OE=BC=a,AE=CE=AC=a
在△AED中,DE==2a
在△AOD中,AO2 AD2=()2 ()2=a2,
OD2=(OE DE)2=(a 2a)2=a2
∴AO2 AD2=OD2
∴△AOD为直角三角形,且∠OAD=90°
【关键词】圆;切线;证明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教材给出了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1.定义法: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数量法:到圆心的距离d等于半径r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即d=r。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在上面判定切线的三种方法中,常用的是后面两种,而判定定理更是重中之重。分析判定定理,不难发现定理包含两个条件:①经过半径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因此,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笔者将切线的证明分为两种情况:(1)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简单说成“直线与圆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当已知条件不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时,常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简单说成“不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作垂直,证半径”。
一、直线与圆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
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需“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证垂直”时,常用的方法有:①利用圆中角的关系,借助角度转换证垂直;②根据已有的垂直关系, 利用平行证垂直;③根据已知数据,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垂直;④借助已有的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垂直等。
(一)利用圆中角的关系,借助角度转換证垂直
1.例题分析
例1、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上的一点,过点D作CD⊥OA交弦AB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求证:BC是☉O的切线。
分析:已知直线BC经过⊙O上的点B,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B,证明OB⊥BC即可。
证明:连接OB
∵OB=OA,CE=CB
∴∠A=∠OBA,∠CEB=∠ABC
又∵CD⊥OA
∴∠A ∠AED=90°
∴∠A ∠CEB=90°
∴∠OBA ∠ABC=90°
∴OB⊥BC
又∵OB为⊙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2.往届中考试题解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C是直径,过点O作OD⊥AB于点D,延长DO交⊙O于点P,过点P作PE⊥AC于点E,作射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PF。
(1)若∠POC=60°,AC=12,求劣弧PC的长;(结果保留π)
(2)求证:OD=OE;
(3)求证:PF是⊙O的切线。
分析:(1)根据弧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证明△POE≌
△ADO可得DO=OE;(3)已知点P为⊙O的点,半径OP已有,因此,只需证明OP⊥PF即可,本题可以利用角的关系,借助角度转换证垂直。
【解答】(1)解:∵AC=12
∴CO=6
∴=2π
答:劣弧PC的长为2π。
(2)证明:∵PE⊥AC,OD⊥AB,
∠PEA=90°,∠ADO=90°
在△ADO和△PEO中
∴△POE≌△AOD(AAS)
∴OD=EO
(3)证明:如图,连接AP,PC
∵OA=OP
∴∠OAP=∠OPA
由(2)得OD=EO
∴∠ODE=∠OED
又∵∠AOP=∠EOD
∴∠OPA=∠ODE
∴AP∥DF
∵AC是直径
∴∠APC=90°
∴∠PQE=90°
∴PC⊥EF
又∵DP∥BF
∴∠ODE=∠EFC
∵∠OED=∠CEF
∴∠CEF=∠EFC
∴CE=CF
∴PC为EF的中垂线
∴∠EPQ=∠QPF
∵△CEP∽△CAP
∴∠EPQ=∠EAP
∴∠QPF=∠EAP
∴∠QPF=∠OPA
∵∠OPA ∠OPC=90°
∴∠QPF ∠OPC=90°
∴OP⊥PF
又∵OP为半径
∴PF是⊙O的切线
(二)利用平行证垂直
1.例题分析
例2、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边BC,AC分别交于D、E两点,过点D作DF⊥AC,垂足为F,求证:DF是☉O的切线。
分析:已知☉O与边BC交于D,可知点D在圆上,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D,证明OD⊥DF即可,又因为DF⊥AC,所以可以利用OD//AC来证明OD⊥DF。
证明:连接OD
∵OB=OD
∴∠ODB=∠B
又∵AB=AC
∴∠C=∠B
∴∠ODB=∠C
∴OD∥AC
∵DF⊥AC
∴∠DFC=90°
∴∠ODF=∠DFC=90°
∴OD⊥DF
又∵OD为⊙O的半径 ∴DF是⊙O的切线
2.往届中考试题解析
(1)(2013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如图,⊙O是Rt△ABC的外接圆,∠ABC=90o,弦BD=BA,AB=12,BC=5,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
①求证:∠BCA=∠BAD;
②求DE的长;
③求证:BE是⊙O的切线。
分析:①通过角度等量代换,易证∠BCA=∠BAD;②证明△BED∽△CBA,可求DE的长;③因为⊙O是Rt△ABC的外接圆,所以可以明确直线BE与圆交于点B,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B,证明EB⊥BO即可。考虑到已有BE⊥DC,因此,可以利用平行证明垂直。
【解答】①证明:∵BD=BA
∴∠BDA=∠BAD
∵∠BCA=∠BDA
∴∠BCA=∠BAD
②解:∵∠BDE=∠CAB且∠BED=
∠CBA=90°
∴△BED∽△CBA
∴
解得:DE=
③证明:连结OB,OD,
在△ABO和△DBO中,
∴△ABO≌△DBO(SSS)
∴∠DBO=∠ABO
∵∠ABO=∠OAB=∠BDC
∴∠DBO=∠BDC
∴OB∥ED
∵BE⊥ED
∴EB⊥BO
又∵OB为半径
∴BE是⊙O的切线
(2)(2019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节选)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过点C作∠BCD=∠ACB交☉O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E,延长DC致点F,使CF=AC,连接AF。
①求证:ED=EC;
②求证:AF是☉O的切线。
分析:①要证明ED=EC,只要证明∠D=∠BCD即可;②因为☉O是△ABC的外接圆,因此,可以明确直线AF与圆交于点A,故要证明AF是☉O的切线,只需连接半径OA,证明OA⊥AF即可。由AB=AC,OB=OC,可得A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可以根据已证的垂直,利用平行来证明垂直。
【解答】(1)证明:∵弧AC
∴∠D=∠B
又∵AB=AC
∴∠ACB=∠B
∴∠D=∠ACB
又∵∠BCD=∠ACB
∴∠D=∠BCD
∴ED=EC
(2)证明:连接OA,OB,OC
∵AB=AC,OB=OC
∴A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AO⊥BC
又∵CA=CF
∴∠CAF=∠F
∴∠ACD=∠CAF ∠F=2∠CAF
又∵∠BCD=∠ACB
∴∠ACD=2∠ACB
∴∠ACB=∠CAF
∴AF//BC
又∵AO⊥BC
∴AO⊥AF
又∵OA是半径
∴AF是☉O的切线
(三)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
1.例题分析
例3、如图,C是☉O上一点,点P在直径AB的延长线上,☉O的半径为3,PB=2,PC=4,求证:PC是☉O的切线。
分析:已知C是☉O上一点,因此,只需连接半径OC,证明OC⊥PC即可,观察题中给出的已知数据,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OC⊥PC。
证明:连接OC
∵⊙O的半径为3
∴OC=OB=3
又∵BP=2,∴OP=5
在△OCP中,OC2 PC2=32 42=52=OP2
∴△OCP为直角三角形,∠OCP=90°
∴OC⊥PC
∵C是⊙O上一点,∴PC为⊙O的切线
2.往届中考试题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中考第24题)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D,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C,连接AC、OD交于点E。
(1)证明:OD∥BC;
(2)若tan∠ABC=2,证明:DA与⊙O相切;
(3)在(2)条件下,连接BD交⊙O于点F,连接EF,若BC=1,求EF的长。
分析:(1)连接OC,可证△OAD≌
△OCD,得∠ADO=∠CDO,由AD=CD可得DE⊥AC,再由AB为⊙O的直径知BC⊥AC,从而OD∥BC;(2)因为AB为直径,所点AD与圆有交点,因此,要證明DA与⊙O相切,主要是证垂直。根据tan∠ABC=2,可设BC=a,则AC=2a,AD=AB=,证OE为中位线知OE=a,AE=CE=AC=a,进一步求得DE==2a,再在△AOD中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OAD=90°即可。(3)可先证△AFD∽△BAD得DF·BD=AD2①,再证△AED∽△OAD得OD·DE=AD2②,由①②得DF·BD=OD·DE,结合∠EDF=∠BDO,可得△EDF∽△BDO,结合(2)可得相关线段的长,代入计算可得结果。
【解答】(1)连接OC,
在△OAD和△OCD中,
∵
∴△OAD≌△OCD(SSS)
∴∠ADO=∠CDO
又AD=CD
∴DE⊥AC
∵AB为⊙O的直径
∴∠ACB=90°
∴∠ACB=90°,即BC⊥AC ∴OD∥BC
(2)∵tan∠ABC==2
∴设BC=a,则AC=2a
∴AD=AB=
∵OE∥BC,且AO=BO
∴OE=BC=a,AE=CE=AC=a
在△AED中,DE==2a
在△AOD中,AO2 AD2=()2 ()2=a2,
OD2=(OE DE)2=(a 2a)2=a2
∴AO2 AD2=OD2
∴△AOD为直角三角形,且∠OAD=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