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在2009年5月—2011年6月内科老年患者中,选取50例作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观察研究,首先建立良好的信任友爱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护士在对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心理上、临床上以及用药的护理和贴心。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有96%的患者和家属对贴心的护理感觉到满意。结论:对内科老年病人进行基础的临床护理时,加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在治疗上达到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护理
心理护理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已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已成为各临床医院护理工作探讨的课题。本文根据近一年内科护理工作的实践,对不同疾病类型的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初步分为:焦虑不安、孤独寂寞、悲观消极、情绪不稳、过分依赖[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6月内选取50例患者对内科老年病人。心里特点及护理做分析,在这5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干预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64~86岁,平均年龄为75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65~85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治疗。
在对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的同时,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里和生理上进行观察和研究,依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1.2.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以热情、乐观的表情去感召患者,满足其依赖心理,驱除其寂寞情绪,最终达到心身护理最佳效果[2]。
1.2.3 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强。
护理原则: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以真诚的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的诉说,并且有意识地多说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话,让其听听相声,看看喜剧,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喜胜忧”的思想体现。
1.2.4 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护理原则:给予更多的同情与周到的护理,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1.2.5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说理开导,达到有效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1.2.6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护理原则:对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1.2.7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不利。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2 结果
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显示病人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6%。60岁以上老年病人共50例,占总出院病人数的2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日益延长,老年病人也日益增多,老年病人必然成为护理领域中的主要对象之一,而老年病人一般思想负担重,顾虑多,他们不仅需要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他们也至关重要。
干预前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干预后20d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与全国常模标准分接近,干预后本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6%,60岁以上老年病人共50例,占总出院病人数的2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的焦虑、抑郁干预后20d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与全国常模标准分接近,干预后本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患者基本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3]。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的医疗价值。内科老年病人住院后,通常会产生消极的态度,护理人员应以满腔热情对待病人,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通过学习理论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的作用,科学地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的密切配合,以良好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和情感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由悲观变为主动、由懦弱变为坚强、由盲目变为自觉、由消极变为主动,以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桂香.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67-168.
[2]孙 艳.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5-0154-091.
[3]孙桂英.浅谈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0163-01.
关键词: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护理
心理护理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已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已成为各临床医院护理工作探讨的课题。本文根据近一年内科护理工作的实践,对不同疾病类型的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初步分为:焦虑不安、孤独寂寞、悲观消极、情绪不稳、过分依赖[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6月内选取50例患者对内科老年病人。心里特点及护理做分析,在这5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干预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64~86岁,平均年龄为75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65~85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治疗。
在对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的同时,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里和生理上进行观察和研究,依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1.2.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以热情、乐观的表情去感召患者,满足其依赖心理,驱除其寂寞情绪,最终达到心身护理最佳效果[2]。
1.2.3 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强。
护理原则: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以真诚的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的诉说,并且有意识地多说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话,让其听听相声,看看喜剧,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喜胜忧”的思想体现。
1.2.4 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护理原则:给予更多的同情与周到的护理,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1.2.5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说理开导,达到有效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1.2.6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护理原则:对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1.2.7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不利。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2 结果
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显示病人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6%。60岁以上老年病人共50例,占总出院病人数的2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日益延长,老年病人也日益增多,老年病人必然成为护理领域中的主要对象之一,而老年病人一般思想负担重,顾虑多,他们不仅需要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他们也至关重要。
干预前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干预后20d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与全国常模标准分接近,干预后本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6%,60岁以上老年病人共50例,占总出院病人数的2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的焦虑、抑郁干预后20d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与全国常模标准分接近,干预后本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患者基本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3]。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的医疗价值。内科老年病人住院后,通常会产生消极的态度,护理人员应以满腔热情对待病人,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通过学习理论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的作用,科学地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的密切配合,以良好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和情感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由悲观变为主动、由懦弱变为坚强、由盲目变为自觉、由消极变为主动,以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桂香.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67-168.
[2]孙 艳.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5-0154-091.
[3]孙桂英.浅谈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