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迷茫,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时,我们当老师的就要随时随地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向狐狸巧取豪夺,不劳而获的本性已暴露无疑,对这类人物,我们能用光芒四射,引以为荣,学习向往的“聪明”一词来褒扬吗?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彻底走出思想的歧路后,那么这个故事的寓意:做事之前要动脑子,不要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才会水到渠成,也才符合这个故事启迪人,教育人的内涵。
[关键词] 多元解读 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
《乌鸦和狐狸》这篇选人小学课本的寓言故事,有极广的知名度。尤其狐狸骗肉的过程,活灵活现,传神透顶,令人难忘。以前,我们教授这个故事时,对诡计多端的狐狸无一例外的评价是“狡猾”,后来听一节公开课,授课老师肯定了一个学生的见解——“聪明”,理由是狐狸动脑筋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当时我心中就大大犯过疑惑,不想时至今日,在大力提倡“多元解读”的新课标下,狐狸的“聪明”似乎成了众多教师赞同的,铁板钉钉的事实。
果真如此吗?难道仅凭披上“多元解读”这个千年等一回的外衣,狐狸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摘下“狡猾”的帽子,戴上金光灿烂的“聪明”桂冠?如果这样,就只能说是狐狸的幸运,我们的悲哀。首先,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先走近乌鸦的内心世界。这只乌鸦大清早就飞出去觅食,运气真好,它觅到了一块肉,心满意足。这可是它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成果。此时,它站在树枝上休息,心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幸福。放眼望去,天空是那么的明净,草地是那么的碧绿,鲜花是那样的艳丽……家园是如此美好,怎能不让它心旷神怡,热爱迷恋呢!其次,我们不妨让学生再假设一下乌鸦的身份。
也许这是一位母亲(或父亲),它要把这块肉带回去喂养自己的小宝宝。一想到自己可爱的宝宝,乌鸦的疲劳烟消云散,心头顿时涌起一阵甜蜜,就如弥漫在这树丛中的淡淡花香。它是一位多么慈祥称职而又任劳任怨的好母亲(父亲)啊。
也许这是一位女儿(或儿子),它的父母年老了,体弱了,再也无法飞出去觅食了。于是这只乌鸦毫无怨言,义不容辞的挑起了孝敬照料父母的重担。一想到父母今天能吃到肉,它心里别提有多美了!特别告诉学生,“乌鸦反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肺腑,是因为它不只是故事,更是事实。
也许这是一位妻子(或丈夫),找到肉后,舍不得自个吃了,要带回去与爱人分享。它们夫妻二人一直过着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有福同事,有难同当。
也许……无数的“也许”说明,这只乌鸦虽有爱听奉承话的小毛病,但“人无完人”,鸟无完鸟,这丝毫影响不了我们对这只勤劳本分的乌鸦的喜爱与尊敬,影响不了对它上当受骗后的同情与惋惜。
再次,我们共同来剖析一下狐狸的行径与嘴脸。不管为了自身,还是为了家庭,狐狸都有得到一块肉(即财富)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无可厚非。得到财富的途径虽多,归纳起来无非只有两条道:一条叫正义,一条叫不义。凭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劳动,凭自己的智慧,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不违犯法律的规定,这样取得的收入就叫正当收入,属于正义之才。反之,靠“坑,蒙,拐,骗,偷,抢”等不法手段取得的财物,就叫不当收入,属不义之财。这里,狐狸为了得到乌鸦的肉(财富),精心设局,巧舍如簧,诱其上当,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阴谋,使本该属于乌鸦的正义之财,一转眼就变成了狐狸的不义之财。这种卑劣行径,不但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照我们的世界,可怜的“乌鸦”和可恶的“狐狸”比比皆是:
出门在外的打工着,怀揣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回家途中,被小偷顺手牵羊,据为已有。
整日劳作的农人,洒满汗水的果实卖出后,高兴的嘴儿还没合上,猛然发现手中的钱全是假币。
更为恶劣的一部分“狐狸”,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惜干出伤天害理,杀人放火等令人发指的恶行。
经上分析,狐狸巧取豪夺,不劳而获的本性已暴露无疑,对这类人物,我们能用光芒四射,引以为荣,学习向往的“聪明”一词来褒扬吗?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彻底走出思想的歧路后,那么这个故事的寓意:做事之前要动脑子,不要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才会水到渠成,也才符合这个故事启迪人,教育人的内涵。反之,如果给狐狸贴上“聪明”的标签,摇身一变后的狐狸告诉我们的是不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抓住别人的缺点,善用心计,就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不让人毛发倒竖,冷汗直冒吗?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迷茫,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时,我们当老师的就要随时随地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帮助学生拨云见日,去伪存真,使学生的人生航向,在“道德”、“正义”、“真理”、“法律”的指引下,健康快乐的驶向光辉的明天。
[关键词] 多元解读 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
《乌鸦和狐狸》这篇选人小学课本的寓言故事,有极广的知名度。尤其狐狸骗肉的过程,活灵活现,传神透顶,令人难忘。以前,我们教授这个故事时,对诡计多端的狐狸无一例外的评价是“狡猾”,后来听一节公开课,授课老师肯定了一个学生的见解——“聪明”,理由是狐狸动脑筋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当时我心中就大大犯过疑惑,不想时至今日,在大力提倡“多元解读”的新课标下,狐狸的“聪明”似乎成了众多教师赞同的,铁板钉钉的事实。
果真如此吗?难道仅凭披上“多元解读”这个千年等一回的外衣,狐狸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摘下“狡猾”的帽子,戴上金光灿烂的“聪明”桂冠?如果这样,就只能说是狐狸的幸运,我们的悲哀。首先,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先走近乌鸦的内心世界。这只乌鸦大清早就飞出去觅食,运气真好,它觅到了一块肉,心满意足。这可是它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成果。此时,它站在树枝上休息,心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幸福。放眼望去,天空是那么的明净,草地是那么的碧绿,鲜花是那样的艳丽……家园是如此美好,怎能不让它心旷神怡,热爱迷恋呢!其次,我们不妨让学生再假设一下乌鸦的身份。
也许这是一位母亲(或父亲),它要把这块肉带回去喂养自己的小宝宝。一想到自己可爱的宝宝,乌鸦的疲劳烟消云散,心头顿时涌起一阵甜蜜,就如弥漫在这树丛中的淡淡花香。它是一位多么慈祥称职而又任劳任怨的好母亲(父亲)啊。
也许这是一位女儿(或儿子),它的父母年老了,体弱了,再也无法飞出去觅食了。于是这只乌鸦毫无怨言,义不容辞的挑起了孝敬照料父母的重担。一想到父母今天能吃到肉,它心里别提有多美了!特别告诉学生,“乌鸦反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肺腑,是因为它不只是故事,更是事实。
也许这是一位妻子(或丈夫),找到肉后,舍不得自个吃了,要带回去与爱人分享。它们夫妻二人一直过着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有福同事,有难同当。
也许……无数的“也许”说明,这只乌鸦虽有爱听奉承话的小毛病,但“人无完人”,鸟无完鸟,这丝毫影响不了我们对这只勤劳本分的乌鸦的喜爱与尊敬,影响不了对它上当受骗后的同情与惋惜。
再次,我们共同来剖析一下狐狸的行径与嘴脸。不管为了自身,还是为了家庭,狐狸都有得到一块肉(即财富)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无可厚非。得到财富的途径虽多,归纳起来无非只有两条道:一条叫正义,一条叫不义。凭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劳动,凭自己的智慧,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不违犯法律的规定,这样取得的收入就叫正当收入,属于正义之才。反之,靠“坑,蒙,拐,骗,偷,抢”等不法手段取得的财物,就叫不当收入,属不义之财。这里,狐狸为了得到乌鸦的肉(财富),精心设局,巧舍如簧,诱其上当,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阴谋,使本该属于乌鸦的正义之财,一转眼就变成了狐狸的不义之财。这种卑劣行径,不但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照我们的世界,可怜的“乌鸦”和可恶的“狐狸”比比皆是:
出门在外的打工着,怀揣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回家途中,被小偷顺手牵羊,据为已有。
整日劳作的农人,洒满汗水的果实卖出后,高兴的嘴儿还没合上,猛然发现手中的钱全是假币。
更为恶劣的一部分“狐狸”,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惜干出伤天害理,杀人放火等令人发指的恶行。
经上分析,狐狸巧取豪夺,不劳而获的本性已暴露无疑,对这类人物,我们能用光芒四射,引以为荣,学习向往的“聪明”一词来褒扬吗?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彻底走出思想的歧路后,那么这个故事的寓意:做事之前要动脑子,不要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才会水到渠成,也才符合这个故事启迪人,教育人的内涵。反之,如果给狐狸贴上“聪明”的标签,摇身一变后的狐狸告诉我们的是不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抓住别人的缺点,善用心计,就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不让人毛发倒竖,冷汗直冒吗?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迷茫,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时,我们当老师的就要随时随地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帮助学生拨云见日,去伪存真,使学生的人生航向,在“道德”、“正义”、“真理”、“法律”的指引下,健康快乐的驶向光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