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尔特的《恋人絮语》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ji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把《作者之死》和《从作品到文本》看作巴尔特Ⅱ期的话,在那之前的“叙事结构分析”则是巴尔特工期,在那之后的《罗兰·巴尔特自述》《恋爱絮语》和《明室》等则可视为巴尔特Ⅲ期。巴尔特工期和Ⅱ期之间有个世界观认识上的断层。主客二元论在巴尔特Ⅱ期遭到否定,巴尔特Ⅲ期则明确了巴尔特Ⅱ期在否定主客二元论之后具体开拓出什么样的世界观。巴尔特最终所到达的世界观和目前日本国内引领文学研究和语文教育的第三项理论相同,即主体、客体和客体本身这三项所构成的世界观。通过精读《恋爱絮语》来解释这个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
  关键词:恋爱絮语 主客二元论 第三项理论 认识论转变
  一
  1974年到1975年,巴尔特在法国高等研究院开设了一门名为“恋爱话语”的课程。《恋爱絮语》是这门课程的讲义整理,1977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版发行了15000册,很快售罄,后来又加印多次,学术著作能够如此畅销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恋爱絮语》畅销的原因可能和村上春树的小说一样,并不是作品通俗易懂,而是很难读懂。因为阅读这样的作品需要我们抛弃像反映论那样的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
  《恋人絮语》是晚期巴尔特三部作之一,处于《罗兰·巴尔特自述》(怀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原著初版1975年)和《明室》(赵克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原著初版1980年)之间。目前世界上的巴尔特研究把巴尔特分为理论家巴尔特和作家巴尔特。大家熟知的“作者之死”是理论家巴尔特,而这三部作的巴尔特则是作家巴尔特一准确地说应该是“小说家”巴尔特。现在受到評价的是作家巴尔特,而理论家巴尔特和很多曾经流行过的理论一样被认为已经很过时了。但是笔者认为,理论家巴尔特不但没有过时,对整个巴尔特的研究需要从零开始,从改变陈旧的世界观开始,或者应该说巴尔特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因为大家都在巴尔特理论自身所需要的阅读方法之外阅读了巴尔特。世界上所谓最为先进的巴尔特研究无非已经详细地研究了包括《恋爱絮语》在内的晚期巴尔特而已,而中国的巴尔特研究主流却还停留在巴尔特初期。
  巴尔特的弟子、也曾是巴尔特的同事安托瓦纳·贡巴尼翁认为巴尔特晚期三部作品不仅仅是巴尔特所要写的“小说”,也是巴尔特为了他要写的“小说”所做的理论上的阐述。贡巴尼翁的观点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贡巴尼翁并不能够论证他的观点,并且说清巴尔特到底要写什么样的“小说”。因为,贡巴尼翁并没有意识到阅读巴尔特的这些作品需要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他只是把巴尔特所说的内容用他自身的语言整理了一遍而已。贡巴尼翁对晚期巴尔特的研究极为详细,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批判并否定巴尔特,从而开拓出一个不同于巴尔特的文学研究道路。
  二
  简单说来,巴尔特的《恋人絮语》无法在原有的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中得到确切的理解,对此我们先来看看巴尔特所理解的“真实”(verite)这个情境就能有所明白。
  常常会有这样的颠倒。世人认为是“客观的”,我认为是假的。世人所说的狂乱、幻觉、错误,我倒认为这些都是真实。奇妙的是真实感总是在错觉的最深处。错觉去除一切雕饰,就像基本金属那样,纯粹到再也不能纯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金属再发生变质……真实不是真理。只有在与错觉的关联中才有真实。置身于真实,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了。反叛一切,并且在得到无限的肯定时,“错觉”就成了真实。(总之,在狂热的恋爱中才会有真正的真实的断片)
  客观存在的对象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在错觉的深处怎么可能有真实?这样的文字如果略过不去阅读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无法阅读了。因为整本书里几乎都是这样的内容。比如巴尔特在情境“肯定”(affimation)中说:“一直秘密地牵引我的绝非战术。我肯定并且接受出于真伪范畴之外的,成功与失败范畴之外的一切”。从“真伪范畴之外”来看真伪等价,从“成功与失败范畴之外”来看成功和失败等价。这些都无法通过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来解释。
  在《罗兰·巴尔特自述》中,巴尔特就已经明确地告诉读者他已经实现了认识论上的转变,获得了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
  一个美国大学生(或许是实证论者,或许是持不同政见者:我不能分辨清楚)在识别主观与自恋,就像不言而喻那样。他大概在想,主观性在于谈论自己,并在于说自己好话。这是因为他是一对老的词语即一个老的聚合体——主观性/客观性——的受害者。可是今天,主体在他处形成,而“主观性”也可以返回到螺旋形的另一个位置上:被破坏的位置、不协调的位置、被流放的位置、没有锚固的位置。既然“自我”不再是“自己”,为什么我不可以谈论“自我”呢?(怀宇译《罗兰·巴尔特自述》,242页)
  不言而喻,主客二元论就是有主体(主观)和客体(客观)构成的世界观。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正确与否完全可以有一个客观存在来判断。但是,在上述引文中,巴尔特认为美国大学生所持有的是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所以是个“受害者”。其实,巴尔特自身曾经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受害者”。因为,20世纪50年代的巴尔特一度认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但是在后来理论发展中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巴尔特在提出“作者之死”以及文本概念的时候,他就已经告别了马克思主义,告别了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只是在这个阶段,巴尔特自己对自身认识论上的转变还很模糊。所以表现出来的只是一味地“破坏”。巴尔特认为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统领一个答案的“作者”必须死去。“文本”的特征就是爆炸,像夜空的流星那样,出现后瞬间消失。在这个阶段的巴尔特不承认有一个客观存在可以判断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正确还是错误。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完全是“无政府主义”式的,不承认“作者”对文本的最终解释。代之“作者之死”是“读者的诞生”;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读者可以随意去解读文本,读者的解读应该像流星那样瞬间消失。如果严格遵照巴尔特所提出的文本理论的话,不但无法阅读文学作品,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也不得不停止。事实上中国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似乎没有因为巴尔特的文本理论而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从侧面表明了巴尔特理论在中国没有得到确切的理解。   巴尔特也因为自己提出的“作者之死”和文本理论一度告别了文学,转向了符号学研究,但是晚期巴尔特又找到了研究文学的方法。《罗兰·巴尔特自述》前后的巴尔特不再像“作者之死”以及提出文本概念的时候那样只是一味地“破坏”,而是“建设”,对“文学”充满从未有过的热情。这是因为巴尔特对自己所获得的新的世界观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巴尔特始终没有用一个词语来表述他所获得的新的世界观是什么。笔者认为巴尔特所获的新的世界观就是日本学者田中实所说的“第三项”理论。这个世界观不是主体和客体构成的二元论,而是由主体、客体和客体本身所构成的三元论。客体本身存在,但是我们无法把握到。我们把握到的只是主体通过自己的语言所构成的客体,也可以叫作客体世界。因为,客体本身我们把握不到,所以客体本身不可能像二元论中的客观存在那样可以作为判断主体所把握到的客体世界正确还是错误。比如,在具体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内容。所谓的意义都是主体通过阅读行为赋予主体自身的。字里行间没有什么意义,靠近纸张仔细看的话都是油墨留在纸张上的物质性的痕迹而已。用索绪尔语言学的概念来说,油墨的痕迹倒映在主体视网膜上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就是“能指”。主体在阅读行为中赋予“能指”的意义就是“所指”,一系列的“所指”形成构成了“本文”。田中实的“本文”概念发展了巴尔特的文本概念,对于晚期巴尔特来说文本也就是“本文”。“本文”不是主客二元论中的概念,而是以把握不到的“第三项”为前提的世界观里的概念。“本文”就是主体通过自己的语言所把握到的客体,没有什么可以来衡量这个客体对还是错。我们在反复的阅读中,意义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能指”和“所指”之间发生了分离和结合。主体其所把握到的客体和无法把握到的客体自身的关系中不断地得到否定,主体只有被否定,主体才有改变自己的可能,人生才会因为文学而改变。对于主体而言,越是能够改变人生的文学作品才越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三
  晚期巴尔特所到达的世界观就是田中实所说的“第三项”理论。巴尔特的《恋爱絮语》可以看作是一本诠释“第三项”理论的著作。这本书如果是贡巴尼翁所说的“小说”的话,那么这本“小说”所要解释的也是“第三项”理论这样的世界观。以下具体通过巴尔特对几个情境的解释做进一步论证。
  (1)“不在(absence)”。
  面对不在的人,有关不在的话语在不断地重复。这实在是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个人作为指示对象虽然不存在,但是作为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却存在。二者之间是个非常奇怪的扭曲关系,从这里产生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现在。我被夹在指示行为的时间和言內行为的时间之间而动弹不得。你虽然离开了(因此我才会悲叹),但是你又在这里(所以我才会对你说话)。这个时候我知道现在这个困难的时间是不舍有任何杂物的一个苦闷。
  所谓的指示对象就是主客二元论中的客观存在的对象,如果是指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死了的话,那么就从这个物质世界上彻底消失了。但是,“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只要言内行为存在,或者说因为来自主体的言内行为,恋爱主体所爱的那个人作为“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就存在,不管恋爱主体所爱的那个人是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已经从这个物质世界永远消失。用“第三项”理论来讲“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就是“第三项”,即客体本身。对于恋爱主体来说,恋人虽然作为“指示对象”不在眼前,但是只要恋爱主体还爱着恋人,那么恋人就作为爱的接受对象,即客体本身“出现”在恋爱主体的眼前。对于主体来说,最为痛苦的就是两种世界观之间形成的扭曲关系。
  言内行为是“语言论转向”之后的一个重要术语。所谓语言论的转向,不只是指一切都是语言的编织物,还要考虑语言编织物到底和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理解的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很多人回避了原有的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但是只是回避不能彻底实现“语言论转向”,也不能彻底改变学术研究的现状。“语言论转向”需要我们像巴尔特和田中实那样开辟新的认识论,即世界分为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客体)和主体所把握不到但又存在的世界(客体本身)。因此,“语言论转向”就是从一个认识论向另一个认识论的转变。因为没有把认识论上的转变作为主要问题来考虑,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文学理论一度盛行之后又衰落,现在则完全进入了理论退潮的时代。
  我们再回到情境“不在”。巴尔特在这个情境的结尾谈到一个禅宗公案,大概的内容是这样:师文把弟子摁在水缸里,过了很长时间后才让弟子露出水面,以此告诉弟子只有你在需要空气那样需要的真理才是真理。巴尔特接着说:“只有通过在水里的窒息状态才能够重构‘真理’,准备‘棘手到难以处理的’爱。”所谓对“真理”的重构不是在原有的世界观里的重构,而是在新的世界观里的构成。爱“棘手到难以处理”,也是因为恋爱行为让恋爱主体认识到一个主体无法把握但又存在的客体本身。
  (2)“无定所(atopos)”。
  我所爱的那个人,迷惑我的那个人是无定所。我无法对其分类。那个人就是“唯一”,只有特别的“印象”和我特别的欲望相呼应,这可谓奇迹。那个人才是我真实的情境,不可以用陈词滥调来理解(以及其他一些人的真实)。
  无定所的那个人摇动语言,我们无法对那个人叙说什么,关于那个人无法去谈论;一切形容词都是谎言,都会带来痛苦并犯下错误,那个人成了我们难以处理的东西,是无法形容的存在(这才是“无定所”的真正意思)。
  “无定所”可以看作“第三项”这个客体本身的一个特征。“无定所”并非意味着在一个看得见的空间里飘忽不定,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对“无定所”无法分类,不是说在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里无法理解非主客二元论世界观的东西;就是在以“第三项”为前提的世界观里,我们也无法把握存在又无法把握到的客体本身。对恋爱主体而言,只有把主体把握不到的客体本身作为前提,也就是主体在和客体本身的关系中来理解主体所爱的那个人,作为其理解的结果的“印象(image)”才具有独特性,才可能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陈词滥调,并且彻底甩开包围在主体周围的陈词滥调。   对于恋爱主体来说那个人的特征是“无法形容”,所以恋爱主体才要不断地抵制那些来自主体用来形容他者的“记叙、定义和语言”。尽管那个人“无法形容”,恋爱主体还是在不断地尝试把握所爱的那个人,用自身的语言来描述那个人。恋爱主体所把握到的客体对象就是“印象”。在这个“印象”上,痛苦和快乐同时存在。痛苦是因为“印象”永远被“无定所”的客体本身所否定;快乐是因为“印象”在被否定中能够意识到但又无法言说的一个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九月的某个早晨,阳光灿烂,我出去购物。那天早晨,巴黎真是太精彩了。”“恋爱主体因为一个奇妙的逻辑能‘整个’(就像感受秋天的巴黎那样)地去感受对方。这个‘整个’里总有令人不足的地方,但是又说不出不足到底是什么。”因为意识到了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所以才有“整个”地去感受“外在”一切的可能。但是,这种状况下主体还觉得有什么不足,并且又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不足。这是因为在新的世界观里,客体本身无法把握到,但是意识到有主体无法把握不到的客体本身,主体才会有“世界”的一切都属于他/她的感觉。对于主体而言,他/她所把握到的“整个”的“世界”,其实就是主体通过自身的语言所建构的“印象”而已。
  巴尔特在情境“无定所”的最后谈到恋爱中的两个人关系所具有的独特性就是和恋爱行为中恋爱主体所意识到的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相关。虽然说恋爱行为能够开启一个通向新的世界观的道路,但是很多恋爱主体并没有去把握并坚持相信有一个不同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绝大多数恋爱主体倒是会去轻易地相信某个恋爱故事,模仿他人去约会,去妒忌对方,同时最终也会像他人那样被所爱的对象给抛弃。恋爱着的人应该摒弃所有的恋爱故事去拥抱无法把握到的那个人。不是通过恋爱故事去合理化恋爱主体对那个人的“印象”,而是二者都要被无法把握到的客体本身所否定。只有这样,恋爱主体的爱才能存在,爱才能为恋爱主体打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世界。
  (3)“我爱你(Je t'aime)”。
  第一次告白结束后,“我爱你Jet'aime”这句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看上去很空虚,只能以某种充满迷幻的色彩重复过去的信息(或许不是几个词语所传达的内容)。我只能在跟这句话无关的外部重复这句话,向着语言外部彷徨。但是去哪里呢?
  把“我爱你”这个表述拆开来看就会发现很奇怪。怎么可能一边是“我”一边是“你”,然后二者之间有个合理的(词汇上)感情结合呢?这样的拆解不管多么符合语言学的理论,所有一次性投放出来的内容都会因为这个拆解行为而被歪曲。没有人不会注意到这个事情。爱(这个句子)不是不定形的存在(除了元语言上的人为的操作)。这个句子在发语时,主语和宾语会同时出现。我连续多少天重复Je t'aime,这也不会变成Je l’aime(我爱那个人)。我抵制那个人所通过的句法,抵制宾语作用和语言活动。
  “野兽”——因为遭到魔法而变得很丑陋——爱“美女”。当然美女不愛野兽。但是,最后美女打开心扉(具体理由就不管了,要说有什么理由的话,那也是因为美女和野兽之间有了对话)面对野兽发出具有魔力的词语。
  “野兽啊,我爱你”。就在这一瞬间,从竖琴乐声的缝隙中出现一个新的主体。这是个古代故事吗?
  从语法上来讲“我爱你”(Je t'aime)这个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但是巴尔特人为主体所爱的那个人不是一个可以拿来拿去的客观存在。如果把人作为客观存在的客体来看待,人完全失去了自由。主体只有放弃并否定对他者的一切理解,他者才能作为他者得到真正的认可。巴尔特认为“我爱你”这个句子表达只是主体所能把握到的“你”。语言是主体把握他者,把握世界的一个方法;主体只有突破主体用语言所编织的世界,才能接近主体所爱的那个人。所以,巴尔特说需要“朝着语言外部彷徨”,接着又说“但是去哪里呢”,因为哪里都去不了,主体永远只能活在主体自己构建的客体世界里。
  美女爱野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最终因为美女和野兽之间有了“对话”,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对于主体来说“我爱你”其实就是主体和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之间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自恋。主体虽然无法突破主体所建构的世界,但是主体可以通过设想主体把握不到的客体本身来不断地否定自己,主体和客体本身之间的“对话”因此而可能。
  没有人会愚蠢到从字面上去理解美女爱野兽,其实“美女爱野兽”讲述的是一个是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里所构建的主体和主客二元论中的所构建主体完全不同。我们应该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在美女说出“野兽啊,我爱你”的瞬间竖琴乐声中出现的主体是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女爱野兽”不是一个古代故事,只要人类存在,这个故事永不过时。这个故事里充满爱的真谛。
  四
  1976年,巴尔特在福柯的推荐下仅以一票之差战胜对手当上了法兰西学院的“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巴尔特在开讲讲座上说:“语言就是法西斯”,因为主体不是主体通过语言表达什么,而是语言强迫主体说一些和主体不一致的话。但是,巴尔特后来因为获得了新的世界观,也就是在认识论上发生了转变,却强烈地爱上了语言。在以“第三项”为前提的世界观里,语言可以突破语言,通过语言所建构的主体可以得到重构,主体上可以有一个螺旋式的回归。
  晚期巴尔特想写一本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那样的“小说”,通过“小说”的书写行为,书写主体在和主体无法把握到的客体本身中否定主体所把握到的客体世界,从而实现普鲁斯特所说的“从作品到人生的逆流”,用但丁话来说就是“新生”。只有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人生才能彻底得到改变。主体只有找到彻底相对化并否定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主体的人生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对于晚期巴尔特和田中实来说,只有能够改变人生的小说才能称得上“小说”。很多小说和恋爱故事一样,都是人生消费的对象,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因为小说或者故事得到合理化。这样的文学作品改变不了人生,或者说改变的只是人生的表层。晚期巴尔特为了书写“小说”,强调的不是“作者之死”而是“作者的回归”。要注意的是,“作者的回归”不是对曾经提出的“作者之死”的否定,而是“作者之死”的延续和拓展。这些都因为晚期巴尔特在认识论上发生了转变,获得了一个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而成为可能。
  《恋人絮语》中的话语并不是那种见不得人而要去隐藏的东西,和恋爱相关的话语也不是其他话语可以轻易否定的对象,倒是其他话语会因为和恋爱相关的话语给彻底否定,对此还需结合《恋人絮语》以外的文本进行详细分析。总之,比起大家熟知的“作者之死”和提出文本概念时代的巴尔特,晚期巴尔特的革命性更为强烈。
  巴尔特研究需要重新开始,就像在后殖民主义的文学理论的框架中走了很长一段弯路之后的文学研究需要重新开始一样。
其他文献
摘要:以“评价任务如何呈现才利于学”为主题,观察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教学,研究评价任务如何呈现更利于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观察发现,评价任务的呈现需要有合理的评价任务,整体呈现评价任务更利于学生创造信息,评价任务的呈现也应关注学习兴趣。  关键词:评价任务;观察报告;《认识面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希望学生的学习能真实地发生,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甚至有所突破。经过多次实
期刊
摘要:一节课的教学成效与教师所设计的评价任务有关,但评价任务能否发挥最大功效,首先取决于其能否精准呈现。观察研究10节英语课中的19个评价任务,发现评价任务的呈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呈现前缺乏对学生能力的预判、呈现时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呈现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到位,建议评价任务的呈现要有活动载体、标准导向和情境带动。  关键词:评价任务;精准呈现;活动;标准;情境  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要:低年段的课文教学同时担负着识字任务,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为学生趣味识字搭建平台。《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的教学以识字为目标,设置了“贴近生活,看图猜字”“寓识于读,随文学字”“游戏串联,儿歌识字”这几个环节,让低年段识字课堂在猜、读、逗、唱中玩出新花样。  关键词:识字;游戏识字;儿歌识字;《我要的是葫芦》  低年段的课文教学同时担负着识字任务,若机械地采用“带拼音读—组词—教笔顺”这样传统
期刊
摘要:教学低年级数的认识(主要是整数的认识)时,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感觉没什么可教的。这是将教学的关注点局限在数的读写与组成、计数方法等基本知识层面。其实,教学的着眼点不应囿于基本知识,还应指向数感,促进学生对数本身以及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改进来说明这一观点。  关键词:数感;教学诊断;认识100以内的数  19
期刊
摘要:无痕教育是徐斌近年来倾力倡导和深入研究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教学,围绕“无痕”,设计了“感知规律(不知不觉中开始)”“探索规律(潜移默化中理解)”“内化规律(循序渐进中掌握)”“运用规律(春风化雨中提升)”四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无痕教育 感知
期刊
摘要:说明文教学应避免刻板、无趣。《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学,尝试用情境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情境化活动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应用和迁移。这节课,利用情境驱动,体现高远的立意;借助多元比较,引领学生思辨整合;通过读写结合,彰显迁移至上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情境任务;说明文教学;《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是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读课文,是桥梁专家茅以昇所写的一篇语言平实、特征鲜明的事物说明文
期刊
摘要:体验是人文教育的有效方法,“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从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诸学科的体验理论人手,以“大学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为例,探索人文教育实施路径,对促进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引导人文教育走出误区、提高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教育 体验 大学语文  何为人文教育?从根本上说,人文教育就是人性教育,也即教育人“自觉而充分地活出自我属人性”。具体说,人文教育就是唤起人
期刊
摘要:民间玩具是民俗活动、民间游戏的载体,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引入学前专业学生的教玩具设计教学。调查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和学前专业教玩具设计教学的现状,了解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特点和需求,及学前专业课程缺乏自制民间玩具的结果。分析民间玩具对学前专业课程的价值、整合适宜的民间玩具资源、探讨学前生教玩具设计教学改革,建构适合学前生民间玩具资源的教玩具设计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玩具 学
期刊
一回首,从第一次近距离地和师父徐斌交流,至今已近11个年头,而我也从一位刚从农村小学竞聘到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福建省第二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并应邀到江苏、浙江、湖南等地进行多场次的讲学。在我心中,徐斌师父的无痕教育不仅仅只在课堂上服务于学生,对于我们这些弟子的专业成长亦如是,更形成了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下面,撷取记忆中的若干片段,与诸君共分享。  “无痕”之缘  2007年7月
期刊
摘要:选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各两种教材,聚焦古诗文,旁及其他维度,分析与语文课程改革相关的文化源流、政治体制、课程标准等制约要素。就目前看,教材选文及任务设计,尊重课程规律,这是教材编著者共同恪守的底线。  关键词:教材比较 高中语文 古诗文  课改,是世界潮流,关涉国民教育目标。语文作为核心课程,教材编制尤为各国所重视。本文分别选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各两种高中语文教材,以古诗文为聚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