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中学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实施探究式教学,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因此,只有首先了解并协调好师生课堂心理,才能很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1、教师课堂心理特点: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没有探讨适合中学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教参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心理的极化现象,表现为机械记忆的相对优势和能力上的绝对缺陷,以致学生学习心理的不平衡。
  2、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它特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年龄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和城镇同龄的学生相比,中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发展迟滞迹象。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特点伴随着个性差异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思维定势,思辨能力差,保留着农村的幼稚习气,以及缺少独立思考的依赖心理,碰到困难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他们对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显得六神无主,一头雾水。有些学生因平时语文老师的误解、冷漠、粗暴而消极,甚至产生抵触和反抗情绪,对老师的探究式学习抱有偏见,嘲讽,不合作,甚至还从中捣乱。
  二、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协调。
  中学要实施探究式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探讨和研究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心理。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与学的配合需要处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中学生的心理缺陷要得到正视。从而沟通师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教与学的协调,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心理协调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协调好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呢?
  (一)教师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心理协调。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心理观念,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
  1、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教师要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主动探讨适合中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过去对学生的看法,针对中学生思辨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依赖心理,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2、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要克区中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讨论的畏惧心理弱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此迸发出创造性3、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4、成为学生的倾听和参与者。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倾听者与参与者。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由教师补充哪些知识。
  (二)学生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心理协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
  1、抛弃依赖心理,养成独立意识。 这一点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难做到。有些学生由于授受式学习而长期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缺少独立思考,无法主动独立去探究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必须是学生自主性,坚信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高估自己可怕,但低估自己更可怕,克服“我不能、我无法、我办不到”畏难心理,相信自己能行。
  2、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语文兴趣。新课程强调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中学生还要改变学习方式,不再只是被动地倾听教师讲解,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当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改变之后,学生也应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参与,这样才能适应探究式学习。学生开始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阅读课文,的确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方面,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有待提高。同时由于以往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很多中学生语文成绩差,缺乏兴趣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要努力培养语文兴趣。
  3、学会合作、交流、倾听,养成良好品格。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们合作,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否则就只能产生盲从、人云亦云,从而在理智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具有合作交流倾听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克服依赖、自卑的心理,在参与过程中获智,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地了解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做好师生心理协调,铸就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很好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新课程里,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体品德、语文水准得到完整的提升。在这样一个提升过程中,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师生在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心理基础上完成教学。这种学习心理的改变,定会为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展现广阔的碧海蓝天。
  思维的火花。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的相得益彰,使得医疗设备快速发展并加速惠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上的新发展、新飞跃。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
【摘要】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由于难度的增加和压力的增大,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阻碍了他们学习的步伐,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故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的现状,并探讨了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 现状 对策  高中的数学课程明显要比初中难度和深度加深很多,加上学生们各自的数学基础水平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很大的差异。高中的数学
随着医疗设备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医疗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各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大。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科学化管理,尤其是维修管理,已成为医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当前各地
刚开始接触到《几何画板》软件,我认为它只是一个数学教学辅助软件,只是替代了直尺、圆规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画图工具而已。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学,《几何画板》软件让我受益匪浅。在自己的教学和制作课件过程中,我才认识到了它的强大功能。  《几何画板》是一个在数学教学中很好用的教学软件,能给使用者提供丰富而方便的创造功能,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很好地编写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课件。是一款出色的教学软件。它主要以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中小学生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络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中小学生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道德价值观易受冲击,极易沉迷网络、滋生违
【摘要】高职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型素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学素养,能解决技术中遇到的实际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便学生今后的就业。本文将对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了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职业能力如何促进高职学生数学学习,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数学 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事
【摘要】非正式评价,特别是鼓励性语言及鼓励性评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论述了鼓励性评价的优势,详细阐述了鼓励性评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非正式评价;鼓励性语言;高中数学课堂;运用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以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的情况而进行的正式评价,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古板,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
【摘要】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微故事来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历史故事中也学习到了历史知识。因此历史微故事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侧重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历史微故事,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活跃历史课堂氛围,以显示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微故事  0.引言  历史故事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