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自“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我国育龄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及其城乡、地域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EMBASE,收集发表年限为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有关育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文献,并网页搜索收集未发表文献和新闻报道作为数据补充。结果:研究纳入相关文献20篇。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我国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合并值为38.9%(95%CI=30.3%~47.5%);女性二孩意愿率为高于男性;中部地区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率低于东部、西部;城市地区的二孩意愿率远低于农村地区;已婚未育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高于已婚1孩家庭。结论: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之初,我国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较低。
关键词:“全面二孩”;育龄家庭;生育意愿;meta分析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孩”政策)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是对2013年12月出台的“单独二孩”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二孩”政策出台近两年的效果并不理想,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止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二孩申请生育率仅为13%左右。由于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是考察“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系统检索了相关文献和报道,采用meta分析法合并分析我国符合政策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以期全面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我国育龄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分布特征。
一、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检索
系统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EMBASE,收集发表年限为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有关育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文献。检索策略为采用“二孩”(“two-child” or “second child”)、“生育意愿”(“fertility desire” or “fertility intention”)、中国(China or Taiwan or “Hong Kong”)等词作为主题、关键词、篇名等进行中英文高级检索。同时为提高原始文献查全率,通过百度网页搜索收集了相关未发表文献和新闻报道作为补充资料。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25日。
(二)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有明确的样本数及二孩意愿生育人数。②文献研究时间为2015年10月29日“全面二孩”政策通过后;③研究对象为符合“全面二孩”政策要求的育龄家庭,即妇女年龄为20-49岁的合法夫妻家庭;④研究对象为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且已婚未育或已婚育有1孩的家庭。
(2)排除标准:①研究时间在“全面二孩”政策通过之前的文献;②针对特殊人群的研究文献,如双非家庭、育龄妇女、大学生、流动人口等;③信息不完整、不清楚,原始数据无法提取或转化的文献;④重复发表的文献;⑤综述、评论或会议记录。
(三)文献筛选和信息摘录
通过阅读题目、关键词和摘要的初筛和全文阅读的二次筛选后,在excel2010软件中建立信息摘录表。信息摘录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地区、研究方法、总样本量、二孩意愿生育人数、性别分组、城乡分组、已有孩子数量分组等。为保证信息摘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完成后对纳入文献进行复核工作。文献筛选和信息摘录分别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意见不一致时集中讨论和征求第三名研究人员意见。
(四)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与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该评价标准从研究的资料来源、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方面设置了11个条目,用“是”、“否”和“不知道”回答,分别计1分、0分和0分。评价结果为9-11分为高质量文献,7-8分文献质量良好,6分及以下文献质量偏低。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同时独立进行,意见不一致时与第三者讨论后决定。
(五)统计分析
数据的提取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并采用Stata 11SE的meta分析模板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值,并绘制森林图。随后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包括男、女性别分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分组;东、中、西地区分组,研究地区的划分依据为国家统计局《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2];以及已婚未育和育有1孩家庭分组等。最后用Begg’s和Egger’s法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二、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文献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数据库共检索到21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848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525篇、维普数据库(VIP)141篇、万方数据库107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8篇、PubMed25篇、EMBASE22篇。另外作为数据补充,通过网页搜索获得相关文献或新闻报道6篇。根據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相关文献20篇,其中数据库文献14篇,网页文章6篇,总样本量19816人。
(二)文献基本信息与质量评价
文献基本信息和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最终纳入相关文献20篇(14篇为发表文献,6篇为未发表文献或新闻报道),其中有1篇文章[18]包含两组数据[18-1][18-2],分析时将二者区分,因此共计21组数据。文献总样本量为19816人,不同研究间样本量相差较大,样本范围为96~5300人,中位数为381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将研究地区划分为东部(8篇)、中部(4篇)、西部(7篇)和东北地区(1篇)。 在文献质量方面,1篇文献质量评分为9分,文献质量较高;6篇8分,5篇7分,中等质量文献共计11篇;6篇6分,2篇5分,共计8篇低质量文献。纳入的20篇文献平均质量得分6.9分,总体质量较低。文献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研究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混杂因素的控制,丢失数据的处理,以及随访工作的开展等鲜有涉及。
(三)效应值的合并
(1)总体合并率:20篇纳入文献的总样本量为19816人,其中意愿生育二孩人数为6574人,样本范围为96~5300人,中位数为381人。对纳入的20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X2=3670.75,P﹤0.05,I2=99.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的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为38.9%(95%CI=30.3%~47.5%)。我国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meta分析森林图见图2。
(2)亚组分析:亚组的meta分析如表2所示,分别对不同性别、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生育情况以及抽样方法等进行了亚组分析。由于各亚组均存在较高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
(1)不同性别合并率:纳入的5篇文献中给出了性别人数和二孩意愿生育率。其中男性总样本量为1245人,女性1432人。男性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合并率为47.1%(95%CI=31%~63.1%),高于女性的43.6%(95%CI=24.4%~62.9%),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29,P>0.05)。
(2)城市与农村合并率:纳入的14篇文献给出了城市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农村家庭为3篇。其中城市家庭总样本量为12783,二孩生育意愿合并率为38.4%(95%CI=25.7%~51.2%);农村家庭总样本量为892,合并率为54.7%(95%CI=41.7%~67.8%)。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7,P<0.05)。
(3)不同地区合并率:纳入的20篇文献中有8篇来自东部省份、4篇中部、7篇西部,由于东北地区相关文献仅1篇,因此未纳入亚组分析。东、中、西部地区总样本量分别为9650、2630、7336人。其中东部地区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最高,为42.3%(95%CI=24.3%~60.3%),高于中部地区36.9%和西部地区38.5%。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3,P<0.05)。
(4)生育情况合并率:纳入的16篇文章给出了不同生育情况育龄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其中已婚未育家庭总样本量为891人,二孩生育意愿合并率为47.6%(95%CI=40.3%~54.9%),高于已婚1孩家庭的40.2%(95%CI=27.0%~53.3%)。不同生育情况家庭的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4,P<0.05)。
(5)不同抽样方法合并率:纳入的文献中10篇使用了随机抽样方法,6篇为非随机抽样,另外4篇未给出抽样方法的说明。随机抽样文献的总样本量为8683人,二孩生育意愿合并率为42.3%(95%CI=28.7%~55.8%),高于非随机抽样的38.3%(95%CI=18.7%~58.0%)。不同抽样方法的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7,P<0.05)。
(四)敏感性分析
分別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剔除低质量文献和剔除网页文献的分析,评价模型选择、文献质量和文献来源对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
对文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得出合并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30.2%(95%CI=29.6%~30.8%),低于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合并率38.9%。将8篇文献质量较低(6分及以下)的文献剔除,计算合并效应值,得出合并率为41.5(95%CI=29.9%~53.0%),与剔除前相比变化不大,提示文献质量对结果影响不大。将6篇网页文章剔除,得出合并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43.4%(95%CI=30.7%~56.1%),高于剔除前的合并率38.9%,但变化幅度不大,提示文献来源对结果影响有限。另外由于所有文献都为横断面研究,故无需对研究类型做敏感性分析。
(五)发表偏倚分析
纳入的20篇文献的漏斗图和Egger检验图分别如图3、图4所示。从漏斗图的分布来看,20篇研究的散点分布较分散,大部分研究处于“倒漏斗”的中部,无法准确判断发表偏倚。为进一步确定发表偏倚进行Begg和Egger检验,其中Begg法检测结果显示,Pr﹥|z|指标为0.566(P﹥0.05),Egger法检验表中Bias一行中显示P﹥|z|=0.056(P﹥0.05),均提示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
三、讨论
从纳入文献的情况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关于我国育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研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纳入的20篇文献,有14篇来源于数据库检索,6篇为网页文献补充,总体来说研究文献数量较少;②纳入文献的平均质量得分为6.9分(满分11分),得分较低,提示国内在相关横断面研究应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③城市育龄家庭的研究数量为14篇,农村地区仅为3篇,提示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对符合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研究更偏重于城市;④纳入文献地区分布较分散,东、中、西、东北地区均有涉及,中部和东北地区文献量较少,提示应加强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研究;⑤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各亚组的合并率差距均不大,其中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分析结果来看:①本次Meta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后,我国符合政策的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为38.9%(95%CI=30.3%~47.5%),二孩生育意愿相对较低;②农村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远高于城市家庭,提示从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来看,城市育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③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育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分别为42.3%、38.5%,高于中部地区的36.9%,提示地域经济因素与二孩意愿生育率存在可能的相关性;④已婚1孩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40.2%,低于已婚未育家庭的47.6%,提示已婚1孩家庭在生育二孩方面更为谨慎和慎重;⑤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42.3%,与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统计的38.8%有一定差距,提示相关研究应尽量采用随机抽样,以提高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四、未来研究方向
本次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还不足够大,但分析过程参照方法学质量量表AMSTAR严格进行文献纳入及排除,并进行了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显示结论没有明显的发表偏倚。本研究的不足之处:①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研究结果较为分散,异质性较高;②受纳入的文献信息限制,没有做年龄、学历、收入等相关因素的亚组分析,部分亚组分析所包含的文献数量较少;③仅纳入全国34个省份中的18个省份数据,且纳入的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④由于政策出台时间尚短,数据库文献数量有限,收集了部分网页文献和数据作为补充,但灰色文献尚无法获取,因而不能排除潜在的发表偏倚。
将来的研究尚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①加强对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的调查,扩大调查范围和样本量,提高样本代表性;②使用国际范围认可度高的科学规范的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发表文献的质量;③各地区应加强对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的关注,重视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育龄家庭的诉求,以期为“全面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改进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Cross-Sectional/Prevalence Study Quality[EB/OL].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35156/,2016.9.19.
[2]国家统计局.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sjtjr/dejtjkfr/tjkp/201106/t20110613_71947.htm,2016.9.19.
[3]曹锦.城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6.
[4]宾丽慧,刘纯阳.“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农村夫妇的生育意愿——基于374份样本的调研数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27(12).
[5]于晓.计划生育新政的现实效应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5.
[6]赵婧扬.济南市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状况调查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6,(6).
[7]王松,刘光远,刘希珍.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8]潘新新,赫林,汪斌.全面二孩政策下“80后”青年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SX市的实证调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2).
[9]王芳,郭志权.“二孩”您准备好了吗?——兰州育龄阶段市民生育意愿调查报告[EB/OL].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6/08/13/011454009.shtml,2016.8.13.
[10]李亮.“全面二孩”政策下重慶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研究[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11]四川省统计局.七成认为二孩好 两成有生育计划——2016四川居民生育二孩意愿调查报告[J].四川省情,2016,(5).
[12]陈吉兴.齐齐哈尔市民“二孩”意愿调查[J].统计与咨询,2016,(3).
[13]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平市开展二孩生育意愿调查[EB/OL].http://www.fjhfpc.gov.cn/xxgk/gzdt/bmdt/201512/t20151224_177880.htm,2015.12.24.
[14]陕西省统计局.2016年陕西省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EB/OL].http://www.askci.com/news/finance/20160423/164356451_4.shtml,2016.4.23.
[15]张晓玲,戈祥.“全面两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分析报告[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16]田民兴,蔡红艳.二孩,生还是不生?——宝鸡居民二孩生育观调查[J].宝鸡社会科学,2016,(2).
[17]刘惠萍.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商,2016,(3).
[18]廖英.2016年陕西省二孩生育湘潭符合全面两孩政策夫妇24万对 生育二孩您愿意吗?[EB/OL].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608/201608240811122197.html,2016.8.24
[19]周晓青.全面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六成人不愿意生育[EB/OL].http://www.tynews.com.cn/zhxw/c/2016-01/04/content_1335975.htm,2016.1.4
[20]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2016年家庭二孩生育意愿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nrencai.com/diaochabaogao/328974.html,2016.2.23.
[21]林立.生还是不生——湖南居民二孩生育观调查[J].中国统计,2016,(1).
[22]刘建东.意愿强 期盼多——景德镇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生育意向的调查报告[J].中国统计,2016,(2).
作者简介:沈晓红(1992—),女,湖北兴山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关键词:“全面二孩”;育龄家庭;生育意愿;meta分析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孩”政策)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是对2013年12月出台的“单独二孩”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二孩”政策出台近两年的效果并不理想,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止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二孩申请生育率仅为13%左右。由于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是考察“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系统检索了相关文献和报道,采用meta分析法合并分析我国符合政策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以期全面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我国育龄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分布特征。
一、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检索
系统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EMBASE,收集发表年限为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有关育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文献。检索策略为采用“二孩”(“two-child” or “second child”)、“生育意愿”(“fertility desire” or “fertility intention”)、中国(China or Taiwan or “Hong Kong”)等词作为主题、关键词、篇名等进行中英文高级检索。同时为提高原始文献查全率,通过百度网页搜索收集了相关未发表文献和新闻报道作为补充资料。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25日。
(二)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有明确的样本数及二孩意愿生育人数。②文献研究时间为2015年10月29日“全面二孩”政策通过后;③研究对象为符合“全面二孩”政策要求的育龄家庭,即妇女年龄为20-49岁的合法夫妻家庭;④研究对象为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且已婚未育或已婚育有1孩的家庭。
(2)排除标准:①研究时间在“全面二孩”政策通过之前的文献;②针对特殊人群的研究文献,如双非家庭、育龄妇女、大学生、流动人口等;③信息不完整、不清楚,原始数据无法提取或转化的文献;④重复发表的文献;⑤综述、评论或会议记录。
(三)文献筛选和信息摘录
通过阅读题目、关键词和摘要的初筛和全文阅读的二次筛选后,在excel2010软件中建立信息摘录表。信息摘录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地区、研究方法、总样本量、二孩意愿生育人数、性别分组、城乡分组、已有孩子数量分组等。为保证信息摘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完成后对纳入文献进行复核工作。文献筛选和信息摘录分别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意见不一致时集中讨论和征求第三名研究人员意见。
(四)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与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该评价标准从研究的资料来源、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方面设置了11个条目,用“是”、“否”和“不知道”回答,分别计1分、0分和0分。评价结果为9-11分为高质量文献,7-8分文献质量良好,6分及以下文献质量偏低。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同时独立进行,意见不一致时与第三者讨论后决定。
(五)统计分析
数据的提取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并采用Stata 11SE的meta分析模板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值,并绘制森林图。随后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包括男、女性别分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分组;东、中、西地区分组,研究地区的划分依据为国家统计局《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2];以及已婚未育和育有1孩家庭分组等。最后用Begg’s和Egger’s法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二、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文献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数据库共检索到21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848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525篇、维普数据库(VIP)141篇、万方数据库107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8篇、PubMed25篇、EMBASE22篇。另外作为数据补充,通过网页搜索获得相关文献或新闻报道6篇。根據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相关文献20篇,其中数据库文献14篇,网页文章6篇,总样本量19816人。
(二)文献基本信息与质量评价
文献基本信息和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最终纳入相关文献20篇(14篇为发表文献,6篇为未发表文献或新闻报道),其中有1篇文章[18]包含两组数据[18-1][18-2],分析时将二者区分,因此共计21组数据。文献总样本量为19816人,不同研究间样本量相差较大,样本范围为96~5300人,中位数为381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将研究地区划分为东部(8篇)、中部(4篇)、西部(7篇)和东北地区(1篇)。 在文献质量方面,1篇文献质量评分为9分,文献质量较高;6篇8分,5篇7分,中等质量文献共计11篇;6篇6分,2篇5分,共计8篇低质量文献。纳入的20篇文献平均质量得分6.9分,总体质量较低。文献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研究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混杂因素的控制,丢失数据的处理,以及随访工作的开展等鲜有涉及。
(三)效应值的合并
(1)总体合并率:20篇纳入文献的总样本量为19816人,其中意愿生育二孩人数为6574人,样本范围为96~5300人,中位数为381人。对纳入的20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X2=3670.75,P﹤0.05,I2=99.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的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为38.9%(95%CI=30.3%~47.5%)。我国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meta分析森林图见图2。
(2)亚组分析:亚组的meta分析如表2所示,分别对不同性别、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生育情况以及抽样方法等进行了亚组分析。由于各亚组均存在较高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
(1)不同性别合并率:纳入的5篇文献中给出了性别人数和二孩意愿生育率。其中男性总样本量为1245人,女性1432人。男性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合并率为47.1%(95%CI=31%~63.1%),高于女性的43.6%(95%CI=24.4%~62.9%),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29,P>0.05)。
(2)城市与农村合并率:纳入的14篇文献给出了城市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农村家庭为3篇。其中城市家庭总样本量为12783,二孩生育意愿合并率为38.4%(95%CI=25.7%~51.2%);农村家庭总样本量为892,合并率为54.7%(95%CI=41.7%~67.8%)。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7,P<0.05)。
(3)不同地区合并率:纳入的20篇文献中有8篇来自东部省份、4篇中部、7篇西部,由于东北地区相关文献仅1篇,因此未纳入亚组分析。东、中、西部地区总样本量分别为9650、2630、7336人。其中东部地区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最高,为42.3%(95%CI=24.3%~60.3%),高于中部地区36.9%和西部地区38.5%。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3,P<0.05)。
(4)生育情况合并率:纳入的16篇文章给出了不同生育情况育龄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其中已婚未育家庭总样本量为891人,二孩生育意愿合并率为47.6%(95%CI=40.3%~54.9%),高于已婚1孩家庭的40.2%(95%CI=27.0%~53.3%)。不同生育情况家庭的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4,P<0.05)。
(5)不同抽样方法合并率:纳入的文献中10篇使用了随机抽样方法,6篇为非随机抽样,另外4篇未给出抽样方法的说明。随机抽样文献的总样本量为8683人,二孩生育意愿合并率为42.3%(95%CI=28.7%~55.8%),高于非随机抽样的38.3%(95%CI=18.7%~58.0%)。不同抽样方法的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7,P<0.05)。
(四)敏感性分析
分別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剔除低质量文献和剔除网页文献的分析,评价模型选择、文献质量和文献来源对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
对文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得出合并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30.2%(95%CI=29.6%~30.8%),低于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合并率38.9%。将8篇文献质量较低(6分及以下)的文献剔除,计算合并效应值,得出合并率为41.5(95%CI=29.9%~53.0%),与剔除前相比变化不大,提示文献质量对结果影响不大。将6篇网页文章剔除,得出合并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43.4%(95%CI=30.7%~56.1%),高于剔除前的合并率38.9%,但变化幅度不大,提示文献来源对结果影响有限。另外由于所有文献都为横断面研究,故无需对研究类型做敏感性分析。
(五)发表偏倚分析
纳入的20篇文献的漏斗图和Egger检验图分别如图3、图4所示。从漏斗图的分布来看,20篇研究的散点分布较分散,大部分研究处于“倒漏斗”的中部,无法准确判断发表偏倚。为进一步确定发表偏倚进行Begg和Egger检验,其中Begg法检测结果显示,Pr﹥|z|指标为0.566(P﹥0.05),Egger法检验表中Bias一行中显示P﹥|z|=0.056(P﹥0.05),均提示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
三、讨论
从纳入文献的情况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关于我国育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研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纳入的20篇文献,有14篇来源于数据库检索,6篇为网页文献补充,总体来说研究文献数量较少;②纳入文献的平均质量得分为6.9分(满分11分),得分较低,提示国内在相关横断面研究应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③城市育龄家庭的研究数量为14篇,农村地区仅为3篇,提示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对符合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研究更偏重于城市;④纳入文献地区分布较分散,东、中、西、东北地区均有涉及,中部和东北地区文献量较少,提示应加强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研究;⑤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各亚组的合并率差距均不大,其中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分析结果来看:①本次Meta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后,我国符合政策的育龄家庭二孩意愿生育率为38.9%(95%CI=30.3%~47.5%),二孩生育意愿相对较低;②农村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远高于城市家庭,提示从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来看,城市育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③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育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分别为42.3%、38.5%,高于中部地区的36.9%,提示地域经济因素与二孩意愿生育率存在可能的相关性;④已婚1孩家庭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40.2%,低于已婚未育家庭的47.6%,提示已婚1孩家庭在生育二孩方面更为谨慎和慎重;⑤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的二孩意愿生育率为42.3%,与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统计的38.8%有一定差距,提示相关研究应尽量采用随机抽样,以提高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四、未来研究方向
本次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还不足够大,但分析过程参照方法学质量量表AMSTAR严格进行文献纳入及排除,并进行了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显示结论没有明显的发表偏倚。本研究的不足之处:①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研究结果较为分散,异质性较高;②受纳入的文献信息限制,没有做年龄、学历、收入等相关因素的亚组分析,部分亚组分析所包含的文献数量较少;③仅纳入全国34个省份中的18个省份数据,且纳入的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④由于政策出台时间尚短,数据库文献数量有限,收集了部分网页文献和数据作为补充,但灰色文献尚无法获取,因而不能排除潜在的发表偏倚。
将来的研究尚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①加强对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的调查,扩大调查范围和样本量,提高样本代表性;②使用国际范围认可度高的科学规范的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发表文献的质量;③各地区应加强对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的关注,重视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育龄家庭的诉求,以期为“全面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改进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Cross-Sectional/Prevalence Study Quality[EB/OL].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35156/,2016.9.19.
[2]国家统计局.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sjtjr/dejtjkfr/tjkp/201106/t20110613_71947.htm,2016.9.19.
[3]曹锦.城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6.
[4]宾丽慧,刘纯阳.“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农村夫妇的生育意愿——基于374份样本的调研数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27(12).
[5]于晓.计划生育新政的现实效应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5.
[6]赵婧扬.济南市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状况调查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6,(6).
[7]王松,刘光远,刘希珍.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8]潘新新,赫林,汪斌.全面二孩政策下“80后”青年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SX市的实证调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2).
[9]王芳,郭志权.“二孩”您准备好了吗?——兰州育龄阶段市民生育意愿调查报告[EB/OL].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6/08/13/011454009.shtml,2016.8.13.
[10]李亮.“全面二孩”政策下重慶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研究[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11]四川省统计局.七成认为二孩好 两成有生育计划——2016四川居民生育二孩意愿调查报告[J].四川省情,2016,(5).
[12]陈吉兴.齐齐哈尔市民“二孩”意愿调查[J].统计与咨询,2016,(3).
[13]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平市开展二孩生育意愿调查[EB/OL].http://www.fjhfpc.gov.cn/xxgk/gzdt/bmdt/201512/t20151224_177880.htm,2015.12.24.
[14]陕西省统计局.2016年陕西省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EB/OL].http://www.askci.com/news/finance/20160423/164356451_4.shtml,2016.4.23.
[15]张晓玲,戈祥.“全面两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分析报告[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16]田民兴,蔡红艳.二孩,生还是不生?——宝鸡居民二孩生育观调查[J].宝鸡社会科学,2016,(2).
[17]刘惠萍.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商,2016,(3).
[18]廖英.2016年陕西省二孩生育湘潭符合全面两孩政策夫妇24万对 生育二孩您愿意吗?[EB/OL].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608/201608240811122197.html,2016.8.24
[19]周晓青.全面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六成人不愿意生育[EB/OL].http://www.tynews.com.cn/zhxw/c/2016-01/04/content_1335975.htm,2016.1.4
[20]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2016年家庭二孩生育意愿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nrencai.com/diaochabaogao/328974.html,2016.2.23.
[21]林立.生还是不生——湖南居民二孩生育观调查[J].中国统计,2016,(1).
[22]刘建东.意愿强 期盼多——景德镇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生育意向的调查报告[J].中国统计,2016,(2).
作者简介:沈晓红(1992—),女,湖北兴山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