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智力商数水平的高低,而其余的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即情意等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智商不是决定学业和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新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一些学生的物理学习出现了畏难情绪,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和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如何解决这些现象或问题?带着这些疑惑,笔者对本校的高中学生进行了分层调查,着重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心理因素,对其归因分析,就如何利用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了积极的课堂教改实践。
1 认真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因素
调查工作第一步: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的好、中、差代表,分层次召开座谈会。通过引导,学生都能表露自己的心声,在被调查的尖子生(含成绩明显改观者)138人中,有125人(占91%) 都谈到和任课教师感情融洽,容易沟通,心理上对教师的接纳程度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浓、信心足。而被调查的差生(含明显障碍者和一些中等生)87人中,有68人(占78%)和任课教师无话可谈, 表面上很怕且很服从,但潜伏着隔阂,有的甚至发展到情绪对抗,心理上对教师的接纳程度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调查工作的第二步: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你对物理考试成绩如何看待?上课提问回答不上有何想法?对课外辅导的看法,你希望遇到怎样的物理教师?”等题目,在高中三个年级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对考试成绩的反应比较敏感,尤其是经过一阶段的努力之后,没有得到预想的考试成绩时。这样的“屡败屡战”,使学生开始丧失学习的信心。(2)课堂上在回答问题时,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赞赏的次数少,逐渐形成“低人一等”的自卑感。(3)教师对优秀学生和学习薄弱学生在客观行为上的亲近和疏远,使部分学生因教师的疏远而疏远物理,学习上失去了动力。(4)课堂上教师教学管理的粗暴,尤其是对学习薄弱学生缺乏耐心或批评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5)学生普遍希望遇到“严师”, 还须加上“慈爱”和“通达”,流露出渴望与教师平等进行思想交流的意向。
调查显示,教学既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形成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如何在教学中积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优化其教学效果、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2 探求多种途径,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2。1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
教师应在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努力去营造那种师生间融洽、和谐、轻松和愉快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拿出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成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要以公平公正之心深入学生,以真诚和爱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说:“请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身为教师的你将有所成长,而在你打造的环境里,孩子们也茁壮成长,展现出让你和他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2。2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和智力的关系做了精辟的描述,他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他写道:“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中,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同样,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情感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好坏,也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地实现。
首先,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教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情绪高度兴奋,思维正确敏捷,能尽大可能地调动占有的知识,有利于知识信息系统,有机地输出,从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要以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用自己的情感之光,点燃起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这就是要求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教学动作、神态及教学艺术感染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兴致勃勃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必须探讨课堂中学生的求知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盲目地追求快节奏,大容量,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使绝大部分学生心理都能承受;同时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要认真分析学生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如新旧知识点类比、实验的直观教学、问题的讨论等来分解难点,使课堂知识深入浅出,消除学生心理的高原现象,使学生感到能够学、想要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心理的调拨者,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2。3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降低起飞的高度”,让绝大部分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对高一新生,期中考试时精心设计试题,平均分控制在七十分到八十分之间( 满分为一百分),使学生考试时自我感觉良好,消除物理难学的心理因素; 刚升入高三教师不要急于把一些高考题、难题让学生做,而是让学生多做一些基础题、中档题,然后逐步提高,降低高二到高三的知识梯度,使学生容易跨上台阶。再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些较易的问题让一些有自卑感的同学回答,并加以表扬肯定,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诱发出对物理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
3 注重师表,凸显实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吴非先生在他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教师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敬重文化和文明,让学生敬重教育,敬重教师,敬重所有的劳动者。所有这一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教养,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为了证明个人的能力,证明自己具有超越同行的专业素养。”“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不能仅止于此。好的教师不仅使学生喜欢他,更重要是,他能是学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一般教师带着一门学科走向学生,优秀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一门科学。教师如何通过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笔者以为至少可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是注重师表。教师本人热爱、钻研自己的物理学科,“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活中最大的财富。”教师的全身心投入与饱满、积极向上的教学激情,将在无形之中渗透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短期追求乃至远大理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是凸显实用。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远古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物理学的运用和作用随处可见。结合教学,让学生用“物理”的眼睛看世界,他们将会看到一个充满科学魅力的“新世界”。
三是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典籍中,记载了大量古人在物理学理论和实践上的辉煌成就。《墨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考工记》……其中关于力学、光学、简单机械乃至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等的记载,即便是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古代物理学实用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船闸、石拱桥……如果我们能注意将这些内容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则可涵养出一种强烈的基于学科的民族自豪感。
四是重视实验教学。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物理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还应通过丰富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做中学以及学以致用的快乐和过程。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使他们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学科魅力,进而使学生拥有的短暂兴趣进化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展开物理教学,从大的方面讲是感化道德,陶冶心情,成全人格的教育手段之一,最低限度讲,至少也是知识传播的润滑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习和研究相关学习心理,充分发挥积极情感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新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一些学生的物理学习出现了畏难情绪,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和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如何解决这些现象或问题?带着这些疑惑,笔者对本校的高中学生进行了分层调查,着重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心理因素,对其归因分析,就如何利用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了积极的课堂教改实践。
1 认真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因素
调查工作第一步: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的好、中、差代表,分层次召开座谈会。通过引导,学生都能表露自己的心声,在被调查的尖子生(含成绩明显改观者)138人中,有125人(占91%) 都谈到和任课教师感情融洽,容易沟通,心理上对教师的接纳程度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浓、信心足。而被调查的差生(含明显障碍者和一些中等生)87人中,有68人(占78%)和任课教师无话可谈, 表面上很怕且很服从,但潜伏着隔阂,有的甚至发展到情绪对抗,心理上对教师的接纳程度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调查工作的第二步: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你对物理考试成绩如何看待?上课提问回答不上有何想法?对课外辅导的看法,你希望遇到怎样的物理教师?”等题目,在高中三个年级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对考试成绩的反应比较敏感,尤其是经过一阶段的努力之后,没有得到预想的考试成绩时。这样的“屡败屡战”,使学生开始丧失学习的信心。(2)课堂上在回答问题时,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赞赏的次数少,逐渐形成“低人一等”的自卑感。(3)教师对优秀学生和学习薄弱学生在客观行为上的亲近和疏远,使部分学生因教师的疏远而疏远物理,学习上失去了动力。(4)课堂上教师教学管理的粗暴,尤其是对学习薄弱学生缺乏耐心或批评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5)学生普遍希望遇到“严师”, 还须加上“慈爱”和“通达”,流露出渴望与教师平等进行思想交流的意向。
调查显示,教学既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形成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如何在教学中积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优化其教学效果、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2 探求多种途径,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2。1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
教师应在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努力去营造那种师生间融洽、和谐、轻松和愉快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拿出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成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要以公平公正之心深入学生,以真诚和爱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说:“请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身为教师的你将有所成长,而在你打造的环境里,孩子们也茁壮成长,展现出让你和他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2。2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和智力的关系做了精辟的描述,他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他写道:“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中,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同样,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情感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好坏,也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地实现。
首先,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教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情绪高度兴奋,思维正确敏捷,能尽大可能地调动占有的知识,有利于知识信息系统,有机地输出,从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要以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用自己的情感之光,点燃起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这就是要求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教学动作、神态及教学艺术感染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兴致勃勃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必须探讨课堂中学生的求知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盲目地追求快节奏,大容量,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使绝大部分学生心理都能承受;同时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要认真分析学生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如新旧知识点类比、实验的直观教学、问题的讨论等来分解难点,使课堂知识深入浅出,消除学生心理的高原现象,使学生感到能够学、想要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心理的调拨者,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2。3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降低起飞的高度”,让绝大部分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对高一新生,期中考试时精心设计试题,平均分控制在七十分到八十分之间( 满分为一百分),使学生考试时自我感觉良好,消除物理难学的心理因素; 刚升入高三教师不要急于把一些高考题、难题让学生做,而是让学生多做一些基础题、中档题,然后逐步提高,降低高二到高三的知识梯度,使学生容易跨上台阶。再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些较易的问题让一些有自卑感的同学回答,并加以表扬肯定,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诱发出对物理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
3 注重师表,凸显实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吴非先生在他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教师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敬重文化和文明,让学生敬重教育,敬重教师,敬重所有的劳动者。所有这一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教养,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为了证明个人的能力,证明自己具有超越同行的专业素养。”“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不能仅止于此。好的教师不仅使学生喜欢他,更重要是,他能是学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一般教师带着一门学科走向学生,优秀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一门科学。教师如何通过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笔者以为至少可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是注重师表。教师本人热爱、钻研自己的物理学科,“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活中最大的财富。”教师的全身心投入与饱满、积极向上的教学激情,将在无形之中渗透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短期追求乃至远大理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是凸显实用。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远古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物理学的运用和作用随处可见。结合教学,让学生用“物理”的眼睛看世界,他们将会看到一个充满科学魅力的“新世界”。
三是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典籍中,记载了大量古人在物理学理论和实践上的辉煌成就。《墨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考工记》……其中关于力学、光学、简单机械乃至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等的记载,即便是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古代物理学实用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船闸、石拱桥……如果我们能注意将这些内容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则可涵养出一种强烈的基于学科的民族自豪感。
四是重视实验教学。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物理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还应通过丰富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做中学以及学以致用的快乐和过程。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使他们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学科魅力,进而使学生拥有的短暂兴趣进化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展开物理教学,从大的方面讲是感化道德,陶冶心情,成全人格的教育手段之一,最低限度讲,至少也是知识传播的润滑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习和研究相关学习心理,充分发挥积极情感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物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