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个好老师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菱学诗》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本名英莲,是“应怜”的谐音。这名字暗示她将一生坎坷。她出身于乡宦诗书之家,五岁时被人贩子拐去,稍长,被卖给小乡绅之子冯渊。拐子收了冯家的银钱,却又将英莲偷卖给薛蟠。无法无天的薛蟠怎把冯渊搁在眼里,钱多又有亲戚撑腰的薛蟠几下子就要了冯渊的小命。眼看就要 “出头”的 英莲,又由狼窝落入了虎口。英莲品貌言行不俗,但不知家在何方、父母是谁,这让薛蟠的妹妹薛宝钗心生怜惜,时时处处善待她,并为其取名“香菱”。薛蟠行为不检点,被柳湘莲一顿痛打。这一番打,让薛蟠终于省了点事,为躲羞,向寡母及妹妹晓明“要成人立事,学习着做买卖”去。薛霸王的暂时离开,成全了香菱的一段好日子。
  香菱是个灵秀聪敏执著的女孩儿,但她在薛家与一个大丫头没啥区别,平日忙得没鼻子没眼,常常是丢了“笆儿弄扫帚”。薛蟠出远门,使她突然脱离了桎梏,女孩子家的玩心和雅兴不知不觉中蓬勃起来。宝钗把她带进大观园,无形中给了她一个发展的平台。优雅洁净的大观园是青春少女的天堂。香菱来到这里好像鱼儿游进了青碧的水塘,素怀慧心的她要做一番快乐的扑腾,才不枉命运的垂顾。“海棠诗社”的曼妙少女,人人皆是诗翁,香菱早已暗自钦羡——“偷空儿就看一两首”。借助大观园,香菱深藏于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学习作诗也就成了香菱的夙愿。学诗少不了要拜师,要找一个能教又愿教的老师并非易事。香菱掂掇来掂掇去,那人终于出现了,谁呀,黛玉。
  黛玉在世人眼里是个孤傲难以亲近的人。黛玉外表的“冷”与内心的“热”被香菱看了个对穿,所以一心要拜其为师。为什么香菱觉得黛玉亲,而黛玉慨然允诺,待香菱那么友善?原来,黛玉与香菱在身世上有交集。同为孤儿寄人篱下,主动权在他人手中,很多事都需他人援手,无法自己做主。“凡事终是寸步留心”是黛玉在贾府的行事规则。那种惺惺相惜之情不是个中人很难体悟。四十八回写道,进园当晚,趁宝钗等人都往贾母处去承欢,香菱迫不及待寻了个空闲,独自一人来寻黛玉,一点都不讲客套地直陈胸臆:“‘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学!不过是起承转合……’”这段对话满溢着欢欣,两个脸漾笑意的青春少女殷殷交谈,没有算计只有诚意,如两位神交已久的朋友逮住了机会相互表白。
  黛玉为师责任心极强,不为师则矣,为就要为好师,她毫无保留地把平生所学体悟到的作诗真谛教给香菱。首先,列举名作,让香菱多读,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对诗歌的语言感悟能力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越来越高。其次,黛玉让香菱明白,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律,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绝,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第三,鼓励香菱大胆想象,敢于创作。黛玉认为,形象思维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大胆的想象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黛玉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每每都是站在香菱的角度为香菱着想,充满了一个好老师应有的禀赋:善于激发学生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悟性在学习中很关键。知香菱者,黛玉也。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随着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她的心灵变得丰盈,当黛玉问她“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香菱阐释的心得证明了她极高的艺术天分——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她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一个不厌其烦,细心指导;一个虚心受教,废寝忘食。“人以群分”那是至理,两个美少女此番相处之洽,感人肺腑,上演的这幕师傅、弟子教学篇堪为后世范本。
  香菱得到黛玉的诚心指点,益发信心满满。“出神”“抠土”“皱一回眉,自己又含笑一回”“嘟嘟哝哝”的香菱在宝钗眼里是“这个人定要疯了”!而宝玉则是当着诗社一干人,反驳宝钗,赞扬香菱作诗:“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他这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借宝玉之口,体现出曹雪芹反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宝钗听了王顾左右而言他,反而用香菱苦志学诗教训起宝玉来:“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香菱第二稿作成,当众人向黛玉问香菱作的如何,黛玉依然秉承为师的成人之美风范,说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宝钗看了马上讥讽为“原来诗从胡说来”,“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潜台词依然还是责怪黛玉惹事。
  香菱写第三稿时“挖耳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第三稿诗作的成功,肯定了香菱苦志学诗见了效果,也肯定了黛玉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的正确。重读“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中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语》,忽有所悟:黛玉指导香菱作诗的程序与国学大师王国维所标示的人生三种境界不谋而合。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借黛玉指导香菱作诗的言语行动,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开始学习作诗,到最终成长为诗人的必经之路,而且还揭示了做人的幽曲繁复,成大学问大事业的不易。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导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在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来自教师方面的:  提问随意化: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而是根据主观想象随意提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的性不强,对朗读的认识不足;朗读的范围、方式选择不当;缺乏正確的朗读指导;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  朗读是把
期刊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学生以教师设计的“活动单”为媒介,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自主交流,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有时学生的探究并不能如课前预设的那样完整全面,那样准确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机智的衔接过渡。  在教学《幽径悲剧》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被毁之前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根据提出的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努力地寻找着那些符合要求的句子。徘徊在课堂
期刊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基础薄弱生,他们学习成绩差,受同学歧视,家长的讽刺,老师的指责、批评成了家常便饭,时间长了,表面上变得麻木,满不在乎,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很痛苦。他们对赞美的渴望如同久旱的禾苗盼甘露,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赞美”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我班金达同学,入学时学习成绩很差,习惯很不好,语文基础
期刊
一套普通的两居室,被温馨的话所环绕,到处都洋溢着温暖,这就是我家。女儿已经上中学了,我和老公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家庭经济并不是很优裕,但我们一家三口有团结的心,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我们全家人能携手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播下幸福的种子,放长目光面对将来。  2012年1月27日即大年初五的中午,大家还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一场厄运此时正悄无声息的降临到我们全家人身上,中午12点多我们一家三口从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确立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明教学目标,钻研《新课程》和教材,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知识能力和水平,确立既符合《新课程》要求,又兼顾教材具体要求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人教版语文教材有六个单元,内容有关爱、民俗、大自然等方面,对于
期刊
教学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这一特殊情境中的自主探究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但是长期以来,教学实践却成了无人的程序性劳动.教师面对权威的教材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学生则成了被动吸收的机器。所以国家和地方将课程权力适当让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因此,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更趋于
期刊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新课程理念已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产生了一种困惑: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文本、教法、手段,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学内容是客观的,须经心理状态这一中介才能内化于学习主体,而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出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门,也是教者真正走进新课程的成功之
期刊
近几年,中考作文以命题或半命题为主。学生作文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具有清新气息和真情流露的作文并不多,而故作煽情,拿腔作调文章却屡见不鲜。不加选择,流水叙事,毫无情节“裸奔”之作也俯首皆是。究其原因是科学主义告诉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健康的东西,要写有意义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能胡思乱想,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应该开头写什么,中间 写什么
期刊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  所以,小说教学常常从分析小说三要素入手,最后来探讨作品的主旨,一篇小说的教学课时往往至少四节课以上。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快速阅读一篇小说呢?可以引导他们顺“因”摸“旨”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