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uo12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靠的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如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就缺乏“后劲”。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是很多的,笔者认为积累的方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怎样积累呢?
  
  一、在阅读中积累
  
  学生的语言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生活,二是阅读。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积累这一途径比生活积累这一途径更为重要。因为优秀读物中的语言,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经过加工、精心组织起来的,尤其是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的精确度和生动性,色彩和神韵,都是一般作品中的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优秀读物中那些历代传诵的诗文名篇,保留着大量精辟而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汇和语句。吸取和积累这样的语言材料,对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有很大的作用。
  1.在课内诵读品析中丰富积累。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是诵读品析。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精美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文,只有熟读成诵、品析感悟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语言蕴含的情理,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如学习词语要推敲用词的准确性,学习句子与段落,要从反复出现的语言现象中感悟句子的表达形式和连句成段的方法,读完课文要感悟记叙的顺序和主次内容的安排。除此以外,还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品读中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让情感得到积累,语言得到积累等。如教学《鸟的天堂》,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不可计数”、“垂”、“卧”等词体会榕树的形体美;细读时,品味“一簇”、“不留缝隙”、“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领悟榕树的内在美。这样的词句要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如此将读、议、品紧密结合,学生不仅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语言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有效的积累。
  2.在课外阅读中加强积累。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和语言,感悟写作方法的最简便、最经济的途径和方法。除了课内倡导学生熟读成诵,还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作文。因此,他们只鼓励和要求学生读作文辅导书和优秀作文选,而不管学生是否有读这些书的兴趣。这样做是极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强逼学生读他们不喜欢的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就读书而言,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们要求学生只读一些优秀作文选,这样做在短时间内会有成效。但从长远角度看,我们还应倡导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并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为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语言积累和材料积累,以便使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生活中勤于积累
  
  语文学习资源和环境随处都有,《语文课程标准》就单列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章,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跳出“小语文”的思维定势,不要把“语文”仅仅理解为语言文字,应当扩展视野,加强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名言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品味生活,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语感就有所增强,写文章就能根据语感选择相应的语言,表情达意就挥洒自如了。
  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其他文献
临床上吸氧患者除每天更换湿化瓶外,而吸氧装置的环节消毒管理往往被忽视。各科室均是分散的单独清洗消毒,达不到消毒目的,易造成吸氧患者的交叉感染,护士的工作量也加大。因此,我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对识字教学进行有效的开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识字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语文教学
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医疗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分析了我国乡村医疗卫生发展现状,卫生水平与城市地区差距较大,功能脆弱,人才缺失严重。我国的医疗资源与庞大的人口基数不
为了更好地加强建筑工程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其是否符合建设标准很大程度上对人们日后舒适感造成影响,甚至严重的情况会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针对本县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强制性教学、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等问题,我们确立了以“整体发展”为指导思想,依据心理学、课标理念和现代科学的认知派激励理论,尝试运用“小学激励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评价要素与标准    1.评价要素。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涉及到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诸多方面。实践中我们选取如下因素进行评价:(1)数学目标;(2)教
在新时期环境下,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网建设规模在不断增加。输电线路是电网供电的基础部分,在电网规模不断增强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经过几年的课改,广大教师对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小学数学学生课外合作学习进行初步探索。在新课程中,已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但应该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封闭”转向“开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ronkhite-Canada syndrome,CCS),又称息肉-色素沉着-脱发-指(趾)甲营养不良综合征。该病最早在1955年由Cronkhite和Canada首先报道~([1]),1966年命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实实在在地推进口语交际训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选择合适话题是重要前提    兴趣是入门的火花。教学中,教师如果机械地要求学生讲,命令学生讲,往往不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甚至会让学生对教学产生乏味、厌烦的心理,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缄口不言或含糊其辞,随便应付了事。但如果教学时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具有一定挑战
共同发展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是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生命整体,它的评价是以教育内部主体——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内容,其体现的是使评价成为“为了教育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成为人自由与民主选择的需要。其实施的策略是:一条原则、四种方式、二项注意。具体阐述如下:  1.一条原则——真实性  真实性评价不同于传统教育评价中“选拔的评价”。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参与学习过程记录下的“人的评价”,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