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在教学改革的方向,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如何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探讨寻求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教学模式 双师型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114-03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体现能力为本位,是理论与实训、理论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资源配置合理,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显著等特点。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包括: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融为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训课教材合为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课教室与实训基地构成一体。
二、双师型教师的概述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提出,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对双师素质教师在专业知识、通用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有其独特性。一是教师应具备基本素质要求和资格,即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二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三是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
三、我院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高
目前我院的教师队伍现状是: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缺乏,尤其是从企业聘请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空白;围绕学院重点专业和重点专业群的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仍然需要加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仍需提高;缺少一支由企业专家和行业能工巧匠构成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并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教师培训环节薄弱,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院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水平、专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三种能力”即专业理论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专业理论和实践指导相互转化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院对提高师资素质尚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学习培训体系。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教师培训经费无正常或稳定的来源。尚没有形成一整套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和规范的管理方法。二是平时专任教师授课任务普遍较重,学院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迎评促建等整体工作和活动相对较多,很难抽出教师参加专门的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训。三是一些教师基本没有接触或者很少接触过社会和企业,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差。
3.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利于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学院的发展与壮大,原有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已不能满足未来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求。人才引进体系尚不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缺乏保持动态稳定的竞争机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科研中应有的作用;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对于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一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定方法仍然沿袭普通高等院校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和教学工作量等内容,而对于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等甚少涉及。二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也未制定相关的教师实践能力考评制度,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真空状态。三是在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和制度,不能更好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四、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方法
一是合理地整改课程的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事先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删改、编排,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二是以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跟着综合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教学经验。
三是学校应建立一个和外界进行技术交流的平台。以学院的名义和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交流和学习,利用假期的时间和平时的空余时间到企业去学习和实践,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快速成为双师型教师。
2.“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推动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将进一步修订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具体的任期考核指标,做好专业带头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推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开发建设团队。落实学院《关于构建精品课建设平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组建教学团队,完善投入机制,制定倾斜政策,加大对重点专业(试点专业)、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团队中青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梯度合理的教学团队。
三是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考评和聘任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取得多种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学院制定出台《专业教师考取职(执)业资格证书聘任管理办法》,在考试、培训、继续教育上给予专项奖励,并在评定教师系列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鼓励教师取得“双证书”。 四是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出台相关配套的待遇措施,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培育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带动学院整体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
3.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学习型团队
一是国内培训。依托教育部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高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等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项目。依托专业相关的重点高校、行业协会、行业指导委员会,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进修班、研修班、学术研讨会。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二是国外培训。发挥我院国际交流活动的优势,以国外合作院校为依托,每年有计划选派中青年教师赴英国、丹麦、韩国、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一个月到三个月的访问交流与培训。
三是赴企业实践。按照我院整体工作方案,出台并落实《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管理规定》,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和实训基地参加技能培训、岗位挂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使专业课教师具备相应专业岗位的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创办出特色专业。
四是校本培训。针对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依托我院现有资源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于新到岗的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与导师制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熟悉、适应岗位;对于在岗教师采取聘请知名学者、企业专家来校开讲座,上观摩课,互评听课,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比、课件评比、优质课竞赛活动、企业现场教研等多种活动,提高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五是教师自培。出台《教师学历进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参加博士、硕士课程进修,以学代训,提高学识水平;出台《员工考取专业技术资格聘任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以考代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学院要建立符合双师型教师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认定权限以及聘任后的待遇、考核与管理,打破双师型教师的终身制,定期考核双师型教师工作业绩,将考核结果作为继续聘任、奖惩、晋升、调整、淘汰以及分配的依据,提高考核的激励、约束和指导作用,以鼓励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使双师型教师的聘任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 参 考 文 献 ]
[1] 陶永玲. 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
[2] 施新.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 职教论坛,2006(21) .
[3] 杨云锋.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
[4] 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5] 何应林.一体化双师型[N].中国教育报,2008-05-15(3).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教学模式 双师型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114-03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体现能力为本位,是理论与实训、理论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资源配置合理,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显著等特点。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包括: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融为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训课教材合为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课教室与实训基地构成一体。
二、双师型教师的概述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提出,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对双师素质教师在专业知识、通用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有其独特性。一是教师应具备基本素质要求和资格,即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二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三是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
三、我院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高
目前我院的教师队伍现状是: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缺乏,尤其是从企业聘请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空白;围绕学院重点专业和重点专业群的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仍然需要加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仍需提高;缺少一支由企业专家和行业能工巧匠构成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并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教师培训环节薄弱,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院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水平、专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三种能力”即专业理论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专业理论和实践指导相互转化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院对提高师资素质尚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学习培训体系。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教师培训经费无正常或稳定的来源。尚没有形成一整套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和规范的管理方法。二是平时专任教师授课任务普遍较重,学院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迎评促建等整体工作和活动相对较多,很难抽出教师参加专门的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训。三是一些教师基本没有接触或者很少接触过社会和企业,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差。
3.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利于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学院的发展与壮大,原有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已不能满足未来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求。人才引进体系尚不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缺乏保持动态稳定的竞争机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科研中应有的作用;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对于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一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定方法仍然沿袭普通高等院校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和教学工作量等内容,而对于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等甚少涉及。二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也未制定相关的教师实践能力考评制度,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真空状态。三是在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和制度,不能更好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四、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方法
一是合理地整改课程的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事先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删改、编排,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二是以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跟着综合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教学经验。
三是学校应建立一个和外界进行技术交流的平台。以学院的名义和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交流和学习,利用假期的时间和平时的空余时间到企业去学习和实践,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快速成为双师型教师。
2.“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推动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将进一步修订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具体的任期考核指标,做好专业带头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推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开发建设团队。落实学院《关于构建精品课建设平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组建教学团队,完善投入机制,制定倾斜政策,加大对重点专业(试点专业)、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团队中青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梯度合理的教学团队。
三是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考评和聘任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取得多种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学院制定出台《专业教师考取职(执)业资格证书聘任管理办法》,在考试、培训、继续教育上给予专项奖励,并在评定教师系列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鼓励教师取得“双证书”。 四是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出台相关配套的待遇措施,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培育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带动学院整体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
3.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学习型团队
一是国内培训。依托教育部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高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等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项目。依托专业相关的重点高校、行业协会、行业指导委员会,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进修班、研修班、学术研讨会。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二是国外培训。发挥我院国际交流活动的优势,以国外合作院校为依托,每年有计划选派中青年教师赴英国、丹麦、韩国、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一个月到三个月的访问交流与培训。
三是赴企业实践。按照我院整体工作方案,出台并落实《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管理规定》,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和实训基地参加技能培训、岗位挂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使专业课教师具备相应专业岗位的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创办出特色专业。
四是校本培训。针对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依托我院现有资源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于新到岗的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与导师制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熟悉、适应岗位;对于在岗教师采取聘请知名学者、企业专家来校开讲座,上观摩课,互评听课,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比、课件评比、优质课竞赛活动、企业现场教研等多种活动,提高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五是教师自培。出台《教师学历进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参加博士、硕士课程进修,以学代训,提高学识水平;出台《员工考取专业技术资格聘任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以考代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学院要建立符合双师型教师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认定权限以及聘任后的待遇、考核与管理,打破双师型教师的终身制,定期考核双师型教师工作业绩,将考核结果作为继续聘任、奖惩、晋升、调整、淘汰以及分配的依据,提高考核的激励、约束和指导作用,以鼓励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使双师型教师的聘任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 参 考 文 献 ]
[1] 陶永玲. 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
[2] 施新.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 职教论坛,2006(21) .
[3] 杨云锋.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
[4] 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5] 何应林.一体化双师型[N].中国教育报,2008-05-15(3).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