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际活动,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阅读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中成长,人类文化在阅读中前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阅读教学抓得好,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阅读的作用
形成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个体在言语实践中养成的一种迅速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由于语感具有直觉性、内隐性和个体性,因此增加了我们认识语感的难度,但语感也不是不可捉摸的,它的语法性和习得性又为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言语训练,从而提高语感提供了条件。
培养能力:通过初步阅读,有了整体感知,才能对文章进一步的阅读,在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察作品的情感,体味语言和写作技巧中形成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达到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以言语为中介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分析和综合就是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比较是人脑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并同非本质的属性分离开来的过程。概括有两种水平:初级水平的经验概括和高级形式的科学概括。前者是对外部特征的概括,即知觉和表象阶段的概括。高级形式的概括是事物间共同本质的概括。
陶冶情操: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通过立言而立人,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任务,语文阅读也应以人为本。因为语言不只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况且语文学习最终指向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为后人建构心灵的框架。而民族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又集中体现在本民族的传世文学中,这些文化是人的灵魂,精髓,只有通过语文阅读,才能外化为人的素养。 语文阅读,由于应试教育的逼促,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以习题代阅读,以训练代感受,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降低了阅读的品位,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也就是精神缺失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该是人文阅读,包括美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二、语文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
阅读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特别强调: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品读、点评;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培养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往学生在阅读课中,只是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学生成了“陪读生”。这严重地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轻视和削弱这种主体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偏离。教学中只重讲授,重结论,都是“目中无人”观念的表现。因为不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体味,发现问题,而是过快地分析讲解,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简化,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求自得,自探自结。到头来不会读书、作文或者不会做人。教师的教学因为忽视主体的差异性而千篇一律。拘守课文,局限课堂,情景封闭,套路僵化。没有对学生全方位的开拓,阅读教学也就步入了死胡同。
阅读中的单一性和模式化: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其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对话主体间,作品会不断地显示出它的新的意义。这样,作品本身就形成了具有生发作用的主体,它的多重意义也只有在与欣赏者的对话中,才可能生发出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师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认同教师及其知识,缺乏自身的感知和体验,缺失直接与作品的对话,因而丧失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自主创造的能力,最终导致语文审美意识与创造力的下降和语文思维方式的僵化。语文阅读散、慢、差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永远都是拿几个框框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程式化、公式化。
三、提高阅读效率的途径
阅读教学一定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以学生的求知需要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实现师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把对学生的教变成一种引导学生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的行动。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认真分析,努力发现,激活想像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发散”。立体的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主题立意、语言结构,尽量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发挥想像力,不断地去发现教材中作者的个性。
(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趋向。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终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会读课文。
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批判和创造
文章是思想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起到培养学生审美、批判和创造的功能。审美是人类活动的高层级,审美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感悟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在审美中获得体验,使每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成为精神悦怡的对象。学生在审美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了心灵美的塑造。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识。在分析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要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做书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崇尚真理,大胆怀疑,科学阅读。阅读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及阅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读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克服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阅读教学抓得好,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阅读的作用
形成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个体在言语实践中养成的一种迅速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由于语感具有直觉性、内隐性和个体性,因此增加了我们认识语感的难度,但语感也不是不可捉摸的,它的语法性和习得性又为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言语训练,从而提高语感提供了条件。
培养能力:通过初步阅读,有了整体感知,才能对文章进一步的阅读,在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察作品的情感,体味语言和写作技巧中形成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达到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以言语为中介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分析和综合就是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比较是人脑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并同非本质的属性分离开来的过程。概括有两种水平:初级水平的经验概括和高级形式的科学概括。前者是对外部特征的概括,即知觉和表象阶段的概括。高级形式的概括是事物间共同本质的概括。
陶冶情操: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通过立言而立人,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任务,语文阅读也应以人为本。因为语言不只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况且语文学习最终指向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为后人建构心灵的框架。而民族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又集中体现在本民族的传世文学中,这些文化是人的灵魂,精髓,只有通过语文阅读,才能外化为人的素养。 语文阅读,由于应试教育的逼促,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以习题代阅读,以训练代感受,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降低了阅读的品位,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也就是精神缺失的阅读。所以阅读应该是人文阅读,包括美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二、语文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
阅读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特别强调: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品读、点评;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培养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往学生在阅读课中,只是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学生成了“陪读生”。这严重地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轻视和削弱这种主体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偏离。教学中只重讲授,重结论,都是“目中无人”观念的表现。因为不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体味,发现问题,而是过快地分析讲解,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简化,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求自得,自探自结。到头来不会读书、作文或者不会做人。教师的教学因为忽视主体的差异性而千篇一律。拘守课文,局限课堂,情景封闭,套路僵化。没有对学生全方位的开拓,阅读教学也就步入了死胡同。
阅读中的单一性和模式化: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其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对话主体间,作品会不断地显示出它的新的意义。这样,作品本身就形成了具有生发作用的主体,它的多重意义也只有在与欣赏者的对话中,才可能生发出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师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认同教师及其知识,缺乏自身的感知和体验,缺失直接与作品的对话,因而丧失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自主创造的能力,最终导致语文审美意识与创造力的下降和语文思维方式的僵化。语文阅读散、慢、差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永远都是拿几个框框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程式化、公式化。
三、提高阅读效率的途径
阅读教学一定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以学生的求知需要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实现师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把对学生的教变成一种引导学生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的行动。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认真分析,努力发现,激活想像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发散”。立体的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主题立意、语言结构,尽量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发挥想像力,不断地去发现教材中作者的个性。
(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趋向。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终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会读课文。
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批判和创造
文章是思想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起到培养学生审美、批判和创造的功能。审美是人类活动的高层级,审美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感悟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在审美中获得体验,使每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成为精神悦怡的对象。学生在审美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了心灵美的塑造。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识。在分析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要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做书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崇尚真理,大胆怀疑,科学阅读。阅读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及阅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读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克服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