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述
谚语是指在民众中广泛使用的一些经典的固定语句。这些语句虽通俗易懂,却能在浅显的字里行间阐释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将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融入其中,使其富有较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谚语在长期使用中经过千锤百炼,表面形式上呈现出词语使用精炼、韵律和谐等特色。日语谚语被称为「諺」(「諺」その国の民衆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訓的な言葉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五版)),是日语中一个比较独特的语类族群。从总体上看,它类同于中国的谚语,只是其涵盖面更广。其中包括了中文中的成语、俚语、警句、歇后语等。例如:
(1)渇して井を穿つ(临渴掘井)
(2)瓜田に履を納ず(瓜田不纳履)
(3)木に竹を接べ(驴唇不对马嘴)
虽然如此,在日文中仍使用“諺”这一汉字来标记,因此本论为方便起见,仍采用日语谚语这种说法。
日语的谚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来源于中国,是中国成语、谚语的复制品,堪称中国文化的舶来品。在过去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它们被传到了日本,作为至理名言,逐渐地为日本人所认同,并被记录保存了下来而流传至今。例如木に縁りて魚を求む(缘木求鱼)。
第二类的日语谚语则不妨称之为高度本土化的日式谚语。这类谚语属于日本人自己的创作。它们原生并滋长于日本的文化土壤,有的传承于民间的口语,有的脱胎于文学作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最终定型。它们不仅比喻生动、富有哲理,而且朗朗上口、易于传诵,是日本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差异,应该说,这一类日语谚语的汉译处理确有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广大日语学者研究的不断扩充和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于日本谚语的中文翻译的工具用书出现。这些词典词条更加丰富,译案更趋成熟,有的还配有例句,对准确理解,正确使用日谚很有裨益。这些专门词典的问世,为全面了解、学习、研究日谚提供了方便。在阅读和使用这些工具书时我们不难发现,对日语谚语进行汉译时,译者应当适当地通过再创作,生动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形式,使内容与形式这对矛盾在译文中得到辩证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又影响着内容。
二、原则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惯用语和表达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的时候求同存异。总结起来日谚汉译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该是辩证的统一,不能一刀切。谚语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而形成的定型语句,是高度艺术化了的语言,就我国的谚语而言,大都具有形象主动、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等特点。因此,翻译日谚时,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发挥汉语的优势,使译文既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达到一致,又在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谚语的规范,即注意对仗工整和押韵等问题。例如釘の曲りは金槌で直せ。这个句子在翻译时为了达到对仗、流畅的感觉,可以翻译成“欲直弯钉用锤敲,要除恶习需严教。”这种翻译方法固然有民族特点,语言风格鲜明,但是如果凡事都是一刀切地遵循这个原则,那么有时候也容易令人对译文产生不够简洁,精炼的感觉。例如:鳥なき里の蝙蝠這句话我们可以译成“乡间无飞鸟,蝙蝠充珍禽”,也可以翻译成“矬子拔将军”,相比之下,后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更简洁易懂。
(二)不生搬套用字典的释义来代替翻译。所谓释义是对谚语含义的解释,其特点是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道出谚语的含义,且不注意语言格式,译文既不生动形象,又不凝练精辟,读起来如饮白开水,淡而无味,根本达不到日谚原有的表达效果。因此,释义只能作为帮助理解谚语的一种手段,不能等同于谚语翻译。但国内出版的某些日谚专门词典中,用释义代替翻译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湯の辞儀は水になる。这句话某词典译作:“客气也要分时候。”该译案属解释含义,无形象无比喻,读起来并不像谚语。此句谚语可在保留原有形象和比喻的基础上稍作变通,译为:“入浴谦让,热水变凉”就要形象得多。
(三)尊重日本民族特色。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看做是其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是一面可以真实反映这一民族文化的镜子。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智慧结晶的日谚在日语语言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着大和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翻译日谚时,这种民族特色应予充分保留。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太了解日本的概况、国情、风土人情的读者来说,这一原则又不能过分矫枉过正,否则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河童に水練を教える。这句话按照原意应译为“教河童游泳”,但是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河童是什么东西,这种情况下与其硬要使用“河童”这种日本人都知道的生物来翻译,不如译成含有相同寓意的成语“班门弄斧”更容易让中国人理解。
二、常用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所总结的日谚汉译过程中的几点基本原则。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日谚汉译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直译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无论是文化、生态、人文,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两国人民语言中使用的比喻形象、赋予它们的感情色彩,以及由其而产生的联想也比较接近。这就为两国语言之间直接借助形象化语言交流思想提供了方便,谚语尤其如此。日谚中使用的形象和比喻,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为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对这种日谚,只要汉语语言条件许可,就应采用直译法,译出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再现原文的神韵和风姿。例如:
1.馬鹿と鋏は使いよう。(笨人似剪刀,会用亦出活)
2.悪妻は百年の不作。(娶个坏老婆,百年无收获)
3.病上手に死に下手。(生病有术者,多病亦长生)
4.借りる時の地蔵顔、返す時の閻魔顔。
(借时面如菩萨.还时脸似阎罗) (二)还原法。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邻居的日本由于地理及历史的原因,其文化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日语中有大量的中国成语、谚语。这些中国成语、谚语在引进时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为使其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便于日本人民传诵,大都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有的已面目全非了。对这类日谚,翻译时应该使用还原法,还其本来面目。例如:
(5)能ある者は労多し。(能者多劳)
(6)飢えて糟糠を択ばず。(饥不择食)
(7)良馬はうしろの草を食わず。(好马不吃回头草)
(8)類を持って集ま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补义法。有些使用暗喻的日谚,仅用直译法译出形象和比喻,含义不太明显。为使读者免于费解,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称的分句或译成歇后语的形式,既达到形式上的工整对仗,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补义”即是原文字面上虽无,但深层结构中却有的含义。补义法的优点在于可通过补义,挽留原文中的形象和比喻,使译文形神兼俱;缺点是补义不当反而有失含蓄。例如:
(9)天に向かって唾きを吐く。
(对天吐唾沫,弄脏自己的脸)
(10)燃え杭には火が付き易い。
(烧过的木桩易着火,了结的旧情易重温)
(11)蟹は甲羅に似せて穴を掘る。
(螃蟹尚知依壳打洞,做事须记量力而行)
(12)秋の鹿は笛に寄る。
(秋鹿易被笛声欺,男人易为女色迷)
(四)借译法。针对那些来源于日本本土文化的谚语来说,由于日本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与中国的差异,其比喻的形象不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用直译法译出后,不能令我国读者产生预期的联想。而汉语中又正好可以找到含义相同的谚语。此时可使用借译法,即借用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定型语句来翻译。借譯的优点是读者易于接受,比较方便。缺点是无法保留原文的神韵和情趣。如果借译用得不好,反而影响翻译的效果。例如:
(13)明日は明日の風が吹け。(车到山前必有路)
(14)命あっての物種。(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鯛の尾より鰯の頭。(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16)思うに別れ、思わぬに添う。
(良缘不易结,冤家常聚头)
(五)意译法。当上述几种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法。所谓意译,即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译出其含义。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日谚中有一类谚语是运用谐音双关作比喻的,原文虽妙趣横生,但碍于两国语言发音、词汇上的巨大差异,根本无法复制,只能意译。例如:
(17)余所の御馳走より内の茶漬け。(敝帚自珍)
(18)帯に短し襷に長し。(高不成低不就)
(19)阿呆につける薬はない。(朽木不可雕)
(20)糞と味噌をいっしょにする。(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上述几种译法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既不能照抄照搬,生搬套用,又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事实上这些方法都需要辩证地相互结合运用。翻译时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さ对照集.燎原书社,1983.
[2]曲礼贤,张文华.简明日汉成语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谚语是指在民众中广泛使用的一些经典的固定语句。这些语句虽通俗易懂,却能在浅显的字里行间阐释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将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融入其中,使其富有较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谚语在长期使用中经过千锤百炼,表面形式上呈现出词语使用精炼、韵律和谐等特色。日语谚语被称为「諺」(「諺」その国の民衆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訓的な言葉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五版)),是日语中一个比较独特的语类族群。从总体上看,它类同于中国的谚语,只是其涵盖面更广。其中包括了中文中的成语、俚语、警句、歇后语等。例如:
(1)渇して井を穿つ(临渴掘井)
(2)瓜田に履を納ず(瓜田不纳履)
(3)木に竹を接べ(驴唇不对马嘴)
虽然如此,在日文中仍使用“諺”这一汉字来标记,因此本论为方便起见,仍采用日语谚语这种说法。
日语的谚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来源于中国,是中国成语、谚语的复制品,堪称中国文化的舶来品。在过去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它们被传到了日本,作为至理名言,逐渐地为日本人所认同,并被记录保存了下来而流传至今。例如木に縁りて魚を求む(缘木求鱼)。
第二类的日语谚语则不妨称之为高度本土化的日式谚语。这类谚语属于日本人自己的创作。它们原生并滋长于日本的文化土壤,有的传承于民间的口语,有的脱胎于文学作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最终定型。它们不仅比喻生动、富有哲理,而且朗朗上口、易于传诵,是日本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差异,应该说,这一类日语谚语的汉译处理确有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广大日语学者研究的不断扩充和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于日本谚语的中文翻译的工具用书出现。这些词典词条更加丰富,译案更趋成熟,有的还配有例句,对准确理解,正确使用日谚很有裨益。这些专门词典的问世,为全面了解、学习、研究日谚提供了方便。在阅读和使用这些工具书时我们不难发现,对日语谚语进行汉译时,译者应当适当地通过再创作,生动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形式,使内容与形式这对矛盾在译文中得到辩证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又影响着内容。
二、原则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惯用语和表达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的时候求同存异。总结起来日谚汉译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该是辩证的统一,不能一刀切。谚语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而形成的定型语句,是高度艺术化了的语言,就我国的谚语而言,大都具有形象主动、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等特点。因此,翻译日谚时,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发挥汉语的优势,使译文既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达到一致,又在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谚语的规范,即注意对仗工整和押韵等问题。例如釘の曲りは金槌で直せ。这个句子在翻译时为了达到对仗、流畅的感觉,可以翻译成“欲直弯钉用锤敲,要除恶习需严教。”这种翻译方法固然有民族特点,语言风格鲜明,但是如果凡事都是一刀切地遵循这个原则,那么有时候也容易令人对译文产生不够简洁,精炼的感觉。例如:鳥なき里の蝙蝠這句话我们可以译成“乡间无飞鸟,蝙蝠充珍禽”,也可以翻译成“矬子拔将军”,相比之下,后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更简洁易懂。
(二)不生搬套用字典的释义来代替翻译。所谓释义是对谚语含义的解释,其特点是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道出谚语的含义,且不注意语言格式,译文既不生动形象,又不凝练精辟,读起来如饮白开水,淡而无味,根本达不到日谚原有的表达效果。因此,释义只能作为帮助理解谚语的一种手段,不能等同于谚语翻译。但国内出版的某些日谚专门词典中,用释义代替翻译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湯の辞儀は水になる。这句话某词典译作:“客气也要分时候。”该译案属解释含义,无形象无比喻,读起来并不像谚语。此句谚语可在保留原有形象和比喻的基础上稍作变通,译为:“入浴谦让,热水变凉”就要形象得多。
(三)尊重日本民族特色。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看做是其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是一面可以真实反映这一民族文化的镜子。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智慧结晶的日谚在日语语言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着大和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翻译日谚时,这种民族特色应予充分保留。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太了解日本的概况、国情、风土人情的读者来说,这一原则又不能过分矫枉过正,否则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河童に水練を教える。这句话按照原意应译为“教河童游泳”,但是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河童是什么东西,这种情况下与其硬要使用“河童”这种日本人都知道的生物来翻译,不如译成含有相同寓意的成语“班门弄斧”更容易让中国人理解。
二、常用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所总结的日谚汉译过程中的几点基本原则。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日谚汉译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直译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无论是文化、生态、人文,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两国人民语言中使用的比喻形象、赋予它们的感情色彩,以及由其而产生的联想也比较接近。这就为两国语言之间直接借助形象化语言交流思想提供了方便,谚语尤其如此。日谚中使用的形象和比喻,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为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对这种日谚,只要汉语语言条件许可,就应采用直译法,译出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再现原文的神韵和风姿。例如:
1.馬鹿と鋏は使いよう。(笨人似剪刀,会用亦出活)
2.悪妻は百年の不作。(娶个坏老婆,百年无收获)
3.病上手に死に下手。(生病有术者,多病亦长生)
4.借りる時の地蔵顔、返す時の閻魔顔。
(借时面如菩萨.还时脸似阎罗) (二)还原法。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邻居的日本由于地理及历史的原因,其文化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日语中有大量的中国成语、谚语。这些中国成语、谚语在引进时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为使其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便于日本人民传诵,大都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有的已面目全非了。对这类日谚,翻译时应该使用还原法,还其本来面目。例如:
(5)能ある者は労多し。(能者多劳)
(6)飢えて糟糠を択ばず。(饥不择食)
(7)良馬はうしろの草を食わず。(好马不吃回头草)
(8)類を持って集ま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补义法。有些使用暗喻的日谚,仅用直译法译出形象和比喻,含义不太明显。为使读者免于费解,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称的分句或译成歇后语的形式,既达到形式上的工整对仗,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补义”即是原文字面上虽无,但深层结构中却有的含义。补义法的优点在于可通过补义,挽留原文中的形象和比喻,使译文形神兼俱;缺点是补义不当反而有失含蓄。例如:
(9)天に向かって唾きを吐く。
(对天吐唾沫,弄脏自己的脸)
(10)燃え杭には火が付き易い。
(烧过的木桩易着火,了结的旧情易重温)
(11)蟹は甲羅に似せて穴を掘る。
(螃蟹尚知依壳打洞,做事须记量力而行)
(12)秋の鹿は笛に寄る。
(秋鹿易被笛声欺,男人易为女色迷)
(四)借译法。针对那些来源于日本本土文化的谚语来说,由于日本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与中国的差异,其比喻的形象不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用直译法译出后,不能令我国读者产生预期的联想。而汉语中又正好可以找到含义相同的谚语。此时可使用借译法,即借用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定型语句来翻译。借譯的优点是读者易于接受,比较方便。缺点是无法保留原文的神韵和情趣。如果借译用得不好,反而影响翻译的效果。例如:
(13)明日は明日の風が吹け。(车到山前必有路)
(14)命あっての物種。(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鯛の尾より鰯の頭。(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16)思うに別れ、思わぬに添う。
(良缘不易结,冤家常聚头)
(五)意译法。当上述几种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法。所谓意译,即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译出其含义。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日谚中有一类谚语是运用谐音双关作比喻的,原文虽妙趣横生,但碍于两国语言发音、词汇上的巨大差异,根本无法复制,只能意译。例如:
(17)余所の御馳走より内の茶漬け。(敝帚自珍)
(18)帯に短し襷に長し。(高不成低不就)
(19)阿呆につける薬はない。(朽木不可雕)
(20)糞と味噌をいっしょにする。(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上述几种译法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既不能照抄照搬,生搬套用,又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事实上这些方法都需要辩证地相互结合运用。翻译时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さ对照集.燎原书社,1983.
[2]曲礼贤,张文华.简明日汉成语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