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新课程理念教学实例分析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为背景,通过参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高中新课程理念实践课,分析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情况,重点突显学生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与价值。针对具体案例指出西北地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从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主体性;价值;实践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287-03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十年间,教师作为改革的实施者,经历了理念的学习、尝试,到逐步领会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在不同的实施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相关的问题及挑战。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区位因素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情况,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新课程理念在西北地区刚刚推行。新课程理念实施情况如何,我们做出以下探讨。
  一、理论探讨
  提案:新课程理念践行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调动,如何发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今天教研组活动讨论的主题是:通过活动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由被动变得主动,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充分实现其价值。
  A老师:这种提案很好,符合新课改理念,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对这堂课所需要活动的设计。首先,巧妙地设计是这堂课成功的前提。活动素材不仅要贴近课堂内容,更要贴近学生生活;活动环节要紧凑,要连贯,不能使学生思维偏离课堂教学内容;活动目的要明确,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目的,通过活动启发学生理解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活动时间要适中,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心理处于长期兴奋状态,误认为活动的目的就是嬉戏,这只是说部分同学。时间过短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感觉意犹未尽就戛然而止。其次,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较强的组织能力。思维要敏捷,既要考虑宏观布置,也要注意活动细节,既要考虑各个活动环节的连贯性,也要注意每一个发言者的行动与言语。感情要丰富、细腻,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能让某一个学生脱离集体。因为这不像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在课堂中讲,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就没有大的问题。如果要穿插活动,某学生被脱离团体,不仅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因材施教。
  B老师: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仅仅是一个口号,没有实际意义,尤其在我们西部地区。大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从小就被动地接受,老师说的就是真理,在生活中最听老师的话,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也嫌麻烦,只要交好了,学生明白了,成绩提高了,家长也对学校、对老师认可了,就足够了!
  C老师:通过活动的确能促使学生的思维集中于课堂,由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思考和理解。可惜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课程内容复杂,知识点较多,搞了活动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就会忽略考试中要考的一些知识点。有时候学生活动讨论的结果偏离教师所要的答案,甚至偏离于教材内容,属于一些和课堂内容无关的话,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样老师很被动,想方设法要把学生的思维拽回课堂。
  D老师:前面老师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一直想实践一次,但准备好了,心里又迫于各方压力,不敢尝试……
  笔者感悟:人最重要的是思维活动。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即思考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只有会思考了,才会强化自我认知能力,从认识自我转向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将思维能力转化为总结知识、演绎知识的能力,即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老师的核心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其从不同角度解析问题。老师一味地讲解、灌输,与其说是“传道授业解惑”,毋宁说是对学生思维的“强奸”。“灌输是教育者为达到一个固定的目的而采用强制的非理性的甚至是‘权利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而不管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1]正如林海亮在《正面教育论》中所言:“灌输式的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会得到承认的,学生的主体权利是不会得到尊重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空间是完全被剥夺了的。”[2]
  从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们的苦衷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很陌生,部分学生功底较弱,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无法再继续思考课程中问题,缺乏创造性思维。老师的专业素养不是很高,对新的教学理念不能深入理解和实施。也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应试教育长期发展所遗留的毒瘤等等客观因素。针对不同老师的发言,我们试问:可爱的孩子们为什么从幼儿园到现在始终没有放弃学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他们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也有规划!这难道不是思维?拷问:你不是学生,你怎么知道学生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是自我的臆测还是运用心理学分析或科学的调查分析?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者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受教育者,如果这样,教育的主体性功能就被异化了,学生被动地成为客体,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价值符号。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只在于学生,也在于老师。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劣势”(知识储备),相对老师已经否定自我,认同老师;老师也正好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过于自信地扮演主体角色,没有认真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老师忽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迫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价值。正如传统教育工作者在没有试水游泳之前,就说水很深,会淹死人,何哉?著名教育家杜威批判传统教育“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3]31教育者可以删除或略讲一些学生易懂的知识点,重点组织学生思考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也不能拘泥于大纲,拘泥于课本,拘泥于学校的制度等等。“书籍,特别是课本,乃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们的机能则是使学生同教材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们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实施行为规则的执行者。”[4]“作为一个教师,他并不关心对他所教的科目增加些新的事实,提出新臆说或正是它们。他考虑的是科学的教材代表经验发展的某一阶段或状态。他的问题是在引导学生有一种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3]81我们应当注重老师的教学,学生的思考回归于生活。杜威在论证“教育及生活”这一命题时,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儿童将手指伸进火焰,如果他不将“伸手指”的活动和“被火烧痛”联系起来,这只能说是活动,而无经验。如果将“伸手指”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即“被火烧痛”联系起来之后,才算有了经验。因为只有有了这种联系,学生才能预见作用于类似环境的结果,并能据此来改变今后的活动方式。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新”。新的释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1)新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占主导地位;(2)新的“方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新的“学生讲,老师评”的新课程模式;(3)新的“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非死记硬背本课所学习的内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特别强调兴趣,认为“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不管这些事物是看得见的,还是呈现在想象中的。”[5]同时,会思考,标志着学生的思维在改变,在发展,也就会用同样的思维思考其他学科,用独特的思维体会自我意识、自然界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生发展等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反思。因此,新课程理念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会思考,才会有“创新”。
  没有先例,就要摸着石头过河。如同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了避免大幅度、大面积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实行由点到线到面的改革历程,建立特区搞实验,从实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这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新课程也一样,要想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就必须要实验。实验就有成败,就会出现问题。相反,问题是“引起反思的教学情境中有较为明确的、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通常处于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的交接点上。”[6]它反映教师对教学情境有较为具体、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因此,新课程理念的践行,成功了最好不过,失败了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一节课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一个人实验的失败并不代表所有人的失败。这节课或这位老师当前实验的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开始探索,对教学的主体充满了信心,让教学的主体“享受了春日清晨最灿烂的光芒”,旭日东升,希望满载!正如哲学家柏拉图“洞喻”学说中,人从山洞中看客观世界,自己没有什么特殊性,与其他客观事物一样。而当借着一丝光线,或走出山洞看客观世界,才会发现自己的特殊性,自己存在的价值。一节课失败了,老师就会反思自己与学生怎么交流,教学方法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教学反思是教师以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困惑与惊奇的现象为起因,对教学行为及其背后的理论和后果进行反复的、持续的、周密的思考,从而赋予教学活动的意义,寻求改善实践可能方案的过程[7]。学生的思维受到触及,“生锈”的大脑开始新一轮的磨合,并主动思考。即使思考的角度出现偏差,思考的广度、深度不够,但只要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意识,老师抓住时机纠正偏差,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因此,迈出这一步,就是前期阶段的胜利。所以,没有胜败之说,而是老师是否有睿智和胆量去尝试。
  二、实践检验
  参加了M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特别关注E老师。他对新课程教学方法特别感兴趣,但迫于学校、身边同事等方面的压力,不敢实践。通过多次接触,多方鼓励,他答应尝试了一节课。这位老师所讲内容为高一政治人教版第一册《股票、债券与保险》,从课程设计上可以看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各种投资理财的方法。
  案例设计:假设老王买彩票中了30万大奖,怎样处理这30万?由8位同学扮演不同角色:老王、妻子、儿子、股票专家、债券专家、介绍保险的好友、储蓄人员、卖彩票的工作人员。8位同学来自8个小组,代表小组讨论后发言……活动开始,老王中奖,兴高采烈,回家后妻子、儿子建议各种理财方法,意见不一致,“钱到底怎么花”的问题没有解决;老王只有上街咨询各种理财专家,得到不同答案,老王依然郁闷,但相比刚中奖,心中明朗了不少……各小组开始点评,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继续阐明和论证本小组持有的观点。
  听完课,让我感受到学生思维的巨大力量,这是一堂成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堂。首先,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就想办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就自觉预习了所学课程,养成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其次,学生因为角色,充分融入课堂,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将简单的知识早已内化,将复杂的知识因为思考、辨析变得有条有理,对重难点知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辩论时,将不懂以及难懂的知识点暴露了出来,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第三,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得以展现,从活动的氛围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学生很感兴趣。完全融入角色,满足感很强,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第四,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隐性的重难点问题。传统教学中常常解决重难点问题,但这些问题仅仅是老师预设的问题,并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而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表现,将自己所理解的重难点显现出来,老师可以明确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既不浪费时间,也可提高效率。学生轻松地学,老师轻松地教,师生关系在问题的探讨、交流、解决中变得更加融洽。第五,学生自导自演,强化了其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意识,从生活中体验所学知识;老师重在组织,发现漏洞,及时修正错误观点,解析学生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三、启发
  1.理念的人本性
  在新课程理念中,必须牢记一句话:“人永远是目的”。这是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问题情况下,我们必须始终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这是维护人类尊严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把学生当成手段。
  新课程践行中,应当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应当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动感,应当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卢梭讲过一句话:“教育必须顺其自然!”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动力资源;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者。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有三个互动需要关注。一是师生互动;二是生生互动;三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互动,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我们要改变教师享有话语霸权、学生在课堂上失语的现象。教师要善于挖掘对话中的新意,创造生成性的教学。心理学家马斯诺说:“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这种关系的形成和氛围的创造是至关重要的。   2.价值导向性
  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工作方法、人际关系等,无不在急速变迁中,这些变化都会对青少年思想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开发学生的智能,我们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但学生讲完后,教师必须进行价值引导。要发展学生“好问”天性,鼓励提问,即使学生的问题“幼稚可笑”;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标准答案,我们应该找出其合理的成分,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只要学生思考了,就付出了劳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社会变迁为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注入了许多积极因素,但也有应特别关注的变化。一是就目的性价值来看,青少年的价值观从对社会价值的重视开始转向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二是就工具性价值而言,青少年心目中的能力价值内涵改变很大。传统的能力价值如勤奋、能干、真诚等的地位逐步被淡化,而人际关系、自我宣扬,甚至粉饰和欺骗等病态心理开始萌生。教育本身就是价值引导和价值改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体察青少年价值观的特征,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美国学者拉思在《价值与教学》中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提倡和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有铨,戚万学.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2).
  [2]林海亮.正面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4.
  [3]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G].赵祥麟,王承绪,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8.
  [5]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3.
  [6]石中英.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
  [7]赵明仁,黄显华.从教学反思中看教师专业化成长——基于新课程实施中四位老师的个案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引进柔性管理的全新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将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行动。实现从“以制度奖惩为驱动力、以命令监督为控制力”的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向“以责任、学习、成就感为驱动力,形成学生自愿向上的引导力”的柔性管理模式转换,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思政教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国的烟草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许多烟草公司为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不断地做出努力和尝试。针对“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关于推进物流中心非法人实体化运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将安顺卷烟物流中心岗位设置与兄弟地区卷烟物流中心岗位设置进行比较,提出岗位设置的新思路。  关键词:卷烟物流中心;岗位设置;非法人实体化运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小集体单位,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其教育功能日渐凸现。学风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实际工作,论述对学习型寝室内涵、功能及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的研究;提出湖南农业大学如何建设学习型寝室的措施;分析学习型寝室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习型寝室;寝室文化;高校学风创
期刊
摘 要:慈善意识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慈善行为和意识,并对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结合山东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来提高大学生慈善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
期刊
摘 要:从躯干国家制造向头脑国家制造的战略转型,是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家制造创新。发展实践表明,头脑国家制造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的激励响应的结果。基于此,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方面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文献梳理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是国家动员机制与市场竞争机制交互作用、引发协同创新的产物。这是因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机制设计,是政府
期刊
摘 要:借鉴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对青少年冷漠现象提出相应对策,使青少年能体会关心,对他人的关心给予积极回应并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关心品质,使青少年学会关心并建立起良好的关怀模式和关心关系。从而培养青少年关心的品质,让青少年“学会关心”是走出当前青少年关怀冷漠困境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关怀冷漠;关心关系;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
期刊
摘 要: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特性,高校校园的占座现象一直存在,给同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对于这一现象,也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探讨。与学者普遍探讨的图书馆占座不同。从关于占座的研究的基础出发,探讨了大学生上课占座的情况;文章通过问卷调研,分别用数道试题测度了学生占座倾向、成绩重视程度、班级学习气氛变量等属性,并利用SPSS进行了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性别、学习态度、成绩重视程度、课程难度、在课堂
期刊
摘 要:制度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共自诞生起,就开始自身的制度建设,并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体系。在中共制度史上,中共党组制作为连接中共与其他组织系统尤其是国家政权系统的具体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随着时空的推移会发生变迁。只有全面、详细地研究制度的起源和变迁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制度的价值。对中共党组制产生之前的党团制度进行了全面考察,
期刊
摘 要:我们既要从宏观上讨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模式,也要从微观入手分析其日常教学实践。以日常教学实践为视域,通过反思日常教学实践中脱离情境学习和虚构情境学习的弊端,提出了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的观点。认为情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知识学与教过程是采取学徒制方式进行,依次循序分为合法理阶段、周边参与阶段和独立成长阶段。  关键词:情境学习;社会工作;社工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门槛高、就地参加升学考试难、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