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牛站村九天圣母传说与民众传承必理研究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甘肃永登连城镇牛站村流传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九天圣母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地方保护神的形象,表达出民众的英雄认同、和平愿望、价值追求,生动展示了口头叙事与村落信仰民俗的双向建构过程,满足了民众多方面的信仰需求,也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村落史的记忆过程。传说的文化功能与民众传承心理紧密胶合、互为支撑,在这个意义上,传说不仅仅是神圣性的,更是世俗性的,甚至带有某种些微的历史气息,立体综合地表达出了一种地方文化的鲜活面貌。
  [关键词]甘肃牛站村;九天圣母传说;民间传说;传承心理
  [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40-03
  九天圣母是道教信奉的著名女仙,在民间有着较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仅次于王母娘娘的众女仙之首,“传说中的九天玄女主要职司是掌授兵法天书,扶助应命英雄”。①这一说法应该是源起于传说中殷商民族的始祖玄鸟,民间传说它后来化为一个人面鸟身的女神,人们称其为“玄鸟”,正是她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这就是九天玄女的来历。也许正是由于甘肃曾经有着战争频繁、动荡不息的开发史和发展史,九天圣母这一“战神”的信仰文化在这里有着一定的传承历史和较广泛的传承范围。在甘肃流传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九天圣母传说,它们以传说群、传说带、传说圈的方式出现,表现出民众多元复杂的传承心理。在甘肃永登连城镇牛站村,每年三月初七都举办纪念九天圣母的庙会活动,当地人习称“大菩萨会”。牛站自古以来为河西门户、甘青要冲,1936年,范长江进入青海时曾取道于此,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他专门提及了这个处于咽喉要道上的村庄。牛站的九天圣母庙会活动热闹隆重,多年来都是百姓自发过会。时至2010年,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设立永登县连城牛站九天圣母宫为固定道教活动处所,开展宗教活动。官方的正式行为进一步促进了百姓信仰九天圣母的热情与信心,而那些神奇瑰丽的传说也因为活动的规范化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传承和建构。
  2013年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七,笔者前往牛站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走访了庙会组织者、承办者、参加者及大量信众,对九天圣母传说进行了专题调查。②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关于九天圣母宫的传说很多,那些表面驳杂的传说,实则发挥着重要的解释功能、记忆功能、建构功能,表达出民众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追求。
  一、起源传说的历史意味与民众的英雄认同
  牛站民众将九天圣母的纪念起源与清朝时的甘肃牛站籍大将何虎臣联系在了一起,认为牛站九天圣母的信仰活动最初正是由何虎臣所确立的,有很多传说都津津乐道于何虎臣与九天圣母之间的特殊联系。
  当地民众传说,何大人(何虎臣)在河湟地区屡建奇功,深得清政府赏识,而他本人为了统一军心、树立威信,则对外宣称自己每次作战取胜都是因为获得了九天圣母的保佑。所以,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亲自背着九天圣母的“画张子”(画像),顶礼膜拜,恭敬有加,以确保每次战役都取得胜利。后来,何虎臣进京面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将此画像正式展示给了慈禧太后,并大加渲染自己凭借九天圣母保佑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甚至杜撰出九天圣母有时会亲自上阵杀敌的故事。何虎臣要求慈禧太后封赏九天圣母,且要给一个证明的“把凭”(证据)。太后当即为九天圣母赏赐了“护国元君”金牌,并且将自己的金手镯当场摘下送给了何大人。何大人拒绝了,慈禧太后于是又把自己结婚时所穿的华丽礼服赐给了九天圣母,并且赏赐了半副銮驾。从此以后,九天圣母就被供奉在了牛站村,其基本的服装造型就是身着慈禧太后的凤冠霞帔,并且在大殿前供奉着半副銮驾。后来,民众在纪念活动中用这样的颂词去描写这一助战有功的女神:“头戴九龙凤冠,身穿白袍九条龙,腰系一条金玉带,下穿八福子绫罗裙。娘娘骑的是白龙马,手拿急救万民的牌。”
  与历史传说不同的是,这些传说大多是当代性的,以解放战争时期的传说为主,但也有不少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传说。
  比如有一则传说认为九天圣母曾经智退马步芳的大批部队,救了牛站一村人的性命:20世纪40年代,马步芳的部队与解放军作战,兵败后退守到了河桥附近的大通河,马部坐船逃到了牛站,随即砍断了船绳。当马部在生火做饭时,突然听到枪炮齐鸣、杀声震天,眼见有数百万解放军涌入村中。马部立刻逃窜而去,不敢再来牛站劫掠。民众认为马部所见的幻象皆是九天圣母动用自己的神功神力所达到的效果。另外一则传说则更是离奇:参加越南自卫反击战的牛站籍战士饥肠辘辘,突然,有一个当地的妙龄女子送来了香甜可口的食物,解决了大问题。之后,战士们看到女子化成了九天圣母的形象飘然而去,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家乡的保护神前来排忧解难、解救自己。
  上述传说可谓功能性传说,从其表面来看,在民众的信仰心理中,九天圣母佑护地方、保护子民,是一个不负当地民众香火奉敬的正义之神、负责之神。但从深层历史原因看,解放前的河湟地区战事频繁,民众生活艰辛、性命堪忧,朝不保夕的苦难遭遇使得民众对于和平安宁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而要想得到此种生活,只能求助于战争的结束。因此,九天圣母的“战神”原型便被自然恢复,人们渴望这一威武英勇的战神能够保佑牛站的地方平安。但是,民众对其进行了地方性重构,由于对战争的惧怕,百姓不愿再亲赴沙场、骨肉相残。因此,他们想象中的九天圣母便也不再如助战何虎臣时一般直接现现身沙场、举刃杀敌,而是以虚幻的“撒豆成兵”的战术来吓退敌人,从而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保护了牛站民众。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牛站籍军人则从村落文化传统体系出发,在战争中将九天圣母视为只专属于自己一村的独特护身符,从中找到了心理慰藉与平衡,克服了恐慌与疑虑,情节离奇的传说便也由此而生。百姓的想象力可谓惊人,但在想象的背后是真实可触的对于和平生活的强烈渴望,这份民间心愿可感可悯,通过九天圣母的形象得到了一次次的寄托和宣泄。此类传说既表达出九天圣母源出于战争保护神的本源性信仰,也表达出民间对其进行的时代性重构。   三、禁忌传说的虚拟建构与民众的价值追求
  在调查中我们还收集到了一些关于九天圣母的禁忌传说,这些传说表达了大致相近的意思,即民众认为,九天圣母法眼通天、赏罚分明,对人世的是非曲直心知肚明。人们对于九天圣母必须要有完全的尊重和虔诚的信仰,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尤其是对故意行恶的恶人恶行,九天圣母更会进行严厉惩戒。村民谈论这一问题时态度非常严肃,体现出民间信仰世界里的认真与虔诚。
  比如有这样一则传说,对牛站人来说,九天圣母法力无边、有求必应,但是,她又个性刚烈、赏罚分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一个平时飞扬跋扈的有钱人骑着高头大马马路过九天圣母的庙宇,他并不下马,更不进庙跪拜,而是准备高傲地离开。就在此时,他所骑的马突然受惊,像看到了什么东西,在马的跳跃中,骑马人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筋骨断裂。民众对此非常认同,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对应关系,为富不仁者理应受到处罚。他们也因此更加地爱戴九天圣母。另外,还有一则传说,有一对有着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村民,因为一起进庙拜见九天圣母而被案几上滚落的供品打中了头部,村民认为这就是昧良心的人带着不干净的东西进庙犯忌的结果,也是九天圣母法眼通透的最好证明。
  以上的传说其实都以曲折的方式表达着民众的价值观,表达着他们对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和重要底线,在这个意义上,九天圣母这一神的形象已经被虚化重构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具体代言人。在调查中发现,围绕着九天圣母信仰,在牛站村已经形成了一种井然有序的村落文化,比如孝敬父母、家庭和谐、尊老爱幼、帮扶弱者、取财有道、勤于稼穑等。这些潜隐于民间的伦理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而其具体的制定者、执行者、调节者、处罚者等角色则由参与庙会的诸多人物去扮演,也就是说,庙会的会首人物与村落文化秩序的制定者、维护者有着高度的重合。这些会首人物以九天圣母为尊崇的对象,启发并引导着民众自觉自愿地遵守着村落文化秩序,而那些神秘威严的禁忌故事则成为一种维护秩序的有效手段。涂尔干在解释图腾起源时指出:“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似乎充满了我们与之有关的种种力量,它们既专横又助人,既威严又仁慈……结果我们得到的印象是:有两种不同的现实与我们相关,它们之间隔着一条鸿沟,一边是凡俗事物的世界,而另一边则属于神圣事物。”④这个“神圣事物”带来的观念世界对牛站村民来讲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维护现实秩序、化解现实矛盾的重要意义,而那些禁忌传说则成为民间习惯法式的律令,以一种既威严又仁慈的力量影响着民众的传承心理。
  四、结语
  流传在牛站的九天圣母传说以民间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地方保护神的形象,表达出民众的英雄认同、和平愿望、价值追求生动展示了口头叙事与村落信仰民俗的双向建构过程。传说满足了民众多方面的信仰需求,也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村落史的记忆过程:“如果一个传说为全村落所共享,那么,它便成为了村落记忆。在村落内,叙事和记忆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村落的口述史。传说、记忆和口述史往往三者合一,成为具体时空中人们共同拥有的传统。”⑤在这样的文化切面上,传说的文化功能与民众的传承心理紧密胶合、互为支撑。在这个意义上,那些关于九天圣母的传说就不仅仅是神圣性的,更是世俗性的,甚至带有某种些微的历史气息,立体综合地表达出了一种地方文化的鲜活面貌。而这一面貌的构建,正是民众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文化发生学的理论认为,民间叙事文本是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对他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构型。传说作为其中重要的建筑材料,值得我们去重视其文化意义。尤其在今天传说日渐式微的时代语境中,我们更应该对其做出认真的研究与深度的保存。
  [注 释]
  ①周宗廉等:《中国民间的神》,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②访谈中得到了牛站本土文化人敬世元、王金山、杨德明等人的无私帮助,在此致谢。
  ③杨业普编著:《甘肃史话丛书·永登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④涂尔干著、渠东等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283页。
  ⑤万建中:《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回眸段文杰先生的生命历程,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敦煌学研究保护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段先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保护者,更是敦煌文化的研究挖掘者,而且是敦煌艺术的传播、开拓者。  段文杰先生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他在《敦煌艺术》的讲演中,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高度概括:“一部千年建筑史,一部千年雕塑史,一部千年绘画史。”他强调,敦煌石窟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我国的国宝,也是联合国列入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的产物。最早的洞窟开凿于1600年前的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等十个时期的不断开凿和兴建,形成了一座规模巨大、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东方造型艺术馆。在持续1000年的修建过程中,对当时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明代,由于海上交通的发达,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东移,丝绸之路逐渐冷落,莫高窟也
期刊
得知白银市平川区发现汉墓,2013年5月9日,我们一行人,齐聚敦煌研究院门口,都是年长的学者与前辈,一一介绍,都记不住。有位叫沙武田的博士,说知道会宁的齐家玉,便记忆深刻。  一路驱车。因不熟识,顾自看窗外。  满目疮痍的荒山在车窗外飞驰而过,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树木。一些凛冽的山峰造型奇特,令人浮想联翩。一座山插入农田,戛然而止,似乎前方有意外骤然出现,受了惊吓。榆中定远镇也有这样一座山,如一条长龙
期刊
我是1962年正式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这之前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两次应研究所邀请借调到莫高窟工作:一次是临摹159窟的龛南侧菩萨,一次是与孙纪元先生合作创作了《唐代人民贫困生活》。这两次工作都是由孙纪元同志给我安排的。我那时对美术组的老同志最好奇的是:崖壁上密密麻麻这么多的洞窟,他们怎么能记住号码,能直接找到要去的洞窟呢?  自1962年兰州艺术学院撤销后,经常书鸿、李承仙两位所领导同意
期刊
2011年1月21日,一个寒冷、凄然的日子,文杰大哥走了。95年的漫漫人生,定格在那黄昏的一瞬间。他走得那么匆忙,匆忙得来不及和任何人打声招呼;他走得那么安详,安详得只留下轻轻的一句:“我想睡会儿……”是的,他太累了。60多个春秋的辛勤耕耘,2万多个日夜的执着守望,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大漠隐士”化作一缕青烟,和三危相依,与鸣沙为伴,携飞天共舞,尽毕生佛缘,继续追寻他永远的敦煌之梦去了。  人生总
期刊
[摘要]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独特的城市景观设计,虽然这种历史和景观不能被复制,但可以借鉴其态度和理念。珠海既有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也有着条件比较好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国内一些城市设计中的成功经验为将珠海建设成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灵动城市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本文以大连和杭州为例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形象设计;珠海;大连;杭州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用而不疑”,语出汉王逸撰《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原指殷商武丁的用人政策。后亦曰“用人不疑”。五代、宋以后有了完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说。历代帝王能用此策者,可谓之“贤主”。  段院长是否“疑人不用”,我不清楚,但他“用人不疑”,我可深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段院长与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曹克己社长,雄心勃勃要出一本“文革”以后介绍敦煌的大型图录,出版社派出的编辑是马负书,敦煌文物研究所
期刊
段文杰对敦煌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敦煌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索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敦煌壁画临摹方面不仅个人成就卓著,而且开始了科学总结,为创建临摹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掌门人,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近70年历史中,共有三位领导人,即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在全国的科研院所中是
期刊
芬兰湾醉人的黄昏  我是在秋高气爽的8月,从陆路由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乘车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上午出发,由于俄罗斯海关效率低下,通关十分缓慢,用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办完出关手续。到赫尔辛基吃过晚饭以后,已是夕阳西下了。  下榻的宾馆在郊区,七拐八绕,开进一片茂密的大森林。到宾馆以后,发现是一家森林式宾馆,全是原木搭建的木屋,自然纯朴,原生态,住腻了冷硬的钢筋混凝土鸽子笼,觉得很新鲜、很亲切,心中顿然
期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经历十一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行军二万五千里。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早就在广泛流传,而且在1937年即通过美国记者埃·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而传于国外(见于该书第五编《长征》),很多的学者都谈过关于此诗的意义和艺术表现。  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