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奥尔夫教学法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和深入,在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塑造学生良好气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的特点,探究出合唱教学与奥尔夫教学法的融合教学策略,着眼于教落脚于学,让学生在学习时深有体会,收获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合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169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小学生嗓音状况与音乐素质等的不同使得教师多沿用传统的教唱方式,趋于形式化、呆板化。而在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对乐理、乐感、表演等内容进行把握,可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元素融入合唱中,注重对每个学生主体的关注,重视学生合作意識与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关注音乐本身的活力,丰富小学合唱教学方法,让合唱更具特色。
1、运用集体活动,提高合唱趣味性
奥尔夫教学法更加关注学习主体的发展,强调每个学生都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互动,发挥集体活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合唱教学的趣味性,做到充分关注学生内心的理解,让学生合唱之旅的趣味性更浓,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为之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合唱歌曲《我的祖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这首歌曲深情亲切、动人激情的特点,在合唱训练之前先让学生们按声部的不同分好组,每组划分好歌词,组内学生集体进行发声练习,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然后再像合唱时那样组合起来朗诵。而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二声部使歌曲的旋律更加激情澎湃,曲调更加丰富多变,所以二声部合唱的表现能力要丰富许多,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二声部的学生先唱,让全体学生在仔细聆听中对二声部的合唱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句学习旋律,教学完成后合到一起进行演唱。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每个声部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分工,并努力学习自己声部的旋律音调,这就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对他们进行了音乐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主义观点,使其自然、主动地接受专业知识。
2、结合舞蹈动作,培养学生节奏感
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魂,所以教师可以从节奏入手,融合音乐与舞蹈动作,在节奏方面对学生多加训练,让他们不断体验肢体姿势与节奏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促进思维与节奏之间的协调,从而激发合唱热情,更真切地感受和领悟歌曲旋律节奏,提升合唱训练的效率。
例如,在4/4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放一段4/4拍的音乐,如《欢乐颂》《爱的人间》等,并把“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的规律告诉他们,让大家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歌曲节拍、节奏的特点。接着带领学生根据自己对4/4拍音乐的理解跳一段舞蹈,体验肢体姿势与节拍节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培养节奏感,增加对歌曲感情的理解和培养,这符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积极律动的教学特点。在学习3/4拍时还可以结合声势动作,让学生用力拍左腿一下,再轻轻地拍右腿两下,或是用力跺左脚一下,再轻轻地跺右脚两下,以此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与形式化、呆板化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易于被小学生接受,也更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巩固乐理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3、关注情感训练,提升音乐表现力
奥尔夫音乐强调即兴创作的音乐活力,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即兴演唱活动,以此训练他们对合唱歌曲的独立思考与理解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音乐思维更加流畅、头脑更加灵活,从而激发出小学生更多的活力,提升音乐表现力。
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音乐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情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奥尔夫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情感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捕捉作品音乐形象的技能,并训练他们歌唱情感的表达与抒发。例如,在合唱歌曲《美丽的花儿》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即兴地进行指挥,让其他学生进行表演,或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名学生即兴指挥,组内其他学生进行表演的合唱训练。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跟唱,并跟着乐句画出图形,在歌词一旁画出美丽的花朵,让合唱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充分融合,这有助于他们带着感动与真情用心演唱,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花朵的美,培养音乐创造力,提升音乐表现力。
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元素与小学合唱教学的完美融合,对于丰富音乐理论以及创新教学实践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奥尔夫教学法加以灵活运用,营造快乐的集体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音乐知识,并在课堂上将知识消化,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欣沛.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崔雅君. 论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合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169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小学生嗓音状况与音乐素质等的不同使得教师多沿用传统的教唱方式,趋于形式化、呆板化。而在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对乐理、乐感、表演等内容进行把握,可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元素融入合唱中,注重对每个学生主体的关注,重视学生合作意識与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关注音乐本身的活力,丰富小学合唱教学方法,让合唱更具特色。
1、运用集体活动,提高合唱趣味性
奥尔夫教学法更加关注学习主体的发展,强调每个学生都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互动,发挥集体活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合唱教学的趣味性,做到充分关注学生内心的理解,让学生合唱之旅的趣味性更浓,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为之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合唱歌曲《我的祖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这首歌曲深情亲切、动人激情的特点,在合唱训练之前先让学生们按声部的不同分好组,每组划分好歌词,组内学生集体进行发声练习,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然后再像合唱时那样组合起来朗诵。而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二声部使歌曲的旋律更加激情澎湃,曲调更加丰富多变,所以二声部合唱的表现能力要丰富许多,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二声部的学生先唱,让全体学生在仔细聆听中对二声部的合唱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句学习旋律,教学完成后合到一起进行演唱。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每个声部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分工,并努力学习自己声部的旋律音调,这就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对他们进行了音乐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主义观点,使其自然、主动地接受专业知识。
2、结合舞蹈动作,培养学生节奏感
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魂,所以教师可以从节奏入手,融合音乐与舞蹈动作,在节奏方面对学生多加训练,让他们不断体验肢体姿势与节奏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促进思维与节奏之间的协调,从而激发合唱热情,更真切地感受和领悟歌曲旋律节奏,提升合唱训练的效率。
例如,在4/4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放一段4/4拍的音乐,如《欢乐颂》《爱的人间》等,并把“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的规律告诉他们,让大家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歌曲节拍、节奏的特点。接着带领学生根据自己对4/4拍音乐的理解跳一段舞蹈,体验肢体姿势与节拍节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培养节奏感,增加对歌曲感情的理解和培养,这符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积极律动的教学特点。在学习3/4拍时还可以结合声势动作,让学生用力拍左腿一下,再轻轻地拍右腿两下,或是用力跺左脚一下,再轻轻地跺右脚两下,以此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与形式化、呆板化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易于被小学生接受,也更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巩固乐理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3、关注情感训练,提升音乐表现力
奥尔夫音乐强调即兴创作的音乐活力,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即兴演唱活动,以此训练他们对合唱歌曲的独立思考与理解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音乐思维更加流畅、头脑更加灵活,从而激发出小学生更多的活力,提升音乐表现力。
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音乐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情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奥尔夫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情感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捕捉作品音乐形象的技能,并训练他们歌唱情感的表达与抒发。例如,在合唱歌曲《美丽的花儿》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即兴地进行指挥,让其他学生进行表演,或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名学生即兴指挥,组内其他学生进行表演的合唱训练。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跟唱,并跟着乐句画出图形,在歌词一旁画出美丽的花朵,让合唱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充分融合,这有助于他们带着感动与真情用心演唱,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花朵的美,培养音乐创造力,提升音乐表现力。
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元素与小学合唱教学的完美融合,对于丰富音乐理论以及创新教学实践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奥尔夫教学法加以灵活运用,营造快乐的集体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音乐知识,并在课堂上将知识消化,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欣沛.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崔雅君. 论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