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不可隐去的任务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文言文教学的“快捷通”令人扼腕。
  在最近观摩的一节《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公开课上,我见到了这样的一幕——
  教者精心制作了课件,围绕课件展开了课堂教学。一开始呈现了文章写作的背景,然后直接呈现本课要重点把握的文言现象:文言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围绕这个“纲”,开展自主学习,寻找文中分别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这些文言现象。学生自主寻找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层面交流,教者适时给予评价和点拨。课文拓展环节,教者挑选了文中的三句经典句子,要求学生翻译,找出得分点;又仿照高考样式,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精心编制了一道选择题。
  课后,不少观摩教师给予这堂课好评:课堂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热烈的小组讨论,还有学生的课堂展示,教师的点拨及时、评价中肯,课堂教学与高考接轨,利于学生高考文言文备考……
  但是,我怎么也不能发出由衷的赞叹,虽然这节课有它的可取之处。因为,我坚信司马迁在《史记》中录入这个历史故事可不是让学生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教材的编者将此文录入课本也不是仅仅指望教师引导学生多多理解文言文字词句的常识。也许,从备考角度讲,这种课是精要的,但我只能说这是一种抽丝剥茧式的文言文伪阅读。
  《荆轲刺秦王》的核心内容是侠士荆轲以大无畏的精神反抗暴秦,文中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如果仅限于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就不能深入其中领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笔者以为,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文言文的真实内涵,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四个层面的对话。
  与作者的对话 作者,特别是经过若干年之后,还获得人们认可的作者,他必然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就以司马迁为例,学生应该从《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中读出他对荆轲所持的态度。面对荆轲的偷袭,司马迁两次写到秦王“卒惶急”,以致于侍卫们斩杀荆轲之后,秦王还“目眩良久”。不要小瞧这些描写,作者正是以秦王的惶急窘态映衬荆轲的从容、坚定和不畏强权、无惧生死的爱国情怀,表明了自己对荆轲的颂扬立场。学生在阅读此文时,必须要读懂这种隐藏在写实笔法之后的鲜明态度。从更深层次来讲,写荆轲也透露出司马迁的一种情怀:为自己的选择矢志不渝。荆轲选择了刺秦的重任,虽有众多困难,但他想方设法,悲壮地获得同样具有爱国心的樊於期的头颅,觅得“天下之利匕首”和“年十二杀人的勇士秦武阳”,在没有等来有所待之人、秦武阳恐惧的情况下,至秦,独自刺秦王。司马迁选择了史官之职,却因李陵事件,而受到宫刑,但他忍辱而继续从事记录史实的工作,直至完成长篇历史巨著《史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否能读到英雄惜英雄的情怀呢?
  与教师的对话 总体上讲,教师掌握的文言文阅读的知识与技能会比学生多。在这篇文章教学时,高明的教师会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领会其深刻内涵;还会引导学生品味这篇传记类文章的众多高妙之处,例如易水送别的场景描写,运用了荆轲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直接抒发忠心报国的赤诚之心,运用了“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样的肖像神态描写,从侧面烘托了送别场面的悲壮。另外,文章中还有荆轲与秦武阳、秦王等人的对比描写。这些都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细细赏析,并在作文之时加以运用的。上公开课的老师,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对话,也与执教者展开对话,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问答,教师自然会深思如何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通过多问,教师必然会在教学方式上和教学重点上作出改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问,多与自己交流学习心得或困惑。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技能才会提升,教学效益也才会最大化。
  与同学的对话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公开课上,学生的对话是可取的。在与作者、教师的对话基础上,学生之间很有必要开展高效而深入的探究性对话。例如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学生可先借助现代媒体找到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有北宋苏洵的“始速祸焉”论,南宋鲍彪“轲不足道也”论,朱熹的“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论;另一方面有司马迁的“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论,左思的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论,陶潜的“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论,龚自珍的“江湖侠骨”论。学生之间对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这些典型论断进行理解,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还可组织一场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加深对荆轲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对荆轲刺杀秦王这个历史事件的认识。当然,对话的内容还可再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对樊於期将军英勇大义行为的评价,认识其与荆轲所共有的无畏、敢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与教学资源的对话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有关教材理解和鉴赏的资料众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校内外图书馆的藏书和网络资源,让学生多一点书卷气,多一点人文底气。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先行自己理解文本,在充分阅读和领悟的基础上,再开展拓展性阅读;在拓展性阅读中,不要人云亦云,而要竭力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这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还要借助文本和相关资料,培养人文素质,力争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底蕴的现代人。
  高中文言文教学不能再是单向式、备考式的教学了,事实证明快捷通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文言文答题,每年的高考文言文部分得分率之低就是明证。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和课外不可隐去的多元对话,在对话中实现学生乃至教师的自我改变和提升。
  [作者通联:江西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对于文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整个初中阶段,七年级作为小学阶段向真正的初中生活过度的时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为小说、散文、诗歌,写作也是教学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散文教学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初中生学习写作有更大的帮助。而《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观点或可以为初中散文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一、“学而时习之”的“学”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唐代词人韦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收入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对词中“垆边人似月”的“垆边”释义如下: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  这个解释有两处错误需要指出。  一、“垆”释义有误  “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对独立和彼此分离的局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改观,但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仍然呈现若即若离的关系。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结合正在执教的《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的特点分析,认为把小说阅读与课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阅读部分所选小说以短篇为主,适当节选一些长篇中的精彩章节
诗歌是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高中语文加强诗歌教学正当其时——高中学生正处在谈理想的年龄阶段,而诗歌往往是能够畅述理想的。但现实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作用,诗歌教学往往成为一种解剖式的教学,诗歌所构建出来的整体意向往往被应试这把手术刀解剖得支离破碎,使得诗歌的美感不再,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困境。诗是思维的结晶,故常有经由思、抵达诗的说法;诗是可以用来传唱的,故又有了诗歌的说法(当然当下诗歌的含义已
2014年9月中旬,我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接受为期两周的“跟岗研修培训基地指导教师”的培训,尽管课时安排又满又紧,但依然可以让身心放松,接受有内涵有计划的再教育,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每一次讲座给自己的感想。  培训内容深厚有序,从小学到中学,从老师到校长,从课堂教学到学校管理,从深度到广度挖掘教师的价值内涵,从多方面提示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了解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诸多专家的理论和案例等等。
语文教学中要准确到位地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需要找准和抓住最佳切入点,这是被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教学策略。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三基目标的设立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其教学切入点,将教师、学生、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
3月8日上午,受我院邀请,来自省内的十余位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专家、特级教师等齐聚湖北大学文学院,就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会议由文学院院长刘川鄂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郭康松、《中学语文》杂志主编潘纪平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的史绍典、秦训刚,武汉市教科院朱长华、何永生,江汉大学韦志成、武汉中学萧兴国、华师一附中胡茂良、武昌实验中学董有建、黄石二中费新岸、武汉六中胡明道、水果湖
先来谈谈教学内容。“百度百科”这样解释道:“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素材”常作写作术语,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以“(教学)资源”一词取代为好。“信息”实际上大于并包含“素材”,概念未免太宽泛,那么从学科认知的层面来看,除去“素材”(即资源),课堂上呈现的最吸引
重读《陌上桑》,发现了两种对话:同空间的潜对话、异空间的浅对话。  “对话与潜对话”是法国新小说作家和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在意识流小说理论、心理分析学说和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新小说理论。  “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它既可以是某一个人物想象中可能发生的对话,也可以是某一个人物回忆中已经发生过的对话,还可以是人物之间目前在内心中发生的并未发而为声,也不一定形之于色的
在实验稿基础上修订的语文新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一种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摒弃,伴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不断深入,以问题探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