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如相约在某个晴爽的午后,一起逃开大鱼大肉的肥腻,埋头书香中,寻寻那些溜走的生活,模糊的故事,逝去的味道……
越怀旧越快乐
一座城市的记忆,总会与当地街头巷尾的小吃有关。名声响亮的,历经岁月的洗刷,招牌更加夺目,摇身一变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游客的朝拜圣地。然而更多的平民小吃,逐渐消失了。你还记得从小上学路上都会经过的那条巷弄,曾经散发出多么勾人的食物香气吗?巷子后来被拓宽,平房拆迁,高楼一夜之间矗立起来。那个味道,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不甘愿,譬如《老小吃·老味道》的编者。无法从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挽救些什么,至少将他们刊印出来,留在纸上和心中吧。这是一本老书,选编了全国各地的作家所写的描述各地方老小吃、老味道的文章。虽然书中所描写的部分小吃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留给我们的怀念,却越来越强烈。又是十年过去,书中还残存的味道,愈发稀少而珍贵了。那么,再过十年呢?
这本美食散文集子,用的是食谱书的编排方式,分为“米面”“肉禽蛋”“鱼虾水产”“豆制品”“蔬菜”等章节,选的大多是名家文豪的谈吃文章,譬如周作人的《油炸鬼》、汪曾祺的《炒米和焦屑》、周绍良的《谈腊八粥》、徐城北的《一鸡三吃》……内容翔实全面,真是令人感慨万千。一想到那么多的美味我们无缘品尝,就觉得眼眶热热的,说不出话来。真要说这些老小吃有多好的味道,也并不见得。他们大多平淡无奇,是困难时期人们用智慧发明出的质朴美食,然而就是它们,有温暖的家庭味。有人读到汪曾祺说炒米,想起小时候母亲冲的炒米茶,鼻子便开始发酸;待读到腊八粥,更是忆起童年在奶奶家大伙儿一起熬粥过腊八的情景,已经泪眼朦胧。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赚的钱越来越多,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却弥足珍贵。除了老味道,我们还遗失了多少美好?
新书速递
《吃酒!吃酒!》
主编:陈赋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策划出版: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1-5
定价:32.00元
《老爹妈思厨》
主编:梁以瑚、杨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策划出版:天窗文化
出版年:2011-11
定价:48.00元
饕餮文人的美食盛宴
文人似乎素来有谈吃的传统,粱实秋、汪曾祺、周作人等那一代的老文人们,都写下过许多饮食随笔,各自结成合集出版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汪曾祺《五味》、粱实秋《雅舍谈吃》等。对故乡食物的真情,加上不凡的气度、文笔,这些文章往往好看,读起来心里一股暖流。
陈赋还主编过另一本名家散文集子《吃茶去》,收的都是与茶有关的好文章。这一本虽名为《吃酒》,大部分倒都是下酒的好菜色,并非白酒红酒加饭酒。文章有一百来篇,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北京小吃(肖复兴)、狮子头(粱实秋)、过桥爆蟮段(古清生)、难忘扬州煮千丝(洪丕谟)……篇篇经典,光看文字都忍不住流下口水。
老文人写食,有一种今人难以企及的情怀。描述美味、形容做法,乃至由这一道菜体现出各地的风土人情,要做到这些窃以为都不难,难的是阅历,以及对食物的一番真挚情感。老文人们成长在原汁原味的历史里,下馆子没有地沟油、自己做也没有现成调味剂。狮子头的肉、煮千丝的豆腐,都是实打实用心切剁出来的;高汤需煮而非兑,不是名贵食材,却吃得到温暖的心意。这是吃快餐长大的我们,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底蕴。
对最平凡的食物也怀抱敬意,这种心情大概也随着老小吃的没落而消失了。鲍参翅肚再华贵又如何?比不过寒冷冬夜里一碗扬州煮千丝、一碗武汉热干面。爷爷奶奶的年代菜!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天窗文化的港版,厚厚的拿在手里很有质感与积淀。粗翻一遍,心里便涌起柔情万千。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们,温柔宽厚地拿出私房菜谱,一张张笑脸有的雀跃有的羞涩,皱纹挤在一起,刻出深深的时代感。
这回拿到简体中文版,细读之下更是爱不释手。原来,这不仅仅是菜谱,更是一份老人们的集体回忆录,也是管中窥豹的香港发震史手记。老爹妈们大多诞生于19世纪30、40年代,年龄最大的接受采访时已经97岁。我常常觉得,每位老人的心中都埋着一座宝藏,太多的故事如果没人去挖掘,时间匆匆,很快它们将再也无法被我们知道。
老人家们的拿手菜真实、温情脉脉,充满年代感的大幅照片很打动人。他们的经历,譬如战争、挨饿、做苦工、当小妾,也有欢乐的童年记忆。他们流亡到香港,做尽苦力,譬如清洁、修理,拉扯起子女后代,为华丽香港的今天打下厚重根基。面对采访,这些早已被时间冲淡,回忆起缺乏安全感的贫瘠过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隔壁死于饥荒的那一家人………都只剩淡淡思念。
谈的最多的,还是吃,记忆中的味道。因为便宜所以常买鱼骨煲汤,芝麻糊一定要手工磨制的才香,大米不够就与番薯同煮……索性日子总是苦尽甘来,老爹妈们在漫长的生活中积累下独门秘方,炮制出一盘盘子孙爱吃的美味佳肴。书中真实呈现了数十道传统家常粤菜,步骤贴心细致,配图并不精美,但醇厚深刻、有着浓浓人情味儿。
这些是老爹妈们做了一辈子的菜,是餐馆里已不复见的扎实好味道,是年代的遗赠。
越怀旧越快乐
一座城市的记忆,总会与当地街头巷尾的小吃有关。名声响亮的,历经岁月的洗刷,招牌更加夺目,摇身一变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游客的朝拜圣地。然而更多的平民小吃,逐渐消失了。你还记得从小上学路上都会经过的那条巷弄,曾经散发出多么勾人的食物香气吗?巷子后来被拓宽,平房拆迁,高楼一夜之间矗立起来。那个味道,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不甘愿,譬如《老小吃·老味道》的编者。无法从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挽救些什么,至少将他们刊印出来,留在纸上和心中吧。这是一本老书,选编了全国各地的作家所写的描述各地方老小吃、老味道的文章。虽然书中所描写的部分小吃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留给我们的怀念,却越来越强烈。又是十年过去,书中还残存的味道,愈发稀少而珍贵了。那么,再过十年呢?
这本美食散文集子,用的是食谱书的编排方式,分为“米面”“肉禽蛋”“鱼虾水产”“豆制品”“蔬菜”等章节,选的大多是名家文豪的谈吃文章,譬如周作人的《油炸鬼》、汪曾祺的《炒米和焦屑》、周绍良的《谈腊八粥》、徐城北的《一鸡三吃》……内容翔实全面,真是令人感慨万千。一想到那么多的美味我们无缘品尝,就觉得眼眶热热的,说不出话来。真要说这些老小吃有多好的味道,也并不见得。他们大多平淡无奇,是困难时期人们用智慧发明出的质朴美食,然而就是它们,有温暖的家庭味。有人读到汪曾祺说炒米,想起小时候母亲冲的炒米茶,鼻子便开始发酸;待读到腊八粥,更是忆起童年在奶奶家大伙儿一起熬粥过腊八的情景,已经泪眼朦胧。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赚的钱越来越多,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却弥足珍贵。除了老味道,我们还遗失了多少美好?
新书速递
《吃酒!吃酒!》
主编:陈赋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策划出版: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1-5
定价:32.00元
《老爹妈思厨》
主编:梁以瑚、杨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策划出版:天窗文化
出版年:2011-11
定价:48.00元
饕餮文人的美食盛宴
文人似乎素来有谈吃的传统,粱实秋、汪曾祺、周作人等那一代的老文人们,都写下过许多饮食随笔,各自结成合集出版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汪曾祺《五味》、粱实秋《雅舍谈吃》等。对故乡食物的真情,加上不凡的气度、文笔,这些文章往往好看,读起来心里一股暖流。
陈赋还主编过另一本名家散文集子《吃茶去》,收的都是与茶有关的好文章。这一本虽名为《吃酒》,大部分倒都是下酒的好菜色,并非白酒红酒加饭酒。文章有一百来篇,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北京小吃(肖复兴)、狮子头(粱实秋)、过桥爆蟮段(古清生)、难忘扬州煮千丝(洪丕谟)……篇篇经典,光看文字都忍不住流下口水。
老文人写食,有一种今人难以企及的情怀。描述美味、形容做法,乃至由这一道菜体现出各地的风土人情,要做到这些窃以为都不难,难的是阅历,以及对食物的一番真挚情感。老文人们成长在原汁原味的历史里,下馆子没有地沟油、自己做也没有现成调味剂。狮子头的肉、煮千丝的豆腐,都是实打实用心切剁出来的;高汤需煮而非兑,不是名贵食材,却吃得到温暖的心意。这是吃快餐长大的我们,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底蕴。
对最平凡的食物也怀抱敬意,这种心情大概也随着老小吃的没落而消失了。鲍参翅肚再华贵又如何?比不过寒冷冬夜里一碗扬州煮千丝、一碗武汉热干面。爷爷奶奶的年代菜!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天窗文化的港版,厚厚的拿在手里很有质感与积淀。粗翻一遍,心里便涌起柔情万千。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们,温柔宽厚地拿出私房菜谱,一张张笑脸有的雀跃有的羞涩,皱纹挤在一起,刻出深深的时代感。
这回拿到简体中文版,细读之下更是爱不释手。原来,这不仅仅是菜谱,更是一份老人们的集体回忆录,也是管中窥豹的香港发震史手记。老爹妈们大多诞生于19世纪30、40年代,年龄最大的接受采访时已经97岁。我常常觉得,每位老人的心中都埋着一座宝藏,太多的故事如果没人去挖掘,时间匆匆,很快它们将再也无法被我们知道。
老人家们的拿手菜真实、温情脉脉,充满年代感的大幅照片很打动人。他们的经历,譬如战争、挨饿、做苦工、当小妾,也有欢乐的童年记忆。他们流亡到香港,做尽苦力,譬如清洁、修理,拉扯起子女后代,为华丽香港的今天打下厚重根基。面对采访,这些早已被时间冲淡,回忆起缺乏安全感的贫瘠过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隔壁死于饥荒的那一家人………都只剩淡淡思念。
谈的最多的,还是吃,记忆中的味道。因为便宜所以常买鱼骨煲汤,芝麻糊一定要手工磨制的才香,大米不够就与番薯同煮……索性日子总是苦尽甘来,老爹妈们在漫长的生活中积累下独门秘方,炮制出一盘盘子孙爱吃的美味佳肴。书中真实呈现了数十道传统家常粤菜,步骤贴心细致,配图并不精美,但醇厚深刻、有着浓浓人情味儿。
这些是老爹妈们做了一辈子的菜,是餐馆里已不复见的扎实好味道,是年代的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