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与素材积累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____l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捕捉灵感,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积蓄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一)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
  观察是通过视觉对客观事物取得比较细致的、深入的了解,是从生活直接摄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养成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很重要。要养成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教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事物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如写一个熟悉的人,要先确定观察对象,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又如写菊花,让学生观察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2.教学生对事物按一定顺序观察。认识事物都有规律,观察总是从一定的位置,一定的角度,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如《温暖》这篇课文有幅插图,图画描写了周总理和清洁工人在一起的情况。老师可指导学生按由近及远,由人到景的顺序观察。有顺序的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时言之有序,层次清晰。
  (二)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是指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应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善于分析、比较并加以选择。只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才能使学生从不同的生活现象中采撷到具有闪光的时代特色的写作题材,才能在作文的构思、立意过程中推陈出新。
  (三)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的习惯
  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达到古人所说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而心得”的境界。
  二、学生参与活动丰富素材
  中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他们蕴藏着各种天赋,需要我们去精心开发。
  如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参观展览,科技制作等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创造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活动也有助于获得感性知识,丰富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实践证明,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内容也富有情趣。如春天在桃花盛开的堤岸漫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着的气息;到大街上清扫街道,让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给贫困地区学生捐书捐物,让学生向别人献上一份爱心……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学生却在无意间得到许多写作素材。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感受成功与失败,体味其中的焦虑与困惑,有了真情实感,再写作文时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写作素材不仅从生活中、活动中获得,还应通过阅读书籍间接获得。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新课程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胸中藏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写作时就会构思,会遣词造句。读是写的基础,唐代大诗人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我们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在学年初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并及时进行督促和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鼓励学生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把它们存入作文材料库,在闲着的时候朗读或背诵。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就日渐增加了。
  为了增加阅读量,我们可在班级建一个“图书角”,让每个学生献出自己喜爱的书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师也拿出自己的藏书,也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等方式,把班级图书箱搞得小有规模,把读书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四、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写生活札记
  生活札记能提高写作能力,也是搜集写作素材的好办法。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源泉,写作离不开生活。教师应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见闻记下来,即写生活札记。我让学生一周交一次生活札记,要求生活札记要每天记,对札记的内容我不限制,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人、事、景,抒发自己内心蕴藏的真挚感情。学生没有思想压力,交生活札记积极性很高。对学生交来的生活札记,我趁热打铁,改完又拿到班上讲评。写得好的札记让作者自己当着全班同学念出,再由其他同学讲评。听到同学的札记被当众念出,这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学生不仅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不少材料。
  (二)教学生建立素材资料库
  学生写的生活札记有很多见闻、感想,对这些素材可建个资料库把它们保留下来。可把不同主题的素材分类形成一个个系列。如“童年往事”、“家乡美景”、“春天的故事”……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资料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让学生每日报道最新素材
  每节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个用时不多,学生听、说能力和素材积累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报道前一天看到、听到的身边事、国内外的大事,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学生要记下讲的事件和某些优秀句段。这样做学生可积累到不少最新的素材。
  (四)让学生分类整理诗歌、名言警句、名著
  学生从生活、阅读中得到的素材若不加以分类整理,写作需要时很难查找。可让学生把等素材进行分类摘抄,既可便于查找,又可为作文增加文化积淀。
  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对作文就不再畏惧、厌烦。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使,不再是搜索枯肠的挤牙膏。学生还能从素材中挖掘出新意,抒写自己的心灵。作文不再难教,作文不再难写。希望我们语文教师多在这件事上下功夫!
其他文献
“百家讲坛”现在是央视的一个品牌栏目,其中有几个主讲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赢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在校学生的认同。他们的成功的讲授,对于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许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注意去改进提高,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以刻苦的探究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储备丰厚学识,加强知识更新。主讲人渊
我们都知道,目前高考语文试题,除了名句名篇默写涉及教材内容外,其他都将教材拒之千里之外。这种命题构想已积重难返,衍生了许多祸端,一些学校视美文佳作如敝屣,忽视对教材的阅读,废弃课文的学习,急功近利,一头扎进题海之中,不能自拔,弄得学生焦头烂额。这种抛弃一日三餐的“主食”而靠吃“零食”过日子的做法,势必导致语文教材被弃之不顾,语文教学无人喝彩的可怜境地。  如何扭转师生轻视教材的倾向?高考改革应是当
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究竟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当今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力的培养有赖于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方法、手段多种多样,而问题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用、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在这里笔者就多年来历史教学实践探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问题意识”的教学实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对话,全文只有119个字,却言简意丰,传神生动地塑造了三个神态各异的艺术形象。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没有拘泥于课文阅读提示中的“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点,而是创造性地在教学目标中将此改成了“想想三个人物形象对我们各有什么启示?”然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揣摩,对比、反馈,竟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一、在分角色
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曾经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封闭、落后的思想以及战争等种种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革命,它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知识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尽快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现阶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和我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地理教学应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关键词】 地理 教学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
板书设计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地位呢?  一、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后思维的结晶  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须通读原文并对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完整的把握,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或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线索,或找出文章的内在结构,或分析其情节发展,或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然后用最简洁明了而又高度概括的形式——板书设计体现出来,这就是语文教师钻研教材进行思维的结晶
长期以来,目录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目录不但是教材选文题目的汇编,而且也是单元教学所要达到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一、让形式内容化  目录教学就是要把目录这一形式内容化。1.教学之初,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照教材目录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元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即了解目录。2.教学过程中,通过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把单元教学中的目录内容化,即各单
病句现象很复杂,病句类型很多,改正难度也很大。“表意不明”是《考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而造成表意不明的重要原因是产生歧义,即一个句子或短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讲法。了解造成歧义的原因有利于辨认歧义短语或歧义句。造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结构层次不同(切分点不同,读起来停顿不同),意义不同:  围剿土匪的/部队  围剿/土匪的部队  赞扬小李/的老师  赞扬/小李的老师  我们五个/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口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地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贯彻、正确实施语文口语化交际教学这一内容。  教师是语文口语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正确实施这一教学活动,教师先要对这一目标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和充分必要的认识,搞清语文口语化交际教学和以往的口语训练的