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送给奋进中的陇原巾帼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送暖草木长,陇原大地竞芬芳。在第109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陇原巾帼代表相聚金城,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姐妹们同欢唱,共高歌,倾情礼赞新中国。她们中有“陇原巾帼先锋”、2018年度全省“最美家庭”1000户中的代表、2018年度省级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200名中的代表、先进集体80个中的代表,优秀村(社区)妇联主席100名中的代表。她们一个个满面春风,盛装出席,在这个属于她们自己的节日里接受表彰,分享她们奋进中的难忘经历,她们的故事激励着陇原姐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负韶华、逐梦起舞。
陇原巾帼代表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樊锦诗、何鄂被授予“陇原巾帼先锋”称号


  60年如一日初心未改、矢志不渝,扎根大漠边城和千年石窟,为敦煌壁画保护呕心沥血,让这座文化圣殿和艺术宝库能够永放光芒、泽被世界。饱含着对黄河的爱恋与深情,用女性独具的慧眼和巧手,为中华民族找到了最温暖的依靠,为天下母亲雕出了最美好的形象。樊锦诗、何鄂,她们是敦煌女儿、陇人骄子,她们是女性楷模、甘肃骄傲。她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合力保护着文明的基因,用心珍藏着精神的密码。樊锦诗、何鄂被授予 “陇原巾帼先锋”称号。
  当两位泰斗站到舞台上的那一刻,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是陇原女性最美的光芒,更是文化自信的力量!

家风传承篇


  传承好家风,共筑中国梦
  文/记者 史旺平
  “童年是妈妈缝的花棉袄,温暖如初的怀抱……礼仪仁爱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为我的家自豪。”一首悠扬的《传家宝》,让我们的思绪凝聚在“家”这个温暖的概念上。1000户“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诉说着陇原大地传承好家风、共筑中国梦的精神,为波澜壮阔的时代送来一缕清风,给砥砺奋进的陇原注入一股暖流。
  勤劳致富 苦尽甘来
  一身老式西服、一双布鞋,脸庞透着红,瘦小的身躯……这个面容沧桑的农村妇女,很难让人将她和一个拥有年出栏量500多头生猪的养猪场老板联系起来。但正如她丈夫刘德成所说:“别看我媳妇瘦瘦小小,她真的很厉害!”
  谈起往事,来自庆阳市镇原县的杜月英几度哽咽:“2006年,在我女儿快要高考时,她爸在骑摩托车去学校给孩子送东西的路上,连人带车滚下了山坡,摩托车砸在他的后背上……”这次意外导致丈夫刘德成高位截瘫,让原本平静的4口之家变得乌云密布。
  “那个时候真的太难了,没有人可以帮我,只能自己承担。”丈夫出事前,杜月英夫妻俩信心满满,谋划就绪了一件发家致富的大事:购买 13头猪仔和一台粉料机,搭建几间简易的猪舍,准备搞养殖。丈夫出事后,入院治病、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喂养猪仔、十几亩地的农活、家务……所有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了杜月英的身上。她说:“当时我什么都没有想,只是没有白天黑夜地干活,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个用!”
杜月英全家福

  有一年,家里的80头猪生病了,杜月英和儿子为了给猪打针,一天一夜没休息。当时正值儿子开学报名,别的孩子报完名早回家了,儿子才准备去学校。儿子骑上自行车边哭边叮嘱妈妈:“不要再熬夜了,能打多少就打多少,要按时吃饭。”杜月英心里不是滋味,偷偷哭了一鼻子。2011年,因为养的猪感染口蹄疫,这让杜月英一下损失近20万元,她急得几天几夜没合眼,凭着心里的一股韧劲,杜月英将剩余的40头猪仔分开装在笼里,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一个一个单独照顾着它们的吃喝拉撒。刚开始,给猪打针、看病、买疫苗,杜月英什么都不会,但是她从来都没有畏惧过困难,她说:“不会了就学,一个人慢慢摸索。”
  丈夫出事的第二年,为了给躺在床上的丈夫解闷,杜月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刘德成想着给妻子帮些忙,就在网上学习养猪技术,了解市场、找销路,竟然成了网上养猪能手。现在,杜月英家的养猪场也走上了“互联网 ”模式,买猪、卖猪、购买疫苗,都是躺在炕上的刘德成一手在网上联系操作的。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后到镇原县中原乡信用社工作,儿子在家帮助母亲搞养殖。
  苦尽甘来,杜月英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楼,还买了一辆20万元的车。她和家人有着更大的“野心”,2018年花费50万元盖了一栋长100米的现代化猪棚,准备进一步擴大养殖规模。“以后我们还要盖自动化养殖场,让我们的养猪场像现代化工厂一样。”这是杜月英一家对未来的期许。
  教子有方 把爱传递
  生活在羲皇故里——天水的游德茂一家,因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游玉栋而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教子经验吸引邻里纷纷学习,他的家庭也因此获得2018年省级“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
  说起儿子游玉栋,老爸游德茂的言语中透露着满满的欣慰之情:“儿子从小到大,在学习上没有让我们当家长的操心过。”游玉栋高考时以超出一本线90分的好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大学4年,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上游,高质量完成了学业,获得“北京市优秀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并且获取中国传媒大学保研资格。从小到大,游玉栋不光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同时也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优异成绩的背后除了自己的拼搏,老师、学校的栽培,父母的教育尤为重要。他的成长用自己的话说:“父母一直叮嘱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想到别人,为集体、为他人所付出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成为了我的人生信条。这是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给予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游玉栋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践行父母的教诲。读研期间,游玉栋有幸成为团中央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成员之一。在选择新疆和四川支教地点时,他选择了更为艰苦的新疆,被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第一中学。在兵团工作锻炼的一年时间里,他把前沿的科学知识、新的时代理念带到西部新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鼓励他们更好地生活,努力地学习,他认为这是自己担当志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游德茂全家福

  孩子的成长犹如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与呵护,父母是孩子最无私的浇灌者与呵护者。游德茂作为一名优秀的家长,给我们分享的教子之方是:首先得尊重孩子,无论孩子多么年幼,对许多事也是很有感知的;其次,要成为孩子的玩伴,引导兴趣、引导行为,引导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想讓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巾帼脱贫篇


  为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先进点赞
  文/记者 张金仿
  脱贫攻坚主战场,始终活跃着“娘子军”。扶贫开发第一线,妇女撑起了“半边天”。走在时代前列,冲向脱贫前沿,她们英姿飒爽、意气奋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先进集体和个人,带领广大贫困妇女正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爽口源巾帼扶贫车间
党春香

  凝聚一心的姐妹,开出最美的百合花
  回望过去,对于吕斐斌来说,最让她珍重的是身边的这些姐妹们,一路走来,是大家凝聚一心的开拓奋进成就了“爽口源”的茁壮成长。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如今,在吕斐斌的带领下,“爽口源”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实现了越来越多贫困妇女的致富梦想。
  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特色农产品的种球组培繁育、生态农业种植、营养食品研发、出口食品生产、对外贸易及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开发的科技型企业,法人为吕斐斌。公司有女职工9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6%,平均年龄35岁。
  近年来,爽口源着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立足具有特色优势的兰州百合产业,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开展精准扶贫,增强贫困片区的“造血”功能,带动农户增收。
  “公司开发出的以兰州百合为原料的系列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兰州百合的附加值,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了西果园镇及周边地区500多名贫困女性的就业问题,安置了当地近150多名种植基地妇女进厂务工,大大提高了山区妇女脱贫致富的信心。”吕斐斌介绍说。
  宽以待人,厚德载物。姐妹们都亲切地叫吕斐斌“嫂子”,她也亲切地答应,对她而言,工作是自己的一部分,能和这么朴实的姐妹们一起年年有一个好的收成,是更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物质扶贫引导受助农户思想意识的转变,是这个集体的一大特点。公司出资130万元资金,采用“折资量化、分红到户”的方式分配给农户,让鹞子岭村73户贫困户246贫困人口参与享受企业生产线的发展红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68人。大家尝到了甜头,积极性也慢慢提高了。
  2018年11月,公司的出口食品加工车间被授予“扶贫车间”称号;2019年3月,公司荣获“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先进集体”,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摆在这个集体面前的,是更为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
  吕斐斌说:“这份荣誉属于我们集体,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和妇女工作者,我有责任去带领更多的姐妹过上幸福的日子,让我们这个大家庭越来越温暖、有力量。”
  乡间致富的带头人
  2018年,对党春香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她的春香农资农副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巾帼扶贫示范基地”,她个人也先后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村实用技术杰出人才”等荣誉。
  这些收获背后,是一路的艰辛与汗水,亦是一位智慧女性的勇气与自信。 1995年,初中毕业的党春香被招工到原定西县符家川乡供销社,成为生产资料门市部的一名营业员。没多久,由于供销社倒闭她下岗了,靠着几年来的销售经验和对这一行业的热爱,她创办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
  2003年,党春香联合当地38户农民,创办安定区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春香农资农副专业合作社。当时,农户普遍资金短缺,党春香便四处联络,以每人入股20元的形式成立了合作社,以种植蔬菜为主,后来随着发展壮大,又兼顾温室大棚和柴鸡养殖等农产品的开发,合作社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在周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广受欢迎。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家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入社社员的返利从2003年的1万元,到2015年的45万元,增加了45倍,带动3000户非供销社农民就业,有61户建档立卡户在她的帮助下脱贫致富。
  “看到农村那么多撂荒的土地都没人种,有的家庭娃娃没钱上学,有的人生病也没有钱治,我就想把闲散的劳动力带进来,让他们都到合作社打工挣一些钱,让大家的生活都好起来。”党春香说。
  未来,党春香有她自己的打算:逐步发展生态农业,将观光采摘、农家乐等生态农业发展起来,树立自己的品牌,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过上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好日子。

奋发有为篇


  用心做好服务,基层建新功
  文/ 记者 张宇昕
  在乡镇村落、田间地头,你们装点美丽乡村、扮靓幸福陇原。在城市社区、大街小巷,你们温暖平凡人生,照耀每个家庭。在最基层你们无私奉献,让广大女同胞安居乐业;在最基层你们用心工作,让妇联新形象深入人心。   她们是全省优秀村(社区)妇联主席。
  充满干劲,带领姐妹脱贫增收
谭月

  “现在每个月300元的薪酬落实到位了,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政府的一种鼓励和鞭策,让我在为广大妇女说话撑腰的时候特别有底气、有自信。”在活动现场,来自临夏州积石山县关家川乡白家沟村的村妇联主席谭月激动地说道。两年前,性格爽朗、热情果敢、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谭月,通过选举当选为村妇联主席,从此,她的身份便由在家务农的农民转变为服务妇女、推动当地妇女事业新发展的带头人——村妇联主席。
  “由于身处贫困县、贫困村,所以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谭月告诉记者,“当地80%左右的妇女都不识字,收入主要来自种地和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许多家庭思想比较落后,所以要想脱贫致富,关键要给他们带去新鲜的知识和得以掌握的技能。去年, 县妇联举办了‘陇原巧手 识字’培训活动,既组织村里的妇女们认识更多的字,而且教授草编技术,为大家找到一条在家就能挣钱的路子。大家的反响特别热烈,短短时间里就学会了用玉米皮编织草垫、拖鞋等方法,通过双手挣得了一份收入。”在带领广大妇女姐妹脱贫增收的路上,谭月始终充满干劲,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州妇联举办的基层妇联主席能力培训班上的发言:“我要更好地将学到的经验做法带到我们村的巾帼扶贫车间,鼓励带动村上的妇女姐妹实现顾家就业两不误,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她所说的白家沟村“巾帼扶贫车间”成立于2018年6月,车间承担对工服的缝纫、锁边等加工环节,如今已经吸纳10多位贫困妇女前来务工,平均1500元左右的月工资已经成为村里妇女补贴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
  乐于助人,拉近姐妹们的心
  来自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砂河塘村的村妇联主席许燕山也分享着她的工作经历:“妇联改革以前,我已经在村里担任了4年的妇代会主任,‘会改联’后,我又被推选为村妇联主席,这是大家对我的支持和认可,也是我工作的动力。”对村上的妇女们来说,乐于助人、认真负责是许燕山身上的标签,在专门建立的微信“妇联工作群”中,许燕山不仅及时转发传达最新的妇联工作消息,而且号召大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像广场舞这样的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每天的必备节目,参与人数近100人,使得姐妹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心里更亲了。
许燕山

  她总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都会去努力帮助大家。”去年参加了天祝县手工培训班的她,一回到砂河塘村,就主动联系爱好编织的妇女姐妹到她的家里,教授大家技术和方法,串珠、花瓶、纸巾盒等物品制作成为她们的拿手活。“下一步希望给大家多争取一些订单,把手工技术变成增收的财富。”谈到今年的计划,许燕山这样说道。从事妇女工作近6年的许燕生,说起对工作最大的感受时,她说:“妇联改革后,我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但是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妇女工作就是要做到大家的心坎里,妇联就是帮助妇女姐妹的娘家人。如何让姐妹们依靠妇联、信任妇联,既需要我们积极引导,也得益于妇联的好政策。比如以前妇联举办‘两癌’普查救助活动时,刚开始大部分人因为思想比较落后保守,对此比较排斥,后来村里查出2例癌症后,大家才意识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纷纷前来检查,从这之后,大家对妇联组织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工作开展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
  “我不苦、我情愿,小康路上我当先;我不累、我高兴,乡村振兴妇联行;我无怨、我无悔,因为我是娘家人……”一首《新时代陇原村妇联主席之歌》唱响活动现场。这是由此次10位优秀村(社区)妇联主席代表共同演绎的节目,虽然语句不多,但她们依旧一遍一遍地排练准备,只为向大家传递出基层妇联人的真诚心声。“在乡镇村落、田间地头,你們装点美丽乡村、扮靓幸福陇原。在城市社区、大街小巷,你们温暖平凡人生、照耀每个家庭。在最基层你们无私奉献,让广大女同胞安居乐业;在最基层你们用心工作,让妇联新形象深入人心。”就像这段颁奖词说的这样,这份荣誉她们当之无愧。
其他文献
故事1:他们的爱情,叫成全  刘卫东没有精力“矫情”地思考什么是爱情童话。他只是湘潭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小摊贩,最关心的是每天能卖出多少个红豆饼。  他又是个不一般的小摊贩,他的摊位是湘潭大学校长特批的。  刘卫东的妻子叫李时华,这所大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  他们是一对看上去身份十分悬殊的夫妻。  1989年,刚刚从益阳师范毕业分配到安化县教中学的李时华,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供销社工作的刘卫东。那一年,她
根据神经学的知识,人类视觉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形误导,亦即盲视:一种叫做变化盲视,它是指面对存在多样事物时,观察者无法注意到某些事物与此前的不同,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都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无意盲视,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视而不见。心理学家丹尼尔·J·西蒙斯设计了一个无意盲视的经典实验:他同哈佛大学的另一位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弗·F·沙布里艾做了一次实验,要求受试者
高考一扫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社会进步。高考功不可没。但当前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弊端,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它有利于人才的公正公平的选拔,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    一、十年灾难    “文革”十年对教育来讲是一次空前的大灾难。学校制度被打乱,学校秩序被破坏,高校停止招生多年,1970年虽然部分院校开始招生,但采取的是推荐的方式,没有考试。全社会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
“教育即解放”,是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觉得这个命题能够很好地概括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对此,我个人有着亲身的感受。  我是1975年上小学的,当时在一所大队办的村小。那时候,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只记得小伙伴们一起嬉笑着、打闹着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放学又一块儿去打猪草、放牛羊,为生产队捡粪积肥。高年级的时候,晚上各自提着马灯和煤油灯去上夜学,没有家长陪伴,也很少
《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中的一册,捧读它,颇有感触。    一、权力结构下的教师    教师,作为教育精神的体现者与具体教育过程的执行者,在国家教育体系里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近现代史复杂而曲折,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新中国成立以后亦经历了包括解放初期、“文化大革命”和
亲爱的妈妈:  我真的很想您!  要是您还在世,再过几天就是您的81岁寿辰,可您离开我们已经有14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您,每当春天杏花开时,心里总特别想给您说些什么,每当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心情无言表述,泪流满面!妈妈,没有您的日子里我们都很想您,特别是我爸,虽然嘴上不说,可他比我们谁都需要您的陪伴,坚持要守在家里,带领儿孙们在咱家的房前屋后种植了松树等各种花草,把咱家现在经营成“生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领域,围绕着其中教与学的各种研究及成果一片繁荣。然而细究之下,仍有一些令人遗憾之处。以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来说,现状不容乐观。实际操作中,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老路子。这种评价既不能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与激励作用,也导致迄今没能就“一节好课是什么样的”这个关键性问题提出明确的建设性意见,令广大教学一线的
一、关于权利意识的一般认识    所谓权利意识就是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具体来说,权利意识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公民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觉地把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以免损害其他
“举人”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得较晚。尽管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就诏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举荐贤才,文帝时又两次下诏,令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时,更是建立了制度化的察举制,但西汉时期,“举人”一词极其罕见。《史记》中根本就不曾见,《汉书》中,只出现了有限的一次。《汉书严延年传》中有这么一段话:“延年坐选举不实贬秩,笑曰:‘后敢复有举人者矣!’”西汉著名的酷吏严延年,因为举荐的人不称职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本届政府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笔者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人民参与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但很长时间内,我们更重视教育的“国计”性,而忽视了教育的“民生”性,也就是说我们更多关注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贡献而较少考虑到教育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尽管个人利益与社会和国家整体利益是一致的,比如国强则民富,但这二者的利益又不可能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