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就是写、读训练,并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过程。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来新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避免进行灌输式教学理念,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在让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能够真正的进行语文学习技能和方法掌握。本文将对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分析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引 教学意义 实施方法
引言: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的宗旨就是在学习中去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从帮助学生将问题解决,让学生在逐渐的学习中形成问问题的意识。
一、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所谓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反问、质疑、提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改的教学下,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是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并且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就问题导入式教学方式来讲,其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教师将知识内容告诉学生,学生很快会将知识忘记,而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将问题提出,再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效地将知识内化。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精心设置问题,层层深入
首先,对问题进行精心设置,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问题引导式教学方式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鼓励学生对问题去分析,最终将问题解决。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一个小学生有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自来水呢?”。
其次,精心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去对问题进行层层分析。例如,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要从哪个方面开始、哪个角度去考虑,如何去考虑,考虑时应该注意什么等。
最后,教师要多跟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应该对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问”,对于未知的知识和事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总是在想这是为什么,有时对于很简单的事情学生也总是要一问到底,而教师和家长却常常会感到厌烦,甚至不去理会,以至于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草船借箭》这一课,教师可以从题目出发展开问题情境:谁用草船借箭,向谁借?为什么要借而不是制造,怎样借的,以后还用还吗?通过问题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思考、交流和发言。教师也可以围绕课本中心句创设情境,如周瑜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以后,仰天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随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而周瑜不敢?有的学生提出,周瑜所说的神机妙算主要是指什么?有的学生提出,从周瑜的话语中可以想象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把握易混淆知识,加深理解
小学生常常将一些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混淆,导致在运用的时候张冠李戴,词不达意。如在《山中访友》教学的时候,学生对“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常常混淆,教师可以由此设问:句子中的“如”是什么意思,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压缩,会得到怎样的句子。学生纷纷回答,老桥如老人,“如”是“像”的意思,教师接着问,那么“老桥像老人”是什么写法,学生肯定地说是比喻。那么“拟人”的句子是怎样的呢,大家继续往下读,老桥做了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出“俯身凝望着这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很快就弄清了“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喻是……“像”……;而“拟人”是动植物做出了人才能做的动作。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老师在对问题的设置上应该趋于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数学科目不一样,数学学科既有固定的答案,又有相應的解题思路,而语文的答案却更加的开放和灵活。
其次,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要具备合理性。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的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如何评价,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生对此问题的态度。因此,学生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时,教师要对评价的目的以及评价的语言进行斟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在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对学习的基础进行牢固掌握的关键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学习,稳固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未来的学习简单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加以运用,合理有效的去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重视对问题的评价和开放,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艳.探究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2】崔玉文.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
作者简介:汪蓉 1986年2月 女 汉族 甘肃静宁 本科 二级教师 小学教育
【关键词】:问题导引 教学意义 实施方法
引言: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的宗旨就是在学习中去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从帮助学生将问题解决,让学生在逐渐的学习中形成问问题的意识。
一、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所谓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反问、质疑、提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改的教学下,问题导引的教学方式是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并且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就问题导入式教学方式来讲,其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教师将知识内容告诉学生,学生很快会将知识忘记,而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将问题提出,再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效地将知识内化。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精心设置问题,层层深入
首先,对问题进行精心设置,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问题引导式教学方式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鼓励学生对问题去分析,最终将问题解决。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一个小学生有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自来水呢?”。
其次,精心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去对问题进行层层分析。例如,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要从哪个方面开始、哪个角度去考虑,如何去考虑,考虑时应该注意什么等。
最后,教师要多跟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应该对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问”,对于未知的知识和事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总是在想这是为什么,有时对于很简单的事情学生也总是要一问到底,而教师和家长却常常会感到厌烦,甚至不去理会,以至于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草船借箭》这一课,教师可以从题目出发展开问题情境:谁用草船借箭,向谁借?为什么要借而不是制造,怎样借的,以后还用还吗?通过问题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思考、交流和发言。教师也可以围绕课本中心句创设情境,如周瑜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以后,仰天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随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而周瑜不敢?有的学生提出,周瑜所说的神机妙算主要是指什么?有的学生提出,从周瑜的话语中可以想象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把握易混淆知识,加深理解
小学生常常将一些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混淆,导致在运用的时候张冠李戴,词不达意。如在《山中访友》教学的时候,学生对“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常常混淆,教师可以由此设问:句子中的“如”是什么意思,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压缩,会得到怎样的句子。学生纷纷回答,老桥如老人,“如”是“像”的意思,教师接着问,那么“老桥像老人”是什么写法,学生肯定地说是比喻。那么“拟人”的句子是怎样的呢,大家继续往下读,老桥做了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出“俯身凝望着这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很快就弄清了“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喻是……“像”……;而“拟人”是动植物做出了人才能做的动作。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老师在对问题的设置上应该趋于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数学科目不一样,数学学科既有固定的答案,又有相應的解题思路,而语文的答案却更加的开放和灵活。
其次,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要具备合理性。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的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如何评价,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生对此问题的态度。因此,学生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时,教师要对评价的目的以及评价的语言进行斟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在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对学习的基础进行牢固掌握的关键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学习,稳固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未来的学习简单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加以运用,合理有效的去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重视对问题的评价和开放,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艳.探究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2】崔玉文.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
作者简介:汪蓉 1986年2月 女 汉族 甘肃静宁 本科 二级教师 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