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歌中自然会提及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专有名词。这在古汉诗中尤为常见。因此,研究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成为古汉诗英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角度探讨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
一、古汉诗专有名词的界定
从语法上看,名词的分类可从特指和泛指角度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等。而普通名词同专有名词的区别是前者表示泛指,后者表示特指。
(一)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表示特指。古汉诗专有名词特指具体、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嫦娥应悔偷灵药")。
(二)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
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名副其实,读者从字面上就能辨认出来。然而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从字面上看是普通名词,但在整个诗篇中充当专有名词的角色。
二、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
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曾探讨了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2007:109-130)。但是,如果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的角度来考察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黄国文教授的观点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何为主题?从语义特征看,主题是语篇底层宏观命题结构(underlying propositional structure),或是"一个语义上与命题等值的概念结构"(Heoey 1983:4)。体现主题的宏观命题必须为语篇中所有其他命题所说明,这种关联性在认知框架内得到维系。基于此规律,语篇的词句都是经过作者带有意图选择的结果,有其内在认知关联制约性--主题关联性制约(曾利沙2006)。主题对微观层次词句的关联性制约,是语篇意义生成的重要理据,具有主客观互动性理论特征(曾利沙 2007)。
任何语篇都受其主题控制和支配,对词义语境化内涵的理解与解释都必须以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结构为依据,二者之间具有认知关联性(曾利沙2006),也就是说文本主题和微观命题之间具有主题关联性。作为完整的语篇,古汉诗也不例外,受其主题和主题倾向控制和支配。下面我们将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之视野分别探讨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的英译。
(一)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之英译
如上所述,主题与主题倾向对文本所有命题集合的整体连贯具有制约作用,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世界事物的状态或人物行动或事件等方面的信息具有统摄作用。也就是说古汉诗主题与主题倾向对微观层次语词具有统摄作用,而微观层次语词则会同主题与主题倾向产生关联性语境融合,为凸显主题与主题倾向服务。显然,古汉诗专有名词同样为凸显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服务。我们先分析"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显性专有名词"寒山寺"。显然,作者选取"寒山寺"衬托出了其科举考试落第后凄冷的心境,为落第之愁绪雪上加霜,凸显了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接着探讨"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几种英译文:
译文(1)Outside the Suzhou wall, from Hanshan Temple's bell蔡廷干(见文殊1989:125)
译文(2)Outside Gusu Cold-Hill Temple's in sight (王大濂1997:95)
译文(3)Beyond the city wall,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许渊冲2000:329)
译文(1)将"寒山"音译为"Hanshan",而译文(2)则采用意译法。正如黄国文教授所言"'寒山'有人译为Cold Hill,也有人把它译为Hanshan",可是黄国文教授坚信"这类不同译文虽有差别,但在意义的表达方面关系不大"(2007 : 121)。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对英语读者来说,"Cold Hill"明显比"Hanshan"更容易让人体验到"心冷"的意境,因为在英语读者的眼里,"Hanshan"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名词而已。因此,"Cold Hill"比"Hanshan"更能营造"心冷"的主题倾向,为凸显诗歌主题"郁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译文(1)和译文(2)将"姑苏"翻译成对等的专有名词,而译文(3)将其译为普通名词"city"。黄国文教授认为"用city代替Gusu则不一定合适"。显然,"city"给英语读者留下的印象只是普普通通的城市,不能让他们体会"姑苏"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产生"愁"的联想,无法显现诗篇的主题与主题倾向。
那么,我们可以用普通名词来翻译古汉诗的专有名词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上所述,英译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可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要以凸显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为原则。
(二)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之英译
同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不同的是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在字面上是普通名词,但在诗篇中充当专有名词的角色。那么可以将此类普通名词译成英语的专有名词吗?我们试图分析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英译文,并寻找答案。
译文(4)Over West River now remains but moon
That once shone on Wu King's fair ladies boon.
(王大濂1997:61)
译文(5)and now there is only the west river moon
That shone once on a lady in the palace of the king of Wu.
Burton Watson (见文殊1989:86)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其标题为"苏台览古",其中"苏台"是指吴王专门为其美人西施娘娘修建的"姑苏台"。诗人李白站在荒凉的"姑苏台"上,望着西江之上的月亮,不禁想起远古时代强大繁荣的吴国,吴王专门为其美人西施娘娘修建华丽而幽静的"姑苏台",抒发了物是人非、今衰昔盛的感慨。由此看来,"姑苏台"是西施娘娘的专利,而吴国其他的宫女是不能上"姑苏台"的,故"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宫里人是特指西施娘娘。所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宫里人"在字面上是普通名词,但它在意义上特指西施,因此"宫里人"是诗篇中的隐性专有名词。
然而,译文(4)将"宫里人"翻译为普通名词"ladies",显然不能凸显远古时代吴国"姑苏台"的幽静和高贵,似乎不太妥当。 而译文(5)将"宫里人"译为表示泛指的普通名词"a lady in the palace"(宫里一女士),"a lady in the palace of the king of Wu"可以指吴王宫里的任何一名女子,不能让英语读者联想到"姑苏台"和西施娘娘昔日的华丽和高贵,难以同今日荒凉"姑苏台"形成鲜明的对比,故此译文似乎有进一步修改的空间。
笔者认为,如果将"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吴王宫里人"译为专有名词"Wu King's Beauty"或"Wu King's Xishi",并加一个注解说明吴王因宠爱西施而专门为她修建华丽而幽静的"姑苏台",英语读者能体验到"姑苏台"和西施娘娘昔日的华丽和高贵,同前文描述的荒凉姑苏台形成鲜明的对照,体会到诗人昔盛今衰的情感。因此,"宫里人"译为专有名词"Beauty"或"Xishi"有助于凸显诗篇的主题与主题倾向。
因此,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此类普通名词)可以英译为专有名词,关于将古汉诗普通名词英译为专有名词的策略,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译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黄国文教授提到的英译古汉诗专有名词的四种策略……(1)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2)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普通名词;(3)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4)原文的专有名词未被翻译出来(黄国文2007:110)……对翻译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都是可取的。但在翻译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时则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此似乎可增加一种翻译策略,也就是说,在英译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起专有名词作用的普通名词)时,可用专有名词来译之。无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都要以凸显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为原则。
一、古汉诗专有名词的界定
从语法上看,名词的分类可从特指和泛指角度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等。而普通名词同专有名词的区别是前者表示泛指,后者表示特指。
(一)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表示特指。古汉诗专有名词特指具体、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嫦娥应悔偷灵药")。
(二)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
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名副其实,读者从字面上就能辨认出来。然而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从字面上看是普通名词,但在整个诗篇中充当专有名词的角色。
二、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
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曾探讨了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2007:109-130)。但是,如果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的角度来考察古汉诗专有名词之英译,黄国文教授的观点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何为主题?从语义特征看,主题是语篇底层宏观命题结构(underlying propositional structure),或是"一个语义上与命题等值的概念结构"(Heoey 1983:4)。体现主题的宏观命题必须为语篇中所有其他命题所说明,这种关联性在认知框架内得到维系。基于此规律,语篇的词句都是经过作者带有意图选择的结果,有其内在认知关联制约性--主题关联性制约(曾利沙2006)。主题对微观层次词句的关联性制约,是语篇意义生成的重要理据,具有主客观互动性理论特征(曾利沙 2007)。
任何语篇都受其主题控制和支配,对词义语境化内涵的理解与解释都必须以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结构为依据,二者之间具有认知关联性(曾利沙2006),也就是说文本主题和微观命题之间具有主题关联性。作为完整的语篇,古汉诗也不例外,受其主题和主题倾向控制和支配。下面我们将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之视野分别探讨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的英译。
(一)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之英译
如上所述,主题与主题倾向对文本所有命题集合的整体连贯具有制约作用,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世界事物的状态或人物行动或事件等方面的信息具有统摄作用。也就是说古汉诗主题与主题倾向对微观层次语词具有统摄作用,而微观层次语词则会同主题与主题倾向产生关联性语境融合,为凸显主题与主题倾向服务。显然,古汉诗专有名词同样为凸显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服务。我们先分析"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显性专有名词"寒山寺"。显然,作者选取"寒山寺"衬托出了其科举考试落第后凄冷的心境,为落第之愁绪雪上加霜,凸显了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接着探讨"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几种英译文:
译文(1)Outside the Suzhou wall, from Hanshan Temple's bell蔡廷干(见文殊1989:125)
译文(2)Outside Gusu Cold-Hill Temple's in sight (王大濂1997:95)
译文(3)Beyond the city wall,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许渊冲2000:329)
译文(1)将"寒山"音译为"Hanshan",而译文(2)则采用意译法。正如黄国文教授所言"'寒山'有人译为Cold Hill,也有人把它译为Hanshan",可是黄国文教授坚信"这类不同译文虽有差别,但在意义的表达方面关系不大"(2007 : 121)。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对英语读者来说,"Cold Hill"明显比"Hanshan"更容易让人体验到"心冷"的意境,因为在英语读者的眼里,"Hanshan"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名词而已。因此,"Cold Hill"比"Hanshan"更能营造"心冷"的主题倾向,为凸显诗歌主题"郁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译文(1)和译文(2)将"姑苏"翻译成对等的专有名词,而译文(3)将其译为普通名词"city"。黄国文教授认为"用city代替Gusu则不一定合适"。显然,"city"给英语读者留下的印象只是普普通通的城市,不能让他们体会"姑苏"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产生"愁"的联想,无法显现诗篇的主题与主题倾向。
那么,我们可以用普通名词来翻译古汉诗的专有名词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上所述,英译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可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要以凸显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为原则。
(二)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之英译
同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不同的是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在字面上是普通名词,但在诗篇中充当专有名词的角色。那么可以将此类普通名词译成英语的专有名词吗?我们试图分析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英译文,并寻找答案。
译文(4)Over West River now remains but moon
That once shone on Wu King's fair ladies boon.
(王大濂1997:61)
译文(5)and now there is only the west river moon
That shone once on a lady in the palace of the king of Wu.
Burton Watson (见文殊1989:86)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其标题为"苏台览古",其中"苏台"是指吴王专门为其美人西施娘娘修建的"姑苏台"。诗人李白站在荒凉的"姑苏台"上,望着西江之上的月亮,不禁想起远古时代强大繁荣的吴国,吴王专门为其美人西施娘娘修建华丽而幽静的"姑苏台",抒发了物是人非、今衰昔盛的感慨。由此看来,"姑苏台"是西施娘娘的专利,而吴国其他的宫女是不能上"姑苏台"的,故"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宫里人是特指西施娘娘。所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宫里人"在字面上是普通名词,但它在意义上特指西施,因此"宫里人"是诗篇中的隐性专有名词。
然而,译文(4)将"宫里人"翻译为普通名词"ladies",显然不能凸显远古时代吴国"姑苏台"的幽静和高贵,似乎不太妥当。 而译文(5)将"宫里人"译为表示泛指的普通名词"a lady in the palace"(宫里一女士),"a lady in the palace of the king of Wu"可以指吴王宫里的任何一名女子,不能让英语读者联想到"姑苏台"和西施娘娘昔日的华丽和高贵,难以同今日荒凉"姑苏台"形成鲜明的对比,故此译文似乎有进一步修改的空间。
笔者认为,如果将"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吴王宫里人"译为专有名词"Wu King's Beauty"或"Wu King's Xishi",并加一个注解说明吴王因宠爱西施而专门为她修建华丽而幽静的"姑苏台",英语读者能体验到"姑苏台"和西施娘娘昔日的华丽和高贵,同前文描述的荒凉姑苏台形成鲜明的对照,体会到诗人昔盛今衰的情感。因此,"宫里人"译为专有名词"Beauty"或"Xishi"有助于凸显诗篇的主题与主题倾向。
因此,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此类普通名词)可以英译为专有名词,关于将古汉诗普通名词英译为专有名词的策略,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译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黄国文教授提到的英译古汉诗专有名词的四种策略……(1)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2)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普通名词;(3)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4)原文的专有名词未被翻译出来(黄国文2007:110)……对翻译古汉诗显性专有名词都是可取的。但在翻译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时则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此似乎可增加一种翻译策略,也就是说,在英译古汉诗隐性专有名词(起专有名词作用的普通名词)时,可用专有名词来译之。无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都要以凸显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