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以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的2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了解他们运动损伤情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预防运动损伤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体育保健知识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建议
高校体育院、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需学好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并兼顾专项运动训练。本文试图通过对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受伤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状况分析
(一)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
通过调查了解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受伤率要比课内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受伤率高很多。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课外活动大都随意性较强,安全防护措施较差,学生在参与之时缺乏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和裁判的监督,一旦疏忽大意或者动作粗野,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
从这次调查发现,强对抗项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项目,田径受伤机率也占较大比例,武术、体操、健美操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其受伤机率相对较低。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
调查表明,损伤部位常发生在肢体各关节部位。这是由于在运动中,对各关节的要求和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的。尤其是膝关节与踝关节,在运动中经常要做一些急停、急起和各种变向,这就需要较好的力量和柔韧来作为支撑,一旦超过负荷或动作不规范,就极易致使这两个部位受伤。
(四)运动损伤的类型
从调查得知,闭合性损伤机率明显高于开放性损伤。其原因在于在运动中发生各种损伤的类型是由专项技术特点所决定的,任何运动基本都和跑跳、支撑、变速等动作分不开,而这类型的活动,是造成闭合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五)运动损伤发生的季节
从调查情况中得知,不同的季节,其受伤情况是不同的。其中,春冬季节受伤人数所占比例最大,这主要由于这两个季节温度较低,身体的柔韧度和肌肉的弹性都比较弱,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一上来就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损伤就很容易发生。
二、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分析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在参与运动之时,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在加快血液流动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前提下,使体温升高、肌肉弹性和各关节延展性增强,以适应运动时机体的需要。而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于准备活动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二)技术动作掌握不规范
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学习是从基本表象建立到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来完成的。而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在一个动作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就急于展现,从而造成错误动作的产生,甚至违反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运动的力学原理。
(三)不同运动项目易发损伤各不相同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也跟运动项目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从本次调查中发现篮球和足球受伤的人数是最多的,因为同场竞技类项目的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是很容易造成膝、踝关节受伤的。田径运动作为一项以跑、跳、投等运动技能为主的项目,有着爆发用力的特点,其受伤机率也相对较高。以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和难美性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机率相對较小。
(四)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思想上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准备活动和运动损伤后的处理。②好胜心强,好奇心大,缺乏活动经验,思想麻痹大意。③缺乏耐心,急于表现。④动作幅度过大,缺乏理性。⑤运动完后,缺少放松练习。
(五)环境气候的影响
春冬季节,环境温度和身体温度都较低,对于开展体育活动极为不利。首先是肌肉的粘滞性大,机体能力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活动去调动。其次散热较快,对于身体持续活力的保持也是一个挑战。夏季和秋季普遍气温要高于春冬两季,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春冬两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得出结论如下:①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时间为课外运动。②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项目为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型运动项目。③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四肢各关节部位。④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性质为闭合性软组织损伤。⑤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季节为春冬季节。
(二)建议
首先,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参加一切体育活动前,应从各方面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根据场地、气候和不同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在准备活动量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使身体微微出汗、兴奋情绪开始引发为宜。对特别部位、存在旧伤部位,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其次,合理有效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熟练度。每一技术动作,都具有其固有的动作原理和解剖生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从最初的认识,到慢慢的掌握和熟练,直至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基础的。所以,在学习一些新的技术动作时,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同时,加强保护和安全防卫工作。根据各项目的技术特点、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和运动前一般的生理特征,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并熟练一般的自我保护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宏智.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产生损伤的原因及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2):41-42.
[2]宋军,吴建强.高校学生运动损伤中的教学保护和自我保护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112-116.
[3]杨新,周天华.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65-66.
作者简介:钟国祥(1990—),男,重庆奉节人,助理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建议
高校体育院、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需学好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并兼顾专项运动训练。本文试图通过对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受伤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状况分析
(一)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
通过调查了解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受伤率要比课内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受伤率高很多。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课外活动大都随意性较强,安全防护措施较差,学生在参与之时缺乏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和裁判的监督,一旦疏忽大意或者动作粗野,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
从这次调查发现,强对抗项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项目,田径受伤机率也占较大比例,武术、体操、健美操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其受伤机率相对较低。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
调查表明,损伤部位常发生在肢体各关节部位。这是由于在运动中,对各关节的要求和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的。尤其是膝关节与踝关节,在运动中经常要做一些急停、急起和各种变向,这就需要较好的力量和柔韧来作为支撑,一旦超过负荷或动作不规范,就极易致使这两个部位受伤。
(四)运动损伤的类型
从调查得知,闭合性损伤机率明显高于开放性损伤。其原因在于在运动中发生各种损伤的类型是由专项技术特点所决定的,任何运动基本都和跑跳、支撑、变速等动作分不开,而这类型的活动,是造成闭合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五)运动损伤发生的季节
从调查情况中得知,不同的季节,其受伤情况是不同的。其中,春冬季节受伤人数所占比例最大,这主要由于这两个季节温度较低,身体的柔韧度和肌肉的弹性都比较弱,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一上来就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损伤就很容易发生。
二、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分析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在参与运动之时,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在加快血液流动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前提下,使体温升高、肌肉弹性和各关节延展性增强,以适应运动时机体的需要。而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于准备活动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二)技术动作掌握不规范
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学习是从基本表象建立到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来完成的。而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在一个动作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就急于展现,从而造成错误动作的产生,甚至违反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运动的力学原理。
(三)不同运动项目易发损伤各不相同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也跟运动项目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从本次调查中发现篮球和足球受伤的人数是最多的,因为同场竞技类项目的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是很容易造成膝、踝关节受伤的。田径运动作为一项以跑、跳、投等运动技能为主的项目,有着爆发用力的特点,其受伤机率也相对较高。以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和难美性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机率相對较小。
(四)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思想上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准备活动和运动损伤后的处理。②好胜心强,好奇心大,缺乏活动经验,思想麻痹大意。③缺乏耐心,急于表现。④动作幅度过大,缺乏理性。⑤运动完后,缺少放松练习。
(五)环境气候的影响
春冬季节,环境温度和身体温度都较低,对于开展体育活动极为不利。首先是肌肉的粘滞性大,机体能力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活动去调动。其次散热较快,对于身体持续活力的保持也是一个挑战。夏季和秋季普遍气温要高于春冬两季,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春冬两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得出结论如下:①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时间为课外运动。②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项目为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型运动项目。③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四肢各关节部位。④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性质为闭合性软组织损伤。⑤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季节为春冬季节。
(二)建议
首先,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参加一切体育活动前,应从各方面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根据场地、气候和不同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在准备活动量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使身体微微出汗、兴奋情绪开始引发为宜。对特别部位、存在旧伤部位,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其次,合理有效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熟练度。每一技术动作,都具有其固有的动作原理和解剖生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从最初的认识,到慢慢的掌握和熟练,直至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基础的。所以,在学习一些新的技术动作时,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同时,加强保护和安全防卫工作。根据各项目的技术特点、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和运动前一般的生理特征,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并熟练一般的自我保护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宏智.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产生损伤的原因及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2):41-42.
[2]宋军,吴建强.高校学生运动损伤中的教学保护和自我保护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112-116.
[3]杨新,周天华.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65-66.
作者简介:钟国祥(1990—),男,重庆奉节人,助理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