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教育(educate)” 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这一定义其实并非西方人的专利,中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可见这注重教育的人性化其实从老祖宗起是古来就有的。孔子不是给他的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们的心灵。
那么孔子当年是怎样给他的弟子们上课的呢?他是不是高高站在讲台上,向他的弟子宣讲他的渊博的知识呢?他是否允许他的弟子们在他的课上自由讨论?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然他怎么能知道,他的弟子已经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他又如何知道他的弟子心理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现在的课堂了,现在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老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指挥着学生学习、思考;学生却心不在焉地应付着老师,见老师踱到自己跟前了就假装拿起笔,但老师一离开,思绪就又信马由缰了。这种授课方式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相违背的。我们的课堂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呢?我们觉得在教室的外在布局上做一些“手脚”是有助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的。
一、讲台的暗示
有一个现象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我们中国的绝大多数教室里,虽然老师们已经在不断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展开教学实践,但老师还是习惯于站在高于学生一个台阶的讲台上。而在美国或加拿大的教室,他们不会在教室前面特别设计一个高出地面的讲台,教师的讲桌和学生的桌子高度一样。中国教室这种外在形式的布局是不是也在暗示着,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不平等,从而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走进学生的频率会比较小呢?我们发现:对于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弱的学生,当像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时,他学生的眼神是涣散、游离的!而一旦老师站在旁边看着他学习时,他的表现是戒备和兴奋的!也就是说对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来看,除非有比较强的自制能力,否则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是成反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在课堂上经常性地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以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参与学习过程。
第一,走到学生中间去授课,摆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走到学生中间去授课,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
第三,走到学生中间授课,和学生合作,参与学生学习讨论,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激励。
第四,走到学生中间去,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
二、座位的编排
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众多事物的总是倾向于有序排列,所以在传统的中国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最普遍采用的排列方式就是全体学生面向老师的行列式。有些有条件较好能开展小班教学的学校,教室座位的编排基本就是单人单座,因为很多老师认为这种作为编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上课聊天互相干扰和开小差。而班级人数较多时不得不采用同桌拼桌形式编排座位,但同时也要避免让爱说话聊天的同学坐到一起。这种座位编排方式创造了让学生专心听讲的条件,直接减小了老师上课管理的难度。
而有些学校还做得更进一步,在用行列式排位时直接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编排座位,让成绩好的坐在前面更加靠近老师的座位,成绩差的只能等待挑剩下的角落里的或者教室后面的座位。所以常有开学时,家长亲自到校要求老师给孩子安排一个好座位的现象。
但是行列式的座位编排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单人单座的学生除了认真听讲接收知识,往往只能和老师发生互动,教学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动力绝大部分依靠老师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内驱力或者自律能力。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得的帮助也只能绝大部分来自老师或者个别私下关系较好的同学。更重要的是,老师除了采用提问,很难从学生课堂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努力想了而不明白,或者想明白但是不能完善表达,因为这种座位编排很难创造出学生自由讨论的氛围。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教育中,教室里面的座位编排灵活多样,有采用行列式的,比如,当数量较多的学生要上一堂以讲授为主的课时。但许多时候,面对小班的他们会更倾向于使用马蹄式或者圆桌式。这两种座位编排方式,前者适用于学生的展示和表演,也便于老师直接与每一个学生面对面交流,后者则便于学生展开问题讨论和进行小组合作。
有了灵活的座位编排方式,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主导了讨论的方向之后,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对象就不会总是直接面对老师。他们可以在心理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在同伴面前练习或者获得建议,而老师不时的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和参与讨论,平等的身体姿态也会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活跃的课堂可以令学生的身心都得到舒展,很多时候奇思妙想就在这种氛围下被引发出来。
是否改变教室布置及座位编排当然只是一种外在形式。我们坚信这种外在的形式也能够促成同学们改变只会仰视老师,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外在形式的改变来纠正学生们遇到难题不与同伴讨论就直接举手示意老师前来救助的习惯。同学们渐渐会在与教师平等的关系中、在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圆桌上找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里面就不能只有老师是唯一发光发热的太阳,学生们不该仅仅只是接受太阳照射的反光的月亮。即使老师的光芒没有照到学生身上,他们也能够彼此照亮对方。照亮整个课堂,这才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能量的平等而高输出的课堂。
这一定义其实并非西方人的专利,中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可见这注重教育的人性化其实从老祖宗起是古来就有的。孔子不是给他的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们的心灵。
那么孔子当年是怎样给他的弟子们上课的呢?他是不是高高站在讲台上,向他的弟子宣讲他的渊博的知识呢?他是否允许他的弟子们在他的课上自由讨论?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然他怎么能知道,他的弟子已经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他又如何知道他的弟子心理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现在的课堂了,现在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老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指挥着学生学习、思考;学生却心不在焉地应付着老师,见老师踱到自己跟前了就假装拿起笔,但老师一离开,思绪就又信马由缰了。这种授课方式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相违背的。我们的课堂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呢?我们觉得在教室的外在布局上做一些“手脚”是有助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的。
一、讲台的暗示
有一个现象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我们中国的绝大多数教室里,虽然老师们已经在不断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展开教学实践,但老师还是习惯于站在高于学生一个台阶的讲台上。而在美国或加拿大的教室,他们不会在教室前面特别设计一个高出地面的讲台,教师的讲桌和学生的桌子高度一样。中国教室这种外在形式的布局是不是也在暗示着,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不平等,从而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走进学生的频率会比较小呢?我们发现:对于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弱的学生,当像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时,他学生的眼神是涣散、游离的!而一旦老师站在旁边看着他学习时,他的表现是戒备和兴奋的!也就是说对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来看,除非有比较强的自制能力,否则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是成反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在课堂上经常性地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以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参与学习过程。
第一,走到学生中间去授课,摆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走到学生中间去授课,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
第三,走到学生中间授课,和学生合作,参与学生学习讨论,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激励。
第四,走到学生中间去,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
二、座位的编排
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众多事物的总是倾向于有序排列,所以在传统的中国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最普遍采用的排列方式就是全体学生面向老师的行列式。有些有条件较好能开展小班教学的学校,教室座位的编排基本就是单人单座,因为很多老师认为这种作为编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上课聊天互相干扰和开小差。而班级人数较多时不得不采用同桌拼桌形式编排座位,但同时也要避免让爱说话聊天的同学坐到一起。这种座位编排方式创造了让学生专心听讲的条件,直接减小了老师上课管理的难度。
而有些学校还做得更进一步,在用行列式排位时直接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编排座位,让成绩好的坐在前面更加靠近老师的座位,成绩差的只能等待挑剩下的角落里的或者教室后面的座位。所以常有开学时,家长亲自到校要求老师给孩子安排一个好座位的现象。
但是行列式的座位编排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单人单座的学生除了认真听讲接收知识,往往只能和老师发生互动,教学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动力绝大部分依靠老师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内驱力或者自律能力。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得的帮助也只能绝大部分来自老师或者个别私下关系较好的同学。更重要的是,老师除了采用提问,很难从学生课堂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努力想了而不明白,或者想明白但是不能完善表达,因为这种座位编排很难创造出学生自由讨论的氛围。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教育中,教室里面的座位编排灵活多样,有采用行列式的,比如,当数量较多的学生要上一堂以讲授为主的课时。但许多时候,面对小班的他们会更倾向于使用马蹄式或者圆桌式。这两种座位编排方式,前者适用于学生的展示和表演,也便于老师直接与每一个学生面对面交流,后者则便于学生展开问题讨论和进行小组合作。
有了灵活的座位编排方式,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主导了讨论的方向之后,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对象就不会总是直接面对老师。他们可以在心理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在同伴面前练习或者获得建议,而老师不时的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和参与讨论,平等的身体姿态也会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活跃的课堂可以令学生的身心都得到舒展,很多时候奇思妙想就在这种氛围下被引发出来。
是否改变教室布置及座位编排当然只是一种外在形式。我们坚信这种外在的形式也能够促成同学们改变只会仰视老师,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外在形式的改变来纠正学生们遇到难题不与同伴讨论就直接举手示意老师前来救助的习惯。同学们渐渐会在与教师平等的关系中、在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圆桌上找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里面就不能只有老师是唯一发光发热的太阳,学生们不该仅仅只是接受太阳照射的反光的月亮。即使老师的光芒没有照到学生身上,他们也能够彼此照亮对方。照亮整个课堂,这才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能量的平等而高输出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