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不管哪个国家的学校都没有教:一是对死亡的面对;二是对爱的深刻体验;三是对生活美的万般眷念。其实,这三件事情最后又同归于一件事情——死亡,这是对爱与美做的一个检查。”这是恩江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课上正在诵读着的一段话,特级教师孙建锋正在执教《凄美的放手》。里面的两个故事扣人心弦、震撼心灵:前一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妻子和丈夫在攀岩时,看到丈夫在靠近顶峰时失足,毅然脱离崖壁,搂接住迅速下坠的丈夫,共同坠入万丈深谷。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98年中国嘉鱼的洪灾时期,妻子和丈夫同时抓住急流中的一棵小树求生,但当洪水猛涨,眼看树干无力承受之时,妻子从容地放开了紧握树干的双手,平静地消失在洪流中。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课堂上,孙老师和四十多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共同演绎了一曲“爱”与“美”的颂歌,诠释了对“死”的深度见解,令前来听课观摩的教师叹为观止,也令我久久沉浸在爱与美的感动中。
一、真情涌动的“凄美”
欣赏孙建锋老师《凄美的放手》的阅读教学,你会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有切肤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你会被师生间那充满魔力的对话深深折服。孙老师用饱含魅力的语言,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的语言似泓泉倾心而出,爽心明智;震撼了听课教师的心灵,让他们产生了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凄美的放手》中关于关键词的引导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一只大羊没尾巴。猜一字。
生:美。
师:你会用“美”组词吗?
生:美丽、美好、壮美、凄美……
师:老师知道关于美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美好”一面的,另一类是“忧伤”一面的。“忧伤”一类的词是哪个?
生:凄美。
师:谁会写“凄”?
生:(板演)
师:(帮助学生写正确)第三遍终于写对了,有什么体会?
生:注意字的细微处。
(教师补全课题,学生齐读)
师:这个课题应是怎样的基调?(引导读出感觉)
学生:忧伤,令人感动,气馁……
师:关键词在哪儿?(第一次)
生:凄美。
生:放手。
师:参加活动都有机会为别人服务。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定下基调。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字字有情……
(学生非常投入地读书)
师:读书要入情。读了课文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第二次)
生:凄美。
生:“凄美”修饰放手。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次要在正确这一关作努力。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念书的声音,它就像一段交响乐,回荡在孙老师的耳边。
二、演绎着生命的感悟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学生个体和群体,教师个体以及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流程都是充满活力的。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孙老师的朗读指导也散发着人格的魅力:
师:让我再陪你走一程,走向哪里?
(生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师:他们死得多么浪漫,多么洒脱,多么飘然,多么诗意。让我们再读这几句话。
(生再富有感情地读)
师:(不时地加以鼓励)
“他读的机会很少。好孩子(扶着学生的肩),离开座位上讲台前读。”
“他念的时候,感觉多好,色彩感、动感都在他的语言中展现。”
“孙老师很钦佩他。谁敢挑战?读一读,试一试就知道了。这一次不仅仅读正确,要读出情味。”
“欣赏别人,是一种了不起的表现。”
“读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每当同学说的时候,聆听很重要。”
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因为对学生而言,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正如清代学者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学生唯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为孙老师追求的“‘读’占鳌头”叫好!
三、舞动着生命的激情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眉飞色舞,兴致高涨;听课者怦然心动,眉开眼笑,神采飞扬。这些都得益于孙老师丰腴的人文底蕴和由此幻化成的个性语言。正是这些文采熠熠、对仗工整的课堂语言,放飞了想象,唤醒了思维,激起了灵性,才使得师生间对话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散发着浓浓的深情,传递着撼人心魄的魔力。
师:这是两个女人对死的坦然面对,这是两个女人对爱的深刻体验,这是两个女人对生活美的万般眷恋。同学们,你禁不住想对她们说些什么?
生:我禁不住想对莫莉亚丝说,罗夫曼有你这样一个同生共死的爱人,死而无憾。
师:她们的死多么令人荡气回肠。你所说也是一个男人的情感,多么真、多么纯。
生:我禁不住想对董方保的妻子说,您真伟大!就是您这一放,让孩子有学上;就是您这一放,为祖国培育栋梁;就是您这一放,让生命永创辉煌!
师:(走近这位男同学,把他抱到桌子上)你现在比我高,因为你站在桌子上,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我仰视你,是因为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独到的想法。你能让我亲你一下吗?(在男同学的额头上亲了一下)我愿意和在场的同学、听课的老师一起再次聆听你刚才讲过的话语。
(该生激动地再说一遍,全场热烈鼓掌)
师:当我们精神相遇、心情愉悦的时候,常常会忘记身体的疲劳。谢谢同学们,让我有机会和你们共同度过了我生命中有意义的90分钟!(掌声)
孙老师的教学,其实已提升到让学生由解读文本到感悟人生这一境界了。课堂上,时而有一滴甘露注入学生的血液,令学生热血沸腾;时而有一片雪花飘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洁净庄严;时而有一朵心花映入学生的心房,让学生明艳开朗。这样的课堂,哪有心火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在这堂课上,受到孙老师鼓励的那个名叫张羽翀的学生是幸福的,他得到的难道仅仅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吗?
在这堂课上,受到孙老师夸奖的女孩是幸福的,当着那么多教师的面,孙老师狠狠地表扬了她,并再一次握住了她的手,也许她收获的不仅仅是幸福……
在这堂课上,那个朗读情感不够到位、但在同学的帮助下一步步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的学生是幸福的,孙老师让他感受到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力量……
在这堂课上,那些发言不到位、不正确、不规范,但在孙老师启发下赢得同学掌声的学生是幸福的,孙老师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成功……
在这堂课上,听课的教师更是幸福的。孙老师用自己的现身说法,诠释了如何处理感悟与训练的有机结合,诠释了如何处理独特体验与主流价值的和谐统一,诠释了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而不至于循规蹈矩,诠释了如何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而不显得画蛇添足。这样的课堂也引发了听课者一次次的追问与探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其地位如何更加凸显?学生个体投入的、富有个性的朗读如何得以充分展示?开放感悟与收拢点拨如何更加有机结合……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对话的幸福、思索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这种种幸福,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对爱与美的、让人深深沉醉的诗。(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一、真情涌动的“凄美”
欣赏孙建锋老师《凄美的放手》的阅读教学,你会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有切肤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你会被师生间那充满魔力的对话深深折服。孙老师用饱含魅力的语言,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的语言似泓泉倾心而出,爽心明智;震撼了听课教师的心灵,让他们产生了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凄美的放手》中关于关键词的引导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一只大羊没尾巴。猜一字。
生:美。
师:你会用“美”组词吗?
生:美丽、美好、壮美、凄美……
师:老师知道关于美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美好”一面的,另一类是“忧伤”一面的。“忧伤”一类的词是哪个?
生:凄美。
师:谁会写“凄”?
生:(板演)
师:(帮助学生写正确)第三遍终于写对了,有什么体会?
生:注意字的细微处。
(教师补全课题,学生齐读)
师:这个课题应是怎样的基调?(引导读出感觉)
学生:忧伤,令人感动,气馁……
师:关键词在哪儿?(第一次)
生:凄美。
生:放手。
师:参加活动都有机会为别人服务。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定下基调。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字字有情……
(学生非常投入地读书)
师:读书要入情。读了课文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第二次)
生:凄美。
生:“凄美”修饰放手。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次要在正确这一关作努力。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念书的声音,它就像一段交响乐,回荡在孙老师的耳边。
二、演绎着生命的感悟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学生个体和群体,教师个体以及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流程都是充满活力的。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孙老师的朗读指导也散发着人格的魅力:
师:让我再陪你走一程,走向哪里?
(生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师:他们死得多么浪漫,多么洒脱,多么飘然,多么诗意。让我们再读这几句话。
(生再富有感情地读)
师:(不时地加以鼓励)
“他读的机会很少。好孩子(扶着学生的肩),离开座位上讲台前读。”
“他念的时候,感觉多好,色彩感、动感都在他的语言中展现。”
“孙老师很钦佩他。谁敢挑战?读一读,试一试就知道了。这一次不仅仅读正确,要读出情味。”
“欣赏别人,是一种了不起的表现。”
“读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每当同学说的时候,聆听很重要。”
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因为对学生而言,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正如清代学者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学生唯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为孙老师追求的“‘读’占鳌头”叫好!
三、舞动着生命的激情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眉飞色舞,兴致高涨;听课者怦然心动,眉开眼笑,神采飞扬。这些都得益于孙老师丰腴的人文底蕴和由此幻化成的个性语言。正是这些文采熠熠、对仗工整的课堂语言,放飞了想象,唤醒了思维,激起了灵性,才使得师生间对话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散发着浓浓的深情,传递着撼人心魄的魔力。
师:这是两个女人对死的坦然面对,这是两个女人对爱的深刻体验,这是两个女人对生活美的万般眷恋。同学们,你禁不住想对她们说些什么?
生:我禁不住想对莫莉亚丝说,罗夫曼有你这样一个同生共死的爱人,死而无憾。
师:她们的死多么令人荡气回肠。你所说也是一个男人的情感,多么真、多么纯。
生:我禁不住想对董方保的妻子说,您真伟大!就是您这一放,让孩子有学上;就是您这一放,为祖国培育栋梁;就是您这一放,让生命永创辉煌!
师:(走近这位男同学,把他抱到桌子上)你现在比我高,因为你站在桌子上,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我仰视你,是因为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独到的想法。你能让我亲你一下吗?(在男同学的额头上亲了一下)我愿意和在场的同学、听课的老师一起再次聆听你刚才讲过的话语。
(该生激动地再说一遍,全场热烈鼓掌)
师:当我们精神相遇、心情愉悦的时候,常常会忘记身体的疲劳。谢谢同学们,让我有机会和你们共同度过了我生命中有意义的90分钟!(掌声)
孙老师的教学,其实已提升到让学生由解读文本到感悟人生这一境界了。课堂上,时而有一滴甘露注入学生的血液,令学生热血沸腾;时而有一片雪花飘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洁净庄严;时而有一朵心花映入学生的心房,让学生明艳开朗。这样的课堂,哪有心火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在这堂课上,受到孙老师鼓励的那个名叫张羽翀的学生是幸福的,他得到的难道仅仅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吗?
在这堂课上,受到孙老师夸奖的女孩是幸福的,当着那么多教师的面,孙老师狠狠地表扬了她,并再一次握住了她的手,也许她收获的不仅仅是幸福……
在这堂课上,那个朗读情感不够到位、但在同学的帮助下一步步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的学生是幸福的,孙老师让他感受到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力量……
在这堂课上,那些发言不到位、不正确、不规范,但在孙老师启发下赢得同学掌声的学生是幸福的,孙老师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成功……
在这堂课上,听课的教师更是幸福的。孙老师用自己的现身说法,诠释了如何处理感悟与训练的有机结合,诠释了如何处理独特体验与主流价值的和谐统一,诠释了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而不至于循规蹈矩,诠释了如何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而不显得画蛇添足。这样的课堂也引发了听课者一次次的追问与探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其地位如何更加凸显?学生个体投入的、富有个性的朗读如何得以充分展示?开放感悟与收拢点拨如何更加有机结合……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对话的幸福、思索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这种种幸福,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对爱与美的、让人深深沉醉的诗。(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