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铺路,让音乐鉴赏走进学生生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经典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提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合理开发生成拓展活动,加强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观点,将学生课外以感性为主的欣赏与课内以理性为主的鉴赏有效结合,使之保持感性欣赏的同时更有理性思维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品味,让音乐鉴赏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关键词:音乐鉴赏;生成课;感性理性
  目前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多是经典音乐作品,其作品艺术性高,内涵丰富,对于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当今学生生活在媒体大爆炸时代,追风求新的心理导致学生更关注时代特色鲜明、通俗易懂的当代音乐,故在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认为课堂音乐与其生活脱节,难以产生强烈的共鸣。面对这样的学情,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鉴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线教师相当困惑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开发拓展性教学,调动学生的感性情绪,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使经典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一、情理结合,开展自主探究专题学习活动
  新课标提出:“在学习方式上,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在体验的基础上,对比较、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进行有机运用和整合,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如在民歌教学部分,针对学生来自不同地方的情况提出“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大PK”;也可以采用采风等形式了解家乡民歌,开展“寻找“刘三姐活动”;还可针对学生喜欢通俗歌曲的特点开展探究民歌与现代创作歌曲的联系,如“民歌新韵”专题课堂。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师生列出小课题然后分组分工准备,再以展示交流的形式完成。如对“民歌新韵”提出以下三个标题:一是民歌改编的通俗歌曲,二是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三是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每个班分成六个小组,两个小组合作一个小标题。展示的内容包括幻灯片知识性内容介绍和讲解、代表曲目音乐欣赏、歌曲演唱。每小组10分钟左右,一节课完成。再每班挑选一组参加年级交流,教师组织摄像,与各个班级分享、展示。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将得到充分激发。既有兴趣为主的感性聆听,也要理性的对曲目进行比较、取舍、鉴别等。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既是一个感性的欣赏过程,也是一种比较、鉴别的理性参与过程。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协助者,对学生进行热情的感性鼓励,对课题内容进行理性的引导。
  二、融理性于感性,结合传媒热点开发生成课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所关注,巧妙运用学生的兴趣点,以鉴赏课的理性思维引导其课外的感性欣赏,疏导其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如近年热播的音乐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青歌赛”,还有如“新春音乐汇”“圣诞之歌”等,对于这些生活中的作品,学生会非常感兴趣,教师应在其感性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理性鉴赏,比较思考优秀作品的音乐内涵,体会平时没注意到的鉴赏深度,引起学生深层次的审美,从而把握课外欣赏的正确方向,避免过分娱乐、盲目追星等。通过这样的生成课堂的开发,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对课程的感性情绪,也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经典内容的学习。
  三、合情合理,让经典巧妙渗透于校园文艺活动中
  校园文艺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它充分体现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价值倾向,能给学生以丰富的艺术参与形式。如能把鉴赏学习内容合乎情理地渗透到文艺活动中,将对学生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通过广播站播放经典音乐,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演唱经典合唱作品,请专业人士到校举办专题音乐会等。另外在校园文艺汇演中,模仿央视青歌赛采用“音乐素质测试”的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形式新颖而有意义。音乐教师以鉴赏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主出好题库,学生节目表演结束后演员留在舞台上,挑选题号,并揭示题目,以听辩题和片段演唱为主,后台播放音响片段,学生当场回答,教师即时打分点评。在这个场合中,台上台下学生形成共同参与的互动形式,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经典音乐被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所以,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让音乐以它固有的魅力浸润到学生生活中,带给学生美的启迪和享受。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才是真正激发其内在动力的有效方式。生成拓展活动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堂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挖掘来自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充实、丰富,情理相融,但应注意“度”的把握,不能喧宾夺主,教材内容仍然是主线。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将道德体验教育作为活动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道德体验原则,然后提出道德体验教育要遵循三个原则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最后提出今后医学生道德体验教育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医学生;道德体验教育;实践教学  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医学生的德育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伴随个人成长始终,更需要强调的是伴随职业生涯始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
期刊
摘 要:综合材料艺术是一门注重材料应用的艺术类型。一直以来,大部分艺术家和学者都偏重于研究它在材料方面的价值,却往往忽略其作为艺术形态在情感表达、修辞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脉络及特征研究。文章以综合材料艺术作为研究本体,从创作手段与表达方式上,研究综合材料艺术的诗意化语言模式。“诗意化”是存在于大部分艺术形态中的一种修辞手段,文章将诗意化语言模式介入综合材料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综合材料艺术)的艺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学费和生活费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这是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之一;另一目的是想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因经济贫困产生的精神上或思想上的问题。但一直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资助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还要注重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感和爱国热情,不让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具体来讲要从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互联网教学等各个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高校教育  党的十六、十七大明确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我国在教育模式上作出不小的改革,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在初中的科学实验课堂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重点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导学案”教学理念,分析国内外的教学模式特点,以科学实验课堂中“大气压强”一课为具体实例详细讲述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主要实施过程,最后进行总结,完善
期刊
摘 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可见,教育离不开生活,而初中英语教学,不但要注重课堂教学改进,还要将教学过程生活化。本文总结了一些对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错误观点和认识,探讨将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错误认识;方法  新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兴趣,
期刊
摘 要:目前,大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日益普遍,严重影响大学课堂教学。本文对大学生课堂注意力低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提高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注意力  一、大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的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注意力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专注,直接影响教
期刊
摘 要: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益,而现代的网络教研模式打破了传统教研模式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教研活动;方法  目前,全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为全人类提供了高效、快捷、全方位的服务。而网络在教育领域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研由传统模式转向网络模式,打破了传统教研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缩短了校与校、地区与
期刊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着教学与科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前的考核制度和晋升规则偏重于科研成果,由此出现了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工作效果。本文将PBL模式引入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实践中,将青年教师的岗位需求和个人需要相结合,从分析问题根源着手,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探索青年教师教研相长的途径。  关键词:PBL模式;青年教师;教研相长  美国教授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药理学内容抽象、枯燥、难懂,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所以药理学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使药理学教学变得更形象、生动、简单、易懂,让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药理学。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实验模式  药理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如何教好药理学、如何学好药理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