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小学学科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分支,根据语数英三科不同的学科特点使之具有共性又有学科的不同点。本文从什么是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实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两大方面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进行阐述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当下的教学为什么要在数学课堂中也要提出单元整体教学这一种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并不是为了盲目跟从教学模式改革的风气,也并不是为了一种形式而生搬硬套地使用这一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当下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生成、研究、磨合和发展的。但当下研究北师大版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论文或是课题也不少,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中大胆创新,并结合本校的特点进行开展,使单元整体教学实实在在地利于教学,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服务。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有两个概念是需要界定的,什么是单元?什么是整体教学?
(一)什么是单元?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把教材中的自然单位定义为单元,也就是根据现行教材的目录中所划分的单元为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单元。因为国家发行的通用教材中,其内容是以单元结构的形式呈现的,将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单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该遵循所选用的教材的所编排好的单元进行教学。
(二)什么是整体教学?
整体教学是指在每教新的课时时要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这样广角下进行整体性的教学,其中包括整合知识,将具有联系的新旧知识串通起来,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来进行新课的学习,重视知识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得数学教学在整合中体现知识的梯度和阶梯性。其次,还需要整合数学思想和整合数学方法,让学生不管在哪一个年级都能够适应,接受不同的知识点和做图的方法。
根据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并不是把相关内容放在同一单元进行教学,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多边形的面积,主要学习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而到了第六单元又再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同一册数中具有两个学习面积的单元,而中间却隔了一个有关数与代数中分数这一单元,这样的编排可以说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个特点,它让学生在学习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时,先歇一歇来学习下代数的知识,再来学习几何的内容,把数学的四大板块的内容进行了有机地融合和贯穿。正是因为教材的这一特点,就更加需要单元整体教学,但我们并不是把具有相关内容的两个面积单元放在一起教学,还是要合理采用教材编排的出发,但在遵循的过程就需要更加明确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落脚点,我们的整体性就体现在这里,我们制定每个单元的整体设想就能够为教与学提供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教学思路和教学难点。
而根据当下对学生的培养,十分看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单元整体教学则是能够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角度来审视每一节数学课应该怎样上,如何上才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现有知识,甚至是所学知识该如何渗透有关的未学知识呢?有了单元整体教学,教师会对每一个数学知识课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都十分清晰,这也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就如思维导图一样,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知识点能够发射出很多的知识关联点,达到了整体的效果,体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方向,首先是知识技能,也就是要掌握单元知识和基本技能,接着是思想方法,理解单元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后是运用与拓展,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课内外问题。
在实际中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上都关注到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往往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学生并不能举一反三,理解知识的本质,因此,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困难,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拓展性的练习。
(一)立足“整体”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数学思想方法的整合、课内外的整合。
1.备“教”
第一通讀教材。确定单元总体目标,以“小单元”为研究的内容,明确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把握好单元教学的方向和学生学习的落脚点。
第二研读教材。以“大单元”和“小单元”两个方向分析单元教材。“大单元”是指站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下,以相关知识为内容组成的大单元版块,体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如,面积的教学是分布在了不同的年级学段,把有关面积教学的单元抽取出来,组成一个“大单元”,整体把握好本单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根据“大单元”的线索,明晰不同学段相关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整体控制本单元教学的方向。“小单元”是指教材编排的自然单元,体现课与课之间的整合。根据“小单元”的线索,要落实好本单元每一个课时的知识,课时与课时之间并不是独立,而是相互整合和贯穿,课时之间需要在研究“小单元”的时候明晰好起点和落脚点。分析教材,梳理单元课时教学设想,提炼课时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小单元”每个课时为研究的内容,从课时内容、课时所属知识版块、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突破重难点的建议四个方向分析教材自然单元中每个课时的前后联系,以此落实每个课时之间的相互整合。
第三,整合相关单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整合课本基础练习与课外拓展题,扩大题库量,以此让优生“吃饱”,提升思维量。
2.备“学”
备“学”其实就是具体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情分析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点、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和学生的认知疑惑点出发,准确分析学情,为目标的设计和教材内容的整合进行铺垫。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三)》为例,学生的认知基点是四年级的方程,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化,掌用方程表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把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把现实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学生的认知起点是同一册书的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分数应用题和第四单元《百分数》中的方程解决简单百分数问题,而已经掌握的分数应用题则是本节课百分数问题的同型问题。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则是从分数应用题过渡到百分数的应用题,给出的条件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迁移和对比,运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本节课的百分数下的应用题。学生的认知疑惑点是如何找准等量关系列对方程?解决这些题目为什么要用到方程?方程法和算式法的区别在哪?方程法的优势在哪?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不考虑等量关系的情况下,看到数据就乱列式计算。 (二)立足“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的教学环节上课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的教学环节串联课时教学。
“一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旧知进行迁移,以旧题为契机回顾解题策略。同时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串联教材内容,引用前面单元的知识作为本课的认知起点,落脚于将旧知如何牵引迁移到新知上,为新知识铺垫。
“二承”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二步。承接旧知与新知,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新的情景中习得知识,掌握新知。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找到知识的原型,同时抓住了知识的疑难点,分解难点,清除障碍点,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思辨与质疑,并催生归纳与总结,进而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感悟。学生经历从“误”到“悟”的学习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促进思维延伸和能力的发展。
“三转”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三步。转化新知,增加变式练习,在不同的情景灵活运用习得的数学知识,体会知识的本质。整合课内外练习,从基础到拓展题,层层深入进行练习巩固,以此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标。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在题目中对比和归纳,明白这节课不仅学习了一道题,而是由一道题到一类题的发展,由一个点向一条线甚至是多个面的立体知识网络建构,激发学生在数学应用中的策略意识、培养在数学解题中的严谨品质,借数学知识,捕捉、渗透、引领“人”的数学成长。
“四合”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四步。整合课堂知识,整体梳理所学内容,贯通课时前后知识和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够直观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引领学生应用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导图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学生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用统一的方式方法将复杂的逻辑思维问题可视化、简单化,同时能够把学习的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发展兴趣、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成长。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不断更新,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惑。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创造性使用在实际教学中,单元的整合点如何更加优化,教学方式如何更丰富而且有效,但相信在不断实践中,我们能够找到这些困惑的答案,使单元整体教學真正意义上地帮助并服务于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仇锦华.从数学整体观看单元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1).
[2]李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7).
[3]朱礼娜.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架构与实施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6(5).
[4]于萍.浅谈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育,2019(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当下的教学为什么要在数学课堂中也要提出单元整体教学这一种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并不是为了盲目跟从教学模式改革的风气,也并不是为了一种形式而生搬硬套地使用这一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当下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生成、研究、磨合和发展的。但当下研究北师大版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论文或是课题也不少,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中大胆创新,并结合本校的特点进行开展,使单元整体教学实实在在地利于教学,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服务。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有两个概念是需要界定的,什么是单元?什么是整体教学?
(一)什么是单元?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把教材中的自然单位定义为单元,也就是根据现行教材的目录中所划分的单元为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单元。因为国家发行的通用教材中,其内容是以单元结构的形式呈现的,将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单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该遵循所选用的教材的所编排好的单元进行教学。
(二)什么是整体教学?
整体教学是指在每教新的课时时要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这样广角下进行整体性的教学,其中包括整合知识,将具有联系的新旧知识串通起来,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来进行新课的学习,重视知识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得数学教学在整合中体现知识的梯度和阶梯性。其次,还需要整合数学思想和整合数学方法,让学生不管在哪一个年级都能够适应,接受不同的知识点和做图的方法。
根据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并不是把相关内容放在同一单元进行教学,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多边形的面积,主要学习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而到了第六单元又再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同一册数中具有两个学习面积的单元,而中间却隔了一个有关数与代数中分数这一单元,这样的编排可以说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个特点,它让学生在学习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时,先歇一歇来学习下代数的知识,再来学习几何的内容,把数学的四大板块的内容进行了有机地融合和贯穿。正是因为教材的这一特点,就更加需要单元整体教学,但我们并不是把具有相关内容的两个面积单元放在一起教学,还是要合理采用教材编排的出发,但在遵循的过程就需要更加明确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落脚点,我们的整体性就体现在这里,我们制定每个单元的整体设想就能够为教与学提供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教学思路和教学难点。
而根据当下对学生的培养,十分看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单元整体教学则是能够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角度来审视每一节数学课应该怎样上,如何上才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现有知识,甚至是所学知识该如何渗透有关的未学知识呢?有了单元整体教学,教师会对每一个数学知识课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都十分清晰,这也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就如思维导图一样,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知识点能够发射出很多的知识关联点,达到了整体的效果,体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方向,首先是知识技能,也就是要掌握单元知识和基本技能,接着是思想方法,理解单元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后是运用与拓展,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课内外问题。
在实际中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上都关注到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往往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学生并不能举一反三,理解知识的本质,因此,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困难,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拓展性的练习。
(一)立足“整体”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数学思想方法的整合、课内外的整合。
1.备“教”
第一通讀教材。确定单元总体目标,以“小单元”为研究的内容,明确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把握好单元教学的方向和学生学习的落脚点。
第二研读教材。以“大单元”和“小单元”两个方向分析单元教材。“大单元”是指站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下,以相关知识为内容组成的大单元版块,体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如,面积的教学是分布在了不同的年级学段,把有关面积教学的单元抽取出来,组成一个“大单元”,整体把握好本单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根据“大单元”的线索,明晰不同学段相关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整体控制本单元教学的方向。“小单元”是指教材编排的自然单元,体现课与课之间的整合。根据“小单元”的线索,要落实好本单元每一个课时的知识,课时与课时之间并不是独立,而是相互整合和贯穿,课时之间需要在研究“小单元”的时候明晰好起点和落脚点。分析教材,梳理单元课时教学设想,提炼课时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小单元”每个课时为研究的内容,从课时内容、课时所属知识版块、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突破重难点的建议四个方向分析教材自然单元中每个课时的前后联系,以此落实每个课时之间的相互整合。
第三,整合相关单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整合课本基础练习与课外拓展题,扩大题库量,以此让优生“吃饱”,提升思维量。
2.备“学”
备“学”其实就是具体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情分析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点、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和学生的认知疑惑点出发,准确分析学情,为目标的设计和教材内容的整合进行铺垫。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三)》为例,学生的认知基点是四年级的方程,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化,掌用方程表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把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把现实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学生的认知起点是同一册书的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分数应用题和第四单元《百分数》中的方程解决简单百分数问题,而已经掌握的分数应用题则是本节课百分数问题的同型问题。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则是从分数应用题过渡到百分数的应用题,给出的条件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迁移和对比,运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本节课的百分数下的应用题。学生的认知疑惑点是如何找准等量关系列对方程?解决这些题目为什么要用到方程?方程法和算式法的区别在哪?方程法的优势在哪?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不考虑等量关系的情况下,看到数据就乱列式计算。 (二)立足“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的教学环节上课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的教学环节串联课时教学。
“一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旧知进行迁移,以旧题为契机回顾解题策略。同时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串联教材内容,引用前面单元的知识作为本课的认知起点,落脚于将旧知如何牵引迁移到新知上,为新知识铺垫。
“二承”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二步。承接旧知与新知,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新的情景中习得知识,掌握新知。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找到知识的原型,同时抓住了知识的疑难点,分解难点,清除障碍点,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思辨与质疑,并催生归纳与总结,进而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感悟。学生经历从“误”到“悟”的学习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促进思维延伸和能力的发展。
“三转”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三步。转化新知,增加变式练习,在不同的情景灵活运用习得的数学知识,体会知识的本质。整合课内外练习,从基础到拓展题,层层深入进行练习巩固,以此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标。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在题目中对比和归纳,明白这节课不仅学习了一道题,而是由一道题到一类题的发展,由一个点向一条线甚至是多个面的立体知识网络建构,激发学生在数学应用中的策略意识、培养在数学解题中的严谨品质,借数学知识,捕捉、渗透、引领“人”的数学成长。
“四合”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第四步。整合课堂知识,整体梳理所学内容,贯通课时前后知识和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够直观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引领学生应用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导图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学生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用统一的方式方法将复杂的逻辑思维问题可视化、简单化,同时能够把学习的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发展兴趣、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成长。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不断更新,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惑。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创造性使用在实际教学中,单元的整合点如何更加优化,教学方式如何更丰富而且有效,但相信在不断实践中,我们能够找到这些困惑的答案,使单元整体教學真正意义上地帮助并服务于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仇锦华.从数学整体观看单元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1).
[2]李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7).
[3]朱礼娜.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架构与实施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6(5).
[4]于萍.浅谈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