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较为开放的话题,专家学者应当做到吸取百家之长,以使其思想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思想水平,使国民具备更高的思想素质。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王阳明所提倡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讲述了对于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与方式,因此通过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进行研究,并从中寻找出有关思想素质教育的客观规律,可以极大地提升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教学有效性,从而使社会大众能够明辨是非,并为其今后的社会生活做出良好的思想指引。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
前言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之中,孕育出了相当多优秀且深刻的哲学思想,因此我国的传统思想便是对这几千年文化与思想的集合。而在传统思想之中仍然不乏有大量的优秀理论对今天的思想教育产生影响,其中包括“自强不息”以及“以人为本”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理念。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通过将优秀的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极大的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思想素质,从而帮助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实际上,心学的理念发源于孟子,但在荀子之后有所衰弱,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陷入沉寂。在宋代时期,朱熹、程颐、程颢等人通过对理学进行宏伟且严密的论证,使得其成为一门系统且独立的学问,由于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因此颇得统治阶级好感,并被其视为国学,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封建意识的思想主体。然而由于其思想中本身所含有的教条过于陈腐,以致于整个学术界处于一片死寂的状态,社会风气亦在日渐败坏,社会大众亦在不断寻衅滋事,因而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担忧。为此,陆九渊便提出了针对时弊的心学思想,而王阳明则在继承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佛学思想而将其发展至极致,并最终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思想。
一、致良知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其认为圣贤之道便是“致良知”,这不仅是每个人的“命”,同时亦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道”,其作为人生存于世间的根本目标,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理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王阳明认为所谓良知便是人对于良知、良心的感受,而人们所常提及的良知未眠便是社会大众对于良心的理解,属于人类内心心理状况的一种常规状态,心不动即为人之命,心若动则为人之运,心动与否则关系到人在整个世间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良知作为人类所天生附带的心理状态,对于良知的具体把握必须要与后天实践活动相结合。致良知作为人存在于世并与其他人、事、物相处的基本方式,是对人内心的一种自我感悟和修养,其最终目的在于对自身思想观念的重建并使其做到尽善尽美。
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本身属于自然之本,若长期执念于此,则只能获得对于良知的片面理解,为此则必须要以后天实践(致知活动),来全面感受其在实践的具体存在,从而获得对于良知的全面认识。在王阳明看来,其将致良知这一过程视作知行合一,后者在具体表现上则为良知借助本体之行动而升华为自觉自知,故而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的过程实际上便是通过“格物”来实现对天赋良知的感悟。在确定人的良知必须要借助后天时间方可得到升华后,王阳明又提出了以良知为前提所展开的致知活动,王阳明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良知,如果没有良知,则不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言以蔽之,良知在起初并不是人体的自主感悟,但是良知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人类自身意识而对人类的思想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约束和指引,从而不断丰富其对于良知的理解。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整个致知活动是人类培养其自身德行的一种过程,王阳明心学思想里所提及的良知主要指的是一些普遍的道德理念,而致知则是其在道德理念指引下的一种实践活动,而这样通过行动来获得对于良知认知与感悟的活动便是人类德行培养的过程。因此就总体而言,人类认识论中的格物致知以及道德修养中的诚意在共同构成了其对于良知的致知过程。格物而致知便是人类以其诚意对天赋良知践行与感悟的统一过程。
二、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这一理论之后又将其总结归纳为“知行合一”理念。实际上,执行问题作为我国古代哲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理论问题,早在先秦时期便已有提及,在《左传》中便有相关论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而这便是就知行难易的角度来讲解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宋代,有相当多的儒学大师参与到了知行顺序的论述之中,其中程朱理学认为知先行后,知在先,行在后,以知作为本,以行作为末。而王阳明则认为,先儒们将知行强行分开,并将其分作两件事来陈述的观念是错误的。他认为知与行作为相互包含的两个方面,其中知作为行的意识指导,而行则为知的客观实践相,并且认知作为行动与实践的开始,行动则标志着认知活动的完成。任何人的行动都离不开其动机,人类只有在对某种目的有了追求的欲望,才会为此而行动,而行動便是将原先所认定的方案予以实施,并达到其预期目的过程,只有在动机完成之后,这一系列认知过程才算完成。因此,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知与行作为互相包含的主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作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将其分开进行论述。
王阳明为了鼓励人们能够积极的践行社会活动,提出了知行合一理念,并强调道,真正的认知只有在实践中方可获得,若想不付出实践便获得认知是不现实的。因此人们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不断丰富其对于所处世界的认知。
三、致良知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就本体论而言,王阳明所提倡的我心即为良知,而良知即为天理的理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就认识论而言,这一思想却有极大地现实意义。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理论能够极大的激发主体在实践活动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人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对自我的完善与发展。而这一点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主体间性在取向上是极为一致的,除此以外,致良知这一理论在诸多方面与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教育是趋于一致的。
在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中,要做到格物、格人。所谓格物,便是对世间真理的探寻,其能够对人类的认知进行引导和把握。所谓格人,便是对自身命运的把控,每个人应当依照其自身的命运轨迹生活,并从中培养起自身的道德修养。王阳明心学思想十分强调对于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王阳明认为人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便是其自身的自我修养,而其致良知便是对其自身修养的一种良好指引,同时他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社会属性,同时唤醒每个人的个性,从而使人既能够作为社会人存在,亦能够作为个人人存在。良知作为人的天性之物,容易被外界的假象所蒙蔽,因此人必须要接受长期的道德熏陶以及教育,从而使其能够在社会实践正确对待是非过错。 四、知行合一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的部分学者认为,若要做好现代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则必须要先对“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方可将其转化为行,因此其理念在于先知而后行,以行动、时间来深化其认知。然而实际上此种思想存有一定狹隘性,并非先知而后行,进而慢慢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而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寻找自己的真知,践行自己的真知,做到知行合一。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们必须要学会对受教育者的正确引导,要让受教育者能够对自己心中的良知进行认知和感悟,并鼓励其以自身心中的良知来指导其社会实践,从而使其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人类属于自然界中的一份子,而人类以及自然界均受到一种规律的支配,那便是天理,但就人类内心而言,天理与人心,同为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总结,同时指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社会的宝贵遗产;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部分,即是“理”,也是“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先自己体悟出“真知”,做到“知行合一”,然后帮助受教育者去人欲,存天理。要求受教育者念念不忘保存天理,时间长了,整个心思就凝聚到天理上了,最终上升到纯正的境界。这不是要求受教育者只在静的状态下体悟天理,在遇事时,更要以本心即天理处理事,同时在遇事中检验本心,是否达到纯乎天然的境界。即做到“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五、总结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思想教育理论,其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能够在其自身良知的指引下去践行社会活动,并在践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得到反省,从而获得有关良知的更加全面的认知。而在知与行的反复实践与认知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亦有了相应的提升和完善,而这便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体现过。
参考文献:
[1]王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浅析[J]. 法制与社会, 2011(26):244-245.
[2]梁瑛楠.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发微[J]. 兰台世界, 2013(3):118-119.
[3]郭子.弘扬王阳明心学 树立正确价值观[J]. 理论与当代, 2015(2):48-49.
[4]李朝飞.由阳明心学看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J]. 大观周刊, 2012(8):47-48.
[5]罗佳,翟利鹏.知善知恶是良知——从王阳明思想的影响看当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才智,2012,(21):167-168.
[6]王进. 哲人的告诫:良知与政治——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政治一哲学研究[J]. 人文杂志, 2012(4):41-45.
[7]管维维. 浅谈高中思想史教学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相关教学为例[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8):14-15.
[8]李幼蒸. 王阳明和胡塞尔的心学还原论——“重读王阳明”和“重读胡塞尔”[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9-24.
作者简介:张丹丹(1991—),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
前言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之中,孕育出了相当多优秀且深刻的哲学思想,因此我国的传统思想便是对这几千年文化与思想的集合。而在传统思想之中仍然不乏有大量的优秀理论对今天的思想教育产生影响,其中包括“自强不息”以及“以人为本”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理念。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通过将优秀的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极大的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思想素质,从而帮助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实际上,心学的理念发源于孟子,但在荀子之后有所衰弱,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陷入沉寂。在宋代时期,朱熹、程颐、程颢等人通过对理学进行宏伟且严密的论证,使得其成为一门系统且独立的学问,由于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因此颇得统治阶级好感,并被其视为国学,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封建意识的思想主体。然而由于其思想中本身所含有的教条过于陈腐,以致于整个学术界处于一片死寂的状态,社会风气亦在日渐败坏,社会大众亦在不断寻衅滋事,因而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担忧。为此,陆九渊便提出了针对时弊的心学思想,而王阳明则在继承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佛学思想而将其发展至极致,并最终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思想。
一、致良知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其认为圣贤之道便是“致良知”,这不仅是每个人的“命”,同时亦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道”,其作为人生存于世间的根本目标,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理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王阳明认为所谓良知便是人对于良知、良心的感受,而人们所常提及的良知未眠便是社会大众对于良心的理解,属于人类内心心理状况的一种常规状态,心不动即为人之命,心若动则为人之运,心动与否则关系到人在整个世间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良知作为人类所天生附带的心理状态,对于良知的具体把握必须要与后天实践活动相结合。致良知作为人存在于世并与其他人、事、物相处的基本方式,是对人内心的一种自我感悟和修养,其最终目的在于对自身思想观念的重建并使其做到尽善尽美。
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本身属于自然之本,若长期执念于此,则只能获得对于良知的片面理解,为此则必须要以后天实践(致知活动),来全面感受其在实践的具体存在,从而获得对于良知的全面认识。在王阳明看来,其将致良知这一过程视作知行合一,后者在具体表现上则为良知借助本体之行动而升华为自觉自知,故而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的过程实际上便是通过“格物”来实现对天赋良知的感悟。在确定人的良知必须要借助后天时间方可得到升华后,王阳明又提出了以良知为前提所展开的致知活动,王阳明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良知,如果没有良知,则不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言以蔽之,良知在起初并不是人体的自主感悟,但是良知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人类自身意识而对人类的思想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约束和指引,从而不断丰富其对于良知的理解。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整个致知活动是人类培养其自身德行的一种过程,王阳明心学思想里所提及的良知主要指的是一些普遍的道德理念,而致知则是其在道德理念指引下的一种实践活动,而这样通过行动来获得对于良知认知与感悟的活动便是人类德行培养的过程。因此就总体而言,人类认识论中的格物致知以及道德修养中的诚意在共同构成了其对于良知的致知过程。格物而致知便是人类以其诚意对天赋良知践行与感悟的统一过程。
二、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这一理论之后又将其总结归纳为“知行合一”理念。实际上,执行问题作为我国古代哲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理论问题,早在先秦时期便已有提及,在《左传》中便有相关论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而这便是就知行难易的角度来讲解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宋代,有相当多的儒学大师参与到了知行顺序的论述之中,其中程朱理学认为知先行后,知在先,行在后,以知作为本,以行作为末。而王阳明则认为,先儒们将知行强行分开,并将其分作两件事来陈述的观念是错误的。他认为知与行作为相互包含的两个方面,其中知作为行的意识指导,而行则为知的客观实践相,并且认知作为行动与实践的开始,行动则标志着认知活动的完成。任何人的行动都离不开其动机,人类只有在对某种目的有了追求的欲望,才会为此而行动,而行動便是将原先所认定的方案予以实施,并达到其预期目的过程,只有在动机完成之后,这一系列认知过程才算完成。因此,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知与行作为互相包含的主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作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将其分开进行论述。
王阳明为了鼓励人们能够积极的践行社会活动,提出了知行合一理念,并强调道,真正的认知只有在实践中方可获得,若想不付出实践便获得认知是不现实的。因此人们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不断丰富其对于所处世界的认知。
三、致良知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就本体论而言,王阳明所提倡的我心即为良知,而良知即为天理的理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就认识论而言,这一思想却有极大地现实意义。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理论能够极大的激发主体在实践活动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人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对自我的完善与发展。而这一点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主体间性在取向上是极为一致的,除此以外,致良知这一理论在诸多方面与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教育是趋于一致的。
在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中,要做到格物、格人。所谓格物,便是对世间真理的探寻,其能够对人类的认知进行引导和把握。所谓格人,便是对自身命运的把控,每个人应当依照其自身的命运轨迹生活,并从中培养起自身的道德修养。王阳明心学思想十分强调对于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王阳明认为人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便是其自身的自我修养,而其致良知便是对其自身修养的一种良好指引,同时他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社会属性,同时唤醒每个人的个性,从而使人既能够作为社会人存在,亦能够作为个人人存在。良知作为人的天性之物,容易被外界的假象所蒙蔽,因此人必须要接受长期的道德熏陶以及教育,从而使其能够在社会实践正确对待是非过错。 四、知行合一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的部分学者认为,若要做好现代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则必须要先对“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方可将其转化为行,因此其理念在于先知而后行,以行动、时间来深化其认知。然而实际上此种思想存有一定狹隘性,并非先知而后行,进而慢慢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而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寻找自己的真知,践行自己的真知,做到知行合一。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们必须要学会对受教育者的正确引导,要让受教育者能够对自己心中的良知进行认知和感悟,并鼓励其以自身心中的良知来指导其社会实践,从而使其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人类属于自然界中的一份子,而人类以及自然界均受到一种规律的支配,那便是天理,但就人类内心而言,天理与人心,同为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总结,同时指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社会的宝贵遗产;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部分,即是“理”,也是“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先自己体悟出“真知”,做到“知行合一”,然后帮助受教育者去人欲,存天理。要求受教育者念念不忘保存天理,时间长了,整个心思就凝聚到天理上了,最终上升到纯正的境界。这不是要求受教育者只在静的状态下体悟天理,在遇事时,更要以本心即天理处理事,同时在遇事中检验本心,是否达到纯乎天然的境界。即做到“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五、总结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思想教育理论,其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能够在其自身良知的指引下去践行社会活动,并在践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得到反省,从而获得有关良知的更加全面的认知。而在知与行的反复实践与认知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亦有了相应的提升和完善,而这便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体现过。
参考文献:
[1]王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浅析[J]. 法制与社会, 2011(26):244-245.
[2]梁瑛楠.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发微[J]. 兰台世界, 2013(3):118-119.
[3]郭子.弘扬王阳明心学 树立正确价值观[J]. 理论与当代, 2015(2):48-49.
[4]李朝飞.由阳明心学看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J]. 大观周刊, 2012(8):47-48.
[5]罗佳,翟利鹏.知善知恶是良知——从王阳明思想的影响看当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才智,2012,(21):167-168.
[6]王进. 哲人的告诫:良知与政治——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政治一哲学研究[J]. 人文杂志, 2012(4):41-45.
[7]管维维. 浅谈高中思想史教学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相关教学为例[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8):14-15.
[8]李幼蒸. 王阳明和胡塞尔的心学还原论——“重读王阳明”和“重读胡塞尔”[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9-24.
作者简介:张丹丹(1991—),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