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纹化的身体语言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ei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少国家,“文身”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人们在自己身上文一点花草鱼鸟,图案文字,名人明墨,甚至毒蛇猛兽妖魔鬼怪也早已算不得什么新鲜花样。但是的至今日,在一些国家里,“文身”依然算得上是新潮,因为它的内客、形式以及参与者还在不停变更。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不同国家人们固然其共性,但也日益显视出他们各自的个性。
  
  俄罗斯:更侧重新奇性
  在俄罗斯,由于前苏联时代不兴这个,因此文身大行其时仅是近十几年的事,但是,人们的文身花样却一点也不亚于西方。
  一些年轻的“文身迷” 正通过在身上留下奇形怪状的商标、伤疤,甚至切割、剖开、修改自己部分五官或肢体的形式,以求取得更醒目的文身加整容效果。比如,他们中有些人把自己的牙齿弄成圆锥形,然后在上面雕塑;有些人把自己的耳朵修成“小精灵式”,然后再刺以花纹。最近,一位《共青真理报》记者在莫斯科街头做随机采访,他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她的眉毛、嘴唇、耳朵都打了洞,上面总共悬挂着至少有500克的小金属饰物。当她发现记者久久地好奇地注视着自己时,非但不害羞也不生气,相反却相当得意。更令人吃惊的事发生了。1分钟后,她突然向记者吐出了舌头,竟有两条舌头。当她看到记者有点惶恐的样子时,忽然大笑起来,而且把两条舌头伸得更长了,完全就像蛇的舌头。在过去,要是真有人长了这样的舌头,那一定会被认为是肢体残缺或畸形;可如今,这已成了一种新的时髦,叫做“剪舌整容文身”,是整个“身体改型整容文身”新潮的一部分。
  这股新潮最先还是在擅长奇思怪想的美国青年中兴起的,现已流传到了俄罗斯,而且发展得更快。在莫斯科,已有若干家“穿刺、整容、文身”美容院专做这类手术,收费相当昂贵,比如单是“剪舌手术”一项,就要向每位顾客大约收费500美元。一位专门做该种手术的俄罗斯整形文身医生说:“想如此做的人们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想给别人留下一点不寻常的印象,增添一点吸引力,有的把这作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传统仪式,有的则纯粹是为了品味一下有了两条舌头后口中的异样感觉。手术后,他们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做到两条舌头能够独立或协调伸缩活动。”
  时下里,俄罗斯青年向往的另一种文身方式是“水晶文身”,即直接将微粒水晶通过手术镶嵌上皮肤,组成特殊图案。还有一种是“婚戒文身”,即把水晶或金粒在手指上镶嵌成结婚戒指或订婚戒指。该国年轻人所喜爱的另一种文身方式是“伤疤文身”,即故意在某一身体部位留下伤疤,由伤疤组成特殊图形。这种花样也是美国人先发明的,称之为“文身伤疤化运动”,如今它已在俄罗斯乃至整个工业化国家中形成潮流,专做这种手术的美容院或诊所已超过200家,尤以做面部伤疤文身手术的公司为多,因为在不少年轻人看来,面部伤疤图案会使自己平添性感。伤疤纹身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往往用火烫的烙铁在皮肤上烙出各种伤疤图形,就像在牛和马身上烙个记认一样,这个过程被美其名曰“火之吻”。有些地方的俄罗斯男青年如今找女友时,甚至提出一个奇特标准,即女方必须在嘴唇上边烙一点“小胡子”,因为据说这样她们会更性感、更健康、更忠诚、更多生育,不然则容易在婚姻及家庭问题上产生矛盾。
  与伤疤文身同时流行的还有“肚脐眼文身”,即专门围绕肚脐眼刺上一圈图案,形成以它为中心的一种奇特图形。穿刺文身、伤疤文身、烙铁文身技术虽有不同,但参与的人们却往往有一点相同,那还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即把各种形式的文身视为重要仪式的表现,人们往往在人生的重大时刻,如结婚、离婚、生孩子、大生日等时刻,接受这类手术。
  显然,在各类文身活动中,最标新立异的,还得首推当今流行于俄罗斯的“修改体型整容文身”,除上述塑牙、剪舌外,还有不少人像做隆胸手术那样,在身上的不同部位注入硅填充物后,使其造成人为的高低不平的图案。当然,年轻人中还有走得更远的,他们中有些人崇拜英国伦敦学者作家、牛津大学教授约翰·托尔金,便根据他的著名科幻小说《行会首领》三部曲中的人物,把自己整个身体外形通过切割、文身、整容,来个彻底的大改造;个别的走得更极端者,甚至还割去了自己的某个手指或脚趾,或者阉了自己。不少俄罗斯的研究工作者指出,这股潮流与一本名叫《现代原始人》的流行读物有关;作者瓦勒指出,当代世界存在着一种地下亚文化,即不少男女正在向往各种奇特的文身、伤疤、穿刺、烙印甚至体形变更;而这种文化最早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印度与南非、中非、南美部落。比如,当时的中非部落男人喜欢在下唇植入小圆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更换新的。又如,南美玛雅男人喜欢做生殖器文身,把这作为成人仪式与性成熟的标志。而不少心理学家指出,当今俄罗斯年轻人的一些做法,很大程度正是从心理角度继承了古人对文身的理解。
  
  美国:更侧重量变化性
  事实上,包括上述俄罗斯人的文身花样,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文身形式是美国人最先发明的。但是美国人在文身方面追求标新立异,还有一个突出表现,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更快地变更身上的花纹。他们认为它代表自己向世界、向周围人们发出一种信息,因此信息变了它也得变;此外,当他们发现一种新的时髦图案,从而不再喜欢旧的时候,也变更。需要换文身部位,如由颈上换到脸部,由臂膀换到大腿时,也变更。尤其是,有些文身图案是年轻或酒醉后,考虑得不甚周到之时刺上去的,或是作为曾是某团伙成员或监狱标志留在身上的,就更容易变更。
  还有一种文身的变换频率也特别高,那就是情人或男友女友的名字,一旦关系中止,文身主人便会马上想到变更。一位美国文身艺术家说,一位女顾客每次来看他,往往正是她调换男友之时,她的手臂上刻着一连串男人的姓名,每当她增添一位新的亲爱者时,就要消去一位已厌倦的老相好的姓名。因此不少美国文身师常常这样劝顾客:“不要刺情人的姓名。我们美国人是爱好时髦的,婚姻也如此,文身图案的寿命往往比婚姻长。”
  当然,如果文身者的活做得不好,甚至刺错了,那被文身者就更加要求变换,甚至提出更多要求。比如,2003年,一位密歇根男子身上被刺的是villain(恶棍),而不是他所要求的是villain,一字之差,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与人格侮辱,因此他不仅立即更换了,而且还起诉文身师,要求他赔偿自己25000美元。
  尽管除去、变更文身花纹,要比刺上去吃更多的苦头,花更多的钱,因为刺上花纹约需15分钟,而除去约需3—4小时,但美国人还是认为值。
  
  日本:更侧重融合性   日本的文身历史悠远,是该国著名武士文化与团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年轻人中,除了少数人单纯保留中古文身传统,如在身上刺了武士头盔武器、团伙龙蛇标志、还有飘洒俊逸的汉字书法等以外;多数人已倾向于把东西方文身的内容、形式融合起来,人们把这称为“西化的日本文身”,或“堪吉文身。”他们不再单纯在身上刺日语汉字,而是也刺西班牙文与英文,有的男青年还学习网上截下的内容,用英文在臂上刺了大大的“疯狂巫师”等字眼;有的少女甚至在脚踝上也刺上西方的标志、图案、或口头语,如“无条件爱你到底”、“未出生的孩子”、“拉丽”、“喝酒一大醉一滚蛋”等。有些8岁孩子刚学会300多日语汉字,就在自己臂上与腿上刺了好多。
  一位住在西部阿维尔镇的文身艺术家说:“如今,我25%的工作还是为顾客刺日语汉字。但大多数内容已是日本动画片角色,加东方武术,加美国等西方艺术图案。正是这样,才使‘堪吉文身’大大兴旺起来。”他说,他的顾客中还包括了未婚少女,同小伙子们一样,她们也都更注意东西文化融合,尽量赋予文身图案以更深的内涵,在有限的空间尽量展现更丰富的想象。他说:“我备有一本汉语书法大词典,有时顾客从中餐店赶到我这里来,说是发现有几个汉字草书特别漂亮,要我帮他们刺在身上,我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虽然我从未正式学过汉字书法,但我模仿力强,刺在他们身上的,真像用中国毛笔写的大楷,一撇一捺都像,而不是简单刻个汉字涂上颜色。与此同时,我也备有足够多的迪斯尼、圣诞节等图案,也能满足他们对西方图形的要求。”
  据最新统计,目前,多数日本女子最喜欢在身上刺的,是汉字或英文的“爱”字或“美丽”两字,或“女神”、“天使”、“无限情意”等日文;也有少量喜欢刺上“女权”、“生活变化”、“上天保佑”、“伟大父母” 等字眼。而多数男子喜欢刺的,则是龙虎图案或好莱坞明星。当然,也有几乎同样多的日本男女喜欢在身上刺上自己的姓。最后应提一句的是,不少日裔美国人也喜欢这种融合,但好些其他亚裔美国人则不甚喜欢。
  
  英国:列侧重艺术性
  埃里克·文顿是住在东索塞克斯西德利的一位男子,素以全身覆盖满各种奇异文身花纹而远近闻名。最近,他已做出决定,将把自己有着奇特图案的皮肤,作为一件艺术品来拍卖。他说:“我已立下遗嘱,死后将把我的文身皮肤交付拍卖,这上面是一种‘圣痕’,是我的虔诚与心血的结晶,然后,我的遗体将按照基督教仪式埋葬。”他的主意得到了著名文身艺术家贾逊·威廉姆斯的支持,后者是文顿身上各种花纹的主要设计者。贾逊认为,英国人素来尊重文身,把它作为一种艺术,而不仅是一种个人装饰;因此,文身皮肤将是一种极珍贵的艺术品,有别于任何其他收藏家或展览会上的艺术品,如果让它也像普通尸骨那样入土了,这将是对神圣艺术的一种亵渎。在英国,像这样珍视文身艺术,并要求身后人士前,将皮肤分割开来另作防腐处理,以求永久保存者正越来越多起来;他们认为,“木乃伊”不仅是人类伟大的科学遗产而且是伟大的艺术遗产,因此让自己美好的皮肤艺术图案通过“木乃伊化”,永存世界让后代瞻仰,是颇有价值的。目前,此风正在逐渐吹到日本与美国。
  不仅是男子,好多英国女子也十分喜爱艺术文身,最近一例便是,上个月伦敦著名的谢尔弗里奇斯百货公司里,开张了一个艺术文身美容院,好多中产妇女闻风而至。伊莉莎白·安德鲁站在文身美容院门外,看上去有点害羞,但还是坦率地说:“这是我出的主意——我让我的外甥女同我一道,双双一起到这儿来文身。”安德鲁是一位来自林肯的44岁家庭主妇,她穿着一套很漂亮的浅蓝色服装,身上还佩戴着珠饰。2个小时以后,她的背上已刺上了音符花纹,而她19岁的戏剧学院学生外甥女劳拉的右脚上部,则刺上了色彩鲜艳的花朵。两人看上去都十分满意。起先有不少人在一旁看着,啧啧称赞,渐渐地她们也加入了艺术文身行列;有人在肩上刺了中国国画,有人以肚脐眼为花蕊,刺了一朵绽放的美丽的向日葵。
  当五星期前,基特·帕丽向莫弗西斯文身美术工作室提出建议,请她们创办这家艺术文身美容院时,她自己也没料到生意竟会如此火爆,英国女子“艺术文身”的渴望竟会如此强烈。短短1个月间,已有500名女子到此文了身,另有700名女子做了耳朵或鼻子穿刺手术以佩戴艺术饰物。许多女子是从首都以外远道赶来的,有的已经提前预约,她们众口一词说:“现在谢尔弗里奇斯艺术美容院已出了大名,我们都是慕名而来,希望让自己的身体更加艺术化。”大卫·帕特斯尼克是莫弗西斯文身美术工作室三个负责人之一,他指出“曾有一度,人们为文身只是长发男子与摇滚歌星的事,女吟形势大变了。在谢尔弗里奇斯艺术美容院的顾客中,有80%是富裕的中产女子,她们大都是艺术爱好者。”年轻顾客当然占了多数,但是也有大龄甚至老龄女子,她们穿着华贵服装打扮时髦,专心致志地翻阅着店里备着的各种图案,打算为自己也挑选一种。31岁的维多莉娅·卢克是该美容院促销经理,服务十分周到。她总是首先根据顾客需要,介绍各种艺术图案,介绍它们的含义以及文化背景,然后鼓励来者尽可能仔细地做出选择。在做手术前,她要求来客吃好东西以免虚脱。
  帕特斯尼克指出:“英国女子近来热衷艺术文身,除了本身爱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对女明星女艺术家的崇拜,名人效应。比如,‘辣妹’们都是著名的文身者,因此模仿者就不少。当然,我们也给女孩子们不少指导。比如,有一位18岁少女希望在手臂上刺一只卡通小鸡,我们就告诉她,这图案同她不太般配,并她推荐别的,直到她满意。”
  编译自《共青真理报》
其他文献
病人胖阿姨200斤的身躯倒塌下来,小李用苏北口音喊一声“哎哟喂”,浑身用力,把她抬了起来。小李留着朴素的短发,身材健壮,43岁了,饱满的脸盘皮肤紧绷,看起来相当年轻。  她在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骨科病房工作,12楼病房的14个病人,除了极少数不要求护工护理的,都由小李和其他两个护工照顾。  小李在骨科病房是非常吃香的,因为技术好。她能把一个普通的枕头垫得很舒服,连患陈年颈椎痛的病人都能睡好。看她把便
期刊
简·怀特·金德坐在家中,从媒体资料收集有关她儿子瑞恩的报道。然后,她又从报纸上剪辑下自从1985年美国抗击艾滋病后,学校是怎样把她儿子赶出校园的报道文章。她通过分类,整理资料编写出一本小说——《我有艾滋病:一个少年的故事》。简女士怀着极度悲愤的心情完成了这部小说,好莱坞一家电影制片公司竟愿意出巨额资金买下,将搬上银幕。    因艾滋病看清自己怎样走向堕落    儿子感染了HIV后苦苦挣扎了7年后死
期刊
西 迁    国际队要西迁西安了。这个生于长于上海且几乎全由上海人组成的中超球队,当初取这样的名字就是要有意淡化地域符号,说这也是与国际接轨。  当西迁传闻被证实后,媒体如是报道了球队的反应。沪上某晚报一报道的标题是:《老的四处活动找关系,小的打发时间玩游戏》。另一日报报道:“大部分队员吃不好,睡不着。”一些球员表示,“只要能留上海的话,就算去中欧这样的中甲球队也不在意。”  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
期刊
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不多也不少。很多人时常为没有时间做某某事情而烦恼,觉得每天忙忙碌碌;连脚步也匆匆,叹逝者如斯,说时间不够用。而要知道成功又往往眷顾那些善用时间的人,如果掌握了秘藉,学会使用时间,节约时间,管理时间,让有限的时间价值最大化,那么一天将不上24小时。    小技巧成就生活文不同  有时侯我们会发现;其实只要一些细小的改变,或者说留一点小心眼,遵循一些规则,采用
期刊
“你的籍贯到底在哪里?”    金秋的北京,天高云淡,景色迷人,呈现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挟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的喜庆,如约来到紧靠中南海的北长街会稽司胡同25号,庭院绿树掩映,芳草青翠,鲜花散发出阵阵芳香。这就是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3年后,于1984年从富强胡同6号搬来居住的地方。  徐秘书热情地将我迎到10年前李昭大姐和我谈话的客厅,笑容满面地对我说:“你稍候,李昭大妈马上就会来接见你
期刊
[编者按]  本栏目由陈子善教授策划,不成尚未刊出,施蛰存先生仙逝,令人不胜悲伤。施先生生前为本栏日撰文,匠心独具,为了怀念施先生,并为了感谢他对本刊的支持,“说店”仍将以施蛰存先生生前定稿肋发。望读者请君关注此栏。  这道诗的题目,在有些选本中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就更明白了。有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某县县尉,作者就写诗送行。  此诗的第一联是点明题目。上句是说蜀州是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
期刊
阅读这本杂志的时候,也许会产生不满足。许多故事与人物在离我们远去,还有岁月。由海上文坛编辑部编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海上文坛丛书一套四本,已正式出版。像这样的丛书精选近年来海上文坛杂志优秀篇目,组合为四本各具特色的读本,据编辑讲,也算是过了把瘾,一些文字促成了回忆,似乎是满足了——闲坐办公室窗前的午后,一盒廉价的下午茶冲下浓厚的积郁。将一几两椅挪至清朗的窗前,窗外有蓊郁的花台,远处是隐伏云里的天
期刊
当年国家差点儿把开封方言定为普通话,但最终这份光荣让北京人沾了,开封人就有点失落……  冬天,大年初四。我和朋友四个到郑州花园口去看黄河,我们来自大江南北,四个城市,我们欢天喜地地驾车到黄河边上,放了在一大串欢庆新春的鞭炮,仿佛有些淡忘了这个地方才过去几十年的炸堤历史。我知道我们这样轻松地在黄河边放肆地笑有点不好,但我们还是勾肩搭背地合影。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在我们这些俗人面前,时光不会倒流。花园
期刊
曾经流行过一本《格调》,内称西方凡下颚发达,饮可乐,反戴棒球帽者,客厅主要的位置摆放大电视者就都算草根阶层、暴富阶层;暗香迷离,脸色苍白的上流人士基本都只有一部小电视,藏在有门的古旧柜子里。  如果按这书意思写另外一本书,姑且头脸不论,这一段也只设疑问句子——现今客厅中心有大电视机和视听柜、豪华包仿真丝海绵软壁饰的影视墙、8mm玻璃博古架,是什么成分和阶层?还有,“影视墙”是什么?  高速公路上,
期刊
2005年7月7日是我等待了好久的日子。这一天8月份的《玛丽克莱》杂志面世了。上面有我的一篇文章。我在地铁站买了一份杂志,匆匆走下楼梯,来到匹卡第里线往南方向的月台上。我焦急地翻到我写的那篇文章,开始阅读起来。  这天月台特别拥挤。所有的列车严重地误点。我走到一个不太拥挤的地方,找了一张长凳坐了下来,让我可以安静地阅读,也不时拾起头来看看列车什么时侯进站。不久列车来了,可是太挤,我要是上去了就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