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elie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多年从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抓好课堂的阅读教学,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使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下面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阅读课文时一定要咬文嚼字
   教学中抓关键字、词来理解课文内容,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但有些课文的字、词看起来并不是本课的重点词语,而实际上是课文的点晴之笔,好多教师在讲读时往往容易忽略。我认为,抓好这些词语的教学,对把握课文的中心很有帮助。如《书的故事》(第十二册课本第20课)一课,其中有这么一句:“这个青年,帽子戴在后脑勺上,帽沿下露出乌黑的头发,脸色憔悴,眼皮有点浮肿。”这句话看起来是一句很平常的外貌描写,可实际则不然,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抓住“憔悴、浮肿”二个词,设计了几个问题,“憔悴、浮肿”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卖票工人脸色惯悴,眼皮浮肿?既然卖票工人生活很困难,为什么还要把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买书?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很容易地说出来了。从卖票工人的外貌可以看出他家庭生活很困难,生活那样艰难,身上仅有一块银元,还用来买鲁迅先生的书,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对进步书籍十分渴求,当学生把这些问题逐一弄懂了,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也就一清二楚了。因此,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二、阅读课文时一定要注重朗读
   我在备课时,不管是哪一类课文,或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要在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几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我自己不但这样做,要求学生也这样反复朗读。因为反复朗读的过程,就是对课文细细品味的过程。作者在课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悟需要通过反复的读才能体会出来。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本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志愿军与朝鲜亲人在车站上依依惜别的情景。在讲读课文时,我除了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外。重点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尤其是最后三节: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指导学生有些词语读时要加重语气,有些词句需要把速度放慢,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完后,我问:你们知道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写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血肉相连的伟大友谊和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事实证明,只有多读,反复读,才能体会其感情,把握其实质。
   三、阅读时一定要抓线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利用板书或一些简笔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作者的思路,这不仅能使学生很牢固地掌握课文内容,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很有帮助。如:我在教学《跳水》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图:
  


   从图上看,事情发生的最初地点是轮船的甲板上,孩子追猴子的路线、方位一目了然,特别是孩子走上横木时的危险,很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了解了整个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之间的联系,也理清了文章的线索,而且培养了学生今后的自学能力。看着这个板书,学生分段,写段意更是易如反掌,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
   四、阅读课文要贯穿作文教学
   在阅读中贯穿作文教学,是一箭双雕的极好方法。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把学生从阅读课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选取作文“指导点”,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作文,以便以谈促写,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作文的窍门,提高作文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努力实践,不断改进,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对黔北地区“篾鸡蛋-打呆子”运动的起源、特点、比赛的规则及场地设置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我校开展“篾鸡蛋—打呆子”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咨询调查发现:“篾鸡蛋--打呆子”运动的价值受到全校师生的肯定。但目前“篾鸡蛋—打呆子”运动在全县中学体育课中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健全“篾鸡蛋-打呆子”运动的组织并纳入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等等。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新课标的理念,采取了一些新的策略和方法,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还给学生阅读主动权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于讲、问、灌,而学生则忙于听、答、接。其结果教者觉得难,而学生更感到无趣、无味、学得苦。本来,人们茶余饭后,读书看报,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为何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又难又苦呢?原因很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己任。中学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也应该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教法的改革,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种做法及认识。  一、“以趣引思”,激发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学生的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特点,也要看到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的心理特点,才能据此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大范围的教学目的。选项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以自己的努力达成课程目标,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力求选材内容更具时尚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期刊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搞好小学作文教学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现就这一方面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似乎写好了文章,
期刊
为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效率,在复习中应养成以下八种习惯。  一是主动研读数学教材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而数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兰本,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历年各省市中考命题都源于教材甚至不回避教材中的原题,充分说明了教材的重要性。研读教材不是泛读一遍,而是要动手、动口、动脑,力求做到四个一遍,即重要概念默写一遍,重要定理、公式推导一遍,重要例题做一遍,重要习题想一遍,对待
期刊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出示
期刊
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不断强化开放式教学理念,并敢于尝试,大胆实践,尤其要在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下功夫,并在尝试实践中进行反思。下面,我谈谈自己如何加强开放式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一、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教师活动的设计。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师应树立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一本教案、一个讲法不能终生享用,更不应该照本宣科,应对旧有的知识不断挖掘,重新体会教材内容结构,
期刊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的行为,特别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掘、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必不可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情感培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重视
期刊
新的初中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都强调了听、说能力的问题。尽管近几年在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理论上深刻把握提高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从实践意义上讲,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初中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虽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学生听说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