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和传统教学的比较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概念,其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基本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更要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思想认识,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教学 教学思考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执行者,教师应该在强化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引领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使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同步推进。
教学过程也是科学,不仅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而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和分析,可以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对教学作出分析,也可以对教学效能进行科学的校订。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讲求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提出新的要求的情况下,教师更要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思想认识,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努力探索教学的新方法。
一、充分研读新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创生和优化加工。
高中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表达过深、过难的现象。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的理性教学思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案的设计和习题的选择上,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又要体现对学困生的层次要求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都有进步,都有点滴成功的喜悦。新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引进了大量现代信息,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出现的体系僵化、内容陈旧、缺乏现代气息的状况,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即时信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新教材中新内容的加入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全新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新教材中顺利而又愉快地学习,必须在认真研读教材中狠下功夫,不仅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更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有效加工和优化创生,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保证课堂的全员参与。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设定的“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致使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新教材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知识,通过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是鲜活而又具体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因此,那些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除了在备课上加以体现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的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不仅是优等生的行为,更是后进生的行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投入地认真听课,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高、中、低档问题循序渐进,让优等生站在高档的问题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让中低档学生在中低档问题中积极思考,努力向上,在课堂中营造克难致胜勤奋好学的气氛。如此,层次不同的课堂活跃气氛就形成了。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和信心表现是实现教学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情感和信心的建立来自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和蔼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眼神。教师要情绪饱满地走进课堂,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诸如教学方法的新颖独特有效,语言的风趣幽默等。
三、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而且要组织学生有序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学生没有问题不是好现象,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地位。如果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不能解答时,教师要忌草率和鲁莽,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性。也不要课后不闻不问,而要在恰当时间给予耐心的解答和指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提高评价频率,不要吝啬自己的尊重和赞美之词,要真正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要做到批评与表扬相辅相成,真正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也是强化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怎样在新课程教学中依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兴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他们才能学得更好,学得最好。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运用欣赏和激励策略,使学生的经验得以激活、丰富和提升,知识得以构建和运用,技能得以形成、巩固和熟练,学习策略得以丰富和完善,情感得以升华。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效能,使自己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强化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高中新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源于传统教学又高于传统教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专业性强、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逐渐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教学 教学思考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执行者,教师应该在强化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引领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使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同步推进。
教学过程也是科学,不仅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而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和分析,可以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对教学作出分析,也可以对教学效能进行科学的校订。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讲求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提出新的要求的情况下,教师更要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思想认识,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努力探索教学的新方法。
一、充分研读新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创生和优化加工。
高中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表达过深、过难的现象。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的理性教学思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案的设计和习题的选择上,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又要体现对学困生的层次要求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都有进步,都有点滴成功的喜悦。新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引进了大量现代信息,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出现的体系僵化、内容陈旧、缺乏现代气息的状况,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即时信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新教材中新内容的加入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全新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新教材中顺利而又愉快地学习,必须在认真研读教材中狠下功夫,不仅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更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有效加工和优化创生,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保证课堂的全员参与。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设定的“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致使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新教材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知识,通过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是鲜活而又具体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因此,那些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除了在备课上加以体现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的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不仅是优等生的行为,更是后进生的行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投入地认真听课,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高、中、低档问题循序渐进,让优等生站在高档的问题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让中低档学生在中低档问题中积极思考,努力向上,在课堂中营造克难致胜勤奋好学的气氛。如此,层次不同的课堂活跃气氛就形成了。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和信心表现是实现教学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情感和信心的建立来自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和蔼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眼神。教师要情绪饱满地走进课堂,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诸如教学方法的新颖独特有效,语言的风趣幽默等。
三、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而且要组织学生有序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学生没有问题不是好现象,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地位。如果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不能解答时,教师要忌草率和鲁莽,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性。也不要课后不闻不问,而要在恰当时间给予耐心的解答和指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提高评价频率,不要吝啬自己的尊重和赞美之词,要真正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要做到批评与表扬相辅相成,真正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也是强化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怎样在新课程教学中依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兴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他们才能学得更好,学得最好。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运用欣赏和激励策略,使学生的经验得以激活、丰富和提升,知识得以构建和运用,技能得以形成、巩固和熟练,学习策略得以丰富和完善,情感得以升华。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效能,使自己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强化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高中新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源于传统教学又高于传统教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专业性强、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逐渐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