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幕,密集炮击的意思。弹幕视频,如弹幕般显示在视频上的评论。相信很多人都去acfun(俗称A站)、bilibili(俗称B站)、tucao这样的弹幕视频网站尝过鲜:先来一句“导演是SB”、再来一句“表演是渣渣”、最后补充一句“陈小丽我爱你”,句句都瞬间从屏幕上飘过,如弹幕般击穿演员胸肺,多么酸爽淋漓!
事实上,很早以前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注,可以视为传媒弹幕的前身;而杂志页脚的“读者来信”,以及电视屏幕下方的观众短信互动,也是这一评注传统的延续。Web2.0时代算是对这一传统的彻底解放,但要论痛快直接,至今无出弹幕视频其右者。
2005年在海淀公园看迷笛音乐节,主舞台两边的LED大屏上,就提供短信互动服务,记得一时之间,屏幕上充斥着对乐队主唱的求爱之辞,甚至颇为露骨。事实上,舞台上大汗淋漓、声嘶力竭、恨不能将麦克或者吉他吃掉的乐手根本看不到屏幕,因而,这种“表白”迅速演变成两派观众之间的对骂与诅咒。当“XXX,我X你妈”以最大的字体从大屏幕上飘过的时候,这种刺激无与伦比,有一种突破禁忌的狂喜。平日,脏话总是随口而出,但也随风而散,唯有弹幕,能将我们内心最隐秘、最恶毒的诅咒示之于众,且以一种远比口语正式、神圣的书面形式固化了那么几秒。对现场的任何人来讲,这都是一种挑衅,犹如眼睁睁看着有人在殿堂上拉屎,无法制止,只能参与、附和或阻击。惟其如此,方显弹幕的席卷效应,它是一种漩涡式的、向下的恶。如果非要给弹幕找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说辞,那我认为它是介于剧场与广场之间、在剧场中构建广场、在广场中重新构建剧场的一种尝试,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在消解舞台中心,而是在构建另一个舞台。与现代民主化潮流相呼应,任何一种技术进步都终将演变为庶民的胜利与狂欢。从这个意义上讲,弹幕是一种庆祝。
之所以对谜底音乐节上的弹幕记忆犹新,乃是因为它第一次令我感受到“同步评论”的冲击。尽管web2.0时代,评论并不是一项稀缺的权利,但“同步”往往难以实现,即便在时间上几无延迟,但在空间上的不对等展示以及授权上的不充分,让“评论”不得不从属于“正文”,这主要表现在:评论展示在正文后面,且往往折叠在“更多”或“查看评论”等超级链接中;原文作者以及网站管理员常常拥有删除不友好评论的权利;微博的“神最右”尽管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能荣登神右者,往往不是草根,而是大V,也就是说,作为广场的微博,“神右”是一种精英的进阶,如此使得“正文”从属于“评论”,正如古罗马斗兽场中舞台从属于看台一样。
作为前景的弹幕,与作为后景的视频内容,之间正是这样一种“喧宾夺主”的关系,其趣味性就建立在“主”的缺位之上。这就犹如一群在主人客厅中喧闹的粗鲁宾客,作为表演主体,他们对客厅中的一应陈设肆意发表意见,尽情毁坏,主人的发言权却被无限期悬置了。这里有三重视界:第一重是经由剧中演员传达的编剧、导演等视频制作者的视界,第二重是即兴评论者(互动观众)的视界,第三重是普通观众(只观看,不参与互动)的视界。对第三重来说,第二重产生的弹幕乃是作品的一部分。这无疑让视频处于“永远未完成”状态,其整一性被摧残的同时,获得了开放性、社会性以及建基于此的生命力。布莱希特戏剧曾经呼唤的“间离效果”,在弹幕视频中获得了最为极致的体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观演关系的变化,而是将视频朝社交媒体的方向上推了一把。我们知道,视频作为一种媒介,其社会性往往是间接的,各传统视频网站在社交属性上的无力感正是明证,而弹幕毫无疑问,会弥补这一短板。主流视频网站中,只有土豆做过弹幕尝试,但一直未下决心推广,说白了,还是对庶众的狂欢抱有某种戒心。这一心理源于一个无法回避但又暂无答案的问题:视频到底是内容,还是媒介?尽管传播学大师们诸如麦克卢汉,曾做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即内容)的断言,但对习惯于“间性”思维的人类来讲,麦克卢汉的断言不过是一种试图消弭主客体二元困境的徒劳尝试之一,不光在传播领域,推究人类知识的任何领域,都有过这种建构“理想型”的尝试。事实上,普通人类心智所能理解的媒介乃是载体,如驴、轿、马车、机动车、飞机般在不断演进,但本质乃是载人载物的工具,而载于其上的人,才是内容,或者主体。在漫长的出版时代,纸以载文,文以载道,到底“纸”是媒介,还是“文”是媒介?在互联网时代,到底电子二极管是媒介,还是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数据形态是媒介?这样的争辩几乎不会有结论,但毫无疑问,弹幕技术的出现,让视频的媒介属性更坚实了一些。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将弹幕视为社会化视频的杀手级应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社会化视频从制作与传播两个环节来讲,与传统视频相比,更加“社会化”:其制作层面的社会化支撑源于“互文性”“社会性”“扁平性”三大制作原理;其传播层面的社会化支撑源于社会化媒体场域。唯独在“观看”这一“用户体验”环节,作为线性媒体的视频,几乎无法很好地“社会化”,进而将“观看”这一单向度行为升级为“使用”这一综合性行为——如今,弹幕的大面积出现,使得该环节获致巨大的社会化飞跃。这一飞跃,将为观众篡改、编辑并最终拥有视频提供了一条路径。也就是说,观众将使用视频,而不是仅仅观看或者简单参与互动,若非如此,此一环节的社会化便不能宣告完成。
补充一下,在许多综艺节目中,弹幕已经被有意无意地使用了,比如《爸爸去哪儿》、《晓说》(现名《晓松奇谈》)等,屏幕上时不时出现的动画表情、爆炸特效以及调侃性字幕,即是弹幕的初级形式——只不过专业的编辑人员代表了观众,对视频进行有限度的、可控的弹幕操作而已。
再补充一下,近日,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试水“弹幕”,据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若果真如此,可以预见,下一阶段,电影院将变为弹幕狂欢的场所,禁止拍照、禁止喧哗等古典剧场式观演规矩也将烟消云散了罢——电影院将变为众声喧哗的广场,不复是一种黑暗中静穆的仪式。
事实上,很早以前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注,可以视为传媒弹幕的前身;而杂志页脚的“读者来信”,以及电视屏幕下方的观众短信互动,也是这一评注传统的延续。Web2.0时代算是对这一传统的彻底解放,但要论痛快直接,至今无出弹幕视频其右者。
2005年在海淀公园看迷笛音乐节,主舞台两边的LED大屏上,就提供短信互动服务,记得一时之间,屏幕上充斥着对乐队主唱的求爱之辞,甚至颇为露骨。事实上,舞台上大汗淋漓、声嘶力竭、恨不能将麦克或者吉他吃掉的乐手根本看不到屏幕,因而,这种“表白”迅速演变成两派观众之间的对骂与诅咒。当“XXX,我X你妈”以最大的字体从大屏幕上飘过的时候,这种刺激无与伦比,有一种突破禁忌的狂喜。平日,脏话总是随口而出,但也随风而散,唯有弹幕,能将我们内心最隐秘、最恶毒的诅咒示之于众,且以一种远比口语正式、神圣的书面形式固化了那么几秒。对现场的任何人来讲,这都是一种挑衅,犹如眼睁睁看着有人在殿堂上拉屎,无法制止,只能参与、附和或阻击。惟其如此,方显弹幕的席卷效应,它是一种漩涡式的、向下的恶。如果非要给弹幕找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说辞,那我认为它是介于剧场与广场之间、在剧场中构建广场、在广场中重新构建剧场的一种尝试,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在消解舞台中心,而是在构建另一个舞台。与现代民主化潮流相呼应,任何一种技术进步都终将演变为庶民的胜利与狂欢。从这个意义上讲,弹幕是一种庆祝。
之所以对谜底音乐节上的弹幕记忆犹新,乃是因为它第一次令我感受到“同步评论”的冲击。尽管web2.0时代,评论并不是一项稀缺的权利,但“同步”往往难以实现,即便在时间上几无延迟,但在空间上的不对等展示以及授权上的不充分,让“评论”不得不从属于“正文”,这主要表现在:评论展示在正文后面,且往往折叠在“更多”或“查看评论”等超级链接中;原文作者以及网站管理员常常拥有删除不友好评论的权利;微博的“神最右”尽管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能荣登神右者,往往不是草根,而是大V,也就是说,作为广场的微博,“神右”是一种精英的进阶,如此使得“正文”从属于“评论”,正如古罗马斗兽场中舞台从属于看台一样。
作为前景的弹幕,与作为后景的视频内容,之间正是这样一种“喧宾夺主”的关系,其趣味性就建立在“主”的缺位之上。这就犹如一群在主人客厅中喧闹的粗鲁宾客,作为表演主体,他们对客厅中的一应陈设肆意发表意见,尽情毁坏,主人的发言权却被无限期悬置了。这里有三重视界:第一重是经由剧中演员传达的编剧、导演等视频制作者的视界,第二重是即兴评论者(互动观众)的视界,第三重是普通观众(只观看,不参与互动)的视界。对第三重来说,第二重产生的弹幕乃是作品的一部分。这无疑让视频处于“永远未完成”状态,其整一性被摧残的同时,获得了开放性、社会性以及建基于此的生命力。布莱希特戏剧曾经呼唤的“间离效果”,在弹幕视频中获得了最为极致的体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观演关系的变化,而是将视频朝社交媒体的方向上推了一把。我们知道,视频作为一种媒介,其社会性往往是间接的,各传统视频网站在社交属性上的无力感正是明证,而弹幕毫无疑问,会弥补这一短板。主流视频网站中,只有土豆做过弹幕尝试,但一直未下决心推广,说白了,还是对庶众的狂欢抱有某种戒心。这一心理源于一个无法回避但又暂无答案的问题:视频到底是内容,还是媒介?尽管传播学大师们诸如麦克卢汉,曾做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即内容)的断言,但对习惯于“间性”思维的人类来讲,麦克卢汉的断言不过是一种试图消弭主客体二元困境的徒劳尝试之一,不光在传播领域,推究人类知识的任何领域,都有过这种建构“理想型”的尝试。事实上,普通人类心智所能理解的媒介乃是载体,如驴、轿、马车、机动车、飞机般在不断演进,但本质乃是载人载物的工具,而载于其上的人,才是内容,或者主体。在漫长的出版时代,纸以载文,文以载道,到底“纸”是媒介,还是“文”是媒介?在互联网时代,到底电子二极管是媒介,还是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数据形态是媒介?这样的争辩几乎不会有结论,但毫无疑问,弹幕技术的出现,让视频的媒介属性更坚实了一些。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将弹幕视为社会化视频的杀手级应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社会化视频从制作与传播两个环节来讲,与传统视频相比,更加“社会化”:其制作层面的社会化支撑源于“互文性”“社会性”“扁平性”三大制作原理;其传播层面的社会化支撑源于社会化媒体场域。唯独在“观看”这一“用户体验”环节,作为线性媒体的视频,几乎无法很好地“社会化”,进而将“观看”这一单向度行为升级为“使用”这一综合性行为——如今,弹幕的大面积出现,使得该环节获致巨大的社会化飞跃。这一飞跃,将为观众篡改、编辑并最终拥有视频提供了一条路径。也就是说,观众将使用视频,而不是仅仅观看或者简单参与互动,若非如此,此一环节的社会化便不能宣告完成。
补充一下,在许多综艺节目中,弹幕已经被有意无意地使用了,比如《爸爸去哪儿》、《晓说》(现名《晓松奇谈》)等,屏幕上时不时出现的动画表情、爆炸特效以及调侃性字幕,即是弹幕的初级形式——只不过专业的编辑人员代表了观众,对视频进行有限度的、可控的弹幕操作而已。
再补充一下,近日,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试水“弹幕”,据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若果真如此,可以预见,下一阶段,电影院将变为弹幕狂欢的场所,禁止拍照、禁止喧哗等古典剧场式观演规矩也将烟消云散了罢——电影院将变为众声喧哗的广场,不复是一种黑暗中静穆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